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6年的中国经济:影响经济全局的8大热点
2006-12-20回眸即将过去的2006年,中国发展的成就可圈可点,但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仍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在回顾本年度经济发展时,发现贯穿于2006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经济界曾用各种方式讨论过的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既是全年经济发展中人们关心的重点,又是关系未来经济发展的热点。
经归纳整理2006年有八大经济热点。
经济是否过热
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9%,这个高增幅引发了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新一轮争论。
有趣的是,认为经济已经过热的专家除了能举出投资增长速度过高、货币信贷总量偏大两个指标外,似乎没有更加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而认为经济运行正常甚至“十分乐观”的专家倒是有不少论据:没有通胀、没有过剩、没有瓶颈制约,何来过热之说?
经过几个月的宏调之后,第三季度投资和工业产出增速明显放缓,怀疑“经济过热”论的观点逐渐取得影响力,明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面临上行风险。三、四个月前的政策共识是必须“坚决遏制投资过快的势头”。但在近期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价值增长减速后,宏观政策的争论似乎再次回到“经济是否确实过热”的问题上。有一些反对进一步政策紧缩的论点正逐渐取得影响力,部份论点甚至建议应松动目前调控措施的执行力度。
创建和谐社会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消除影响和谐的诸多因素,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始终贯穿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根主线,体现了更加注重民生的政策取向。如果说过去的发展,重点关注的是怎么加快发展的话,那么未来的发展,重点关注的是怎么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部署。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外资政策调整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称,要谨慎对待垄断性跨国并购,防止出现财富创造出来后,其所有权和支配权却不完全属于当地政府和人民。
同期,全国工商联提交了《关于建立国家经济安全体系的建议》的提案,其中同样重点提及“跨国并购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建立国家经济安全体系”等几方面问题。
此后,随着徐工并购案、洛阳轴承并购案以及苏泊尔反垄断案的调查,对外资政策的调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8月9日,由商务部、国资委、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证监会和外管局六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正式对外公布,并于9月8日开始实施。
此前,商务部刚刚公布的《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到2010年中国外贸增长方式实现重大转变,进出口实现基本平衡。50多年来,素有“中国第一展”之称的“广交会”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因此“百届更名”倍受关注。
另一方面,中央政府陆续调整了出口退税政策;在吸引外资方面,《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商务部《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等一系列外资并购新规出台,旨在对外资加强筛选,为外资创造更好的环境,规范外资并购。
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影响中国以及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中国工商银行上市
2006年10月27日,对于中国银行业以及全球资本市场来说,都是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被誉为“世纪之举”的中国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上海两地同时上市,募集资金220亿美元,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有史以来集资规模最大的IPO。
工行上市后总市值突破万亿元,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航母,也成为牵动中国资本市场的“新坐标”。根据截至2006年10月27日的全球十大上市银行名单,中国工商银行以1,391亿美元的总市值排名第五,这也是排名世界前十名的银行中唯一一家中国的银行。
从交行、建行的H股上市,到中行先H后A的上市模式,再到工行A+H股同时上市,都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人民币升值
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宣称,人民币汇率目前由市场力量决定,并且否认了有关人民币将进一步升值的计划,坚持认为,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微幅升值2.1%将是政府最后一次指令性升值,“反映了市场供求,以及国际市场上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动”。
这就再一次表明了中国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方案已经确定,今后汇率改革的目标,是确立根据市场需求、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制度。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从有利于中国经济、亚洲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处理人民币汇率问题,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改革,增强人民币的市场弹性。
中国始终追求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决不是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目前的汇率水平基本代表了我们的国际收支情况。
邮政体制改革开启
9月4日,国家邮政局宣布,天津、浙江、山东、四川和陕西这五个省(市)的邮政监管机构成立,其它省(区、市)邮政监管机构也随后陆续挂牌。按照国务院对邮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省(区、市)邮政管理局作为省(区、市)邮政监管机构,受国家邮政局垂直领导。这标志着长达八年之久的中国邮政体制改革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
外汇储备破万亿
今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截至10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又越过万亿美元大关,再次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
中国高额的外汇储备及其快速增长,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支付能力,以及对金融危机的宏观防范等抗风险能力,增强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安全和币值稳定的信心,并增加了中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金融影响力。
但是另一方面,外汇储备过多也成为众多专家的共识。按照最佳储备水平应当满足偿还所有短期外债和三个月进口所需来计算,中国外汇储备早已超出所需,不断攀高的外汇储备给中国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国企分红
国企要向大股东国家上缴红利的消息,自今年初就已得到证实;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红方案如何确定,如哪些收入属于红利、这些红利该用于何处,以及谁来代表国家行使股东利得等,仍是一个待解之题。
财政部早在6月份起草、并向各部委广泛征询意见的《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其准备工作现已接近尾声,正在研究制定上报国务院;而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国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具体方案有望近期出台。
如果财政部和国资委的上述说法实现,那么,包括国资委管理的165家央企、80多个国家部门下属的5000多家国企,以及铁路、烟草、邮政以及科教文卫等行政事业单位下属的国企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12万多户,都将向国家分红。
来源:中新网2006年12月18日责任编辑:林桂芳 这篇文章很有见地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