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读书报:2006年度图书之十佳
2006年12月25日 09:28:14 来源:中华读书报【编者按】这是连续第二年我们推出“10/100”年度图书。
我们希望做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份年度好书的备忘录。虽说“书籍自有命运”,但让好书籍能拥有一个好的运命,本应是读书媒体的职责之一。
这“10/100”种图书,系读书报编辑部投票选出。
有约300种图书被提名,经评议和票选,产生出2006年的百佳图书,在此基础上,又经终评,择优10种。
虽然这只是一个推荐,而不是一个奖,但我们操作的态度是慎重的,有时甚至是战战兢兢的。讨论和选评的过程历时一个多月,为某些书的取舍还征询了社外专家学者的意见。
与去年不同,今年本报“书评周刊”的创办为“10/100”的推选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入选“书评周刊”月度推荐榜的图书构成了我们的基础书目。欣慰的是,评选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入选图书我们曾做过重头评论。
选书的范围包括:2005年12月至今,在中国内地首次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少量已经绝版的重印书亦有入选(如《武夫当国》)。不过,鉴于我们关注范围和评判能力有限,我们回避了工具书、实用类图书和大多数专业著作。
我们选书的标准并不复杂: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趣味。读者口碑亦是一项参考因素,但是,我们并不愿盲目追随时尚和流行。我们更加关注那些思考现实问题,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的作品;更加关注那些其影响能够辐射到其他学科乃至一般公众的学术文化著作;更加关注那些具有理想气质和批判精神的文学创作……
我们不敢宣称“10/100”能够将2006年最优秀的图书一网打尽,失误和遗漏在所难免。但检视从本版到第7版的这份书目,仍然感觉,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是沉甸甸的。为此,我们愿以普通爱书人的身份,与读者一道,向所有认真从事著译和出版工作的人们致以谢意。
排序说明:按书名音序排列
1 《爱因斯坦在中国》
[美]胡大年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33.60元
《爱因斯坦在中国》是国内外第一部论述中国接纳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历程的专著,分析了1917-1979年的60余年间,中国人表现出的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几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转变原因。在20世纪上半叶,爱因斯坦在中国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而此后,其形象则经历了由“正”变“负”,又由“负”变“正”的戏剧性变化。中国近现代科学史就是西方现代科学被引进到中国的历史,爱因斯坦在中国的命运沉浮正是这一历史的缩影。对这段历史的追索,无疑将把我们引向对科学与政治、学术与外部环境之关系的深沉思索。因此,该书具备超越科学史学科的意义,并非仅对专业学者才有阅读价值。该书正文计225页,而小字印刷的注释即有70余页,由此即可看出其内容之扎实,其英文版受到著名汉学家史景迁等学界大腕的好评并不意外。
2 《八十年代访谈录》
查建英主编,三联书店2006年5月第一版,38.00元
我们用到的“八十年代”一词,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意味着一个历史阶段,意味着一种社会、文化情态(就像我们不断回望的五四时期一样)。那个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今天仍有莫大影响力,而在“八十年代”氛围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已成为当代中国很多领域的中坚力量,正因此,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受到广泛关注,甚至引发了一股回顾和反思“八十年代”的热潮,并不奇怪。查建英选择的访谈对象包括阿城、北岛、陈丹青、甘阳、田壮壮等八十年代引领潮流的风云人物,访谈进行得较为深入,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八十年代的独特气质和氛围,站在今天的“高度”所作的某些反思也颇具意味。当然,正如查建英所说,“八十年代中国远非一场以北京为中心、以知识精英为骨干的‘文化热’所能涵括”,全面地展现那个独特历史阶段的“光荣与梦想”,尚需倾听其他层面、其他人群发出的声音,但无疑,本书开了一个好头。
3 《国史十六讲》
