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yuwwb 发表于 2007-3-19 18:17:41

中国自贸区建设布局全球

  近10年来,以建立自由贸易区(FTA)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一大潮流。截至目前,向WTO通报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已达341个,其中80%是近10年缔结的。中国近年来也加快了对外商签自贸区协定的步伐。目前,中国已经签订的自贸区有4个,还有4个自贸区协定正在谈判过程中。在一些国家还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频频设置贸易壁垒以及多边谈判受阻,其他国家加速自贸区谈判进程的情况下,中国显然不能坐视机会的丧失,务实推动与有关国家的自贸区谈判成为我们的选择。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和正在谈判的自贸区涉及27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4。特别是近两年来,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得以实施并不断扩大;中国-东盟自贸区降税进程全面启动;《中国-智利自贸协定》、《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早期收获协议》正式签署;中国-新西兰、中国-澳大利亚、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贸区谈判正在稳步推进之中,中国-冰岛自贸区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在所有正在谈判和已经建成的自贸区中,中国中央政府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分别签署的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是自由化程度最高的FTA。
  2004年11月,中国与东盟十国签署了FTA项下《货物贸易协议》。这是中国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随着贸易自由化,双方投资开始升温,截至2006年3月,东盟累计对华直接投资近400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的投资也出现了快速增长态势,建立自贸区给中国带来的好处已经开始显现。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例,2004年1月1日起,肉、鱼、乳品、蛋、蔬菜、水果等500多种农产品作为早期收获产品先行降税后,经济效应明显。当年早期收获产品贸易额一举攀升至19.7亿美元,同比增长39.8%。2005年7月20日,双方7000多个税目产品的降税进程正式启动,标志着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实施头3个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达到465.9亿美元,同比增长25.96%,进出两旺,双方企业和消费者从中获益明显。
  中国和智利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是继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之后,中国对外签署的第二个自贸协定,也是中国与拉美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作为与中国建交最早的南美国家,智利在和中国的交往中还有很多第一: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关于中国加入WTO双边协议的拉美国家;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拉美国家:现在,又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拉美国家。实际上,中智关于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并非一帆风顺。自2004年11月18日起,历经10个月、5轮磋商。最终在2005年11月18日,谈判1周年时,在韩国釜山签署了协议。协定的启动,也曾经推延,根据双方协定,原计划应自2006年7月1日开始的互降关税,由于某些原因,被推迟到了10月1日。根据两国的协定,占两国税目总数97%的产品将于10年内分阶段降为零关税。从2006年10月1日起,智利对原产于中国的5891种产品的关税将立即取消,中国对原产于智利的2806种产品的关税也将降为零。当然也包括铜及其制品。另外,中国对原产于智利的1947种产品的关税,自2007年1月1日起降为零。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05年,中智之间的商品贸易总额为71.34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智利出口21.5亿美元,自智利进口49.84亿美元。中国是智利的第三大出口国和第四大进口国,也是智利在全球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智利是中国进口铜的主要来源地,在中国来自智利的进口额中,有超过30%是由铜创造的。
  中巴方面,2005年12月9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巴基斯坦商务部部长胡马云在北京共同签署了《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早期收获协议》。该协议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届时,双方合计3000多种产品先期实施降税。根据《早期收获协议》,中方将向原产于巴基斯坦的769个8位税目的产品提供零关税待遇,主要涉及蔬菜、水果、石料、棉坯布和混纺布。同时,中方将享受巴方提供的486个8位税目产品的零关税待遇,主要涉及蔬菜、水果、石料、纺织机械和有机化工品。上述产品的关税将在两年内分三次降税,到2008年1月1日全部降为零。此外,从2006年1月1日起,中方对原产于巴基斯坦的1671个8位税目产品实施优惠关税,平均优惠幅度为27%;巴方对原产于中国的575项6位税目产品实施优惠关税,平均优惠幅度为22%。
  此外,正在谈判的中国-新西兰、中国-澳大利亚、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中国-冰岛四个自贸区进展情况也较乐观。FTA和WTO框架下的谈判内容相似,主要分成三个内容,货物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这三个步骤从易到难。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和数个发展中国家进行了FTA框架下的接触,称得上完全自由化的只有与中国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但是这只是在国内的合作,在国家间的区域合作,还基本只停留在货物贸易自由化阶段。中国主动和发达国家进行谈判,寻求的是FTA中的一种突破。中国货物贸易,尤其是制造业方面有比较优势,因此,中国的主导思路是,一方面,把中国有优势的制造业通过货物贸易自由化更为顺畅地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另一方面,通过投资自由化,把发达国家的先进产业资本吸引到中国,同时扩大中国的境外投资。但是,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谈判中,双方在服务贸易领域遭遇了阻力。服务贸易自由化是FTA的第二个步骤,内容包括旅游、金融、咨询、保险等十几个领域。由于中国的服务业领先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均不轻易放开服务贸易。不久前刚刚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定》是中国签署的第一个跨国区域的服务贸易协定。在中国与其他国家商议的FTA中,投资自由化将是谈判的重要议题之一,相关条款将会体现在有关协议之中。
