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者不来 发表于 2006-12-30 19:12:34

中国经济告别高利润时代

 编者按


  在中国经济即将实现连续第四年两位数增长之时,权威机构和专家普遍预计,2007年,中国经济将延续2006年的高位增长态势,增长率将保持在10%左右。


  加入世贸5年后,中国经济也迎来了真正的投资机遇。人民币的快步升值、股权分置解决后资本市场的大发展、宏观调控的初见成效、高额的投资回报率都使中国经济看起来无比诱人。


  而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率过高、国内消费偏低、资产市场价格泡沫隐现、金融机构竞争力偏弱也使中国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满怀希冀和些许不安中,中国经济进入了2007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变量,无疑是人气蒸腾的股市。


  中国企业的利润似乎又回到经济过热时期!


  国家统计局2006年12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达到16532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30.7%,再次超出前10个月30.1%的增速。


  这给企业未来加大投资增添了很多底气,不过,机构投资者们似乎仍然保持着理性。


  “这个高增长可能会是一个顶点,未来企业利润总的趋势是下降的。过去动辄30%、40%的利润高增长在未来可能不复存在!”国泰君安研究所宏观部经理周克瑜说。


  紧缩滞后效应逐渐显现


  在本轮经济景气周期,两次宏观调控直接影响着中国企业利润的走向。


  始于2003年的经济过热,给中国企业利润带来了第一次利润“井喷”。2003年以来,在房地产和汽车投资带动下,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价格和利润暴涨,有的行业涨幅甚至超过100%。在A股市场上,钢铁、汽车、银行等五朵金花被机构投资者追捧。


  不过,好景不长。随后第一次宏观调控将企业利润打回原形,过剩产能和通货紧缩之忧笼罩中国经济。媒体惊呼:中国企业利润的冬天正在来临!


  2005年1月~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0.6%。当时,利润增速最快的都集中在煤炭、石油、黑色金属矿等上游产业领域,增速已经明显放缓。在下游,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特别是制造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下降38.6%;化纤行业利润下降35.8%。


  在舆论界影响下,中央政府改变了紧缩的调控政策,银根和地根开始松手。随后,一松而不可收,第二次投资热和经济升温在2005年末重演,并在2006年上半年达到高潮。


  2006年第二季度GDP增长11%,打破了上一轮经济过热的纪录。尽管上半年CPI仅仅上涨了1.3%,但央行当时动用了利率工具,等于承认了经济过热。


  随后,中国企业利润再次放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在2006年走出一条上扬的曲线。从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1%,到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8%和29.6%,最后到前11个月的30.7%,利润增速节节攀升。


  “一切都跟2005年的时候比较相似,紧缩政策可能在2007年发生更大的作用。我预测,2006年中国企业利润的增速会达到百分之二十几,而2007年会降到20%。”周克瑜说。


  要素价格上涨增加企业成本


  “从长期来讲,中国企业利润未来的走势与中国生产要素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刘可说。


  在过去多年中,中国要素价格被低估,资金成本、环境成本、资源和土地成本的低价推动了中国投资热和经济热。而低要素源价格导致了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投资而非消费,中国企业利润来源于投资推动,而非创新推动。


  “这是一个不可持续的利润增长模式,现在应该是改变的时候了!原因在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不可避免。”刘可说。


  在刘看来,在汇率放开之前,必须上调要素价格。如果在要素价格还没有放开的前提下,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会重演日本大幅升值,陷入经济十年不振的尴尬。


  “中国的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够,应该通过提高资金、土地和资源价格成本来逼迫中国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而现在,人民币的稳定实际上是一个绝好的隔保栏。”刘可说。


  种种迹象显示,2007年的要素价格调整步伐已经开始拉开,首当其冲的是资源价格调整。


  来自央行研究局的一份最新价格研究报告指出——“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继续推动未来价格水平上升。在当前价格总体水平温和上涨的情况下,水、电、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将加快推进,成品油、水、电等被“压低”的资源价格将出现恢复性上涨,公用事业产品价格也会陆续上调。


  土地价格的上涨已经既成现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国家根据土地等级、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等,统一制定并公布各地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不得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标准。”


  央行认为,这是推进土地价格市场化定价、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重要措施,过低的工业用地价格将得到提高,将增加企业生产的成本,推动产品价格上升。


  而企业环保、安全和劳动成本增加将推动未来价格水平上升。“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每年单位GDP能耗要降低4%左右。但是,2006年上半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8%。


  对于资金成本,2006年可能是低利率时代的转折。尽管在过去的一年中,央行动了两次利率,但部分经济学家们仍然诟病中国低资金价格。多数机构预测2007年将有一到两次提高利率的机会,中国的升息周期已经来临。


  “在要素价格上涨的趋势下,中国企业的利润增长必须发生变动,从投资推动型和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创新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利润的增速将从高位下落。”刘可说。(中国经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经济告别高利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