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minzh 发表于 2006-10-11 20:27:25

引用第10楼zm799于2006-10-11 11:32发表的“”:
对于下面这种命题,不敢恭维,不知宝岛的命题人是出于何种考虑,还是无计可施:
26. 隋时期,陈姓夫妇与20岁及15岁儿子和刚满18岁的双胞胎女儿同住,家中尚有成年婢女二人,请问在均田制下,陈家应该拥有多少亩露田及桑田
(A)露田180亩、桑田60亩 (B}露田240亩、桑田60亩 (C)360亩、60亩 (D)440亩、60亩
---------------------------------------------------------------------------------------------------------------
junminzh兄:
.......


偶只所以觉得这种命题可笑,可能源于自己才疏学浅哦!!
让zm799见笑了!! 不过往深处想,问题之关键还在于教育方面的思考!

长歌-废墟 发表于 2006-10-11 21:19:24

先不谈这题目,先谈谈那个日本怕不怕原子弹的问题,有人说日本不怕,但我说日本绝对怕,而且怕的要死。因为事实上,谁也不是傻瓜,虽然好多国家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真的战争来了,条约就只是一张废纸,这个道理是个国家领导人就该明白。不错美国是能够给日本核武器,但是现代的核武器早就不是当年的威力了,当年两颗不过毁了两个城市,但是现在中国手里的原子弹一颗的威力就是当年的200倍,试问日本有多大面积挡的住几颗?不过美国手里的核武器威力更大,一颗是上千倍广岛原子弹的威力,但是如果中国抢先毁了日本,你觉得美国会为日本去冒着自己被全毁灭的危险和中国开战?

lkvc 发表于 2006-10-11 21:43:41

拿一本台湾的高一历史书,花两个晚上看完,应该可以考个50分。

老曹1 发表于 2006-10-11 22:48:14

这题出的也在偏了吧,在中国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历史题 。

zm799 发表于 2006-10-11 23:02:20

引用第23楼老曹1于2006-10-11 22:48发表的“”:
这题出的也在偏了吧,在中国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历史题 。


这题出的不偏也不刁钻。多为基础知识性的判断题,不象大陆的别出心裁还有什么爬坡题.......

dioder 发表于 2006-10-12 04:10:52

我认为考题出的我读书时候的大陆考题好,但是仅仅从考题不能得出台湾中学生的历史水平高于大陆的结论,事实上我认识几个台湾人,他们的历史也不怎么样。 我倒是认为他们工学院的学生平均水平要高于大陆工学院的水平,很大一部分论文都是用英语写的。至于认为'海外华人则非常重视汉文教育'的哥们.我想他们可能对海外华人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至少在加拿大不是这样. 我甚至认为填鸭式教育也有它的可取之处. 关键看填什么了.教育中最重要的因数是教师. 中国教育中最大的问题是公民没有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素质不高的教师队伍.

fzlins 发表于 2006-10-12 07:28:47

其实台湾现在的教育比以前差多的。很多地方的学生素质和大陆的差不多的,甚至还要低。就拿大陆的高考作文来说,台湾的学生看了后都说大陆的题目很好。
另外其实现在台湾的学生的水平并不能说很高,如果你认识他们的话,就知道了。

yuka 发表于 2006-10-12 11:30:46

俺同意zm799兄的意见,台湾的教材没有看过,就这套题来说也未必比大陆好很多、但绝对不偏的,80%都是常识性的题目。事实上是大陆以前的教材太注意政治层面的内容,而忽视了经济和文化层面的历史常识。因而现在也正在改革。事实上大陆的很多学生连朱熹、王阳明都不知道,是很令人遗憾的。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天台湾教育究竟如何恐怕不是寥寥几句就能说明白的。但这套题目所折射出来大陆这边历史教育知识结构的不足的问题是值得反思的。

