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与海
作者:张小平http://album.sina.com.cn/pic/49020b3602000ng5
(汪潮涌投资3200万欧元打造的美洲杯赛第九支帆船队:“中国之队”)
在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身体衰老,却有着坚硬无比的意志,他相信“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毁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在经受住大海的风浪后,他最终获得了难得的平静——“他不再梦见风暴,不再梦见女人,不再梦见伟迹,不再梦见大鱼,不再梦见搏斗,不再梦见角力……”
因为同样需要冒险和挑战精神,商人与海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国外,每到度假旺季,都着狂野精力和梦想的企业家们,都会暂时抛开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务,光着身子泡在他们的帆船上。他们中的佼佼者有:联合技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乔治·戴维、新闻集团老板鲁珀特·默多克、德国SAP软件的创始人之一哈索·普拉特纳、甲骨文公司首席执行官拉里·埃利森、AOL-时代华纳集团前副主席特德·特纳……
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有产阶层开始把目光投向游艇和帆船等航海运动,有的甚至开始尝试进行远洋探险。他们有: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汪潮涌、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新浪网的高级副总裁王滨、深圳市易讯网络公司董事长罗昭行等等。
正如诗人拜伦所吟唱的那样:“静谧的远航,如无声的翅膀带我远离尘嚣。”驾船航海除了偶尔惊涛骇浪给人带来的恐惧,大多时候是宁静与浪漫,是对劳役日久的心灵的一次最佳的放逐良机;航海运动也不仅仅是一场奢华,更是一种品位的象征,已经成为企业界人士交流沟通的绝佳平台。
当然,还有一些企业家有更远大的“野心”。他们认为,中国在600年前是亲海的国家,是富于冒险精神的国家,但后来这种海洋精神消失了。他们梦想着能和中国一起重返“大航海时代”。
个人爱好:那一刻,忽然看见真实的自己
作为极限运动的航海,首先肯定需要个人巨大、持续的兴趣和热情来灌注。
“如果不是这一次远航/我还不知道生命里有多少人曾经默默陪我成长/当狂风和巨浪撞击我的胸膛/我还用爱担当着我的翅膀……”2006年,一首名为《那一刻》的歌曲在网络上迅速窜红,演唱者是一位被称为“滨哥”的中年汉子。
“滨哥”的真名叫王滨。他有着截然不同的多重身份——作为歌者,王滨有着酷似刀郎的粗粝嗓音,被誉为“深圳刀郎”,并推出过专辑《纵横四海》;作为企业家,王滨2001年在深圳创办了一家以短信和彩铃下载为主要业务的科技公司,2004年公司被新浪网收购,他被任命为新浪网的高级副总裁;作为航海家,王滨有“中国帆船第一人”之称,2005年2月“纵横四海”法国-中国洲际帆船远航中,王滨作为“骑士号”船长,历时6个多月、航程1.1万海里,完成了东半球的航行。
对于王滨而言,航海首先体验的是危险。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是在接近红海曼德海峡的地方,海面上突然狂风大作,瞬间达到了12级,刮起八九米高的大浪,十几个小时内,长达12米的帆船象一片树叶一样在滔天海浪中被巨浪不断掀起、摔落。那是王滨第一次与死神面对面,他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胆怯;另外一次在红海的某处小岛,他们正好碰到也门与厄里特利亚两国交战,岸上的军队用坦克和枪支瞄准“骑士号”,他们差点成为枪下冤魂;有一天晚上,船经过亚丁湾时,他们被海盗跟踪了几个小时,最后海盗嫌他们是“小鱼”,放弃了对他们的袭击……
在茫茫的大海上,王滨和他的船员面对的不仅仅是巨浪和海盗,还有无尽的孤独。但每次回到岸上,他又开始怀念海上的美好时光:“骑士号”迎着风在大海上飞速前进,鱼儿伴着浪花在船的周围飞溅,王滨和队友们坐在甲板之上,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喝着红酒,每人捧读一本韦尔斯的《世界史纲》,在彩霞满天中高声朗读着精彩的段落……
汪潮涌的经历,完全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15岁考入华中理工大学,19岁成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首批MBA班最年轻的学员,在美国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华尔街工作,30岁出任摩根士丹利北京首席代表,34岁独立创办信中利投资公司……
但在2005年时,已经40岁的汪潮涌决定给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些波澜——他个人斥资4亿多人民币成立“中国之队”,成为美洲杯帆船赛150年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中国人身影,也成为媒体眼中“中国最敢玩儿的富豪”。
