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者不来 发表于 2007-4-5 16:06:29

“2007全球NGN高峰论坛”主题对话:网络融合与创新之路

  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主办的\"2007全球NGN高峰论坛\",于2007年4月3-4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由电信研究院的总工程师蒋林涛先生主持,韦乐平先生、李默芳女士、中国网通的陈赤航先生、何庆源先生、唐志忠先生等专家参加的精英对话主题是——网络融合与创新之路。

==========================================

  主持人蒋林涛:首先第一个权利先给大家,诸位老总在台上是很不容易的,机会难得,有谁愿意首先发问。
  蔡强(搜狐IT):想问李默芳女士,您刚才提到一个概念,能不能更详细的阐述这个概念,能不能和现在常常提到的网上网的网络系统配合?
  李默芳:我想这个目前还是非常初级的阶段,因为现在下一代的网络是指按照目标应该是在2015年左右,现在提的只是作为运营商的一个需求,就希望这个网络是一个自组织的网络,如果总是基站到用户点对多点的通信我觉得灵活性不足够,所以提出这么一个需求。至于在网络上怎么实现应该说目前来讲我觉得把它定下来太早了。
  蔡强(搜狐IT):请问何庆源先生,4月1日诺西已经开始运营,我想问一下鼎桥和普天之间诺西怎么平衡发展?在发展当中怎么样侧重?
  何庆源:这是NGN论坛,所以跟TD—SCDMA扯不上很大的关系,以后再聊吧。
  记者(第一财经):问一下韦总,刚刚您提到广电网络机构有可能开通电信服务的想法,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这样的计划?您说的所谓3+1就是广电网络有可能开电信业务。
  韦乐平:这是我个人的畅想,这是政府决定的事,我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电信运营商搞成3家再加上广电1家,这是合理的架构,这是我个人的设想。
  记者(第一财经):听说电信正在做一个CDMA2000的采购,目前这方面怎么样?
  韦乐平:我非常希望我们积极采购,但是现在不可能,根本C网不是我们的,是联通的,是谣传。
  华为公司:想问一下韦总,您刚刚提到三个业务平台,您怎么看待将来这三个业务平台统一,是以COB为统一还是其他的方式统一?IMS有没有可能统一将来的业务平台?
  韦乐平:业务平台这个事我讲的三个平台不是你所说的三个平台,没有时间我不能展开,我讲的三个平台,一个是互联星空的平台,还有我们开发的基于移动的横向集成的平台。另外我们三个平台也有不同的说法,一个是面向客户的,一个是面向公众的。我今天讲是16类平台综合起来争取汇集到3个平台,将来再争取往一个平台上演进,能不能走到我也不知道,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三类平台,至于这三个平台怎么分类还在讨论。
  主持人蒋林涛:想问唐先生一个问题,思科给大家的一个印象是网络设备制造商,但是刚刚殷康讲的内容是更多偏向于业务,从思科的角度看你们的业务到底有哪些规划?哪些规划是适合运营商来做的?
  唐志忠:你说的很对,思科开始是以网络,尤其是以路由器、交换为主,在互联网的建设。现在网络的融合大家都看到了是一个方向,思科从业务方面的融合发展,我举个例子,其实思科本身就是一个IP应用的,现在我们又有了很多新的业务。所以思科现在进入的新领域,尤其是在视频方面,刚刚殷总也介绍了我们最近收购了几个公司,这些公司都是进到新的视频领域,还有家庭的领域,都是我们从应用方面去考虑的。跟运营商方面其实我们现在也从业务方面的发展考虑得更多,所以我们从融合方面不一定只是跟运营商在谈网络的建设,更多的是讲应用还有业务方面的发展。
  主持人蒋林涛:下面对何先生提一个问题,因为目前我们电信运营商,刚刚韦总说了一句话说95%的调查是失去信心的,5%是有信心。(韦总:95%是没有信心是信心不足的,5%是绝对有信心的。)现在诺基亚西门子是典型的为电信服务的公司,从你们来说如何建立这个信心?因为我们知道现在你的竞争对手是互联网业务的开发者,你怎么用IMS和互联网业务的开发者对抗?
