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者不来 发表于 2007-2-27 17:31:11

油价权威预测相左 中国谨防被美算计

  回顾2006年,国际油价出现了颇有戏剧性的变化,上半年上涨,下半年下跌,年中达到最高点。油价这种走势正应验了那句“物极必反”的古话。现在,让我们总结一下国际原油市场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希望我们的分析能够带给读者某些启发
  2006年国际油价:记住7月14日
  2006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延续了2003年以来持续攀升的运行态势。近4年来国际油价几乎每年都要跃升一个台阶。一月份国际油价高开高走,二三月份略有回调,四月份大幅飙升,一举突破每桶70、75美元两个关口,并在4月21日创下每桶75.17美元的历史最高记录,此后基本稳定在每桶70美元左右的平台,年均价进入每桶60美元高位。2006年上半年,美国纽约市场轻质原油期货平均价格为每桶67.1美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5.5美元,大涨约30%
  进入下半年,国际油价延续了上半年的上涨走势,并在7月14日创出历史新高,达到每桶78.40美元。但随后,国际油价却一路走低,出现了罕见的调整行情。虽然07年初油价曾击穿50美元,但06年11月17日,纽约商业交易所原油期货跌破了56美元关口,报收于每桶55.81美元,亦创下了07年前17个月来的最低点。不过,进入12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又有所反弹,价位处在平均每桶60美元的位置
  一、国际油价屡创新高之后回归理性
  本轮国际油价连续数年大涨的基础在于强劲增长的世界经济。但自2006年二季度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快速降温、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同时,中国明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下半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有所遏制。世界经济的两大“火车头”的减速预期,使得石油需求增量放缓,对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弱化。下半年国际油价大幅下挫,有地缘政治风险缓和、OPEC调整产量、美国发现超级大油田等因素,但根本原因是石油需求增量减缓、库存水平升高的结果
  尽管战争、恐怖袭击、罢工事件乃至飓风等不确定因素在国际油市上兴风作浪,尽管国际游资大肆炒作,但是离开供求基本面他们的威力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二、地缘政治对能源格局影响加大
  伊朗核问题一直是困扰国际油市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但由于并未彻底恶化,对国际油市的实际影响并不大。伊拉克尽管政局动荡不定,但在国际油市上的实际贡献已经微乎其微
  尽管如此,地缘政治对国际能源格局的影响在明显加大
  首先,俄罗斯以能源对地缘政治格局施加影响。俄罗斯不仅加强对油气资源的国家控制力度,而且利用能源施加影响“萨哈林-2号”项目迫使西方巨头让出50%的股份。俄乌天然气之争是俄罗斯能源政策的重要标志。俄乌两国关系恶化,俄罗斯大幅提升天然气价格,并一度切断天然气供应,影响波及欧洲国家。在俄举行的八国首脑峰会把建立国际能源安全新格局作为主题。其次,委内瑞拉也在不断加大政府对石油资源的控制力度,利用石油资源扩大影响力。此外,部分南美和非洲产油国酝酿加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对国际能源格局的影响将会发生变化
  三、美借高盛炒高油价“算计”中国
  中石化集团专家认为,美国短期能源战略是利用高盛等金融集团炒高世界油价,以此达到一石二鸟之目的:快速提升世界石油价格,打击中国经济,引诱中国盲目进行海外石油的资本扩张;然后快速打压世界石油价格以套牢中国经济
  目前,美国财团的策略正在准确运行。中国企业近几年海外并购加速:2004年并购金额为70亿美元,2005年飙升至140亿美元。普华永道预计2006年将再创新高,并购主体依然是我两大石油公司。纽约政治风险顾问事务所中国分析专家强森-基多普警告说:中国终会发现,如果在全球资源市场不景气时拥有大量夸张的合约,将会重蹈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覆辙。现在用巅峰价来买资源,万一他的经济在某方面失败,我们将会看到真正的价格剧跌和其他一些严重的伤痛
  中国银行高级分析师谭雅玲表示,2006年,高盛集团前首席执行官保尔森成为布什政府新任财长,美国政府的战略意图更加明确。为了帮助布什实施策略,高盛近期3次调整或削减汽油期货,此举导致油价受到重压,也是油价下挫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鉴于美国操纵油价的能力,油价会在新能源投资被搁置荒废的时候被迅速拉升。若有关部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中国经济将遭受重创