虽然名字中“多水”,但在20岁之前,汪潮涌却一直没有见过大海。凑巧的是,他工作的摩根士丹利,是帆船游艇俱乐部的会员,也是赢得美洲杯次数最多的俱乐部,公司每年6月到9月都要求员工参加团队拓展训练、学习驾驶帆船,于是他成为中国企业家圈子里最早对帆船有接触和体验的人。
帆船运动为汪潮涌带来的首先是心灵的触动。他每年让自己的强迫式度假,带着家人,到一望无际的海上过一段无拘无束的浪荡生活。他觉得,在海上每个人都完全敞开了,能呈现出最真实的自己。子女也因为受到他和李亦非两人的影响热爱运动,女儿最喜欢的运动是网球、滑雪、游泳,儿子则对航海、美洲杯、F1如数家珍。
汪潮涌打算写一本书,叫《四十如海》:“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海洋。40岁的男人必须有海洋的深邃沉稳,也要像海一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同时还要像大海一样有激情,投入工作时波澜壮阔,享受生活时风平浪静。”
在登上珠峰、踏上南极、成为中国滑翔伞最高纪录的保持者等之后,王石的下一步目标是驾驶帆船进行环球航行。
王石曾应sinomarine意中游艇总裁之邀,到地中海畔的摩纳哥参加世界顶级游艇展。期间,王石第一次驾驶了世界顶级帆船Wallyno号。他先享受了60节速度所带来的快感与刺激,然后马上可以仰躺在游艇上,尽情享受地中海的灿烂阳光。
王石用“震撼”来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帆船的甲板曲线可以完美得像鳅鱼的背脊,动力艇的速度可以和跑车的速度相当,实在很让人不可思议。感觉它们一件件都是艺术品,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品质。”
在王石眼里,登山和航海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航海是在冒险和浪漫同时进行的。2007年初,王石正在深圳浪骑俱乐部加紧接受帆船训练,因为航海不同于登山,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巧,大海变幻莫测,一定要准备充分才能开始。
炫富需要:拥有几百亿美元的美丽之处
在中国,航海尚属一项新兴的运动,但在国外却早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成为亿万富翁们最佳、最快的“烧钱”方式之一。
在欧美有着悠久历史的航海运动,因为1980年代的证券市场大牛市及1990年代的新经济所批量生产的暴发户,航海运动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国外存在着各种大大小小的帆船俱乐部以及各种级别的帆船竞赛,其中以有着150余年历史的美洲杯帆船赛最为著名,它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以及一级方程式赛车一起被认为影响最大的世界四大体育赛事。
以2003年2月在新西兰奥克兰海湾举办的美洲杯帆船赛为例,这次竞赛投资船队的富翁有: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利森、微软共同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生物科技巨子ErnestoBertarell、航运巨头VincenzoOnorato、英国高科技富翁PeterHarrison……参加竞赛的9支船队几乎全部是顶级的亿万富翁。
为了不断冲击极限,于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不断被用到帆船上,他们不断投入巨金来雇用世界上最好的水手和航海技术专家。一艘在美洲杯的顶级赛事上出现的帆船,造价有的高达8000万美元。而世界上最贵的帆船,要属英国女王造的皇家帆船,投入多达8亿美元之巨。
这注定它是一场炫富的贵族活动。在帆船界最津津乐道的,是谁的码头最大、谁的帆船先进?而在美洲杯赛期间,埃利森经常穿着一身黑色的阿曼尼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孜孜不倦地吹嘘着他长达250英尺的Katana号帆船,而他仅泊船费用一月即需20万美元,他在美洲杯赛场上观战的游艇是世界上最长的游艇。埃利森喜欢如此炫耀道:“不管我需要什么,我都能得到,这就是拥有几百亿美元的美丽之处。”
2004年9月的某天,汪潮涌应邀去法国马赛观看美洲杯比赛,热闹壮观的场面一下子又激起他对大海的向往。同时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交、商务推广和交流的平台,于是决定要把这项赛事介绍给中国的观众。但据中国帆船协会介绍,正规的帆船竞赛运动在我国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还难以找到和欧美商界大亨具有相同爱好和实力的中国富翁。
在中国,航海运动发展最超前的地区是深圳。如深圳的浪骑俱乐部,通常有两种会员:最低的一档要缴纳13万元会员费,可以租船,可以在会所消费,可以参加俱乐部举办的活动;高一点的要缴纳39万元会费,可以租泊位,而一个泊位又要80多万人民币。目前,浪骑俱乐部已有会员400多人,会员来自全国各地。
在中国从事航海的运动者,更多的出于真切的个人爱好,尚未拥有炫富的实力与胆量。
提升企业:在运动和玩乐之间揽下大量业务