樊树志著,中华书局2006年4月第一版,32.00元
没有出版社的刻意宣传,更没有媒体的炒作,作者也不是央视《百家讲坛》精心打造的“学术明星”,这本普通的高校教材甫一问世,迅即成为了畅销书。这其中的奥秘何在?一般来说,一部书要能够畅销,既要“好看”——写法吸引人,也要让人感到“值得看”——有价值和有意义。《国史十六讲》一书就做到了这两点。在这本讲述中国文明演进历史的著作中,作者比较注意材料与史实的取舍,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重点问题讲深讲透,基本上展现了中国各个时代文明的精华。书中吸收了大量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海外学者的新视野、新观点,不少地方对我们传统的历史观念构成了挑战。目前,我们已有的通史著作往往框架较为陈旧,对最新学术成果吸收不多,这本书恰好为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兴趣的一般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史学界最新动态的窗口。
4 《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
王笛著,李德英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33.80元
摒弃精英们的偏见,从下层的眼光来描述成都街头文化,不仅更生动和全面地再现了历史画面,而且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一种全新的认识。现代城市的街道越来越美观,街头越来越繁华,但是却缺少街头文化;人们只是街头的匆匆过客,城市因此而缺乏生气。那么问题是,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的街头文化吗?本书研究的是20世纪前后60年间的成都社会大众文化,意图为今天的读者提供某种启示。作者在书中避免使用过多的理论和术语,目的在于使本领域的专家,以及其他领域的学者,甚至大众读者都能读懂,而且喜欢看下去,他希望读者从他讲述的故事中去体会他试图表达的学术观点。将学术的严谨与表述的轻松结合在一起,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令人微感遗憾的是,正文前的5幅老地图被缩印得太小且印制模糊不清,影响了编印的品质。
5 《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
[美]戴维·伯恩斯坦著,吴士宏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29.00元
在美国,一个叫J.B.施莱姆的男人帮助了数以千计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在南非,一个叫维洛尼卡·霍萨的女人推出了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病人护理模式,改变了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当然,最著名的故事是,在孟加拉,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家”的尤努斯通过向赤贫的人们提供小额贷款,帮助无数穷人实现了个体创业,也为自己赢得了2006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这些非凡的故事揭示了,一股新的力量——社会企业家——正在崛起。与商业企业家不同,社会企业家寻求的回报并不是利润,而是在教育、环保、乡村开发、扶贫、人权、医疗保健、助残等领域的进步。在越来越多政府和企业效率低下的地方,社会企业家将发挥作用。这是一本感动我们的书,但更是一本展示希望、勇气与力量之作,它告诉我们:如果世界需要改变,人类社会并不缺乏实现它的道德资源和聪明智慧。
6 《山南水北》
韩少功著,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26.00元
对于这本泛着山野清新气息与文人隐逸情怀的书,刻意将之归类是不必要的,事实上它也确实不容易用单纯的文学体裁来界定。书中既无前言,也没有后记,每一段文字完全随性,文字内容也全无类别划分,所以这书几乎可以从任何一页看起。曾经引领国内“寻根文学”潮流、执着于文本探索的韩少功,文字至此返璞归真,虽质朴,却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机趣与深意。书中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山民的尴尬处境颇多忧虑,对于山里人生活的艰辛也自有体察。字里行间常常有悲悯之意,这种悲悯或是指向山中某个逃荒女子或是朝着一棵古树、一只流浪狗。韩少功七年前一头扎到湖南八溪峒的青山绿水中,自然不是走马观花。在他的笔下,赏月、养鸡、种葡萄,全是一种艺术化的享受。然而,一旦回到现实层面,作家的心理又是极端矛盾的。在都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之间,何去何从?
