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个“教室”来投资
租个“教室”来投资别看郭威是个身高1.8米开外的东北汉子,他对坐飞机旅行还是多少有些发怵,不过,在最近的三个多月中,他却过着“空中飞人”的生活,大连——北京——天津是他不断重复的飞行路线。
是商机改变了他惯常的生活习惯。在东北,职业的房产投资客并不多,郭威是其中的一员。不过,他投资的对象却是“教室”。两年前,他发现,弄来“教室”出租,是个收益不错又稳定的投资渠道,现在,他频繁往返于大连、北京、天津之间,也是试图拓展他的“教室”投资业务。
近水楼台
如今家境不错的郭威,在五年前还是个被国企“分流”的人员。此前,他是东北一所知名大学的后勤干部,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高校后勤市场化改革”,让他的命运从此转折,那一年,沈阳市将市属高校的后勤机构全部剥离,成立了沈阳高校后勤集团,实现完全市场化经营,自负盈亏。
原有高校的后勤队伍本来就颇为臃肿,成立集团之后,“分流”随即到来,原本已经在学校中享受副科级待遇的郭威,“不幸”进入了被分流的名单,无奈成为了一名下岗人员。
“做行政出身的,没什么特长,折腾了一年多,换了4份工作,都没长久。”郭威对记者说。到2003年年底的时候,一个原来在大学工作期间结识的朋友向他打探能不能租到“教室”,后来,他才知道,这位仁兄正在办培训班,当时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已经十分紧张,因此“考证培训”在大学校园中蔚然成风。
他答应试试看。他觉得租下正经的教室肯定收费颇高,而且难度大,后来他凭借原来在学校工作的人脉关系,租下了两个总共近400平方米的后勤仓库,这里原本是存放教辅材料的场所,后来一直空闲,多年来,就连学校的领导,几乎都忘了这两个仓库的存在。
郭威向记者回忆,当时的租期是一年,租金并不高,“学校想反正闲着也闲着,租出去挣点是点。”他说。于是,将这两个仓库加以改造,开窗、装灯、粉刷之后,朋友的培训生意终于开张。出乎郭威意料,一年之后,朋友经营培训的现金流水竟然达到了将近6位数的水平,这让当时的他惊叹不已。
显然,生意要继续做下去。到了年底,他的朋友提出再续租两年,在郭威的周旋之下,续租成功,更为关键的是,租金仅仅涨了不到10%。于是,郭威的这位朋友,慷慨地拿出12万元,作为对他此间“工作”的酬谢。
代租转手
看着朋友的发迹,憨厚的郭威终于意识到了这其中的商机所在,以及自己手中“资源”的宝贵价值。他没有把12万元的酬金存到银行吃利息,这时的郭威,觉得该做一笔这样的生意了。
2004年,他说服了一所大学周边的一个单位的领导,以9万元一年的价格,租下了一座闲置办公楼当中的两个办公室,总计170多平方米,“但我觉得自己去搞培训班实在太难,而且搞培训的也越来越多,竞争太激烈,朋友告诉我,现在搞培训的找房子很难,我一听,索性我就直接给他们提供‘教室’得了。”郭威就是这样,开始了他的“教室”投资之路。
郭威告诉记者,他租下了“教室”,只空了一个月,就租出去了。当时他也没有想要太高的价格,但对方开口就给出了17万元的年租金,一年过去,郭威净赚了8万元。“这之后,我又用同样的办法,预先租下了一些闲置的办公房,然后转租出去给培训班做教室,租金还都不错。”
雪球越滚越大。到2005年底时,郭威已经从教室的出租当中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回报,于是,胃口越来越大的他,开始瞄准了学生以外的培训市场,从沈阳到大连,便是郭威“教室”投资转型“冒险”的开始。
“当时大连的软件外包行业发达起来了,外包行业是人力密集型的行业,需要的人很多,但满足要求的技术工人却并不多,这样,适应外包产业所进行的培训机构,也就多起来了。”他告诉记者。
在大连的出手,郭威大了许多。因为培训机构的学生很多,还要放置电脑和硬件设备,200平方米左右的“教室”成了“主流”。当然,大连的房租显然要比沈阳高出不少,投入大了,但郭威换来了更高的产出。他自己也坦言,如果没有在大连获得的财富积累,他也不敢动到北京、天津扩张的心思。
京津扩张
“大连的一个很重要的软件外包企业去了天津滨海,所以我也跟过去看看。”作为产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游企业的动作,无疑将牵涉郭威的“命运”,然而,天津、北京的情况令他意识到,沈阳、大连的模式,并不能简单地复制到北京和天津。
“我后来也到北京来考察了好几次,房租很高这是不用说了,最主要的是,北京、天津的培训用房的需求标准,与沈阳、大连完全相反。”郭威向记者表示,而这也恰恰是他迟迟在这两个城市尚未真正出手的原因之一所在。
无论在沈阳还是在大连,郭威在选择“目标”的时候,都遵循着这样的原则:学校周边“小教室”、企业培训“大课堂”,但在北京和天津,郭威发现,用于企事业单位培训的场所,通常设在写字楼的集中区域内,甚至就设在写字楼内,而用于大学在校生培训课程的,通常是那些可以容纳上百人的大教室。
这样的“结构”意味着在投资额上几乎没有空当可钻,“要么大厂房,要么写字楼”,满足京津培训业需求的“教室”只能有这两个来源。曾几何时,郭威也曾想象,是否可以当“新东方”的房东赚钱,但到北京熟悉“新东方”的运作方式之后,他知道,这并不像自己当时想象的那么简单。
“先从天津的开发区开始吧。” 郭威说,毕竟这里有他熟悉的产业链上游——软件外包企业,而当资金积累到相当程度的时候,到北京扩张他的生意并不是个遥不可及的愿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