  何庆源:刚刚韦总讲了,我们也同意这个观点,看全世界话音的业务的确是有下降的、移动取代的趋势,这个趋势是势不可挡的。基本上80%全球电信运营商都认为,在未来6年以内话音不会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有很大部分的运营商的高层也认为,在未来三年他们会用融合的方案面对这个严峻的挑战。运营商本身为了这个挑战也不断在转型,刚刚李总也讲了中国移动,还有中国电信都在转型,往信息方面发展。随着运营商本身积极的转型我们也可以看到这几年全球运营商的格局也产生很大的变化,原来AT&T在84年分拆以后,转了22年以后又回到AT&T,但是是一个全业务的供应商。在欧洲松下在不断收购其他的移动运营商,其实运营商也自己不断的转型往这个方向发展,去面对刚刚韦总讲的挑战。
  这个带来另外一个后果,设备供应商也在跟着运营商转型,我们供应商也要顺着运营商转型的趋势我们自己也要转型。诺基亚、西门子合并,我们前天开始了,我们有了西门子传统的业务优势,还有诺基亚无线全球领先的优势,我们这个转型也是顺着运营商的转型,希望能通过我们的整合去帮助运营商面对他的挑战。就是说从网络的结构来讲,我们认为整个NGN下一步发展的趋势肯定是移动与固网的融合,这是所谓的FMC。
  刚刚我跟李总开玩笑,她讲的IP电话功能非常低、非常好,但是我跟她开玩笑最好把这条线砍掉,无线电话拥有这种功能。因为我们现在的需求是用有线的价格、有线的质量来享受无线的服务。
  主持人蒋林涛:再问一下陈总,因为从目前来说运营商碰到一个非常大的麻烦是,特别是宽带运营商,他有网络,但是没有一样业务是属于你的,就是所有的业务都不是你的,你没法管,因此你只能提供承载而已。现在据我所知,网通里面其实在用户端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李总刚刚讲的一样,希望把商业模型做顺,而不是现在一个放开的商业模型。陈总在这方面是不是可以介绍一下,你们怎么思考这个问题,怎么把电信的商业模型做顺了,以便到5%的行列里面来?
  陈赤航:这个问题是探讨中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坦率地说在固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有网无业务,有网无业务的情况下制造商配合我们也给我们出了不少的主意、很好的产品,但是我们无法跟互联网的业务方面形成一个抗衡,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形式。面临这样的转型我们觉得要从业务方面、从网络方面、从管理和组织架构方面几个方面同时进行。如果说我们在做了一点探索的话,我们现在也是和产学研的结合,我们和北京邮电大学、我们和中科院、和华为、和贝尔,包括今后的诺基亚西门子,我们共同发起了下一代互联网的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实验室。这方面我们在致力于推动电信在三网融合方面,在FMC方面,从这个实验室通过合作来探索一些未来发展的模式。
  主持人蒋林涛:下面还有谁要发言?
  记者(人民邮电报):想问一下韦总,现在P2P的流量越来越大,从运营商的角度怎么能够把P2P的这种机制能够更好的从积极的方面利用起来?
  韦乐平:这个问题还是很好的,我们去年花了很长时间探讨P2P,有半年时间有很大的争论。我们现在骨干网有5%多都是P2P,东部地区的城域网有的省份白天到了60%、70%,所以这个网络建了半天给谁建的,所以有了很大的困惑。刚开始觉得要监控,要适当的抑制,后来发现不是好办法,要为我们所用。所以我们在想很多办法把P2P应用起来,第一办法就是跟CDN结合起来,大家知道CDN是跟用户数字呈线性增长的,这个成本是受不了的,所以想办法把这个结合起来开发业务。当然我们还有其他的设想安排这个课题进行研发、进行探讨和实验,最终能不能用起来、用多少现在也没有把握。
  记者(通信产业报):据我所知现在中国电信、网通、移动都在建自己覆盖全国的IP承载网和软交换网,能不能请李总和网通的陈总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想问一下韦总,我听说好像中国电信在做一个终端融合的计划,就是类似电视机顶盒,集成了很多IP互联网的一些业务,我想能不能请韦总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李默芳:我想刚才很多专家都谈到了下一代的网络一定是一个宽带IP化的网络,所以作为所有的电信运营商现在在他的核心网络不可能再发展窄带电路型的,尽管我们移动业务的主要业务量还是在话音上面,所以在几年以前中国移动已经开始在我们核心网络上不再发展窄带的TDM的电路型的网络。其实中国移动的IP网络有两个,一个是我们的CMnet承载我们的很多网络,另外是电信级的,目前是承载我们的话音,包括将来很多的业务,包括我们很多大的客户,包括我们自己支撑网络的这些业务流量都将在这上面承载的一个IP的电信网络。一个是承载网络,还有一个是控制层的,那就是我们的软交换。现在我们基本上所有的2G网络新建的都已经是用的软交换,它的话音已经都有我们的IP承载网进行承载,当然这个网络还是要不断的发展,随着我们业务的拓展,这个网络还会继续的把它扩大,当然这个网络也是用的VPN这样的技术。
  陈赤航:我想大家的建设情况都差不多,网通是两个不同的层面、两个不同的设备制造商,主要在核心的网层面做了基本的部署,以后还会随着我们适用和业务的扩大逐渐的融合我们其他的业务网和承载网。
  韦乐平:终端是我们中国电信非常重视的事,大家知道我们最近推出了我的e家大的产品,当然我的e家是大的品牌了,现在我们推出的最好的是间大的宽带无线猫,你看每家现在都不只一台计算机上网,宽带无线猫尽管很简单,但是非常受欢迎,当然其他还有一系列的品牌。
  刚刚你说IPTV的机顶盒是什么意思,因为我们确实刚刚讲了我们有19万用户。机顶盒就是机顶盒,网关就是网关,机顶盒也在做,将来有没有可能合进去?长远来讲是有可能性的,但是现在没有,因为现在针对的市场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现在主推的是系列产品。
  听众:我比较关心IPTV在今年的发展情况,因为IPTV去年年底电信和网通试验结束的,今年到底有什么样的发展,感觉前几年是轰轰烈烈,现在好象又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了,所以请问一下韦总,今年像中国特别是中国电信这块在IPTV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发展计划?
