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主讲“现代中国学术”课程阅读文选
陈平原主讲“现代中国学术”课程阅读文选(2006年春,北大三教)章太炎(1869-1936)
《国故论衡•原学》(《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
《五朝学》(《章太炎全集》第四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救学弊论》(《章太炎全集》第五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梁启超(1873-1929)
《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
《新史学•中国之旧史学》(《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
《清代学术概论•二》(《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
王国维(1877-1927)
《论近年之学术界》(《静庵文集》)
《国学丛刊序》(《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文艺)
《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静庵文集续编》)
刘师培(1884-1919)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刘师培论学论政》,复旦大学出版社)
《清儒得失论》(《刘师培论学论政》,复旦大学出版社)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绪论》(《中古文学论著三种》,辽宁教育出版社)
蔡元培(1868-1940)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全集》第三卷,中华书局)
《致函并答林琴南函》(《蔡元培全集》第三卷,中华书局)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蔡元培全集》第六卷,中华书局)
胡适(1891-1962)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导言》(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发刊宣言》(《胡适文存二集》)
《古史讨论的读后感》(《胡适文存二集》,或北大版《胡适文集》,或安徽教育版《胡适全集》)
鲁迅(1881-1936)
《中国小说史略•清末之谴责小说》(《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
《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六卷)
顾颉刚(1893-1980)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孟姜女故事研究集》1-2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我是怎样编写的?》(《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傅斯年(1896-1950)
《历史语言研究工作之旨趣》(《傅斯年全集》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叙语》(《傅斯年全集》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
《史学方法导论•史料论略》(《傅斯年全集》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
陈寅恪(1890-1969)
《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钱穆(1895-1990)
《国史大纲•引论》(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太炎论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八,安徽教育出版社)
《论学书简致余英时》(台北三民书局《犹记风吹水上鳞》,或上海远东出版社《钱穆与中国文化》)
郭沫若(1892-1978)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十批判书•后记》(《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李白与杜甫•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上的交往》(《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郑振铎(1898-1958)
《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中国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小说的分类及其演化的趋势》(《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例言》(人民文学出版社)
闻一多(1899-1946)
《歌与诗》(《闻一多全集》第一卷,三联书店)
《宫体诗的自赎》(《闻一多全集》第三卷,三联书店)
《文学的历史动向》(《闻一多全集》第一卷,三联书店)
宗白华(1897-1986)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与晋人之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学的散步》(《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