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kaijian 发表于 2007-3-13 13:03:38

德国汉学家顾彬 复旦讲座内容2007年3月11日 中国人不喜欢散步吗?

——中西对身体和精神关系的不同态度



中国在三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有私人花园是犯罪的,元朝以后,私人才可以有花园。但不管什么时候,中国历史上的花园都是皇帝和官员的。中国花园里弯曲的小路应该和“道”的理念相关,因为“道”不可能是直的。

中国自宋朝以后,皇帝不喜欢军事官员,官员就不再走路,而改坐轿子。特别是南宋以后,中国和边境的少数民族不再打仗,而主张用和亲的方法,与他们和平相处。这时,中国人原来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消失了,开始了一种沉思的生活方式。唐朝的李白进长安还一路持剑,杀了很多人,到明朝以后,中国人的世界则完全缩小到了一个花园、一颗石头、一个阶层。明朝新兴的商人阶层对生活的态度和唐朝人截然不同,他们不走路,也不爬山,满足于一个非常小的环境,这与庄子主张“一个真人唯一的生活目的是用思想进行一种非常自由的旅游”的思想有关。庄子认为一个真人不需要腿,不需要风,不需要气,只要有对“虚”和“无”的了解,就能有思想,这与古希腊哲学家提倡人通过走路以获得思想是不同的。自唐以后,中国人的“坐”就不只是“坐”的意思,而是“坐禅”的意思,因为中国有太长的历史,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而从经典中找到一切。老子说:不出户而知天下。一个人走得越远,知道得越少。

清代戏曲家李渔是一个与西方人有不少相似之处的中国文人,为了钱而卖自己的文艺,到处拍戏,所以他不能坐马和轿子,得自己走路。《闲情偶记》中有一篇专门谈“行”的文章,李渔在其中和鲁迅、黑塞一样,把“走”和阶层联系了起来。他认为人有两条腿,是上帝造物时给的,所以人应该让这两条腿动,而不应该一直坐着,或依赖马车去某个地方。1679年,李渔给《芥子园画传》写序时说,去年自己病了,不能出门,幸亏家里有很多画,他得以在图画中散散步,享受山水。有一天,他发现屋外的风景非常美,就让一个仆人给窗户装了个框,觉得这样自己就看到了一幅活的图画。他认为如果自己去外面看山水的话,就是对山水的破坏——这么说来,我们的亭子内部的装饰就不是真的为了装饰其内部,而是为了帮我们增加看亭外山水时的美学感。

总的说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主张清、闲的文化,“五四”与“文革”破坏了这种文化。从“五四”看来,走路、散步需要一个公开的广场可以让市民见面、公开发表议论。否则,谁不再在庭院里踱步而开始到街上走路,就好象是要进行革命。

传统的中国文人不喜欢游泳,1956年的时候,毛泽东写了一首关于游泳的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当时他已经在长江里游了三次泳,以此表示对自然的反抗和对传统中国文人的批判。一个传统的中国文人不会有像西方人那样超越、超度自然和社会所有限制的精神,冒险对传统中国文人来说是一件不好的事,也是不需要的。但毛泽东要求中国人超越、超度所有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比如“大跃进”、“文革”)。

中国现在有一个新的中产阶层,包括文人、学者、教授,如果我答应参观他们的新家,他们都会非常高兴,他们现在都住在一个固定的地方,里面有花园、池子,外面有小墙,整个小区还有围墙,有警卫,从小区里面看不到外面的街道,从小区外面也看不到里面的世界。在欧洲是不可能有这种生活小区的,在这种心态的生活小区里,人们会享受西方式的散步吗?住在这种小区里的中国文人,他们又是怎样看待这种散步的呢?有一位教授说,每晚散步是他和熟人见面的一个好机会,另一个说,这种全家人一起出现的散步可以向别人表明我们的家庭很和谐,没有问题——散步还是在一个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范畴内.