  韦乐平:IPTV是我们一个战略性的业务,我们确实很重视,但是现在的问题不是取决于中国电信想不想干,而是别人不让我们干,我们在全国搞了那么几十个,每到一个地方都给我们封杀了,刚刚我讲只有6个地方落地了,所以这种监管政策是非常非常糟糕的,必须彻底粉碎这个政策,不然中国电信的业务没法搞。我相信今年这个问题会解决,这也是我个人的猜测,就跟刚才的3+1似的,这是我个人的猜测,能不能发生我也不知道。
  陈赤航:首先非常同意韦总的观点。补充一下,我们在这方面面临的和中国电信是一样的局面,从我们网通自身目前还在信息产业部的领导下,我们和信产部电信研究院一起我们在做一个基于AVS的音视频标码标准,网通在这方面也是积极跟踪、积极参与,也是提倡和推广这项应用,这是我们目前所在做的主要工作。
  听众:我提一个问题,是比较理念性的东西,讨论到NGN不能不考虑互联网,这两个网都是在不断地往前走,有人分析说将来在这两个网上业务的分配大概占的比例是三七开或者二八开,大的一头是走在互联网上的,现在这两个网络继续往前走,将来业务的结构是三七开的结构,你这个NGN是不是可以有效地持续地可以发展下去,这个问题是我困惑的问题,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回答的?
  唐志忠: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运营商在网络的建设,对思科来讲互联网的发展当然对我们是有优势的,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很多数据包括互联网的发展、宽带的增长都是很大的趋势。从思科来讲,我们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最重要的是安全性,是智能化,还有可管理性的,是跟运营商去配合的,这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蒋林涛:刚刚唐总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这个观点是我第一次从思科的专家这里得到,这个确实对未来的商业模型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何庆源:我们相信未来运营商一定是从固网移动融合方向来赚得更多的利润,现在互联网已经有很多很好的功能、很多很好的应用,因为传统互联网的很多运营模式导致SP也好、运营商也好得不到很大的利益,通过手机、通过互联网的融合互联网很多的潜力都能释放出来,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我认为如果胆大地去说,我认为互联网还是要积极发展的。因为很多的应用还是从互联网拉到手机上,要通过手机整合这个内容,要用营销在上面提供更多、更好用户更愿意享受的融合的业务。
  主持人蒋林涛:何先生,互联网上的业务怎么让运营商挣钱?
  何庆源:就是通过整合提供给手机用户,因为手机用户向每项功能应用付钱是习惯性的,但是互联网有些用户觉得应该是免费的,所以这是很大的差异。
  韦乐平:这个题目是这样的,现在的互联网从业务流量来说确实不是三七开的问题,在中国电信97%的流量是IP,所以绝对绝对的优势,已经不是三七开了。第二个概念,我们提的NGN,我在中国电信内部老是反复纠正大家的这种说法,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把NGN简单地等同于软交换,这是绝对错误的,NGN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从控制层也不仅是软交换,软交换和IMS,包括很大的范围,所以我今天讲的中国电信的固网转移工程,我把中国电信的CN2就是基于NGN的,所以不能说NGN和互联网是矛盾的,我已经包含在里面了,是我的两个承载网。所以这两个概念是一致的,这两个都在一个层面,是不矛盾的。
  李默芳:我觉得互联网好像是很宽泛的概念,应该说这几大运营商都是互联网的基础网络的运营单位,我自己个人觉得是不是您的问题是真正赚钱的不是运营商而是通道,而且赚钱的是广告或者一些新技术,这就是我刚才在发言里头讲到的,在三网融合的时候确实不光是一个网络的问题,而是说整个开放以后价值链都发生变化了。中国就10个基础互联网的经营单位,6个是运营商的,不对自己在内部开的,教育网现在也讲可控、可管理,他也觉得收不到钱了,他也要可控、可管理。就是说大家技术都是在趋同的,但是怎么掌握这个商业模式。我们自己也感到,实际上信息化可能给我们打开了很多的可能性,但是我们自己现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我们该怎么去做,但是电信的我很明白,我向用户提供服务了,我就可以赚钱了。我们都可以控制,但是互联网的业务既管不了这些业务,而且还真的没有手段,还真的收不来钱,就是面临这个问题。我觉得一个是我们自己应该积极的去进取,我们也可以去创新、我们也可以做这些业务、我们也可以赚这些钱。另外大家共赢,另外在技术上我希望做到可控、可管理,尽管非常难,好像现在还没有想到好办法。
  陈赤航:如果有人把传统的通信业比作一个铁路的话,把互联网比作公路的话,我更愿意把我们未来在下一代网络中构建比作一个航空。航空我们在某一个局面是不是能够实现可控的管理,在重大的枢纽和干线之间在业务上予以充分的接入和共享,既弥补了传统业务过于死板,又可以规范互联网中失去管控的局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7全球NGN高峰论坛”主题对话:网络融合与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