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璇 发表于 2006-10-24 12:45:30

小侃“支点”(原创首发)

据我所知,早期的“米格”—29射完p-27后,要想转换成格斗导弹,需要连续按11个按钮,这实际上削弱了头盔瞄准具的意义(需要一边看敌机,一边看座舱上的按钮)!按照前苏联的空战条令,“米格”—29需要严格按照地面或空中指挥中心的指示来完成空战任务的每个细节,必要时,空空导弹都可以用A—50预警飞机来发射。这严格限制了飞行员发挥主观能动性。
    非洲上空那场相对公平的空战,“米格”—29依然败北,成为苏—27的“剑下冤魂”,虽然输得不是很难看,但前线战斗机所提倡的“求简设计”还是让“米格”—29吃尽了苦头。
    除了前苏联,别的国家对“前线战斗机”这个名词并不感冒,他们只需要一种实实在在的制空战斗机,因此“米格”—29的很多设计都失去了价值甚至说是使用国的累赘。比如在德国,飞行员对“米格”—29的飞行品质都赞赏有加,但是他们宁愿保留F-4“鬼怪”这种第二代喷气机也要把“米格”—29白送给波兰。除了响应北约武器装备标准化以外,“米格”—29已经成为德国空军的负累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对苏-27,“米格”—29便宜的价格让苏联空军的确高兴了好一阵子,并且大量采购。充足的数量多少弥补了一些“米格”—29的众多缺点,但是对于一些只能进口几十架的国家来说,当他们卷如局部战争时,“米格”—29中队没有为国家带来任何胜利的曙光,而是往往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现代空战已经不再是飞行员个人依靠勇气和技术所进行的骑士式的决斗,更多体现出的是整个作战系统之间所进行的对抗,正是因为整体作战系统的不对等,才使在演习中表现良好的“米格”—29在实战中一败涂地。
    作为一名军事爱好者,我可以喜欢“米格”—29这款战斗机,它漂亮、赋有诗意,并且机动灵活,让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但如果不是苏联的飞行员,选择“米格”—29是不明智的。
    如果作为一名战斗机驾驶员,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我选择“米格”—29只有2个理由:1我不得不去执行制空任务,2不巧的是所有苏-27都暂时缺货。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驾驶它去作战和你站在雪山脚下大吼一声引来雪崩把你砸死的几率是一样大的。如果你在驾驶它的时候去作战还能安全返回,那就真要去问问上帝这是怎么回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侃“支点”(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