  07年国际油价走势:权威机构预测相左
  新年伊始,国际油市再泛波澜。短短一个月里,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主力3月合约价格如过山车般上下颠簸,且一度击穿50美元的心理防线。同时,布伦特原油也逼近50美元关口,跌至2005年6月份以来最低。近日,受美国取暖油库存将进一步下降的预期激励,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继续上扬,直逼60美元/桶大关。那么,2007年国际油价会何去何从呢?多家国际权威机构的预测呈现“相左”的状态
  第一种预测是国际油价将重拾升势,继续向80美元冲顶。以美国能源部、国际能源机构为代表的一些机构在分析中提到,从总体上看,全球石油市场供需缓和只是暂时的,相对紧张仍将是一个长期态势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9%,仅比2006年下降0.2个百分点。而国际能源机构去年12月的报告预测,2007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预计为8590万桶,比2006年的8450万桶高了1.7%
  有分析表明,近几年,欧佩克供给方面的后备资源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每天剩余产能只有不到200万桶,生产能力令人十分担忧。而面对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油价在未来3到5年内还难以实质性下降
  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能源情报署(EIA)也指出,诸多造成当前高油价的因素,如原油需求强劲、剩余原油产能有限以及伊朗等地缘政治风险恐引发供应担忧等无疑将在近期明显缓解,因此最乐观的预测是,到07年底前全球油价都将维持在高位。对2007年国际油价的区间走势,一些国际权威机构的估计为全年原油期货均价将比2006年高出8美元
  另一种预测是油价已上涨到极限,将有望回归理性逐步回落。以摩根士丹利公司、康菲公司为代表的一些专家在分析中认为,尽管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但占全球石油消费量25%、占全球石油进口量27%的美国,其经济增长放缓必将抑制原油需求
  前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师谢国忠今年一月在《财经》杂志撰文,在未来12个月至18个月内,商品包括石油、铜及其他矿产在内的价格将会再跌50%,油价亦将见30美元一桶。他认为,近年来油价上涨的原因是石油交易员人数增加,而非需求变化所引起,而从全球石油储备充裕的情况看来,中东政局转坏亦不会导致油价上升。而且,在长期油价高企的环境下,已经令一些老油井重新生产、省油车更普及,令未来石油供应增加,需求下降。他表示,从2004年下半年起,由于大量金融资本流入,大宗商品市场从牛市变成了泡沫。但当资金不足以再维持其扩张时,泡沫将会爆破
  高油价下的各国能源战略调整:
  近年来油价不断上涨和国际油气市场结构性的变化,促使主要发达国家加快能源战略的调整
  一、美国能源战略:开发替代品摆脱对中东石油依赖
  2006年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在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先进能源计划”,为清洁能源研究增加22%的投入。布什特别提出,技术上的突破将使美国能够实现到2025年替代75%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的目标,改变美国过度依赖国外能源的状况。10月,美国能源部发布新的《能源部战略规划》,未来工作重心将是促进能源供给多元化,提高能源效率,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并实现能源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以此应对在能源方面的挑战
  为增强抵御意外供应中断的影响,美国总统布什在今年1月23日的《国情咨文》中呼吁在2027年前将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扩大一倍至15亿桶。同时宣布了替代能源和节能政策,即通过使用乙醇等可再生的替代燃料,力争削减美国的汽油消耗。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也表示,为了增加应急石油储备,美国能源部正计划从春季开始以每天大约10万桶的速度采购原油
  二、日本能源新战略:跨国“抢油田”
  疯狂上涨的油价让日本重提自主开发率的目标。2006年5月,日本经济产业省编制了以能源安全保障为核心的《新国家能源战略》,到2030年,要将原油总量中的自主开发率,由目前的15%提高到40%,并将一次性能源供给的石油依存度,由目前的50%降低到40%。此外还对节能、核能发电等设定了具体的数字目标
