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不当 基金自掏腰包补偿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刚刚公布的基金2006年年报显示,上海、深圳和广州各有一家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因为旗下的货币基金或中短债基金在2006年中遭遇市场风险,而动用公司固有资金承担了部分损失。这笔补偿金数额合计高达3.3亿元,创下迄今为止内地基金业补偿持有人的最高金额。相关基金年报显示,上述补偿行为共涉及三家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其中,上海的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动用了1.39亿元一般风险准备及固有资金弥补旗下货币基金的投资者损失。深圳的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出资7097万元承担了货币基金投资者的损失,而在广州的某大型基金管理公司为旗下的中短债基金的基金持有人补偿了1.25亿元。
上述补偿使得相关基金管理公司遭受巨大损失,以广州这家基金公司的中短债基金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05年9月19日。
2005年至2006年间,基金公司合计计提的该基金管理费只有4024万元,而2006年内支付的这笔补偿金就高达1.25亿元,支出是历年收入的3倍。
而上海本地的这家基金管理公司同样如此,统计显示,该公司旗下的货币基金在成立三年内合计挣得管理费2.48亿元,去年的一笔赔偿一下子拿走了三年辛苦收入的56%。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基金甘愿支付这笔巨额补偿呢?
上述基金在2006年年报中表示,旗下货币基金损失发生的原因主要是,2006年内,基金因遭受连续大量赎回,而被迫在市场利率上升的不利环境下出售债券,产生了部分变现损失。
一位业内的基金经理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上述解释仅仅讲了整个原因的一个方面:“2006年内的市场状况确实大大出乎场内机构的预料,很多债券品种的价格自年初以来持续大幅下跌,这让部分看错行情走向的场内机构出现了浮亏。”但这并不是原因的全部,投资方向判断出现一定的失误,只要是在基金组合始终保持在契约范围和主旨之内,浮亏的损失并非不能消化。
真正的市场情况是,部分公司当时为了做大货币基金规模,而采取了一种以提高短期收益率为标志的超常规投资策略。
该策略直接导致部分基金在市场行情不利的时机大幅度扩大债券投资规模,并且没有在尚能接受的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潜在风险。最终导致巨额损失出现。
而若不是当时监管层果断出手,及时召集相关基金管理公司,要求公司以自由资金弥补相关投资者的损失。投资人对于整个基金业的信任都可能大为动摇,也断然不可能有其后,基金业总资产突破万亿的大发展。
货币基金的风险隐患,最终以部分公司出资“补偿”基金持有人而告终。但导致上述事件的制度“土壤”是否就此改良,这个问题依然值得基金业长期思考。
尽管目前,以风险手段追求货币基金收益率的做法,已基本被整个行业所摒弃。但在火爆的股票基金发行和投资当中,我们依然可以见到类似的影子出现。
比如,不顾基金管理团队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而盲目扩充基金规模。比如,投资组合长期游走于基金契约边缘,打投资的“擦边球”。或是有意识打造一张异常“宽松”的基金契约,而置基金的长期风险收益特征而不顾。
类似的“灵活”做法从表面上是为了给基金持有人创造收益,其实恰恰是置持有人利益于长期风险之中,经营逻辑与当年的货币基金十分接近。
上述思维的出现,实际上源于目前行业内部分公司的经营思维“异化”———偏面追求短期经营规模,不顾行业经营长期发展规律。
其中原因,既有基金管理公司股东压力、行业竞争激烈等等,也有部分基金公司管理人员的急功近利经营思路“作祟”。不根除这种思维,部分公司的经营估计还要承受考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