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之鸿 发表于 2006-12-24 18:04:42

祭悼的形式与心理文化功能[原创非首发]

首发地址 西祠胡同:http://www.xici.net/b354613/d46336833.htm

下面是中国殡葬协会会长提出的第四个问题,我从祭悼的形式与心理文化功能角度对此作了回答。
  
[(四)人类文化传承,得益于庙和坟。庙与本题无关,坟却不能不说。马王堆是坟,兵马俑是坟,金字塔还是坟,没有坟,全人类都将数典忘祖。中华民族有幸,古坟在地下,没有完全毁弃,而且盗墓者历来被称为“贼”,所以我们现在能知道两千年前秦皇汉侯的生活情景。但是,与坟形影相随的礼,即坟前祭奠的仪式、规程等等,现在还有多少呢?台湾连战访问大陆,其中一站在西安祭祖母墓,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于是观众看到了诸如敬香、祭酒、献果、读祭文、跪拜等成套的仪程。许多人耳目一新,惊羡祭祀还能这样做。也有不少人感叹,国民党主席可以做,共产党员这么做肯定叫封建迷信。其实,连战所行之礼,既与政党无关,更与封建迷信无涉,不过中国传统祭礼简本而已。人们的惊讶和感叹,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传统的祭祀礼仪,已被我们扫荡很久很久了。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几代人反迷信、批传统的结果,使我们对英烈、对先人的祭奠简化再简化,最后只剩了三鞠躬。现今中国的葬礼祭祀,成了全世界最简单、最短暂的事情。这好还是不好? ]


  如果问西方人和中国人同一个问题:“你从哪里来?”,西方人会首先想到上帝,他们每一个个体都是“面对上帝”的;而中国人首先会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和祖先。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基石就是血缘伦理。道德社会化过程是“由己及他”,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少吾少以及人至少”,先体会了对父母的敬爱然后能推及他人;个人的修养遵循从“小我”到“大我”,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从修身做起,而修身的根本就是人伦;甚至国家的政治权力架构某种意义也与人伦同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的关系正比同于父子。无疑,以父子为主轴的人伦关系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石。正由于此,传统社会非常重视“孝”,孝被认为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礼记·中庸》中说:“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已如事存,孝之至也。”意思是孝应该在生前敬爱父母,死后敬悼。
  
  可以说血缘人伦联结着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而祭悼仪式,如清明时节的祭扫正是一个亲人齐聚,共同“探望”逝去亲人的时空场合,它满足了人缅怀亲情的需要并给参加者予家族身份确认。尊崇、祭悼共同祖先对维系、凝聚、协调同族关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远迁他乡的族人也有着“根”的意义。连战今年回乡祭祖祭的是宋代从山西迁来福建龙海的开基祖连佛保。清康熙年间,连佛保的十世孙、十七岁的连兴位渡过台湾海峡赴台湾,定居台南马兵营,连战就是连兴位的第九世孙。血缘联系的认同绵延如此。如果没有物质性“祖墓”和宗祠的保留,很难想象来到异乡的连氏家族在之后的五六百年间能有如此强的维系力量,也就不会有今年连战率全家大小来闽祭祖归宗的这一趟旅行了。
  
  除了清明冬至的户外祭悼,中国的许多地方在家中也有供亲人的牌位,在固定的时节在家中祭拜。我国台湾学者Hsu等人分析了90年代以来台湾52位寡妇和她们30位孩子的叙述和参与者的观察资料,研究发现丧亲后恢复到和谐家庭的常见方式是获得了与逝者的某种重新联系( reconnection),家庭努力维持一种整体性并保留丈夫和父亲的象征性想象。与逝者的重新联系是台湾人化解悲伤普遍能接受的方式。Shuchter、zisook等研究者认为亲属与逝者的情感联结存在多种水平,事实的、象征的、内化的和想象的联系,事实的联结虽然消失了,但其他的形式可能保留下来甚至发展出更精细的形式.这些象征形式的保留有利于丧亲后亲属的适应。
  
  祭悼的仪式应该保留传统较为繁杂的仪式或者直接加以简化甚至取消?回到仪式原本的功能也许会有助于理解这一问题。孔子曾用“文质彬彬”来形容形式和内容的配合适当,仪式原也是为表达特定的含义而设定,例如许多民族在孩童转向成年的关口都设有“成年礼”,目的是用印象深刻的“仪式”(如台湾泰雅族长老们要为少年人刺黥,也就是文身)来区隔青少年人生的两段——自此后就是成人,有着重要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不能再任性嬉闹了。
  
  没有仪式,其实也就没有了切身体会,没有了心理的真正进入。正如名寺古刹往往藏身高山大川,需要信徒们长途跋涉一路辛苦方能睹其真颜,在佛前便增加一份虔敬;若是随便建在车水马龙的路边,随时可以进出,信徒或许就多了些轻慢少了些虔诚。古代一些重大的祭祀要求沐浴、斋戒也是这个目的,希望通过身体净化的仪式性行为来体会心理净化的感受。一些祭祀中的仪式也有相类的功能,例如今年连战回乡祭祖“按照当地风俗,从鸣炮、起鼓、奏乐开始,经历就位、净身、盥洗、祭拜、迎祖驾、献香(参拜天地、祖先)、附服(奠酒、灌地,呈祭品、三牲、果品)、诵祭文、叩拜众祖、焚祭文和金纸钱等程序,最后又以起鼓、奏乐、鸣炮结束。整个过程大约半小时左右。”追溯其源,这些仪式来自远古的图腾崇拜和鬼魂崇拜,洁净身体(净身、盥洗)而后迎祖先的魂灵(祭拜、迎祖驾),祭拜天地祖先,呈祭品……,宗亲们以虔敬之心依次完成各项步骤,在仪式中加深了一分本宗族的身份认同。祭祖典礼办完后,一般还会请人将祭品制成菜肴供参与祭祀的宗亲享用,象征分享祖先吃过的祭品,可以得到祖先的庇荫,也有团结宗亲的作用。
  
  或许一些仪式确实太过繁杂了,在当代或许可以寻找较为简单合适的做法。正如台湾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所说:“我们探讨传统的祖宗崇拜,……,假如理解迷信形式的背后,也有其内在的意义,也许就不会那么排斥”,我们“甚至可以思考有没有什么现代的象征体系,可以用来替代古老的崇拜制度,借以解决家庭中种种紧张关系、身份认同的困境。这应该是我们对传统崇拜所应持的正确态度。”

adang181017 发表于 2006-12-24 19:29:17

兄弟研究的这个问题确实比较的独特

robertchrs 发表于 2006-12-24 21:28:06

请在首发地址后跟帖说明转发到读书园地妙笔生花版~~~谢谢合作~~祝您平安夜快乐~

飞之鸿 发表于 2006-12-24 21:35:38

谢谢楼上提醒。已经在首发地址后跟贴说明。

钱一文 发表于 2006-12-25 00:06:01

robertchrs 发表于 2006-12-25 08:58:51

以前偶本科同学研究墓葬的,现在又遇到一个研究祭悼的~~:)现在我的朋友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了,不知兄是否打算把这项研究也进行到底,祝您顺利~~~

飞之鸿 发表于 2006-12-25 12:01:22

我本业是发展心理学,对文化心理学也很感兴趣。涉及哀伤祭悼心理有些偶然。几年前因为朋友介绍,给《殡葬文化研究》杂志写过一些哀伤心理的稿件,陆续看了许多中外文资料,对这个领域也就有了一定了解。

上文也是参与该刊物组织的一个讨论,作为一个角度吧。即将刊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祭悼的形式与心理文化功能[原创非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