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拉斯冯提尔作品][犯罪元素/犯罪份子][DVD-RMVB][中文字幕]
◎译 名 犯罪元素/犯罪份子◎片 名 Element of Crime
◎年 代 1984
◎国 家 丹麦
◎类 别 惊悚/剧情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文
◎IMDB评分 6.6/10 (1,722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087280
◎文件格式 RMVB
◎视频尺寸 640 x 352
◎文件大小 1CD
◎片 长 99 Min
◎导 演 拉斯·冯·特里尔 Lars von Trier
◎主 演 拉斯·冯·特里尔 Lars von Trier .... Schmuck of Ages
Duke Addabayo .... Black Policeman
Gotha Andersen .... Judge
Jon Bang Carlsen .... Angry Policeman
Maria Behrendt .... Lotto Girl 2
Frederik Casby .... White Policeman
Ahmed El Shenawi .... Therapist
Michael Elphick .... Fisher
Harry Harper .... Portier 1
Astrid Henning-Jensen .... House Keeper
János Herskó .... Coroner
埃斯蒙德·科奈特 Esmond Knight .... Osborne
Me Me Lai .... Kim
Stig Larsson .... Coroner′s Assistant
Preben Lerdorff Rye .... Grandfather
◎简 介
获奖情况:
戛纳电影节技术成果奖、曼海姆电影节大奖、纽约电影节艺术贡献奖。
在埃及生活了十三年的警察费舍尔收到了恩师奥斯本的来信,动身前往阔别已久的欧洲。但来到奥斯本家中,费舍尔却发现老师已被警察局开除,他多年的研究书籍也销毁一空。不久,费舍尔接到警局通知,当地发生了一起凶杀分尸案,以手法来看是一连环杀手所为。在翻阅以往卷宗时,费舍尔发现奥斯本离职前也接手过类似的案件,于是他决定以老师著作《犯罪元素》中的方法分析调查此案……
《犯罪元素》是丹麦著名导演拉斯·冯提尔拍摄的第一部完整的剧情长片,影片以昏暗的影调、奇异的视像构筑一个光怪陆离的犯罪世界,年轻的冯提尔在片中展现出了过人的艺术野心和高超技巧,也因此在欧洲一举成名。毕业于丹麦国立电影学院的他此后又连续拍摄了《时疫》(Epidemic,1986年)和《欧罗巴》(Europa,1991年)两部长片,构成了他早期创作的“欧洲现实三部曲″。这三部影片的共同特征就是影片相当注重视觉效果,不断出现重叠画面和各种眩目的特效摄影,以至很多影评家都认为冯提尔过于迷恋技巧,而他当时对此问题的态度是:“我对电影技术有一种近乎恋物癖的喜好,而电影学院提供的设备可以创造无穷无尽的可能性,能够用它们来一展身手才是最让我兴奋的事情。″
黑暗中的符号 Element of Crime (Lars Von Trier 导演)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用习惯了便从来不去想没有了名字或是换了名字会怎么样。我们生活在一个被信息包围的世界里,习惯了便认为这都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生活在符号的世界里,我们的思想是语言的重建,虽然有时是南京话,有时是普通话,还有的时候是英语。语言换了,思维方式也跟着换了,很难想象我在敲击键盘的此时,脑子里的会是南京话。
在这个希区柯克式的黑色电影里,故事的场景永远是深夜,永远在抖动恍惚而危险的红光里展开。小城的破败和肮脏,人物形象和对白的虚幻和不可信任开始了Trier黑色基调的一贯风格。在这里,Trier制造的不仅仅是一个惊怵和悬念的故事。
