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原创首发]
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形象转换与对异邦的想象中国古代四圣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加上狮子、麒麟,都是传统的瑞兽。
http://static.flickr.com/32/45748873_2ec55c4887_m.jpghttp://static.flickr.com/31/45748874_d4ab7f6bd7_m.jpg
http://static.flickr.com/25/45748875_feb86b762e_m.jpghttp://static.flickr.com/30/45748876_ee5611ee12_m.jpg
这其中,既有本土的,也有外来的,既有想象的,也有实有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全了去了。而龙作为想象中的瑞兽和土生土长的本土形象,属海陆空三栖动物,不仅在百兽之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早就被神化,成为王朝的象征(皇帝叫真龙天子,龙种),后来又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成了龙的传人。可是,几千年来,谁见过龙呢?一种虚幻的动物竟然成为我们民族的象征,它的形象成为了我们的文化传统。这是为什么?显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如历史的、人类学的、民俗学的、心理学的等等,都可以得出一个答案,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众皆认可的答案。 http://www.cntgkw.cn/UploadFile/2005128135831424.jpg
文化接触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常常需要借助于转译和想象。转译不仅指语言上的翻译,更重要的是对外来文化的理解,需要借助本土知识,经过原有的历史和知识的转译,再加上想象,从而勾划出一种外来文化的大致轮廓。这其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文化误解或误读,但文化误解或误读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一个重要特征。例如,麒麟(民间的麒麟送子),古代中国借本土资源的龙、马、鹿、牛形象,把非洲的长颈鹿想着想着,就想象成了麒麟。 http://www.haodoo.com/pics/animal/a13/m/029.jpg 狮子也是另外一种外来瑞兽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种不同形象的狮子。一方面,作为西域的贡品,狮子只有观赏性而无实用性,因而不能得到像汗血马那样的养殖和调习,甚至自唐代至明代多次出现“却贡”的事例,被官方拒之门外。另一方面,狮子作为瑞兽形象,长期与中国“灵物”共居显位,遍布通都大邑和穷乡僻壤,并向文化领域的各个领域扩散,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的象征。可以这样说,“狮”在中国的历史,对于研究文化传播过程中物质和精神两种体系的转换,以及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都有非常典型的意义。 《说文》无“狮”字。古代汉语中的狮子名称是外来语,据研究属伊兰语。
古代西域是狮崇拜的流行区。从印度到波斯,狮子被涂上了浓重的神话色彩,享誉僧俗两界,成为神力与王权的象征。狮子形象在中国的传播,有一条重要渠道,这就是佛教美术。僧徒用佛画和佛像来把佛经中的“狮子王”形象化。文殊菩萨骑狮子,则是佛教美术中的常见题材。不过,无论是印度风格还是波斯风格的狮子形象,传入中国后不能不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张牙舞爪的波斯狮变得和气了,“吐赤白舌”的印度狮也缩回了舌头。经过长期的融合和改铸,华夏化的狮子形象,终于形成了独特的面貌。 第一,狮在龙下。
古代中国人崇拜四灵:麟、凤、龟、龙。华夏的始祖神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龙身。皇帝也被尊为龙种。整个中华大地,几乎成了龙的国度。外来的狮子要在这样的文化生态中存活,自然不能享有它在西域那样崇高的品位,只能纳入“狮在龙下”的格局,以致形成“龙生九子,狮居第五”的古老传说(《格致镜原》卷90)。唐代官服的绣袍,“诸王则饰以盘龙及鹿”,“左右监门卫饰以对狮子”(《唐会要》卷32)。这种尊卑分明的龙、狮袍文,一直沿用到清代:皇子、亲王用“团龙”图案,武官一、二品才穿狮子袍。很明显,在古代中国的世俗性和封建性的礼仪中,狮既不能凌驾于龙之上,也不能与龙平起平坐,完全丧失了它在西域作为神力与王权象征的显赫地位,只能侧身于仪卫性的行列,以走狮或蹲狮的姿态,出现在历代帝陵的墓道上,守护着“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R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了呀,厉害这个确实值得研究, 引用第5楼adang181017于2006-12-04 15:52发表的“”:
R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了呀,厉害这个确实值得研究,
哥,我研究中外关系的好不,这个是我的本行~~~
继续发读书笔记
第二,威而不怒。在佛教昌盛的南朝,印度风格的狮子形象,曾一度风行于中国的造型艺术中,其代表作就是吐舌石狮。按华夏文化的传统观念,舌是“灵根”,宜藏忌露。到了唐代,“吐赤白舌”的狮像已越来越罕见,常见的造型只是张口露齿而已。对“吐舌”的修正,是狮子形象华夏化的重要步骤。这种威而不怒的镇坐石狮,不仅丰富了盛唐气象,而且提供了标准化的风格,成为后代狮子形象的规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