ryon 发表于 2006-10-12 12:08:33

一、单选题(共60分,每题二分,不倒扣)
1.(C)摩尼教
2.(D)〥〩〨。
3. (C)凝聚内部的团结  
4.(A)乡约
5.(C)安史之乱
6. (C)礼仪之争
7.(A)道安
8.(D)王阳明。
9.(D)会计制度。
10.(B)印度
11.(C)银两
12.(D)人字耙。
13.(D)讨论炼丹及长生不死,发挥道教理论的书籍。
14.(D)置政事堂使三省分权又合议。
  15 (B)儒学与佛学融合
  16.(A)1234
  17.(C)唐代科举对考生年龄的限制
  18.(D)蚕丝术
  19.(B)吐蕃 
  20. (D)赋税征收制度的健全。
  21.(C)经世致用之学
  22. (C)以土地限制户籍
  23 (B)135
  24. (C)进士新贵
  25.(D)到唐代才拆除坊墙,变成开放式的大街小巷
  26. (B)露田240亩、桑田60亩
  27. (D)地理大发现。
  28. (B)唐代
  29. (C)认为器物层面不足以救亡图存
  30.(B)负责接待进京晋谒的官员
  二、复选题(共40分,每题两分,答错倒扣1/5题分)
  31. (C)新罗:朝鲜半岛; (E)南诏:滇西。
  32.(A)重用鲜卑世家(B)制定官制礼仪、赋税制度(C)迁都平城(D)兴办教育(E)崇尚儒学。
  33. (A)「天可汗」是君王之王、共主之意
  34. (A)「西域」在汉代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地方
  35. (A)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之间,有关西域、中亚霸权的争夺战
  36. (A)中华民族的融合是由上古至现代不断在进行着
  37. (A)朱学主穷理致知的外向工夫;陆九渊则特重持敬的内向工夫
(C)程颢和朱熹的思想方向很接近,后世称「程朱」;陆九渊与王守仁思想颇接近,后世称「陆王」
(E)朱熹思想系统以理为高概念;陆九渊则以心为最高概念。
  38. (E)日本除学习唐代政治制度外,日常生活、习俗也曾加以学习。
  39. (C)摩尼教(D)景教(E)回教。
  40. (B)海商走私贸易的盛行 (C)江南市镇的勃兴;(D)白银广泛的流通
  41. (A)秦始皇时,平定朝鲜,于其北部设立郡县,首纳入中国版图 (B}隋炀帝、唐太宗均曾用兵于朝鲜 (C)唐高宗时,争爆发中日第一次大战-白江口之役后,并置「安东都护府」治理 (D)唐时新罗立国规模大体上仿照唐制(D)唐时新罗立国规模大体上仿照唐制
  42.(A)自秦、汉至晚唐,越南曾为中国郡县长达千年之久 (C)历代王朝均沿袭中国的科举制度 (E)越南的书法、束发、节令、花道亦深受中国影响。
43. (C)各官府置有「飞钱」贷与商贾,以取利息
  44.(A)朝鲜半岛(B)日本(C)越南
  45.(A)此时农业商业化程度大幅提升(B)经济作物的发展扩大了粮田面积(C)粮食大量外销,以前以贩卖奢侈品为主,此时则以米、棉等民生必需品为主
  46.(A)府兵制(B)两税制(C)均田制 (E)租庸调法。
  47.(A)唐代先行租庸调法,后行两税法
  48.(E)此后天主教传教事业乃陷入停顿,到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才有改变。
  49.(A)张盛创「天师道」,使道教略具宗教雏型(B)东晋葛洪着《抱朴子》一书,确立道教的神学理论体系(C)北朝寇谦之为道教创制了经典仪式
  50. (A)讲史、说经、合生商谜

   估计要整出负分来。相对来说感觉以前学的大陆历史阶级论的成分很多,功利性太强,知识性,基础性的东西很少,有失偏颇;这套题涵盖面广,比较客观。总体感觉:汗ing...

草民一丁 发表于 2006-10-12 12:53:59

引用第28楼ryon于2006-10-12 12:08发表的“”:
......相对来说感觉以前学的大陆历史阶级论的成分很多,功利性太强,知识性,基础性的东西很少,有失偏颇;这套题涵盖面广,比较客观.

