柔性激励:知识型员工的驱动力
2007-4-9知识型员工,也称为知识工作者,根据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的定义,知识型员工属于那种“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和信息工作的人”。传统的知识型员工指的是大多数从事管理、销售等工作的人,而现代的知识型员工延伸到高级蓝领,即在专业领域有专长、熟悉业务的高级技术人才,如高级技工、高级营业员等,他们的去留对企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提高他们的满意度,降低离职率,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已经成为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柔性激励便应运而生。
一、柔性激励的内涵
柔性激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愿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它是传统激励机制的变革。传统的激励机制以制度为基础,这种激励机制过于呆板,适应不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人性化的要求,因为人性化和制度化是矛盾的。制度化的重点在于对人的归化和约束,用制度来强制组织成员的行为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方向。在企业的制度文件中规定最多的是组织成员的禁止行为和必须行为。如果组织成员的行为突破了制度,即使是这种行为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收益,也不能被传统的激励机制所容纳,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具有的风险是传统激励机制极力回避的。人性化则强调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不伤及组织的根本利益和最终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组织成员的束缚,给组织成员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而且组织文化和激励机制对组织成员的错误持宽容的态度。它鼓励冒险和创新,符合组织的根本利益,体现出人是组织第一资本的理念,对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柔性激励机制就是要寻找管理中人性化和制度化的平衡点,达到管理绩效的最优境界。
二、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点
1.创新
创新能力是知识型员工的首要特点。知识型员工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知识型员工从事的不再是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而是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依靠自己的知识,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他们面对的是多变的、不确定的环境,这决定了他们的工作不具有常规性,或没有太多可以参照的模本。所有这些都决定了知识型员工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自主性
知识型员工在企业生产中,具有某种特殊技能,他们往往更倾向于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独立自主地从事各项活动,他们不喜欢受制于人,也不愿意受制于物。他们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对各种可能性做着最大的尝试。这种自主性也表现在对工作场所和时间方面的灵活性以及宽松的组织环境的要求。
3.成就性
与一般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工作上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任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这种员工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做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4.流动性
拥有特殊技能的知识型员工是人才竞争的热点,这就为他们提供了比一般员工多得多的职业选择权。而且知识型员工本身看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这使得知识型员工容易流向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企业。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利于实现人得其位、人尽其才,但对于企业来说,则加大了企业的留人难度。因此如何才能留住这些优秀员工,并使其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就成为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5.工作过程难以监控
知识型员工是在易变和不确定环境中从事创造性的知识工作,其工作过程往往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支配性,甚至工作场所也与传统的固定生产车间、办公室环境迥然不同,
灵感和创意可能发生在任意的工作外时间和场合。因此,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过程很难实施监控,传统的操作规程对他们也没有意义。
6.工作成果难于衡量
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成果往往以思想创意、技术发明、管理创新的形式出现,因而通常不具备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成果难以测量其价值。另外,知识型员工的劳动成果依赖很多因素,包括团队的协作完成,因此个人工作成果难以测量。
三、柔性激励是知识型员工的驱动力
1.柔性激励的和谐性
知识型员工的柔性激励不仅强调物质报酬,还提出尊重人格,参与管理,减少管理中对人的监控,给个人以足够的发展空间,强调通过意识观念的渗透和同化,去内在地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因此,强制和命令难以在知识型员工身上奏效,冲突不易发生,柔性激励创造了知识型员工与企业之间和谐的工作氛围,对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起到一定的驱动作用。
2.柔性激励的高度有效性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又指出,为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次需求,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相当于保健因素。而知识型员工的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次需求则属于激励因素。一般说来,柔性激励主要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因而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
3.柔性激励的适应性
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高层次的特点,如薪金、成长、工作环境、自我实现等,使得其行为也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柔性激励由于具备人性化、适应性、灵活性和权变思想,适应了知识型员工的复杂需求。
四、知识型员工柔性激励的实现方式
