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不是最终目标——“刘祥老师的《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之我见(非首发)
首发链接http://bbs.pep.com.cn/thread-266945-1-1.html
刘祥老师的《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
http://bbs.pep.com.cn/thread-266719-1-1.html
声明:在这里笔者只想探讨语文较学过程问题,而并不是针对刘老师;另外了作为一名同行,笔者深知课堂的不可预测和操控的难度的巨大,因此笔者首先对刘祥老师为我们带来如此一堂令人振奋和效果突出的课表示感谢。
拥抱不是最终目标——“刘祥老师的《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之我见
刘祥老师的这堂课毋庸置疑是一堂成功的课,在这堂课中利用了多媒体的效果,调动了学生的感受,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是深刻的。但一路下来,自己也有了一些疑惑和自己的看法,所以提出来与方家商榷。下面就按照刘老师的教学过程来说一说:
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在美的感召中走近诗歌
在这个过程中,刘老师选取了语言导入和音乐引入两个内容作为阅读前的铺垫。在这两个环节中,刘老师的语言无疑是优美而富有引导性,优美是长处而引导性则成为其短处。因为如果我们想让学生以主体的角度去感知诗歌的内容,最佳的方案是不能用教师的角度给学生以暗示。刘老师前面说“今天,我们将共同走进一首不朽的唐诗。学习这首诗歌,需要有一种很特别的学习氛围。下面,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做,来,双手上举,想像着你的头顶上,此刻就是一轮硕大的明月。现在,你双手捧住她,对,用双手捧住,让这月儿慢慢地融化进你的手心里,然后,经过你的头顶,进入大脑,再一点点向下,经过你的心脏,融入你的血液。……”其实已经是把自己的感受化作了语言的引导,这样做虽然可以增强学生的感受,但无疑也使学生丧失了一部分感受的空间,因而在后面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会看到有的学生的回答并不是就着诗歌本身展开而是就着刘老师的引导而发。从而使得学生对“月”的感受上的比重更甚于在探索作者情感上的比重。
再来说说音乐导入。随着多媒体手段的广泛应用,音乐导入已经成为了很多课堂上的亮点。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的话,音乐并不是语文课程的必要手段,当我们音乐的烘托中理所当然比一般课堂能够获得更丰富的效果,这是它有利的一面。然而这同样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些新问题,音乐的具体起什么样的作用?怎样区分学生感受到内容是音乐的影响,还是来自对文本内容的感知?选取怎样的音乐才是有助于语文教学的展开?要回答这些问题恐怕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笔者在这里也无意在这些方面多做表述,只就着“选取怎样的音乐才是有助于语文教学的展开?”这个问题来分析一下刘老师所使用的音乐。
刘老师在这堂课里多次播放了乐曲《春江花月夜》,可能是因为刘老师认为这首乐曲是和诗歌的主题相吻合的,然而这首乐曲虽然名称为是“春江花月夜”但这首乐曲并不是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意境而创作的。这首乐曲本来是琵琶曲《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从前一个名称上看我们可以看出这首乐曲主要是以夕阳作为主要意象来展开的,而从后两个名称上看我们不难得出这首乐曲是根据白居易《琵琶行》的意境创作的。那么这首乐曲为什么现在的名称是“春江花月夜”呢?原来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同时根据《琵琶行》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也就是说这首乐曲虽然为“春江花月夜”,但不论其所表现的主题意境,还是名称由来其实均是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没有关联。那么只从名称上来进行引导和体会乐曲的意境,只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放弃乐曲的主题,另一个是放弃诗歌的主题。而在这堂课中在前面刘老师的语言引导下,就教学过程而言笔者个人觉得这堂课无论在乐曲的主题上还是在诗歌的主题上均有放弃,而在语言引导下产生了一个新的主题——月的主题。
教学过程二:静读涵泳,初品感受诗歌的内容之美
静读涵泳这个环节设置的比较好,但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呢?学生刚听完音乐,恐怕还不能把精力完全集中到阅读活动中来,因此只凭一次阅读就让学生谈诗歌的内容之美,学生能够从诗歌本身感知的东西并不多,所以大部分的发言,其实不是来自于诗歌的内容,而是前面的引导词和音乐。这里面的亮点是生3的回答:“月亮很亮很高,一个人很孤独”,“抒情主人公。应该在初春季节,还比较寒凉,抒情主人公一个人静静地伫立在长江边上,一会儿仰头望月,一会儿低头观水。他由这孤独的月和流淌的春水,想到了家乡,于是心中充满了忧伤。”可这个回答也不是就诗歌的内容展开而是对诗歌意境的感受,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由内容引申到对诗作主题探究的契机,但由于这个契机出现得太早,在很多具体内容没有落实的情况下,教师无法利用这个机会。
教学过程三:浅吟低唱,二品诗歌的画面之美
这个环节中,笔者倾向于不加背景音乐让学生自己来读,诗歌本身已经具备了音乐性的节奏,在吟读中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才是重要的。配乐吟读不是正常环境下的阅读状态,而且可能分散学生对文本的关注能力。所以在谈到画面美的时候,只有部分学生(生7)注意到诗歌里面的其它意象,而大多数学生依然是在题目和“月”上做文章。
教学过程四:推荐朗读,三品诗歌的音韵之美
这个环节其实可以归到上面“过程三”之中的,没有必要独立出来。
教学过程五:个性阐释,四品诗歌的意境之美
刘老师的学生的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着实让人羡慕。只是个性阐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了个性阐释,必然要有共性感知的内容,然而在这个环节中没有看到刘老师引导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探究,反而再一次引导学生查询“月”的踪迹。其实生16的回答已经说明学生已经做好了探究意境的准备,只要回到生3的话题就可以进一步明确作者所要再现的是什么样的情感了。
教学过程六:意境再造,五品诗歌的情感之美
这个环节中的意境再造,笔者猜测刘老师是想通过诗歌中的意象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从学生的表现来看这个目的无疑是成功的达成了。但就学生的表达来看更接近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转化。至于诗歌中的情感却是没有涉及。
教学过程七:师生共读,在美读中拥满怀优美
这个环节是非常成功的。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自问如果是自己来上这堂课会是什么样呢?很遗憾自己还没有教过这篇诗歌,所以只能借刘祥老师的教学过程做一些纸上谈兵的认识。如果我来设计这堂课,我会如下安排教学过程:
1、营造氛围,在美的感召中走近诗歌
2、浅吟低唱,初品诗歌的音韵之美
3、品读诗句,二品诗歌的画面之美
4、静读涵泳,三品感受诗歌的内容之美
5、意境再造,四品诗歌的意境之美
6、个性阐释,五品诗歌的情感之美
7、师生共读,在美读中拥满怀优美
以上是笔者阅读刘祥老师的课堂实录后的一些疑惑和看法,自知其中认识错误和偏颇的地方很多。希望大家积极批评和指正,共同探讨最佳的教学设计之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