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文怀沙曾进入国学大师章太炎门下学习,与鲁迅是同门师兄弟”
文先生老耄,说话越来越汪洋恣肆了。吹鼓手也日见其多,居然看见媒体上说:“文怀沙青年时曾进入国学大师章太炎门下学习,与鲁迅是同门师兄弟。”真是啼笑皆非。真相如何呢?请看:A
文怀沙从走上社会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定位为一名文学青年。但在当时他却是一个从来没有任何学历的人。直到有一天,正在上海寻求生存机会的文怀沙无意中听说章太炎在苏州开办了一所章氏国学讲习会。就在当天,他乘火车从上海赶到了苏州。
文怀沙自云:这个恐怕在某一程度上还是一个虚荣,觉得他是大师,文学大师,他是不可一世的,做一些文章都是余杭本师,因为他是余杭人,本师就是我的老师,就像五四的时候有很多人认为胡适之是光荣,所以写文章老写一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其实胡适之是不是跟他很熟悉,能不能叫出他的名字,那是另外一件事,标榜,文人喜欢标榜,小时候也有虚荣心,觉得我能去跟,攀附,这有一点势利眼。
章先生,我们也靠不拢他,因为拍他马屁也需要有条件的,有钱的子弟,他走在前面,人家请章先生吃饭,旁边有两个有钱的子弟陪着他,什么菜能吃,就被很多人包围了,我们是可望而不可及。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5-01/20/content_2485190.htm
B
主持人:文老,我能冒昧地问一下,您的学历吗?
文怀沙: 我是研究生学历的这样一个学历,我也没有学位。
主持人:那您是大学毕业,然后是研究生学历,是吧?有毕业证书什么的吗?
文怀沙: 我有好老师,我曾经有一个很阔的老师,听过这个老师的课,就是章太炎先生。
主持人:啊,章太炎先生是您的老师。
文怀沙: 我听过他讲课。
主持人:那同学也不是一般的同学吧。
文怀沙: 我不敢说章太炎是我的老师。我私淑太炎,受业章门。章太炎有很多学生,我属于次的学生,好的学生像鲁迅等。
主持人:那您跟鲁迅是同学吗?
文怀沙: 不是,那是早期,我是晚期 。
http://www.cctv.com/news/society/20031110/100486_1.shtml 章氏当年办国学讲习班,听过他课的人成百上千,要是个个都自认是章太炎的学生,那章氏也真可算得是“桃李满天下”了。我曾在鲁迅文学院听过文怀沙的课,照这逻辑来算,没想到自己居然也是章氏学术的传人了,呵呵。这种行径和许多人冒认显赫的祖先是一样的。 又发现一处:
当人们惊叹陈毅同志的气节与文采时,却不知道,在他身上体现出的大文化,原根植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如果说,鲁迅是革命元老,国学大师章太炎的正宗弟子,那么陈毅同志则是章太炎的门外弟子。与鲁迅一样,陈毅同志也得到了儒学的精髓:严谨治学,身体力行。
同样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中,身处荒郊野岭的陈毅同从缴获的报纸上,惊悉章太炎逝世的消息,立即写诗哀悼:
朴学真髓辨华夷,
转俗成真真向俗。
漫骂天下疯人惯,
晚岁缄默恨有余。
陈毅同志尊敬章太炎,尊敬他的丰富学识、横扫千军的文笔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特别是章太炎临终前还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八.一宣言》,他大声疾呼:“日本侵略者想要灭亡中国,中国人应当加紧研究本国的灿烂文化,发扬民族主义精神,唤起爱国主义思想。”
新四军老战士叶芳炎的采访同期声:
我当年在新四军军部工作时,陈毅同志于1939年7月2日写信给我,热情鼓励我象章太炎那样深入研究先秦诸子学说。陈毅同志说,他早年“亦曾究心此道”。他的信中这样评价章太炎:“章为中国革命开创人之一,端在种族革命,而后见时移势变,人士腐化堕落,章则痛恨诅骂,漫骂余子,晚年见国势愈趋愈下,乃退而讲学,其伤心可知。”
陈毅与章太炎是不同时代的人,走过不同的道路,取得了不同的成就,但他们的心是相通的,文化一脉相传,都有一个中国魂。
http://www.luobinghui.com/xsjyj/l/200504/1661.html 黄侃认为普天之下拜师必磕头,不磕头便不能得真本领。所以他要求拜他为师的人都要磕头,磕过头才能算正式进入师门。1932年,黄侃收杨伯峻为弟子,待杨磕完头,黄便说:“从这时起,你就是我的门生了”。并解释为什么要弟子磕头的原因:“我和刘申叔,本在师友之间,若和太炎在一起,三人无所不谈。但一谈到经学,有我在,申叔便不开口。他和太炎师能谈经学,为什么不愿和我谈呢?我猜想到了,他要我拜他为师,才能传授经学给我。因此,在一次申叔和我的时候,我便拿了拜师贽敬,向他磕头拜师。这样一来,他便把他的经学一一传授给我。……我的学问是磕头来的,所以我收弟子,一定要他们一一行拜师礼节。”
说得没错,是这个理儿。 磕头,是做师门任务啊。不做不算嫡传弟子,不磕头至少也要召集几个好友搓一顿吧。
以前吴清源先生收芮乃伟做徒弟也是磕头的。 文某乃一大吹 说的好像有些道理啊~~~~~~~~ 现在回头看,文喜欢说“有钱的子弟,他走在前面……我们是可望而不可及”、“章太炎有很多学生,我属于次的学生,好的学生像鲁迅等”、“那(鲁迅)是早期,我是晚期”,分明自认是“没钱”、“次的”、“晚期”的章门弟子。可是他又说自己“私淑太炎”,这就是江湖手段——虽然含糊其辞,却可以混淆视听,浑水摸鱼。 《知堂回想录》抄录了一封钱玄同的来信,谈及经章太炎审定(?)的《同门录》(钱玄同戏称“点鬼簿”),其中“大名赫然在焉,但并无鲁迅、许寿裳、钱均甫、朱蓬仙诸人”,有人(吴仕承)“面询老夫子,去取是否有义?答云,绝无,但凭记忆所及耳”。
大约只有《同门录》中才算是章的门生 《荀子·不苟》曰:“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好像章太炎的弟子朱季海说文怀沙是“章门”学生,其中的是是非非让人难以捉摸..................... 这篇老帖现在翻出来看,可见宋公明的慧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