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者不来 发表于 2006-12-29 17:58:41

外资可以治垄断行业的高收入?

  一边是全社会的口诛笔伐,一边是电力员工的委屈不满。向垄断行业高收入“宣战”成为2006年舆论的焦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申水报道
  “每月工资6500元,一年发16个月的工资,外加年终奖和两份商业保险。这是某市一位电厂抄表工的真实收入状况。虽然他所在的电厂已经倒闭,但并不妨碍他领取10万元年薪。而他所需要做的,只是一天抄4次电表。”今年年中刊登这则消息的媒体一定没有想到,这个原来不为人注意的工种竟然引起了一场对垄断行业高收入的口诛笔伐和人们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再思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近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工资增长过快、工资水平过高的企业,从严审核其挂钩经济效益基数、工资总额基数,将其浮动比例由0.75下调至0.6以下,并严格执行新增效益工资分档计提办法。这一通知被媒体称为“限薪令”。
  电企压力下减薪
  小孙就职于华北电网管理部门,他已经切实感受到了“抄表员10万年薪”带给他收入的影响。“集团领导已经给我们开会传达了减薪的事了,事实上,从上个月工资就开始减了。”小孙告诉记者。在回答“减了多少”这个问题时,小孙显得有点犹豫:“上个月降了20%,不过是基本工资的20%,奖金什么的还没有降。”小孙解释,他的基本工资每月1000多元,减薪后一个月少收入了不到300元,但是奖金部分高达3000多,此外还有几项补助、公积金等,加一起能到7000多,年底还会多发4个月的工资。看来,减薪对小孙的收入影响并不大,但在沈阳的一家电力企业,情况就不同了。“以前科级职员的工资在2400元到2600元之间,经理一级也不过4000多元。”沈阳东电集团一位员工说,“6月份以来工资骤降,科长以下每个月1000元,经理一级每个月工资2000元。”
  电企员工:多拿点无可厚非
  “全国都这样对我们,我觉得不公平。”一位电力系统中层管理人员告诉《国际先驱导报》,电力系统的高收入其实是有原因的。“首先,高收入不是我们的错。电力、电信都是一国的经济基础,电力系统身上的责任之大,一般人难以想像。我们每年向国家上缴大量利税,也都是电力系统职工的辛勤劳动所得。”这位人士认为,从权责利的角度来看,电力系统多拿一点无可厚非。这位人士还表示:“任何行业都有他的经济周期,现在人们看到电力行业收入高,可是,又有几个人知道1998年以前,电力系统的工资在全国是倒数,当时电力系统的小伙子娶媳妇都不容易。现在资源价格上涨,电力系统员工工资水涨船高是产业周期所致,未来仍然有下降的可能,舆论不能光‘看涨不看跌’。”他认为,目前电力行业的较高收入其实很大一部分还是社会保障性质的,比如住房、医疗等。过去社会对这部分收入“估值”比较低,现在由于各种原因,这部分保障越来越“值钱”,造成了电力行业收入过高的错觉。“其实这是一个社会保障体制的问题,不应该由电力企业来承担。”
  策外资可治垄断行业高收入处理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还需要“制度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刘尔铎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客观地说垄断行业确实存在收入过高的问题。刘尔铎指出,除了垄断行业的利润因素,这些行业囤积了一部分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获得“超额回报”;国企工资缺乏市场定价,存在自我膨胀动力;税收环节未起到调节作用等都是过高收入产生的重要原因。“我倾向于认为国有企业的薪酬控制机制远弱于私营企业,没有很大的动力去实施人力成本的压缩。”刘尔铎认为,尽管存在国资委,但是“所有者缺位”仍是垄断行业高收入的重要原因。刘尔铎认为,如果制度环境不变,市场结构不变,只要垄断行业的需求关系没有较大改变,比如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短期内高收入的现状就不会改变。刘尔铎还指出,控制过高收入有一着妙棋:对垄断行业国家固然要控股,但是也可以引入外来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形成“联合持股”,允许他们参与经营,产生加强成本控制的动力以控制过高收入。“即使行业整体确实需要国有资产绝对控股,但是只要若干分支环节可以实现市场化,我认为还是要放开,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参与。只有能够开放的领域尽可能开放,减少行业垄断,才是遏制过高收入的根本途径。”刘尔铎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资可以治垄断行业的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