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ver197411 发表于 2006-10-11 13:52:43

家邻金陵刻经处

家邻金陵刻经处


最近我在南京中心区域安了家,闲暇时带着爱人在周围逛逛,无意间瞥见前面黄墙黑瓦环抱着一处幽静古朴的庭院。那古色古香的雕梁画檐映衬出安详与静谧,一草一木都显得那么高雅脱俗。一问,原来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金陵刻经处。

金陵刻经处是我国近代编刻佛经的著名文化机构,为学者杨仁山于同治五年(1866)创办。他先后从日本寻回中土自唐末五代以来散佚的重要典籍300余种,刻印流通,还组织编刻了《大藏辑要》。1911年杨仁山逝世,金陵刻经处由欧阳竟无等主持。除了刻经之外,这里还成了传授讲习的文化场所。解放后,金陵刻经处所藏历代经版增加到15万片,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收藏汉文木刻经版的宝库,成为接待国内外宗教界、文化界人士的重要场所。

想不到在这样寸土寸金的繁华区域,居然还隐藏着如此浓厚文化气息的古迹。而南京市政府显然非常重视保护文化遗迹,这里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房屋和花草都得到精心修缮和保护。进入庭院,院门的右手方有一个拱形的小门,刻版、印刷、装订处就在这里。匆匆一瞥,台灯下是一块书页大小的木版,上面反印着密密麻麻的经文。雕版师傅小心翼翼地转动手中纤细的刻刀,稍有疏忽,整块雕版就会作废。旁边几个工人正在忙忙碌碌地用古老的手工刷印方式印制经书。一块刻板,一把刷子,一碗油墨,一叠宣纸,一条木尺,就是他们的所有工具。随着工人师傅灵巧的手臂飞扬,一张张喷溢着墨香的书页飞舞出来。屈指算来,此处是目前中国唯一仍然完整保存雕版印刷、木刻水印、线装函套等传统工艺的地方。一瞬间,时光仿佛倒流了,带我回到了一百多年前。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是一座充满浓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一草一木、一水一洼似乎都散发或流淌着文化的气息。往往在不经意间,你就能偶遇一处古迹,向你诉说上百年甚至数千年前的故事。金陵刻经处,这处闹市中的世外桃源,就给我家周围的小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而这必须感谢南京市政府对于文化遗产不遗余力的保护。正因受到如此重视,金陵刻经处才能骄傲地作为“南京四绝”之一,今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正式授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刻经处的雕梁深处,有几个燕子的巢穴,燕子唧唧喳喳。对我这个外乡人来说,南京这座城市就像一只燕子,一只从旧时飞到今天的燕子,一只从昨天飞来,又向明天飞去的燕子,千百年来风尘仆仆,风雨迢迢,却始终不屈不挠,展翅高飞。

(此文已经发表于2006年10月9日的《南京日报》,系本人原创,采用笔名李家仁。)

弘毅 发表于 2006-10-11 14:59:49

好文!

金陵刻经处为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最早是读了王恩洋先生的《人生哲学与佛学》,才对佛教开始感兴趣的,王恩洋即是欧阳竟无大师的弟子。

以前还从金陵刻经处邮购过几本经纶,可惜一点也看不懂,最后都送人了。

追梦的水手 发表于 2006-10-12 00:25:40

不会是二手房吧!中心好象没什么新楼盘啊
开发商如果意识到此点,又是一个很好的卖点啊
鄙人孤陋寡闻,未闻之。文化底蕴厚一些,事实上是很新的东西,历史底蕴未必了了 比如乌衣巷的的那口井。当然那是粗人用的,虽然粗人似乎千年

追梦的水手 发表于 2006-10-12 00:29:05

南京日报是既能与时俱进,又能返璞归真的。

oliver197411 发表于 2006-10-12 01:22:35

呵呵,参加的征文比赛作品,冲着奖金去的即兴作品而已。

最近南京日报和扬子晚报又在疯狂征文,准备去碰碰运气,呵呵

租房子而已,“安家”——此心安处即吾乡了!!!

追梦的水手 发表于 2006-10-12 17:28:56

这样,那奖金恐怕是替房东(又叫业主)碰运气呢
读书人,不简单,一赤足,一旅舍,近刀笔,闻墨香,人不堪其贵,君不改其乐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邻金陵刻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