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wang 发表于 2007-4-5 07:50:26

我国通缩与通胀可能瞬间转换 外储有助抵抗风险

北大“中国经济增长报告”指出

  适度外汇储备有助抵抗国际风险

  我国“通缩”与“通胀”可能瞬间转换

  本报记者 周明 费杨生

  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昨日发布的年度中国经济增长报告称,虽然我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10000亿美元,但在我国外向型经济迅猛扩张的今天,适度的外汇储备有利于提高中国抵抗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专家同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同时面临着现实“通缩”和潜在“通胀”的威胁,“通缩”与“通胀”转换可能只是一瞬间。

  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发展最好时期,但仍然存在许多矛盾,需要合理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以解决。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刘伟博客,刘伟新闻,刘伟说吧)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更主要的是结构上的矛盾,包括投资增长过快而消费增长乏力,内需扩张乏力而外需扩张速度加快等。

  面对宏观失衡新特征的要求,宏观调控应当更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多地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报告提出,总体来看,一般物价总水平上升幅度很低,但人们对于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值高。近几年中国物价总水平上升幅度很低,投资高速增长带来的产品过剩或潜在的产能过剩已经出现,增大了通缩压力。

  另外,上游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上升,消费品和服务价格较快上升,以及消费者对教育和医疗支出的高预期,都使得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产生较高的预期值。

  刘伟认为,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可能是经济持续波浪式发展的重要“资源”,从长远看,地方差异和梯度推进正是我国与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比所具有的大国优势,这可能使我国的较高速度经济增长保持更长久的时间。

  报告还提出,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与之相对应,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也在迅速提高,从2001年的38.47%提高到2005年的63.86%,而其他国家这一指标则相对比较稳定。这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现实利益,但也给我国外向型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

  

  国家统计局官员称

  判断经济冷热要作结构分析

  对于近期中国经济的冷热之争,在昨日的“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表示,中国经济问题更多的是结构性问题,判断经济冷热,不能从总量上来看,而要做结构性分析。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认为,中国经济现在处于二元经济高速发展期,其矛盾是一个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比如,投资和消费就应该分开来看。刘伟认为,投资方面,确实存在过热情况。他解释说,改革开放28年来,平均每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实际增长率为13.5%左右,而中国国民经济现阶段承受投资增长的波动幅度大体上为9个百分点。据此判断,投资不超过22.5%,就不会由于投资增长过快而导致总需求严重膨胀。

  许宪春对此表示赞同。他还说,消费还需要大力发展。仅从居民收入来看,去年城镇、农村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均低于GDP增长。

  统计局的另一位官员表示,正在加快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主要是对废水、废气等一些实物性环境成本进行测算。上述报告指出,完整的绿色GDP核算至少应包括5大项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2大项环境退化成本,但很多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很难估价。

  报告称,虽然我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10000亿美元,但在我国外向型经济迅猛扩张的今天,适度的外汇储备有利于提高中国抵抗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通缩与通胀可能瞬间转换 外储有助抵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