在谈到极限运动的意义时,王石这样说:“其实运动文化对一个企业的形象塑造是有很积极的意义的。比如我登珠峰,开始只是我个人的爱好,但没有想到后来对万科的影响会那么大,而且都是一些正面的肯定意见。”
而王石坚信,航海运动会给公司的经营活动带来更多的好处或促进作用。他介绍,在香港已经有很多公司都拥有自己的游艇,“有一次,新隆基的郭氏家族请我吃饭,也是在游艇上,那种环境更容易让人消除陌生感。”
王滨觉得航海和他所从事的IT业很相似——都有未知的东西刺激你不断去挑战。而王滨的航海壮举,同时也在有意无意间扩大着新浪网的影响力——2006年5月24日王滨与船员们再次起航,从法国嘎纳出发跨越西半球,穿越大西洋,经巴拿马运河,横跨太平洋,航程1.87万海里,于11月25日抵达青岛,完成了中国人首次驾驶无动力帆船环球航行。而驾驶的帆船就命名为“全球通—新浪号”。
正是因为王滨的极力促进和带动,新浪在2005年底已经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正式批复,由新浪公司组队代表中国参加亚洲最大的帆船赛事——第19届“泰王杯”帆船赛。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十个帆船赛事之一,也是亚洲唯一入选到了十大帆船赛事里边,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帆船赛事。王滨荣任“中国—新浪”号船长。
汪潮涌认为帆船运动和投资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投资界永远没有常胜将军,所以你得有失败的心理准备,同时要把风险控制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而帆船运动也需要挑战的精神,敢于面对风险,甚至有点诗人的浪漫气质才行。
记得当初在摩根士丹利工作时,多才多艺被认为是一个投行人应具备的起码素质。要胜任投行的工作,“会玩”是一项基本条件,因为和客户沟通交流,不仅仅需要专业背景,还得让他们觉得你是一个有趣的人。会玩的投行人,往往能在运动和玩乐之间为公司揽下大量业务。
让汪潮涌感到遗憾的是,“中国之队”的船身上现在还没有载上任何一家中国企业的名字,前期主要赞助商均来自于国际知名牌,如豪雅表、芝华士等,因为他们看好中国市场,觉得借此达到的品牌效果将会非常理想。汪潮涌认为,中国企业已经到了通过品牌战略走向国际市场的阶段了,这是中国企业将大量现身于海外各种文化体育等现场的内在动因。汪潮涌希望2007年美洲杯的时候,中国之队的船身上不会再一片空白。
民族自豪:我是扬帆远航的中国水手
因为航海这项昂贵的运动,汪潮涌因此位列2006年“中国富豪奢侈排行榜”前三名。但汪潮涌极力否认自己此举是炫富行为:“如果说奢侈的话,我可以用投美洲杯的钱,买全中国乃至全亚洲最长最豪华的一条游艇。埃里森说,他再有钱,也不能创造美国历史上第一条参加美洲杯的船队。而我们做的事情,就是创造历史。所以我说,就算我倾家荡产,每天喝稀粥,我也愿意。”
因为中国的企业界缺乏对航海运动的了解,汪潮涌只好硬着头皮自己来做。2005年,汪潮涌与一家法国体育管理公司及“挑战号”船队的创办人之一,共同投资3200万欧元(约4亿人民币),正式宣布组建合资实体“中国之队”,参加第32届“美洲杯”帆船赛。
汪潮涌回忆起丙年多以前船队下水时的情景仍然充满激动:“6月15日,罗伦西亚市长、美洲杯组委会主席、世界200家主要媒体都到‘中国之队’基地祝贺下水。在鞭炮的轰鸣声中帆船徐徐下水,那种激动难以言表,我眼里噙满了泪花。”
在欧美的沿海城市,帆船的普及程度跟私家车相差无几。美国有1700万艘帆船,欧洲是2000万艘帆船,新西兰400万人口却有100万艘帆船,而中国总共不到100艘帆船。这让汪潮涌深感“寒碜”,他决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弥补这个巨大的差距。
汪潮涌自豪感地宣称:“在美洲杯150年各届董事长的肖像上面,第一次出现中国人,我跟拉里\"埃里森、Prada家族、瑞士的巴特瑞利排在一起,这显示了中国企业家的精神。我们不是以钱的多寡论英雄的,而在追求社会影响力、民族国家的自豪感上甚至超过了他们。”
与其他人的玩帆船的纯粹和轻松相比,厦门顽石航海俱乐部董事长魏军更加关注的是帆船文化和中国的航海文明。他介绍说:“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航海历史和厚积的海洋文化,然而,这文明在郑和船队扬帆西洋闪烁了最后一道光辉后,不断沉沦下去。”目前,魏军的帆船厂正在研究一条名为“金华兴”的广式古董帆船,他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驾驶着一条中国式帆船扬帆出海,藉此寻找回中国人的海洋意识和海洋精神。
汪潮涌在为美洲杯帆船赛中国队写的《中国水手之歌》中大声呼唤:“我的祖先是七下西洋的郑和/我的家人是万里无垠的海疆/我的血管奔腾着长江黄河/我的头颅高昂在喜玛拉雅山上/我是东方巨龙/告诉你什么是民族之魂/我是和平使者/告诉你什么是礼仪之邦/我是炎黄子孙/告诉你什么是同舟共济/我是中国水手/请和我一起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原文载于2007年3月19日《中国经营报》,发表时有改动
文章来源:http://wenhuamingong.blog.sohu.com/38480466.html 这样的有钱人是明智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