1.关注知识型员工的个体发展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是使员工不断成长的动力与源泉。在当今这样一个知识被迅速“折旧”的时代,不断学习成为高科技企业对组织和人的基本要求,知识型员工更注重个体成长的需要。因此,这种培训和教育也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企业可借鉴国外知名企业,为员工制订继续教育甚至终生教育计划,将教育与培训贯穿于知识型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随时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与技术,保持与企业同步发展,从而成为企业最稳定可靠的人才资源,也使知识型员工具备终身就业能力。当员工感觉在企业里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能学习到各种对自己职业生涯有益的东西的时候,他自然会忠诚于这个企业,努力为企业作贡献,与企业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因此,企业在发挥知识型员工作用的同时,还应重视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并以此为切入点,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对他们的全面培养,使之与企业的发展同步,从而使其具备承担重任和终生就业的能力。
2.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
与一般性人才不同,知识型员工一般来说不习惯于受指挥、操纵和控制,他们往往追求较强自主性,所以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考虑到这一特点,给予知识型员工一定的权利,让其参与企业的发展决策和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处于平等的地位商讨组织中的重大问题,可使员工感受到上级主管的信任,感到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并因此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3.弹性工作制
德鲁克在剖析管理行为的实质时深刻指出,人们从内心深处是反对被“管理”的,这一观点尤其适用于知识型员工,因为知识型员工对于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了解要比老板深刻得多。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
监督是一座特殊的地狱。他们在各种繁杂的规章制度的束缚和“监工头”式的监督严管下,可能丧失所有的激情和创造力。大部分知识型员工,尤其是比较优秀的人才,非常重视私有的工作空间,也更喜欢独自工作的自由,以及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但由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过程难于监控,传统意义的监督管理对他们来说极不适宜也非必要。因此,企业可酌情对知识型员工实施弹性工作制。弹性工作制能够使知识型员工更有效地安排工作与闲暇,达到时间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知识型员工可以将核心时间与弹性时间合理结合,一天的工作时间由核心工作时间和环绕两头的弹性工作时间组成。核心工作时间是指每天中的某几个小时所有员工必须到班的时间,而弹性工作时间是员工可以在这段时间内自由选定上下班的时间。员工也可以将一个星期内的工作压缩在两三天内完成,剩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弹性工作制的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企业还可以酌情让部分知识型员工在家工作。弹性工作制不仅满足了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性,而且还可以为企业节省办公场地、降低费用开支。
4.赋予他们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根据工作特征模型可知,任何工作都可以用以下五种核心维度进行描述: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任务重要性、工作自主性和工作反馈。从激励角度看,当员工看到(通过反馈了解结果)他将所看重的工作(通过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任务重要性而体会到工作的意义)做得很好(通过工作自主性体验到责任感)时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激励。知识型员工具有强烈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愿望,管理者可以通过改善核心维度(比如采用工作轮换使工作内容丰富化)使工作富有意义和挑战性,从而对他们产生激励作用。赋予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使其在工作中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责任感,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从而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不遗余力地做好工作。
5.提供“自我管理式团队”(SMT)为代表的创新授权机制
围绕知识型员工对工作自主性的要求,现代企业要重视发挥他们在工作中自主和创新方面的授权。以SMT为代表的创新授权机制,通过一个个战略单位的自由组合,来挑选自己的成员、领导,确定其操作系统,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制定他们认为最好的工作方法。这种组织结构已经日益成为企业中的基本单位,像惠普、通用汽车等知名企业均采取了这种组织方式。SMT的基本特征是:工作团队做出大部分决策,团队领导人是“负责人”而非“老板”;信息沟通是直接进行的,没有中间环节;团队将自主确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由团队来确定并贯彻其工作计划。SMT使组织内部的相互依赖性降到了最低程度,知识型员工既可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和创造性,又要与团队成员相互合作,发挥知识的协同效应。由于该激励形式对知识型员工的知识能力与协作能力具有极大的挑战性,迎合了他们的高层次需要,故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6.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提供和谐工作环境
企业文化虽然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当员工乐于接受并遵循时,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并愿意奉献忠诚、责任心和创造力。像惠普、NEC都有公司特有的文化,它创造了一种吸引人、激励人的氛围,充分运用了员工的聪明才智。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要树立“尊重知识,重视知识型员工”的价值观念;其次要以“学习、合作、创新、共享”为特征,即:突出创新的重要地位,不断推动组织和员工持续学习的能力,培育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知识共享,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团队协作行为。和谐的工作环境是知识型员工发挥其能动作用的保障因素,包括办公环境的美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柔性化的管理程序,家庭化的情感氛围以及开放、顺畅的沟通系统。
作者:李小丽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7年第2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