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息正边走边看 时机可能选在3月底4月初
2月16日,央行宣布从2月25日起调高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0%,但是当前加息的预期并没有伴随准备金率的上调而消除,市场对加息依然比较敏感。近期经济数据的出台和高层领导人的讲话都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一度成为焦点,市场也伴随各种消息起伏。到底加息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我国金融深化逐步展开
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中国目前推行的货币政策属于低利率政策,加息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从资本的基本属性看,中国是一个资本稀缺的国家,而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的资本的稀缺程度远远高于美国,令人惊讶的是中国的利率水平远低于美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金融抑制”。
所谓金融抑制,发展中国家在加速工业化的目标下,希望人为以低成本来利用国内金融资源,从而人为压低存贷款利率,政府通过信贷配给,抑制过度的资金需求,强制实现资金供求平衡,从而使有限的资金大多低效率地使用。低效率地使用资金,束缚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解决金融抑制的方法就是金融深化。金融深化论认为,为了消除金融抑制,必须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动员和分配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方面的功能。金融自由化的核心是放开资产价格,尤其是利率。我们认为当前金融改革的重点是利率的市场化,近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都预示我国金融深化在逐步展开。
通胀阴影挥之不去
尽管1月份的通胀数据低于预期,但是我们认为长期看通胀压力不容小觑,物价上扬可能呈现长期化的趋势。
刚刚公布的1月份CPI同比增长2.2%,而去年12月份CPI同比增长2.8%,但从月环比看,CPI比去年12月份上涨0.7%。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去年和今年春节日期的错位导致,受到去年1月份春节高基数的影响,而今年的春节在2月,去年的基数比较的低,因此今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还会走高。
除了春节因素,今后几个月份的数据也不容乐观。主要的原因在于,之前受到政府控制的资源价格和公共事业价格的改革步伐可能会加快,推动物价指数的走高。
低利率导致银行体系脱媒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最新月度金融运行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广义货币M2增速减缓,狭义货币M1增速较快。其中,广义货币M2余额35.2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比去年末低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3.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2.9万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比去年末高2.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9.6个百分点。人民币储蓄存款增速继续下降,企业活期存款明显增加。这就是我们之前一直提醒的银行的脱媒现象。
脱媒的原因表面是股市的火爆造成了存款的大搬家,背后的真正原因在于长期的低存款利率和投资渠道不畅通导致了居民对外部投资品种的追逐。而目前在通胀预期比较强的情况下,低利率格局不打破的话,我们认为居民存款的活期化也将成为趋势。
1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较多,反映出当前信贷反弹压力仍然很大,我们认为今年上半年,货币当局的调控重点还是在流动性管理,重点控制信贷和投资规模,把握贷款进度和节奏,优化信贷结构。(东吴基金 莫凡 鄞州银行 戴媛)
美洲银行称中国可能会在3月底或4月初加息
美洲银行外汇策略师王庆称,中国可能会在3月底或4月初加息,以抑制通胀和信贷规模加速上升。
综合外电2月28日报道,美洲银行外汇策略师王庆称,如果股市持续上涨、通胀率接近3%,或信贷规模加速上升,中国则将在3月底或4月初加息27个基点。
稍早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修正后的0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仍为10.7%,远高于政府年初设定的8%左右的目标和05年GDP最终核实的10.4%,刷新了1995年以来GDP最高年度增速;王庆补充称,由于在1月份才公布了GDP数据,因而此次保持不变,但在07年晚些时候可能会进行修正。不过,他维持对中国07年GDP增长率为9.5%的预期不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