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鹰 发表于 2007-4-8 20:02:47

对我国近年物价上涨的分析

对我国近年物价上涨的分析


摘要:自2003年开始,我国物价形势一改过去持续5年的下降,而持续攀升,表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越加上升,能源、原材料乃至粮食、水果价格都有大幅上涨。至于房地产更是居高不下,严重超过人们的购买力水平。本文分析了当前的CPI和其他价格指数,并试图分析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 消费价格指数(CPI) 财政政策



一、我国近年来物价形势

自2003年开始,我国物价形势一改过去持续5年的下降,而持续攀升,表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越加上升,能源、原材料乃至粮食、水果价格都有大幅上涨。至于房地产更是居高不下,严重超过人们的购买力水平。尽管官方的CPI数字增长并不算快,2004、2005年价格水平分别比上年上涨3.9%与1.8%,但人们已经感觉到通货膨胀的压力了。


二、从CPI数据看物价形势

物价上涨已经可以感知,那么我国已经处于通货膨胀的的状况了吗?
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定义,通货膨胀分为三类: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第三,超速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另外还有一种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又称隐蔽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通货膨胀并没有发生。一旦解除价格管制并取消配给制,就会发生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消费物价指数(CPI),又称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是衡量各个时期居民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物价格变化的指标,它既可作为通货膨胀率的测定指标,又可作为工资、津贴调整的依据。许多国家均采用消费物价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率。2000年后,我国统计部门就主要以消费物价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1.8%(见表1),其中服务价格上涨3.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 0.8%。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 4.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 8.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 1.6%。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 1.4%。70 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06 年 6 月份,与上年同期相比在全国范围内,食品类价格上涨 1.9%;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3%;衣着类价格下降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0.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基本稳定;居住类价格上涨4.7%。这些表现似乎向我们显示:中国正处在温和的通货膨胀中。


表1 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单位:%


三、对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质疑

按照CPI统计数据,我国目前处于温和的通货膨胀中。而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温和的通货膨胀并不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生活影响也不算很大。但是,当前物价上涨的幅度已经接近人民的承受底线,房地产的天价更是完全超过大众的承受能力。面对这种矛盾,不少人质疑CPI核算的准确性。
目前,我国CPI的调查内容分为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是一种加权指数,各类的权重由其占消费支出总量的比重而定,在CPI指数中,食品占33.6%,交通和通信为9%,居住占13.6%,教育娱乐及服务占14.5%,医疗保健占11%。2006年1月调整了CPI数据的权数,并新增了上网费、物业管理费、教育软件开支等。
综上所述,CPI并不能全面体现我国所有商品的总体价格水平,其主要表现的是消费品的价格变动,对于近几年来飙升的房地产、资源类价格水平,在CPI中显现的很少。除CPI之外,我国还统计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分类指数可以清晰地表现出不同类商品价格的上涨。


四、当前CPI与房地产、资源类以及“菜篮子”商品价格水平严重背离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查,2004年第四季度,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0.8%,2005年第一季度同比上涨9.8%,而2005年第一季度全国CPI同比仅上涨2.8%,显然,我国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远远高于同期CPI的水平。目前衡量房价高低与否比较通行的办法是房价收入比,即在当地购买一套住宅所需支出的价费与居民户年均收入之比。据了解,发达国家的房价收入比为3—6倍,发展中国家偏高。一般房价冲到户均收入6倍左右的区域被经济学家称之为泡沫区,而在中国,2005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10至20倍。在美国一套普通住宅大约等于城市居民3—5年的收入,而在中国,这一数字大约是10至15年。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本轮房地产热于1999年起动,1999年第三季度房地产价格基本平稳,房屋销售价格下降0.1%,土地交易价格下降1.5%,房屋租赁价格上涨0.4%。1999年第四季度,房屋销售价格上涨0.7%,上海、北京下跌1.4%、0.3%。2000—2004年的各年第四季度,35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分别为1.2%、1.8%、3.5%、5.1%、10.8%,上涨速度明显在加快。2005年7月起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扩大到70个城市,2005年第四季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5%,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措施的生效,房地产市场狂热有所降温,但个别城市的涨幅仍在10%以上,2006年一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5%,涨幅比上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超过10% 的城市有:大连14.9%,呼和浩特12.4%,深圳10.2%。
正是由于房地产价格与CPI如此大的反差,甚至有专家提出应当将房地产纳入CPI的统计“篮子”,然而,由于房地产支出除具消费的特点之外,更多是投资行为,即使是纳入CPI,也只能核算其每期的折旧部分,不能将购房支出全部划入当期消费。房地产价格与 CPI 脱节的主要原因是 CPI 中的居住不含房价,只含租金等,而我国的房屋租金并没有像房地产价格那么飙升的狂,2005年至2006年第一季度房屋租赁价格分别上涨1.9%、1.9%、2.1%、1.6%、1.4%。
另一个让百姓感到物价上涨过快的原因是资源类价格的飙升,1996年到2005年我国的CPI只涨了1.9%,但水电燃气价格上涨了92.9%,这还没有考虑近来国家调整后的高油价。
2005年以来,蔬菜、水果的价格涨得飞快,远远高于同期CPI的水平。2006年5月鲜果比去年同期上涨39.7%,而同期CPI只涨1.4%,1月鲜菜同比上涨34.9%,CPI涨1.9%。也难怪大众心目中物价水平的上涨远不止CPI所显现的数。加之消费者的“喜跌恐涨”心理,坏印象比好印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滞留的痕迹要深的多,我们不太留意手机、家电、轿车价格近10年跌了多少,而十分清楚房价、油价、水价、菜价、金价涨了多少,由于CPI是八大类消费品与服务的综合指数,有涨有跌,正负相抵,综合起来就不一定很高了。