7 《上学记》
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三联书店2006年8月第一版,19.80元
何兆武教授的这部口述史浓缩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它叙述的尽管只是1920年代~1940年代末不足30年间他学生时期的陈年往事,却蕴含着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整个20世纪历史的反思,对我们重新认识过往、观察现在以及展望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启迪,这大概是这本书能够激起读者广泛共鸣的原因。这本书同时又是很个性化的,何先生不惮于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忌讳议论先贤的道德文章,既树立了理性的尊严,又使自己的性情展露无遗。在目前这个功利滔滔的世界上,何先生对知识与真理的热诚仿佛一股清泉,可以冲洗那些被名利熏染的心灵,使其复现润泽。这也是老一代知识分子风范的存照。任何津津乐道于名人八卦消息的解读,都大大偏离了何先生的志趣。久已厌倦标签化历史著作的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丰富、鲜活的历史体验,特别是今天的“上学者”和“治学者”,或可藉此思考一下,学应该如何上、如何治。
8 《世界美如斯》
[捷克]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著,杨乐云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42.00元
上世纪80年代初,捷克诗人塞弗尔特完成这本书的时候,已届耄耋之年。历经几十载波澜起伏的人生,写作《世界美如斯》的这位诺奖得主,真纯如斯,仿若赤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但对待回忆的视角却可映衬出不同的心灵。“我们没有时间孤独,我们惟有欢乐的时间”,以加缪这句话作为该书题记的塞弗尔特无心在书中翻检罗列所有过往,更愿在记忆长河中淘洗出苍茫往事的美丽珠玑,用思索和追念细细抚摸。暮年的他心情沉静安然,像他病房外无声洒落的雪。积雪覆盖世界,却无法抹去塞弗尔特脑海中美丽的布拉格春天、戴着红蝴蝶结的姑娘、关于金币的传说,还有恰佩克兄弟、雅·哈谢克等文学艺术天空的群星闪烁……这些怀人忆旧的篇什,是他曾经喷薄如朝阳的诗歌过后温暖旷达的夕照散文,平和隽永,娓娓讲述中不掩文字背后的隐隐情愫。
9 《我的名字叫红》
[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著,沈志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29.00元
“我是一个死人,是井底的一具尸体。”无疑,这是今年最受关注的小说开头。小说以谋杀推理故事的外衣,叙写了16世纪伊斯兰细密画在透视画法的冲击下的没落灭亡,这并不仅仅是一桩艺术史上的事件:从一个单向度、充满虔信的中世纪伊斯兰艺术观转向一个讲究多向度、多元化的西方艺术观,意味着割断一整个民族传统,这种艺术上的碰撞乃是社会动荡的一个侧面,人的观念为此受到的冲击,足以达致惨烈无比的程度。诺贝尔文学奖发给帕慕克,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位作家的苦心:两种文化的冲突不是一场必有一伤的斗争,而是衡量整个人类进步程度的试金石。小说的写作技巧亦为人所称道,一只狗、一棵树、一枚金币、红色、两具尸体,各种匪夷所思的事物都仿若有生命般,在书中担任了叙述者的角色。中文版直接从土耳其语翻译过来,译笔生动流畅。
10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
[美]艾恺采访,梁漱溟口述,一耽学堂整理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1月第一版,35.00元
透过《口述》,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梁漱溟。晚年的梁漱溟确乎达到了“圣人”的境界,或许诚如他自己所说,他已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很轻。由此反观他对自己政治业绩和社会活动业绩的评估,一个失败者的自嘲成了述说的主基调。另外,该书三分之一强的篇幅是梁漱溟点评现代史上与自己有直接交往的重要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李大钊,还有胡适、蒋介石、陈诚、吴稚晖、李宗仁、白崇禧、冯玉祥、韩复榘、辜鸿铭、张东荪、张君劢等。这些点评之所以有意思,有价值,是他的看法明显是其真实感受,看不到有掩饰和修饰的痕迹。甚至可以说,梁漱溟提供的许多事例,使我们不能不对现代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进行重新评估。该书的采访者艾恺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研究梁漱溟的专家。阅读该书之后不得不说,专家就是专家,正是艾恺的有效引导使梁漱溟能够敞开心扉,谈出很多极具意味的故事和思想。 3、7、10翻过,还不错,但终究是休闲的书。 有几本已经有试读了,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