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体 发表于 2006-10-9 00:40:09

重印修订本《楚辞补注》错讹举隅十五条

重印修订本《楚辞补注》错讹举隅十五条(读书偶得,勒为此章。正刊待发,且勿转载。)


2002年10月中华书局以“重印修订本”之名出版了修订之后的《楚辞补注》。至此,中华书局的这本“重印修订本”算是目前最好的一个《楚辞补注》整理本。然而,由于《楚辞补注》文献征引之广博、异体字出现之频繁等原因,“重印修订本”依然存在录字、标点上的错误,今就笔者所见按页码顺序悉列于下,以备读者参考,并求教于方家。

1.    重印出版说明页3右数第五行“且言《离骚》非《楚辞》本书,不当录”之中的“离骚”二字当为“辨骚”之误,疑为印刷错误。

2.    页4《离骚》“惟庚寅吾以降”句下补注引《说文》曰:“元气起于子。男左行三十,女右行二十,俱立于巳,为夫妇。裹姙于巳,巳为子,十月而生。” 依《说文》原文,“裹”应作“褢”,前者从衣果声,后者从衣鬼声,形近而误也。

3.    页5《离骚》“纫秋兰以为佩”句下补注曰:“陆机云:“蕑即兰也,其茎叶似药草。”此处引语实出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玑”诸本因形近皆误作“机”,可依实际出处校改。

4.    页30《离骚》“折琼枝以继佩”句下补注曰:“《后汉》注云:琼枝玉树,以喻坚贞。”其中所谓“琼枝玉树”,中间应该点断为“琼枝,玉树”,检章怀太子注,“玉树”二字乃是解释“琼枝”之语。

5.    页33《离骚》“鸩告余以不好”句下补注曰:“《淮南》言:晖日知晏,阴谐知雨,盖类小人之有智者。”此句中仅“晖日知晏,阴谐知雨”为《淮南鸿烈》里的话,“盖类小人之有智者”为洪氏按语,故其前当以句号点断。

6.    页92《天问》“四方之门,其谁从焉”句下补注云:“《淮南》言昆仑虚旁,有四百四十门,门间四里,里间九纯,纯丈五尺。”此句中“旁”字当属下句。其理由正如前文“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句下补注引《淮南》云“昆仑虚,中有增城九重”之句“中”字属下句一样。

7.    页95《天问》“何所不死?长人何守?”句下补注引《国语》曰:“仲尼曰:汪芒氏之君,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此句中“为漆姓”三字当属上句,乃言汪芒氏之君为漆姓也。

8.    页97《天问》“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句下补注引《穆天子传》曰:“比至旷原之野,飞鸟之所解其羽。”依明翻宋本及《穆天子传》原文,“比”应作“北”,因形近而误也,当从明翻宋本校改。

9.    页110《天问》“穆王巧梅,夫何为周流”句下补注引《方言》云:“梅,贪也,亡改切,其字从手。”依下文文义及《方言》原文,补注所引“梅”字应作“挴”,形近而误也。

10.页114-页115《天问》“载尸集战,何所急”句下补注引《礼记》云:“祭祀之有尸也,宗之庙有主也,示民有事也。”依明翻宋本及《礼记》原文,“宗之庙有主也”应作“宗庙之有主也”,当从明翻宋本校改。

11.    页127《九章·惜诵》“矫兹媚以私处兮”句下注文引《楚辞释文》曰:“《释文》作桥,居表切”,下文洪补云:“挢,本从手,举手也。”,则所引《楚辞释文》“桥”字应作“挢”,形近而误也。

12.    页153《九章·惜往日》“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句下补注引《说文》云:“周所受瑞麦来麰,天所来也。”汲古阁及明翻宋本皆将“麰”字之“麦”旁误作“走”旁,实无此字,当依《说文》原文校改。

13.    页172《远游》“沛罔象而自浮”句下补注引《文选》中张衡《思玄赋》云:“馘汩飂涙,沛以罔象兮。”依明翻宋本及《文选》载张衡《思玄赋》原文,“馘”应作“戫”,当从明翻宋本校改。

14.    页173《远游》“二女御《九韶》歌”句下补注引《周礼》曰:“九德之歌,九磬之舞。”依明翻宋本及《周礼》原文,“磬”应作“㲈”,前者从石,后者从召。㲈,韶之异体也。

15.    页203《招魂》“冬有穾厦”句下补注对“穾”、“窔”二字作注云:“穾、窔,并于门切。”明翻宋本作“于叫切”,检《集韵》,“穾”作“一叫切”,则明翻宋本为是,当以其校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印修订本《楚辞补注》错讹举隅十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