五、当前物价上涨的几个原因分析

1、投资的增长过快。
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一直是投资推动增长型,而投资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导致对能源、原材料及相关商品的需求增加。但从供给方面看,能源、原材料产品受自然资源、资金投人和建设周期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供给弹性较小,在短期内呈现出一定的供给刚性,故肯定会引起这些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
2、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
粮食价格上涨既有需求方面的因素,也有供给方面的原因,但供给方面是主要的。从粮食供给来看,2003年我国粮食呈现出供给不足的迹象。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粮食减产。2003年全年粮食产量仅为4307亿千克,人均粮食占有量在340千克左右。二是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暴涨,并直接影响了国内粮油加工企业的成本,促使粮油成品进一步涨价。三是全国粮食库存数量有较大幅度下降。从需求方面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粮食的需求呈现出刚性增长,而且,由于粮食需求弹性较小,即使较小的供给波动都易导致粮食价格大幅波动。
3、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
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土地价格上涨推动的。当然,由于房地产作为一种资产,其价格波动不可避免地带有资产市场价格波动的特征,其价格具有一定的投机性概沫。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快速上涨是导致近年物价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4、国际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加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活动受国际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国际能源、粮食价格的上涨是推动我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其中75%左右可由国家能源价格来解释,而国内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大约50%左右可以由国际粮食价格来解释。而国际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美元的大幅贬值引起的。过去的几年时间里,美元兑欧元已大幅贬值,使国际能源和原材料商品在以美元计价时大幅跌价,而为了弥补美元贬值所造成的损失,能源及原材料价格被迫涨价。