  在包括中国、日本与韩国在内的东亚地区,是目前世界上商签自由贸易协定(FTA)最少的区域之一。中国FTA建设步伐多少受制于加入WTO较迟的现实,并与国际范围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密切相关,且中国的FTA大多依赖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欧美经济强国相比,发展相对滞后。由于受到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未来中国将把发展重点转为建设国内市场和改善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引导亚洲形成区域内商品、资金、劳动力可以自由流通的亚洲经济区。中国因此成功地保证了社会凝聚力及持续的经济增长,并重建亚洲繁荣。当我们把这一预测放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求证后发现,积极稳妥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一项战略选择,而并非权宜之计。
  尽管起步较晚,但中国加入WTO后,在区域及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方面进程加快,已经对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强国造成竞争和压力。2001年在中国和东盟一致同意,未来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后不久,刚刚获得贸易促进授权的美国总统布什即提出东盟谈判计划(EAI),要求美国政府在5年内与东盟10国建立美国-东盟自贸区。为了加快进程,美国首先与东盟第一经济强国新加坡签定FTA,积极帮助越南和柬埔寨加入WTO,与马来西亚签订投资框架协议,与已签投资协议的泰国开始FTA谈判。尽管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目前取得领先,但美国并未放弃其全球战略中与东盟的合作目标。中美两国在这一进程中再次上演了竞争大于合作的一幕,就像美国密切关注中国的区域一体化动态一样,中国也应对美国的进展报以相同的热度。将中国市场开放给周边发展中国家,有助于确立中国的可信赖大国的形象。对那些可能与美国达成FTA的友邻,也同样提供给优惠进入中国市场的条件,以降低这些国家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而这个问题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的角度考量,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对国际经济规则制定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的。亚洲国家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对待国际经济规则的立场也不尽相同。但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各方的共同利益和立场会越来越多,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无疑是扩大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相比之下,中国在亚洲除了正努力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和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之外,尚未形成一套可操作的区域双边及诸边制度性合作战略与优先安排顺序。但从目前中国积极构筑与东北亚(日韩)、中亚(上海合作组织)、南亚(印度)的FTA格局看,寻求在已经生效的CAFTA与CEPA之外的双边及诸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突破,选择渐进型辐射的建设思维,仍然符合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政府层面的积极倡导和全力推动相比,中国企业对区域及双边自贸区的建设与商机似乎还置身事外,并没有进入FTA谈判者们期待已久的“早期收获”状态。很多国内的企业做生意带有一些盲目性。比如在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一些企业不知道《货物贸易协议》有哪些具体规定,哪些货物能减免关税。有些企业更是不知道什么是《曼谷协定》,没有享受到任何优惠待遇,白白浪费掉大笔的外汇。但他们普遍看好自贸区这一平台,希望通过开发多种市场将自身的优势延伸到国外。
  尽管各类自贸区的名称多种多样,但其核心内容都是有关成员在WTO多边承诺基础上,取消绝大多数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相互间进一步开放服务和投资市场。与WTO等多边谈判相比,自贸区谈判具有“短、平、快”的明显优势,谈判对象可自由选择,谈判时间短、利益平衡、见效快,能够以更灵活的途径和更快捷的方式实现自由贸易的目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中国将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推动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将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在“十五”期间取得的成果基础上,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稳步推进自贸区谈判进程,着力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的自贸区格局,拓展与世界各地区有关国家的经贸关系,为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平稳较快发展营造良好条件。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强调,自贸区建设作为中国发展对外经贸合作的一项重要手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稳妥地推进自贸区建设工作将有助于提升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有助于开拓海外市场,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有助于消除歧视性待遇,营造公平、透明、便利的贸易环境;有助于适当引入国际竞争,推动国内产业发展;有助于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参与国内经济建设有助于鼓励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有助于拓展双边合作领域,实现共同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自贸区建设布局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