有见识. 说得好.

cannibal 发表于 2006-10-12 13:36:24

引用第29楼草民一丁于2006-10-12 12:53发表的“”:


有见识. 说得好.
历史书是政治书。其实它们都是用来洗脑子的。

长歌-废墟 发表于 2006-10-12 14:56:07

我唯一稍微有点把握的是18.(a)火药

草民一丁 发表于 2006-10-12 22:18:15

引用第30楼cannibal于2006-10-12 13:36发表的“”:

历史书是政治书。其实它们都是用来洗脑子的。

如果一定要这么说, 也不错. 只是, 历史书洗出来的是智慧的头脑. 政治书洗出来的是......忠诚的头脑.

winnerwzs 发表于 2006-10-13 11:11:39

"甲午战争是公元哪一年爆发?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我后来到了日本大阪,才知道他们考这道题目不是这样考的。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仗,日清战争,他们叫日清,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八年抗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


小日本注重未来,露骨的写在纸面上,我们心里何尝不在想?!我们还有太多顾忌,比如我们还不能大张旗鼓的说对**作战,我们的历史书上仅仅是个事实,但事实已足以让每个有爱国主义责任心的同胞义愤填膺了.争取一个好的国际发展环境很不容易啊.
忘记历史,就意味背叛!
全心全意发展,一心一意强国.

不可夜郎尊大,更不必妄自菲薄

baihesha 发表于 2006-10-13 23:58:59

1.c
2.d
3.c
4.a
5.c
6.c
7.a
8.d
9.d
10.b
11.c
12.d
13.d
14.d
15.b
16.a
17.c
18.d
19.b
20.d
21.c
22.c
23.b
24.c
25.d
26.b
27.d
28.b
29.c
30.b
31.ce
32.abde
33.a
34.a
35.a
36.a
37.ace
38.e
39.cde
40.bcd
41.acde
42.ace
43.c
44.abc
45.abc
46.bcd
47.a
48.e
49.a
50.a
从小学到高中,历史一直是我学的最好的学科,这次汗了一把。

zm799 发表于 2006-10-14 09:54:14

关于交子


北宋初年,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贸易也随之增加,“每一交易,动即十万”,这样货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当时市场上流行的货币是铜钱、白银和铁钱,但四川地区使用的却是铁钱。铁钱分量重价值贱,“小钱(指铁钱)每10贯重65斤,折大钱(指铜钱)1贯重12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第五册第88页)为了方便交易,一些大商人迫切需要一种易于携带的、轻便的货币。宋真宗时,一些成都的富商私造“楮券”,代替铁钱流通。这种“楮券”称为“交子”。交子最初是自由发行,继而由成都16户富商经营。后来,因主持交子铺的富商挪用、吞没现钱,交子不能兑现,常常发生挤兑纠纷,引起争讼,于是官府下令关闭。但因交子使用方便,当地使用已成习惯,骤然废除,商业活动大为不便。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宋政府在益州设交子务,由政府设立本钱,限量发行,禁止民间私造。1024年,官交子正式发行,以两年为一界(期)。当界满时,印制新交子,商民向交子务以旧换新,每贯交纳纸墨费30文。如果界满而未及时调换新交子,旧交子就成为一文不值的废纸。 起初,交子只在四川地区使用。宋仁宗天圣年间,又推行到秦州(今陕西)。由于流通区域扩大,加之准备金不足,交子不断贬值。到宋神宗时,规定交子可使用两界(即4年),等于发行额增长一倍,交子更加贬值。哲宗时,又增印无数,交子贬值更甚。宋徽宗崇宁4年(1105年),改交子名称为“钱引”,即领钱的凭证。“钱引”不设本钱,大量印造,扩大流通区域,以至引起通货膨胀。宋室南渡后,又有“关子”、“会子”等名称的纸币发行,其使用的地区,已由四川扩大到两浙一带。金人自贞元二年(1154年)开始,也发行了交钞等多种纸币。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纸币空前盛行的时期,中统元年(1260年)第一次出现了不兑换纸币——“中统元宝交钞”。后来又发行过至元宝钞、至正大银钞和至正交钞等。1279年纸币传到波斯,波斯模仿元代宝钞也印刷纸币,而汉字成了票面图案的一部分。波斯文中还因此吸收了(钞)这一个外来词汇。明清时期也曾发行过纸币。明代的纸币称“大明通行宝钞”,从洪武八年(1375年)起发行,行用了二百多年。它用桑皮纸印刷,其中一贯钞长约一尺,宽约六寸,是中国历史上面积最大的纸币。清代咸丰年间,在铸行大钱的同时,还发行了以银两为单位的“户部官票”和以铜钱为单位的“大清宝钞”,宝钞和官票合称钞票,据说这就是纸币俗称“钞票”一词的由来。
历朝的各种纸币,多为木版或铜版印刷,成竖形,大多还写明伪造和告捕的罚赏办法,是中国纸币发展的早期形式。到了清朝末年,随着近代银行的兴起和银行兑换券开始盛行,机器印刷的纸币逐步成了主要的货币形式。
------------------------------------------------------------------------------------------------------------
李埏、林文勋:《宋金楮币史系年》,1996年,云南民族出版社。
资料详实,可资参考。

