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全球汇市波澜不惊
2006全球汇市波澜不惊金融时报
主持人:袁蓉君
特约嘉宾:花旗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沈明高 瑞银投资银行外汇研究部策略师 阿什里.戴维斯(AshleyDavies)
实际上,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虽然\"昙花一现\"的美元重新步入下降通道,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亚洲货币经历了加速升值的过程,年底时泰国政府为抑制泰铢过快升值而实施的资本管制措施在金融市场引起动荡,但总的来讲,全年国际汇市基本上维持了波澜不惊的格局。就2006年汇市特点、未来西方主要货币和人民币汇率走势、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等问题,记者与两位嘉宾进行了对话与交流。
主持人:回顾过去的一年,全球汇市的主要看点在哪里?
戴维斯:主要特点有:首先,伴随着对美国经济放缓的预期,欧元区利率持续上升,这加快了欧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的走强和美元的疲软。其次,同其他一些金融市场一样,外汇市场的波动性很低。这意味着投资者勇于承担风险,特别是携带交易(carrytrade)在过去一年很受欢迎,导致低收益的日元疲软和高回报的新西兰元走强。3月份日本央行取消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并在7月份升息25个基点是2006年的主要看点,但这些举措并没有提振日元,因为日本的利率仍然处于相当低的水平,而且投资者相信日本政府正在向日本央行施压以保持低利率。同时,日本的个人海外投资如家庭投资外汇也是促使日元疲软的重要因素之一。
沈明高:总体来讲,美元与欧元延续了2005年以来的同步贬值是2006年国际汇市的首要特点。在2005年以前,主线是美元贬值而欧元升值。按照真实贸易加权计算的美元在2003年、2004年分别下跌了9.9%、4.8%,这两年中欧元则分别升值了10.0%和4.8%。进入2005年以后,美元和欧元的走向趋于一致,2005年分别下跌2%和1.9%,预计2006年分别贬值1.1%和1.4%。其次,随着欧元下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开始上涨。同样按照真实贸易加权计算,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在经历了2004年2.8%的下跌之后,在2005年上升了1.5%,2006年预计升幅为1.7%。尽管人民币汇率改革开始的时间还不长,但因更为灵活的汇率机制,已经导致其亚洲货币的领导地位逐渐增强。
主持人:2005年美元绝地反攻,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但2006年以来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又重新走上了下降通道,请分析一下本轮美元走弱的主要原因以及影响2007年美元走势的主要因素。
戴维斯:2006年美元走软的主要原因是对房地产市场的担忧。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疲软降低了消费者信心和美国企业投资回报率预期,这最终会导致美联储被迫降息,进一步降低了美元的吸引力。
沈明高:2005年美元的强劲反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联储持续加息的作用,导致资本向美国回流。短期来讲,利率差异是美元波动的主要原因。但美元持续下跌的趋势意味着,就长期而言这种认识可能是错误的。从2003年初开始,短期利率差和长期债券收益率差都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分别移动了300个和100个基点,但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却下滑了20%左右。在有利率支撑的情况下美元下跌,更加突出了诸如经常账户和风险调整后的相对收益等因素在美元长期走势中的驱动性作用。
2006年以来美元的短期弱势主要是受周期性因素和宏观政策变化的影响。一是戴维斯谈到的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变动。二是德国会从2007年1月1日起提高增值税税率。这在短期内刺激了欧元区的需求,使得美元相对于欧元下滑。但这些因素的影响可能是短暂的,其最终变化有可能会逐渐向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将会由于待售房屋数量的下降而趋于缓和,而欧洲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收紧也会抑制欧元区的经济。一些在短期内会打压美元的因素,长期来看却能够支撑美国的经济周期,并有助于美元上升。预计在2007年,美元对于一揽子货币很可能仍然会处于弱势地位,但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美元可能从原来的相对欧元和其他主要货币的贬值转向相对于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贬值,我们也称之为第二阶段贬值。但是,我们预期美元的周期性走软可能将是短暂的,弱势美元对企业定价能力的限制对美国经济而言将是一个\"通胀红利\",即由于低通货膨胀而带来的购买力的提升。
主持人:2006年欧元、日元、英镑对美元的名义汇率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2007年能否持续升势?