六、相关对策的讨论

众所周知,从购买力平价角度看,中国的相对物价比国外的低。这个矛盾可以通过两个方式解决,一是物价,二是汇率,这就意味着或者中国的物价上涨,或者人民币汇率上升使购买力平价达到基本平衡。如果长期人为控制人民币名义汇率,就会造成现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局面,这又必然引致流动性过多和经济过热。
当前人民币也已小幅升值,事实表明,其对出口的影响,并没有预期来的大。无疑,随着美元进一步贬值,人民币进一步的升值是可以预期的。另一方面,连同国内物价的上涨,这正好有利于我国相对物价调整以符合国际购买力平价。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对国内物价的上涨太过担忧。
然而,虽然我国近期出现的物价上涨导致恶性通胀的可能性较小,但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政府不能掉以轻心,应密切关注经济发展的态势及物价的走势,要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新问题、新苗头,科学调控,防微杜渐,引导经济、物价平稳运行。根据此轮物价上涨的原因、特点,今后宏观调控的重点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应适当调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我国投资增长速度过快,经济局部过热与多年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且投资结构欠合理无不关系,因此,为降低投资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的恶化,缓解经济结构的失衡,适度调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很有必要的,从当前形势看,采取较为中性的财政政策是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
2、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缓解对生产资料的过度需求。一是坚决遏制某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对地方政府或部门推动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为,要采取经济的、法律的,乃至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限制。二是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人民银行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加强“窗口”指导,商业银行要增强风险意识,强化信贷审核。三是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制定限制性价格政策,控制这些行业的盲目扩张。同时,加强对煤、电、油、运的协调,缓解瓶颈制约。
3、努力促进粮食增产,增加粮食供给,使粮食价格回升到一个合理水平。由于以粮食为基础的食品类价格占居民消费价格的权重大,食品是居民生活必需品,在低收人群体中所占支出比重较大,所以,保持粮食价格塞冰稳定、合理回升至关重要。一要搞好粮食总量平衡工作,引导粮价稳步回升,逐步达到一个合理区间。一旦突破这个区间,政府要通过粮食吞吐调节来稳定市场,稳定粮价。二要加强农资价格监管,稳定农资价格,稳定粮食生产的物质成本。三要在粮食生产方面给予税收、信贷、价格等政策优惠,减轻种粮农民负担,保护和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4、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前面提到,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快速上涨构成物价水平上涨的一个方面,而且对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和消费能力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其次,房地产业的产业关联度较大,对房地产的过度投资构成了能源、原材料供给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次,从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的具体波动情况来看,土地价格和商品房价格上涨较快,而土地租金价格上涨有限。这说明,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以及与此相关的价格波动具有泡沫成分,这可能隐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是控制物价上涨和金融风险的良策。对于房地产市场中的泡沫成分,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手段施加一定的影响,加强对房地产信贷的管理,控制流人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资金。但要注意,在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发和经营制度条件下,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比较有限。例如,商品房价格的快速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土地价格快速上涨的结果,而土地价格的快速上涨则和政府的土地投放意图和行为直接相关。因此,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关键是规范房地产市场的秩序,对土地储备、土地转让和交易、房地产开发、销售以及相关的房地产金融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
5、对货币供应量的超速增长进行适当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超速增长是导致近段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所以今后一段时间,要对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进行调控:一是要加大公开市场业务力度,对冲因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二是对金融机构进行“窗口指导”,提高金融机构资产质量,适度控制贷款规模;三是要解决长期机制问题,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解决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刚性问题,使货币政策调控更加有效。但要注意,这种调控只能是微调,力度不宜过大。这是因为,一方面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固然可以在压缩投资需求方面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无助于结构性矛盾和供给瓶颈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需求增长必须通过增量货币才能实现,如果实际信贷规模出现大幅下降,在短期内对快速增长的经济会产生很大的扰动。一旦投人产出的链条被人为割断,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问题,甚至重新回到通货紧缩的泥潭里。
6、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工作,建立价格异常波动应急机制。价格监侧是价格决策和宏观调控的基础,要突出监测重点,完善有关制度,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和价格走势,善于发现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一建立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提出控制价格上涨的意见和建议,作到未雨绸缪,重点抓好两方面:首先是要健全各种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监测制度、完善日常价格监测和应急监测制度。重点是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药品等居民生活必需品和教育、医疗等服务性收费以及石油、钢材等重要生产资料价格的监测工作;其次在价格监测的基础上加强经济形势、价格总水平走势和重要商品价格走势和其市场供求变化情况的分析预测。




参考文献:

万平.我国近年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03)

郭惠英,刘涛,杨辉.价格水平为什么与百姓眼中的物价上涨相背离.数据,2006,(07)

江永.横看竖看,我们的物价怎么了?.东北之窗,2006,(14)

刘正山.中国经济如何应对“滞胀”困境.学习月刊,2006,(21)

唐甜.对我国通货膨胀形势的思考.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09)

陈若劲.汇率调整将是下阶段货币政策主线.银行家,2006,(09)

苍鹰 发表于 2007-4-8 20:04:21

这个是我去年选修货币银行学的结课论文.也传上来.
第一次试验贴图,呵呵~~

苍鹰 发表于 2007-4-8 21:59:04

谢谢acdacd斑竹照顾!

颠倒梦想 发表于 2007-4-9 10:10:36

个人感觉在原因方面还可以稍微说得多些^_^

醉乡常客 发表于 2007-4-9 13:06:25

表1 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单位:%



怎么回事?

苍鹰 发表于 2007-4-9 13:45:39

晕哦,天涯的相册简直就是垃圾....
书园没有相册吗?

醉乡常客 发表于 2007-4-9 14:34:56

在编辑时直接插入图片即可。

颠倒梦想 发表于 2007-4-9 15:09:14

http://www.bababian.com/
这个相册可以外联,也还可以

苍鹰 发表于 2007-4-9 17:04:05

还是直接上传的方便.改正完毕.

bestrose 发表于 2007-10-30 14:15:28

分析得感觉不够 其实这种通胀是一个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我认为是这样

bestrose 发表于 2007-10-30 14:17:55

只可以控制不可以平息就是只能控制通胀的程度让它慢慢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我国近年物价上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