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书(历史人类学)
本人喜欢的历史人类学者王明珂又出新书了,可惜大陆还看不到,现把他已有简体版的书推荐给大家,自己没时间写,找了一篇写得一般的给大家,说它一般,主要是没有自己想法。(我补充了一点想法,见文后)《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简介
袁青竹
此书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王明珂先生所作,由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出版。
全书除去序论和结语,共分四部分。
序论题为“什么是中国人?”作者在序论中,明确说明在此书中,他将诠释“什么是中国人”;以“中国人”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族群理论,来诠释一般性的人类族群现象,而这个理论希望回答的其实是“为何我们要宣称我们是谁”这个问题,并非回答“我们是谁”。在序论部分,作者对溯源研究也进来了分析,认为在当代中国人与中国社会本质的研究及对古代中国人的溯源研究中,都存在一些基本假设,如民族是一有共同体质、语言、文化特征的人群;一个民族在历史上的活动留下许多遗存,根据这些资料所显示的体质、文化、语言特征,可以追溯民族的源头;但这些假设都是似是而非,在这些假设前提下进行研究经常会遭遇种种障碍。作者在本书中,采取一个截然不同的角度——由中国人“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变迁,来解答“什么是中国人”;这个“边缘研究”模式实际是以美国人类学家Fredric Barth的族群理论为基础,并结合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有关“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或“结构性失忆”(structural amnesia)的理论,来阐明“族群本质”(ethnicity)。之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族群本质的看法,而通读全书后,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看法贯穿全书,为全书之基点所在。
第一部分为“边缘与内涵”。在这一部分,作者首先探讨了当代人类学族群理论,如客观特征论、以Fredrik Barth为代表的强调族群与族群边界的研究、工具论与根基论等,并对每种理论都作了简要的评价。作者在此部分细致分析了语言学上、考古学上、历史学上的民族溯源研究的基本假设及限制,进而提出“民族史研究边缘理论”;在此理论之下,民族被定义为一个人群主观的认同范畴,而不是一个特定语言、文化与体质特征的综合体。这种边缘研究将研究重点从民族的内涵转移至民族的边缘,认为边缘是观察和理解族群现象的最佳位置。边缘研究的特点还有:注意考古遗存中能反映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态变迁的材料;认为历史文献和口述资料是一种社会或历史记忆;注重对“异例”的阐释。
第二部分是“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关于“华夏”的起源,多位学者从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等方面进行了溯源研究,但一直众说纷纭。而作者认为,“起源”实际上已成为“边缘”形成的问题,所以他更关心的是华夏边缘的形成。这一部分,作者利用了丰富的考古材料,以青海河湟地区、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西辽河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为例,说明这些地区人群经济生态的变迁过程,认为“华夏”认同的出现,主要是为设定族群边界以维护共同的资源。
第三部分为“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此部分以周人与戎人关系之变化、华夏心中“羌”之概念的西移、太伯奔吴,生动阐明了华夏边缘的形成、扩张过程。但华夏边缘的扩张并非永无止境,汉代末年,华夏边缘渐明确化、固定化;在这部分,作者也探讨了汉代华夏对边缘人群的“异族想象”与其“自我意象”,以及产生不同性质的华夏边缘的原因。
第四部分为“华夏族群边缘的维持与变迁”。这部分,以羌族和台湾人为例,说明历史记忆与结构性失忆在华夏族群边缘维持与变迁中的意义。
结语部分,标题为“资源环境、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这三个词语,可以看作是此书的三个关键词。在最后总结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时,作者认为:特定环境中的资源竞争与分配关系,是一群人设定族群边界以排除他人,或改变族群边界以容纳他人的基本背景;族群边界的设定与改变,依赖的是共同历史记忆的建立与改变;历史记忆的建立与改变,实际上是在资源竞争关系下,一族群与外在族群间,以及该族群内部各次群体间对于“历史”的争论与妥协的结果。
全书体现出一种将人类学族群理论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相结合的取向,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对溯源研究的反思。作者的族群边缘理论以及对历史文献、考古遗存、口述材料另辟蹊径的解读,都让人耳目一新,极具启发意义与参考价值。
刚才接到woi55兄的信息:另您既然说该文“没有自己想法”,若能拨冗略作文字说明您的心得。为此,本人略作数语。我对王提出的华夏生态边界比较感兴趣,这条边界在北方也算明显,但在南方却值得深入思索。我一直关心中国历史上与越南的关系。在宋前,两者是一体的,都是中华帝国的一部分,后来开始分化,越南(安南)独立建立王朝,再也不是帝国的郡县了。这种区分为什么会出现,怎么演变,是王的理论不能回答的,由于太忙,只能说到此,恳请指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