戴维斯:欧元很可能保持强势,英镑可能走弱,因为英国步入了更为成熟的的商业周期。日元最终会反弹,但这只会在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增加导致日元携带交易上升的时候发生。
沈明高:到2007年底,欧元对美元汇率将有可能较大幅度地贬值至1比1.24。在美元下跌的头两年,欧元是大赢家,但现在按照实际贸易权重指数衡量,欧元已经开始贬值。欧元利率自2005年12月以来上扬了150个基点,德国和意大利在2007年会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这些财政和货币政策很可能阻碍经济的发展。
就日元来说,\"正常化\"的货币政策取向有助于日元的强势发展,到2007年年底时日元对美元汇率将达到111比1的水平。目前,根据真实贸易加权平均的日元已经处于1985年广场协议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日元的弱势反映了日本央行过去几年非常规的反通缩政策,这一政策导致了\"套利交易\"资本的大量外流。未来政策逐渐\"正常化\"将有助于提升日元债券的收益率并改变日元的弱势地位,这些政策变化有可能集中出现在2007年下半年。我们预期日本央行将于2007年提高隔夜拆借利率75个基点,快于市场的预期。当然,与1998年日元在10个星期之内升值25%不同,\"套利交易\"资本的回流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至于英镑汇率,近来一系列正面的经济数据提升了英国央行加息的预期,利差的扩大有助于英镑的上升。
主持人:2006年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尤其是临近年底时,对美元汇率频创汇改以来新高。
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如何?有的投行预计将上试7元的水平,二位的预测结果是什么?
戴维斯:我们预期人民币将缓慢升值至1美元兑换7.5元人民币。
沈明高:人民币可能将保持2006年9月份以来相对快速的升值趋势,2007年年中有可能摸高至7.5元人民币/美元,到年底进一步升到7.33元。人民币相对快速升值的理由主要有三:第一,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持续创新高提升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尽管我们也同意人民币升值不能马上改善中国的外部不平衡,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刺激消费,但这不是人民币不升值的理由,汇率作为一种价格最终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我们认为,人民币应该保持适当快速的升值,起码可以帮助稳定外贸顺差或外汇储备增长的速度。否则,当外汇储备达到不可控的水平的时候,未来人民币一次性升值的风险将难以避免。第二,国内反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减小,这也是基于对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这样一个事实的担心。第三,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升值并没有对中国经济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国企业适应人民币升值的能力比很多人预想的要大得多。
随着人民币相对快速升值,央行将很可能放宽人民币与美元交易的波幅,在适当的时候,央行也可以考虑放宽外汇交易的实需限制,这都会导致汇率的宽幅波动,有利于外汇避险工具和外汇市场的发展。一个成熟的外汇市场和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有助于提升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避免宏观经济由于外部冲击带来的震荡。
主持人:根据两位对2007年世界主要货币汇率的预测结果,对于中国的投资者有什么建议?
戴维斯:我们建议中国的长期投资者增加日元头寸,因为日元被低估,如果人民币的波动性增强会与日元紧密相关,购买日元能降低投资者的风险。然而,未来几个月内日元可能保持疲软,因此短期投资者可以买入欧元。
沈明高:首先,注意规避汇率风险。很多投资者对2006年人民币的升值速度还可以坦然处之,2007年虽然不至于因为人民币的继续上扬而坐立不安,但在规避外汇风险方面应该早做打算,起码可以考虑以适当的代价实现部分避险。特别是在一些竞争性的行业,外汇风险有可能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并购活动将更加频繁。
其次,利用自然避险的办法,降低避险成本。适当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外汇风险的承受能力。在成本相当的情况下,企业海外采购时可以向货币币值比较稳定或可能走软的地区倾斜。在谈判2007年合同的时候,可以考虑用不同货币结算,比如说日元,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用人民币定价。
第三,海外投资须谨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在海外选择投资一些能够从人民币升值获益的产业,比如一些向中国出口的产业;或者投资一些避险工具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总体来讲,美元与欧元延续了2005年以来的同步贬值是2006年国际汇市的首要特点。在2005年以前,主线是美元贬值而欧元升值。其次,随着欧元下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开始上涨。尽管人民币汇率改革开始的时间还不长,但因更为灵活的汇率机制,已经导致其亚洲货币的领导地位逐渐增强。
预计在2007年,美元对于一揽子货币很可能仍然会处于弱势地位,但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人民币可能将保持2006年9月份以来相对快速的升值趋势,2007年年中有可能摸高至7.5元人民币/美元,到年底进一步升到7.33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