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不宜作假、大、空的文章
教育科研不宜作假、大、空的文章——读“少堂教育视野”有感
半天的功夫才浏览完《少堂教育视野》第一部分“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研究”的文章,感触颇深。曾经在论坛看到过一篇很激进的文章,主要观点是:教师不写科研论文是对中国教育的一大贡献!现在想来,深有同感。
这些文章都是程先生在做深圳市语文教研员之前撰写的,每篇都在8000字左右。研究的都是一些非常抽象的东西,诸如“教育本质、教育规律、教学的逻辑起点……”
我曾有这样一个疑惑:这些论文有什么作用?这些论文有谁会看?余秋雨先生在《秋雨时分》中很好地回答了我的问题:
有人说,我的论文本来就不是给圈子之外的人看的。问题是,你的圈子有多少人?这些人中间又有多少人因为是同行相轻不予理会?理会的有几个,剩下的几个人当中,又有谁能够拥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读完你的论文?我必须直言了,就是在人文领域,这种除了给作者评职称之外再也没有别的用途的论文和著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而且现在还在天天猛增,而社会各界都迫切期待的精神引领,却杳不可寻。 论文成为关键性的评价指标之后,特别是人事部门提高了对中高级职称的论文要求,以及教育部将论文发表作为考查高校科研及教学水平的依据之后,假大空的市场就培养出来了。
论文多了,有人笑了,有用的少了,有人眼睛花了 很多单位都要求每个不同职称人员每年发表多少篇所谓的论文,我们就是其中之一,其实很多所谓的论文毫无价值,只是充实了一下版面和单位的门面而已。我个人觉得,技术、经验总结性的论文还是可以写一写的,胡编乱造的就免了吧! 最近审查过不少胡编乱造,还得罪了一个同事。 都是职称惹的货,哎,等俺工作了估计也要参加到造文运动的大军中来,还是希望这种事情最好少发生一些。还请前辈们多多教导。 引用第4楼robertchrs于2006-10-19 00:59发表的“”:
都是职称惹的货,哎,等俺工作了估计也要参加到造文运动的大军中来,还是希望这种事情最好少发生一些。还请前辈们多多教导。
听哥的话,有些东西别急着发,等到合适时再投稿。你现在发多了也没用。
听哥的话,有些东西别急着发,等到合适时再投稿。你现在发多了也没用。
厄,啥时候俺成你小弟啦?
听人劝吃饱饭,偶还是留着压箱子底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