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辅导急待加强(原创论文)
由于自己身处在教育的第一线,所以面对现在的学生的心理和国家对学校安全的重视,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特把自己的论文一篇送上,但愿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中学生心理辅导急待加强
2006年4月XX因和同班同学打架失利,回家后想不通服毒自杀;2006年开校前一天XX因不愿继续上学和家长赌气,在家中服毒自杀;2006年XX因姐妹俩吵嘴受母亲呵斥而想不通,避开父母服毒自杀。桩桩血的事实向教育敲响警钟:加强中学生心理辅导教育已刻不容缓!
作为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一名普通班主任,我深深体会到,随着网络媒体信息化建设的急速发展,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深的唤醒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中学生在见识、阅历、想法褚方面越来越复杂,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不可琢磨和把握因素越来越多,稍不如意的言辞或稍微偏激的教育手段都可能激发他们偏执的逆反心理,惹出超出想象的不合常理的事端。拒大量教师反映,当前中学生难教,严不得松不得。有时苍白的说教根本不起作用,稍微严厉的教育手段又可能招致学生的上访,被扣上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帽子。大量家长也常向老师叫苦,说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气得父母没脾气,有的还央求老师替他们管教。大量事实表明:学生难教,孩子难管。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又在哪里?
回顾我们已走过的教育之路,不难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除了其自身的主观因素之外,家庭、社会教育的偏差也是重要原因。现在很多家长都是以应试心理贯穿指导孩子成长的过程,重视培养孩子“做事”,但忽略引导孩子“做人”;而社会的一些舆论导向也存在片面、单一的问题,如一些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单一化,认为学历、工作能力最重要,对人品素质等问题则较忽略。事实上,会做学问并不等于会做人。另外,针对学生群体的挫折教育也很不平衡,不少家长和老师都习惯对成绩较好的孩子宠爱、迁就、优待,这就很容易使其养成缺乏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而对成绩相对较差的孩子则经常批评甚至打击,对其心理形成阴影。我们重视了学生的知识发展,重视了学生的特长发展,加强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但我们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辅导教育,没能充分认识到学生脆弱心理的过重负担,没能完全承担起学生心理辅导老师的职责。
那么,当前加强中学生心理辅导教育的途径有哪些呢?我认为教师应做好如下几点:
一、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聪明的教师总是跟在学生后面;愚昧的教师总是堵在学生的前面。”确实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非正常心理状况,应该引起足够的警觉,将一切不良后果都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我在教学过程中,就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穿的破破烂烂,学习成绩也不好。不过这个学生有个优点,他的集体荣誉感很强,班级里有什么活动,最累的活都由他自愿承包,毫无怨言。但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的情绪很低沉,天天耷拉着脑袋,对谁都爱理不理的,有时还在课堂上捣乱。我对这一反常情况很纳闷,通过了解,清楚了缘由。原来班级里有个大款的儿子瞧不起他,且当众羞辱他,说他“没用,学习差,熊包”等,使得原本脆弱的他更自卑了,从此一蹶不振,想破罐子破摔,甚至想找那个同学报复。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找他谈心,从谈话中得知,他非常想好好学习,无奈底子太薄,心有余而力不足。家庭困难、学习差,再加上同学笑话看不起他,便自暴自弃,进而想辍学。于是我耐心地开导他,告诉他“千金难买少时贫”,只要努力,肯定能学习好。我利用业余时间辅导他的各科文化课,同时成立了一个帮教小组。通过自身及同学的帮助,这个同学进步很大,期末考试居全班中游水平。第二年的中考,如愿考上了师范。如果我不及时发现苗头,了解情况,积极解决,相信这个同学的人生又会是另一番模样。
二、耐心说服,谆谆教导。
教师耐心、入情入理地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利于学生纠正不足,意识并改正错误,从而有效地克服不健全的心理状态。教师“润物细无声”的语言开导更易让学生接受、听取,愿意与老师谈心。正如诗人所言:“和风化雨苏枯槁,朗月明霞启晦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碰到,有的学生活泼,有的学生文静,有的学生抑郁,有的学生消沉,还有的学生孤僻……特别是一些忧郁孤僻的学生,他们大多把事情闷在心里,不轻易向他人开启心扉。这种类型的学生也更易受到伤害,走向极端。因此教师对这类学生要付出超乎平常几倍的爱心来感化他,让他们驱除心中的阴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如某校一女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但生性抑郁,在临近中考前的一次考试中,因担心成绩被其他同学赶上,压力过大,竟从学校的教学楼上跳下来,虽经抢救脱险,却落下了终身残疾。以上案例表明,教师与学生多谈心,了解其内心世界是多么重要。在与学生个别谈心时,要注意技巧。活泼暴躁型的学生大大咧咧,与他们谈话时,音调不要高,尽量平稳,心平气和;孤僻抑郁型的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同他们谈话时,要小心措辞,体贴耐心,逐步引导他们讲出自己的心里话,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帮助解决。同学生谈话时一定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度,言之有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心悦诚服,虚心改正,努力提高。不要认为,一味地大声呵斥,怒发冲冠就能带来好的教育效果,要知道批评的艺术是在理解、信任、关心和尊重土壤里开出的灿烂花朵。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俗话说:“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事,处处是楷模”。要想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教师高尚的师德形象尤为重要。在学校里,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教师不仅起不到示范作用,甚至会引导学生误入歧途。譬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举止文明礼貌,而自身呢,通常是粗话满嘴,脏话成篇,无情无理地谩骂甚至鞭打学生。这样做的后果或是“有其师必有其徒”,若干学生受其影响言语粗鲁、行为放荡;或是被责骂后离家出走,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还有的教师偏向于学习好的同学,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不仅不加鼓励,甚至讥讽打击,使此类学生感受不到温暖,学习成绩日趋下降,有的竟和社会上的小混混搅和到一起,直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不能不说是为师者的责任,为人师者的悲哀。让我们听听徐特立同志所说的话吧,“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可见教师的身教是多么重要。教师一味的空口说教没有说服力,而应以自己高尚的师德修养去影响学生 ,要知道“千说不如一做”。马卡连柯也曾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学生)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也在教育儿童为人师表。”
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找到引发错误的原因,对他们进行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吧,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相信学生会向着健康、上进的方向发展的。因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鲁迅语)”。
同时,家长在学生心理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