yuka 发表于 2006-10-14 11:40:00

看到zm799先生的回帖,俺又仔細查了查原題,原來俺沒有記錯呀(俺現在越來越不相信自己的記憶力了),呵呵。因爲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强制通用的货币符号,而交子在發行之初,並沒有得到官方承認與發行,缺少國家強制力保證的要素,因而只能看成是商家發行的匯票或支票。直到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宋政府在益州设交子务,由政府设立本钱,限量发行,禁止民间私造。1024年,官交子正式发行,以两年为一界(期)。這才算作正式的纸币。而題目中只是說到四川富商联合发行的「交子」,與官交子無關。所以嚴格的說,題目中的「交子」不屬於紙幣。雖然沒看過臺灣教材,但俺相信那邊一定是這樣處理的。(在大陸的有的教輔資料中也會做出這樣説明)

kingburg 发表于 2006-10-14 14:30:37

1. 祆教      (倚天屠龙记 里看到的,呵呵)
2. (D)〥〩〨
3.(A)祈求乡土神保佑其阖家平安
4.(B)保甲
5.(C)安史之乱   (老杜就是受害者)
6.(A)天津教案
7(C)鸠摩罗什
8.(D)王阳明
9.(A)营业方式   (好像就是世界上第一种纸制钱币)
10.(A)波斯
11.(C)银两
12.(C)耖 
13.(A)认为知识和文明是造成人类痛苦与罪恶的根源,为道家学说重要的著作
14.(D)置政事堂使三省分权又合议。
15.(A)返归先秦儒学
16.(A)1234    (道之目的是成仙,好像没有轮回)
17.(A)唐代科举进士科及第较难
18.(C)指南针       (航海发展)
19.(C)突厥    (?不知道中古是什么朝代,汉朝?)
20.(D)赋税征收制度的健全。
21.A)程朱理学(俺看过 万历十五年,推荐很少读史书的人看)
22.(C)以土地限制户籍
23.(C)456 
24.(D)外戚、显宦   (安禄山就是外戚)
25.(C)每个坊都围有坊墙,设有坊门
26.!!俺完全没有概念
27.(C)科学革命
28.(B)唐代       (大唐之盛事,俺真是向往啊!)
29.(C)认为器物层面不足以救亡图存
30.不知

31. ACDE    32. BCDE33. ABD   34.ABE    35.ACE   
36.ACDE   37.不知    38.ABDE39.A      40.BCD
41.BC      42.BCDE   43.不知   44.ABCD45.???
46.BE      47.???      48.BDE    49.DE   50.ACD

汗,绝大部分都没有映像。俺毕业后只读《史记》和《万历十五年》,对文化的了解太少了。为生活所迫没有时间和金钱来买这些个修身养性的东西了。

觉得以前上学时背年代是最蠢的事,所以没有好好学历史。

issop 发表于 2006-10-15 00:02:42

这是教授也不能做的题,根本就是和这里一个样子,考怪考偏却不注重考实际和有意义的东西,果然中国人在搞教育的时候,都是喜欢走极端 ,怪不得这么多年也没出几个大师,这是在本应注重基础教育的中学阶段就一味想把学生考成个钱穆,反而不但学生不能把有限的时间去学习基础,反而还对这些东西产生厌恶的心理。

aπολλωv 发表于 2006-10-15 00:42:32

问问坛子里台湾书友,这些题目到底是否真是高一水平?

反正,我现在对此套题的真伪仍心存一丝怀疑..........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考考你,能拿多少分?--台湾高一历史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