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沪指再创新高 收于3071.23点
一.投资策略周四,沪深股指双双高开后振荡走低,上证指数再创历史新高。沪市今日开盘3080.60点,最高3099.82点、最低3059.38点、收盘3071.23点、涨13.85点、成交1139.09亿元、涨幅0.45%、有470家上涨、有402家下跌。深成指今日开盘8444.21点,最高8534.84点、最低8401.44点、收盘8434.83点、涨34.53点、涨幅0.41%、成交605.38亿元、有337家上涨、有278家下跌。
从全天的整体运行情况看,权重指标股助推上证指数上冲3099.82点,历史高位再度改写。盘面观察:中石化放量启动,一举突破60日均线,进而带动指数迫近3100点整数大关,退市警示、石化、钢铁均有所表现,而环保、供水供气、参股券商、金融板块走势较弱。操作上,短期市场局部个股仍有可操作性,但要掌握好节奏。短期走势应关注金融板块动向。
二.要闻解析
1.证监会建快速反应机制联动监管股价异动和信息披露
证监会已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应对股价异动及市场并购重组传闻较多问题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杭萧钢构300多亿元合同事件和股价异常情况已经引起证券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证监会已责成证券交易所和相关证监局对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以及是否存在二级市场操纵、内幕交易行为着手进行调查。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坚决查处,绝不手软。
3月13日,杭萧钢构公布的关于签订境外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的公告显示,该公司已与中国国际基金公司签订了安哥拉安居工程产品销售和施工合同,两项合计金额达344.01亿元。3月14日,该公司发布提示公告称,项目的进度和收益均存在不确定性,对公司影响还需要一定时间和过程才能逐步体现。截至3月16日,杭萧钢构股价出现连续10个涨停。
[金融界网站点评]:杭萧钢构无异于和全国股民开了个国际玩笑,13日与14日的公告反差竟是如此巨大,而公开信息显示,杭萧钢构3月16日的买入席位前五名中第三位为机构专用席位,买入金额为1725.46万元,卖出席位中无一家机构。这家高位接盘的机构究竟有何特殊身份呢?这个市场是不是如某位经济学人所讲“非常健康,不存在泡沫”,相信大家都有明辨,“局部泡沫”产生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通过这样一个事件证监会已责成证券交易所和相关证监局对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以及是否存在二级市场操纵、内幕交易行为着手进行调查,我们的监管部门为何不能自查?14日公告已经明显与13日相违背,这是一个国际性的玩笑,监管部门又因何未能给予即时停牌处理?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主力出逃”后再去追究?疑点太多太多,真查得清吗,我们期待着。
2.锌期货26日在上期所上市
近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锌期货合约,这是继去年白糖、豆油、PTA期货成功推出之后,今年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即将上市的第一个新品种。上海期货交易所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并将于3月26日挂盘交易锌期货合约。此时距离上期所成立锌期货研究小组已有两年多,而广大锌企对锌期货的热切期盼却更为长久。
随着我国锌产量的逐年扩大,对国际锌矿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在逐年扩大。当中国企业采购的锌精矿集中到货时,往往意味着国际锌矿资源的供应紧张,国际市场上的投机者往往利用这一因素,大肆抬高锌价,使国内企业在原料采购过程中蒙受损失。因此,只有在国内推出规范、高效的锌期货交易,才能客观反应国内市场供需情况,并将所形成的价格信号传递给国际市场。
其次,有利于国内企业规避经营风险,不仅满足了国内各经济环节对规避市场经营风险的需要,还优化了国内资源的配置,更是维护国内市场秩序所必需的。
降低非市场价格风险
最后,有利于政府对企业期货交易活动的监管。目前我国获得从事境外期货交易的交易资格的锌生产企业(如中金岭南、葫芦岛锌厂、株州冶炼厂等),主要是参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锌期货交易。
在我国期货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株冶事件”这样非常典型的期货交易风险事件,该案例恰恰是发生在我国企业从事境外锌期货交易活动中。这不仅仅给中国企业敲响了风险的警钟,也为我国企业在日后的套期保值活动中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教材。
由于制度及区域的差异,国内企业进行境外期货交易仍然存在语言、规则制度、代理机构选择等方面的障碍。在国内建立自己的期货交易市场,根据现有的期货监管模式,对企业不利的交易情况则可以有效避免,将大大降低国内企业从事套期保值交易的非市场价格风险因素,从而有利于国内监管机构对期货交易中不规范行为的监管。
[金融界网站点评]:上海期货交易所将于3月26日正式推出锌期货。这是继铜、铝之后,上期所上市的第三个金属品种,也是今年上市的首个期货品种。至此,四大期货交易所的上市品种已经增至13个。在我国开展锌期货意义非常重大,主要表现在:首先,利用锌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反映国内市场供需。关注相关上市公司近期市场表现
3.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提高
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共有40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06年年报。年报数据显示,这些已经披露年报的公司中,仅有10家公司的净利润为负数。从净利润的成长性来看,2006年实现净利润增长的公司数量明显超过净利润下降的公司。
虽然目前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数目还不具有完全的代表性,但是这些数据至少表明,上市公司的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在发生着某些积极的变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