  从《新国家能源战略》主要内容来看,日本政府主要出台了三大举措来提高日本的能源和石油安全:一是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二是加强节能。三是加强上游的投资开发。为了实现海外石油开发的目标,日本政府将陆续出台一系列具体措施。对外,将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强化与产油国的关系;对内,将考虑对日本的石油天然气开发企业进行支援。据资料显示,日本已经将“抢油田”的手伸到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伊朗等若干国家
  三、欧盟:统一竞争开放的能源市
  欧盟制定了共同能源政策。一方面从基础设施建设和监管规则两个方面入手,建设欧盟统一竞争开放的能源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充分动用集体资源为共同利益服务,大大提高了欧盟在能源领域的国际谈判地位。同时,欧盟制定了确保能源供应安全、提高能源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目标。
  高油价下的中国能源战略调整:
  一、中国油储基地二期选址广州深圳
  高油价使得各国开始关注战略石油储备。据东方早报1月24日报道,中国也已建立了自己的战略储备原油库存,2006年年底开始向镇海基地注油,并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完成注油任务。据发改委官员透露,中国石油储备基地共规划三期,首期储量约1000万至1200万吨;第一和第三期均为2800万吨。南沙小虎岛及深圳宝安均已列入第二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选址地区。另一个可能被列入二期储备基地大名单的是唐山曹妃甸
  年初,国际油价连创新低为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提供了绝佳的机会。里昂证券驻香港分析师GordanKwan说:“这是一个信号,意味着只要油价持续疲软中国就会增加购买”他说:“事实上,只要油价维持在低于60美元/桶的价位上,中国就会加快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步伐”
  二、跟涨也逐渐跟跌我成品油定价机制呼之欲出 目前,由于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参照纽约、鹿特丹和新加坡石油期货价格形成的机制,所以相对于国际油价滞后一个月左右。导致了我国成品油市场与国际原油市场大幅度的涨跌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有关各方希望通过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出台,适时反映国际油价变化
  根据上海证券报的一则新闻,国家发改委秘书长韩永文2007年1月29日证实,我国将正式采用“原油加成本”的成品油定价体系。但报道随即遭到很多业内人士否认。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战略中心主任高世宪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发改委并未正式发布新的定价体系,至于何时发布,要“择机而定”。如果新机制试行效果符合预期,石化行业将凭借新机制摆脱亏损噩梦
  根据原油成本法原则,在新的机制中,我国成品油价将与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三地的原油价格挂钩,再加上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以及国内关税、成品油流通费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可以说,这种成品油定价机制保护的是我国炼油行业的利益,将扭转炼油行业面临的长期亏损的局面。但这种保护措施的渗入说明这种机制距离市场化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毕竟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国际油价最有可能保持在每桶50-60美元区间,国际油价趋于相对稳定有利于新机制的顺势推出
  三、粮价上涨与油价下跌关系微妙
  国际期货市场上一直存在着“中国因素”,凡是中国需要进口的产品其价格都可能会持续上涨,凡是中国出口的产品其价格都可能会下降。2006年9月份以来,国际期货市场玉米小麦等农产品的价格开始异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国际油价出现了下跌
  2006年是国际原油市场上风云变换的一年,油价起落与世界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007年如果世界经济增长较06年略微放缓的话,国际油价会何去何从?各国政府如何消化高油价这个全人类面临的难题?中国战略油储能否顺利推进,国内成品油价与国际接轨后如何影响百姓生活?这些问题都将成为新的一年里人们关注的焦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油价权威预测相左 中国谨防被美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