故事是在退休警察Fisher和催眠师的谈话中展开的。在深度催眠中,Fisher拾起了记忆的碎片。在一个不明确的时间里,Fisher离开开罗,投奔欧洲某小城的昔日同窗,现在的警察局长Kramer,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在这个欧洲不知名的小城里,Osborne是Fisher拜见的唯一一人。这个充满惶恐的邋遢老头,以一部以对一个连环杀手案件的分析为基础的破案指导书《Element of Crime》而出名,成了Fisher的精神领袖和导师。在那个处处漏水的Osborne的住处,Fisher表明了对他的崇敬,并向他乞求此书的最后一章。Osborne粗暴的表示,那本书很邪恶,自己也不值得崇拜。
有个卖彩票的丫头深夜被杀,手法酷似《Element of Crime》里专门杀彩票丫头的连环杀手Harry Grey所为,Fisher很想一探究竟。同样的深夜,传来Osborne有难的消息,赶到其住处,Osborne让Fisher一破此案。
Fisher问起Harry Grey现在何处,得到Osborne的回答是早已死去,离开的理由是对连环谋杀的厌倦。Fisher却不信,要用《Element of Crime》里的理论找到Harry Grey的行踪并将其归案。
书里记载了Harry Grey有旅行记录的事实,本来应该是书的最后一章,Fisher却竟然从Osborne的邻居老太那里得到几乎被销毁的记录。
按着记录,Fisher重走Harry Grey三年以前旅行杀戮的道路。从一个破败的旅店到另一个,力图使自己的生活和Harry Grey当年保持一致,包括名字,药品,房间陈设和路线。他要感受这个疯子的一切以判断他的行踪。
在Harry Grey当年的小色情旅店,Fisher邂逅并带走了那里的妓女Kim,两个人一起走进杀手的精神和生活世界。
Fisher重复着三年前的一切,连精神的崩溃和暴发都一模一样。而与此同时,Kim却越来越恐慌,直到她告诉Fisher, 自己是Harry Grey的女人,并为他育有一子,而面前的新情人只是Fisher,他们分手了。
Fisher体验分析了杀手的路线,预测到下一次谋杀会在Halle,并向Kramer提了建议。预计的日子临近,Fisher收到Osborne的信,要他照顾一个在Halle卖彩票的丫头。
放长线吊大鱼,Fisher带着小丫头来到预计的谋杀地点,没有带别的人。深夜是恐怖的,小丫头大声叫嚷,打碎玻璃要逃跑,其结局却是被Fisher窒息而死。
水边,Kramer带人找到了Osborne的尸体,明显的上吊。Kramer一语道破天机:
Harry Grey的确早就死了,Fisher经历的一切是Osborne的安排,他要把Harry Grey没有完成的完美系统完成。
影片在Fisher要求催眠师唤醒的要求中结束,结束了这场黑暗中的符号迷宫。
本片的悬念不是情节的悬念,而是刻意安排的符号的多重解构。Harry Grey因谋杀事件而存在,而介入到谋杀中的人只能成为Harry Grey,包括Osborne和Fisher,而似乎催眠师也在隐隐约约的沉醉其中,不再是一个帮助者的身份,更多的却是从好奇到沉迷的转化,甚至忘记应该把病人从梦中叫醒。导演显然要表达的不是邪恶对心理的催眠和暗示,而是一个在话语中精心构筑的迷宫和轮回。
所有Harry Grey的资料来自于文本,包括《Element of Crime》的描述,旅行记录,旅店里小二的记忆以及基于单词和字母的对称制造的谋杀计划,所以才有了Halle的那场谋杀,甚至还包括了催眠师得到的信息以及我们这些专注其中并不断随故事发展作出推断的观众。
故事在语言的游戏规则中展开并永远遵循这个规则。其实语言是抽象的一个纯社会性的对象,是对俗成的强制约定;而言语则是覆盖了语言中的纯粹个人的部分。语言既是言语的产物,又是言语的工具。当人们陷入这个逻辑严密的完美迷宫,学习了这套语言,就不可避免的遭到这个决策者的强奸。
符号的构成是能指与所指的统一。能指是一种纯相关物;所指是“事物”的心理再现,是符号的使用者通过符号所指的“某物” ;意指,可理解为一个过程,是将所指与能指结成一体的行为,该行为的产物便是符号。在本片中,能指是Harry Grey的昔日罪行,所指是Osborne和Fisher自以为是的心灵再现,通过《Element of Crime》的意指而实现,于是连环谋杀成了符号。
导演的意图摆在那里,连环谋杀的阴影却在我心中久久不去,我们观众也在按自己的方法重构这个符号的独特所指,本片多层次的符号流动,编码和解码使一切变的恍惚和距离,让你不得不信又不得全信,甚至对Kramer的解释也出现了怀疑。当当事人纷纷退场,剩下的问题便是:我们的名字对我们到底有什么作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