中国人的动作在德国人看来是慢的,这方面台湾人比较像中国人,***人则比较像欧洲人,动作非常快,这不见得是好事。比我年龄小二三十岁的中国人,像北岛,和我一起走五分钟路,就会觉得很辛苦。中国文人的内心很安静,德国文人的内心则很不安。海德堡有一条“哲学家路”,许多哲学家在那条路上边走边思考,没有目的的走路在现在社会越来越少有人会认为它是有意思的。中国文人不觉得身体和精神是对立、矛盾的;德国文人却觉得身体和精神是对立、矛盾的,感觉不到它们的一致。如果我参加二十多公里的马拉松赛,我会有困难,但如果我坚持跑完了,那我就高兴死了。如果我不累,我就不能写些什么,所以德国人常常剥削、压迫自己的身体。

三年前我在上海演讲时没有谈黑塞,那确实是因为当时我不喜欢黑塞,黑塞那种一直在身体和精神之间徘徊的状态使我把他排除在德国一线的“精神斗士”之外,但是现在我开始研究黑塞,并发现在他最好的小说《在车轮下》中,黑塞不再像1930—1950年代那样给理想安排一个那么高的地位,他在其中有认为“身体是恶的,不要才好,我们要变成精神的人”的思想。而这个思想在整个欧洲要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才开始发生变化。



主持人评点:

外国人走山路,中国人走心路;外国人走向外部世界,中国人走向内部世界。东西方文明在互相打量时,有许多概括是非常难下的。 




转自Sunsmile 博客

parivraj 发表于 2007-3-13 16:42:15

简化得有点厉害。
不过倒也有趣,呵呵。

qmyool 发表于 2007-3-15 11:20:51

主持:汪涌豪

louselice^_^ 发表于 2007-3-15 11:53:37

昨晚我们十几个人从山顶吃过饭,走下山来的,大约用了1个小时,平时也经常几个人去爬山的。
没看懂帖子。

醉乡常客 发表于 2007-3-15 12:05:06

引用第3楼louselice^_^于2007-03-15 11:53发表的“”:
昨晚我们十几个人从山顶吃过饭,走下山来的,大约用了1个小时,平时也经常几个人去爬山的。
没看懂帖子。

看来mm因学习和品位等关系,有效的受到了外国文化的熏陶。

钱一文 发表于 2007-3-15 12:09:27

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htm-tid-308613.html
请看我的看法!

parivraj 发表于 2007-3-15 17:34:26

一文兄倒真有点“一路持剑”的意思了。


游山也是中国文人的传统,游春也是中国人的传统,说中国文人不爱动,未免有些偏颇,但是也不能否认传统当中主虚静求内心的一面,而且这一面可能是相当重要的,中国画不把写生放到最基本的地位,可能就是一个例子。而除了爱转悠和爱静之外,也可能有别的方面。

但这扯得有点远,充其量是我上面回帖里认为过分“简化”的一个部分。而我所觉得有趣的,则是他用德国人散步的习惯来比照中国的散步习惯,而在这一点上,似乎这位汉学家的观察是敏锐的,虽然他的表述(或者这份记录)有不小的混乱。

过年的时候我去了德国的Wetzlar,在它边上有个叫Solms的小镇,徕卡的工厂在那里,所以我去探访。那是个周日的下午,车开过镇外的一大片草地,草地上有很多人在散步,那么这种散步的方式至少不是我小时候在江南或者前几年在北京所看到过的,而且它确实也并不能太多的起到和熟人见面或者向别人表明家庭很和谐的作用。

当然,当我在北京散步的时候,以上两个原因我都没有想到过,我仅仅是要出去走走。相信也有很多人不认为散步有那么大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作用,但是毕竟有人这么解释给顾彬同志听了,我看了以后也并不诧异甚至觉得也能举出几个认识的人来当例子。那么,顾彬能提出来说这个事,就让我觉得“有趣”了。看惯了散步的德国人的他看到中国人散步,一定会像我这次在德国一样感到新奇的,虽然我在之前已经无数次的听说过哲学家小道、康德的午后暴走或者其它属于德国文化的散步故事。

外国汉学家自然有水平很高的,但大部分可能都会出这样或那样以偏概全的问题,或者对于文献的理解不到位,这也没什么办法(大部分中国学者看西方的水平,可能还更不如这些汉学家看中国。大部分汉学家至少是可以借助字典直接读古文也读了些古文的,而中国学者有多少能借助字典读他们几百年前的文献呢?又有多少人读了原文呢?)。但他们毕竟是处在两种文化交界处的人,基于自身所体验到的文化的差异,提出一些观点,即使不成熟,也不妨这样的记上有趣的一笔。

最后,这个讲演在复旦说,没有问题,大学本来就是个什么话都应该可以说的地方,顾彬的学问也不是这一千多字就可以定论的,呵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汉学家顾彬 复旦讲座内容2007年3月11日 中国人不喜欢散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