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也杀价:汇丰领衔香港降息潮
银行也杀价:汇丰领衔香港降息潮2006-11-09 16:45:23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 于晓娜
11月6日,汇丰银行(0005.HK)的一出奇招打得市场有些措手不及。
当日,该行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宣布降息,将最优惠贷款利率从8.00%下调至7.75%,基准短期存款利率也同比例下调25个基点,翌日开始实行。此举之突然,令香港大小银行多少有些仓促应对。6日晚,东亚银行(0023.HK)与中银香港(2388.HK)便即应招,先后宣布跟随降息。
7日,当恒生银行(0011.HK)、渣打香港、星展香港、工银亚洲(0349.HK)、永亨银行(0302.HK)、富邦香港(0636.HK)、廖创兴银行(1111.HK)、中信国金(0183.HK)旗下中信嘉华银行、上海商业银行、花旗银行、永隆银行(0096.HK)以及美国银行(亚洲)等香港主要银行纷纷宣布降息25个基点时,汇丰银行商业银行业务全球联席主管Margaret Leung却再出奇言:不排除进一步降息的可能。这无疑令被迫跟招的对手心有惴惴。
而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7日即放言稳定军心,称“由于美国利率并未有回落迹象,因此香港本轮降息应只是反映港元短期同业拆借的波动,并未说明香港已进入降息周期,未来情况须视美息走向而定”。
资金水浸
究竟是什么引发了本次香港银行减息大战呢?
从汇丰所言或可见一斑。“近月来,香港市场流动资金相当充裕,这对银行同业拆息造成压力,带来下调空间。”Margaret Leung表示。
而任志刚的说法则更加直接。他表示,最近香港在经历了大型招股活动之后,国际资金滞留不去,令香港市场资金过于充裕,很多银行由于对同业拆息市场资金的依赖程度和性质均有所不同,因此出现此次息率调整。
当时,工行上市时国际配售部分获多倍超额认购,于港冻结资金上万亿港元,上市之后,大部分未获得分配股份的资金都已离港,而大约1/5的资金仍囤积在香港市场,尤其是香港的银行,规模大约有几千亿之巨。
此外,海外资金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是资金滞留香港的原因。
“对这些炒人民币升值概念的资金来说,由于买卖A股相对来说十分困难,因此来港炒国企股就成了一个替代的选择。”凯基证券董事邝民彬称,“炒国企股就等于炒中国大陆经济增长。”
花旗银行经济学家黄益平也有类似的观点:对很多国企股来说,虽然在香港上市,但其业务是在内地,“香港资本市场非常开放,资金来去相当容易,无疑是资金居留的最佳之地。”
此外,根据黎伟成分析,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多个地区最近地缘政治问题日益严重,比如台湾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中东问题等等,这些地方的政局不稳也促使资金从当地流出,转而涌向稳定的市场,加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因此香港便得尽便利。
降息争夺贷款市场
这些滞留的巨额资金无疑给香港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利息支出压力。不过,虽然降息的诱因是资金充裕,而目的却是争夺市场份额。
据Margaret Leung称,汇丰之所以突降利率水平,主要是希望在香港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赢得更多的抵押贷款和商业贷款业务。
“对大银行来说,由于存款基数很大,资金成本下降,而一时间资金又缺乏出路,很多大银行为了争夺市场占有率,推动自身业务增长,便倾向于降息。”邝民彬的说法与Margaret Leung不谋而合。
邝民彬表示,香港已经几次没有跟随美国加息了,虽然美国利率还没有确定已经见顶,但由于香港资金充裕,加息压力并不大,相比之下,反而是竞争压力更甚。
“银行不愁存款,资金多,成本低,为了多做生意,当然更愿意减息。”邝民彬表示。
夹缝中的小银行
大银行在降息时优势表现得很明显,小银行面临较大压力。
“小银行根本无法竞争。”邝民彬称,如果大银行继续减息,小银行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被大银行所分食。
“这最终可能会加速香港银行领域的并购整合,因为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那些实力较弱的银行来说,可能就不得不进行并购重组,或者引进大的策略性股东以支持发展。”邝民彬称。
当然,本次降息或不会对香港中小银行带来致命伤,能否出现较大范围的整合局面,还需要进一步观望。
黎伟成的看法与此类似:“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发展模式,也有自己相对较为固定的传统客户,能够为他们进行量身定做的服务,为那些有钱的客户提供特别服务,维持一个小规模的经营,做很多小生意来生存。”
黎伟成指出,香港很多中小银行都是家族生意,比如廖创兴银行便是廖氏家族所有,永隆银行属伍氏,大新银行为王氏,而最好的例子则是李氏家族经营的东亚银行。
“东亚银行虽然也是家族银行,但现在发展得非常好,规模也很大,因为李氏家族在香港是有名望的家族,跟各界关系都比较好,生意很不错,这也是小银行发展的最好例子。”黎伟成说,“他们也是很有竞争力的,未必马上就会被合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