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轩 发表于 2006-9-17 16:15:54

《红楼梦》中的细节

《红楼梦》的多线条结构、《红楼梦》繁复多彩的人物等已有很多人说过了,王国维从

美学角度说过《红楼》,另外见得较多的是所谓索引派,从细节方面说红楼的好像不多

,对红学方面的文章或书我很少看,我想即便有说细节的,肯定不会和我说的一样,因

为每个人眼中的细节都是不一样的。

1。我所说的细节,是指具体表现场景、人物的动态、心态以及故事的某一个环节、画面的

文字。我觉得《红楼梦》最成功让后人无法企及的地方便是其细节。后世的很多书都采

用了多线条结构,并且还都用得不错,繁复多彩的人物也不是《红楼梦》所独有的,《

三国演义》、《水浒传》,金庸黄易的武侠诸书人物都写得不错,但迄今为止,没有一

本书能在细节上和《红楼梦〉一较高低。前几年曾经有人胡吹牛说自己的书超过了《红

楼梦〉,我好奇下买了一本,细看之下那书几乎没有细节可言,就是说其叙述方式粗放

得厉害,当然粗放不一定就不好,粗到极致那也是一种风采,但别扭的是以粗放模仿细

腻,那给人的感觉实在不爽。

民国时候曾有文坛大家模仿红楼的细腻写儿女情长,儿女情长或许写出来了,但在细节

方面可以说一无是处,可以说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传说施耐庵写武松打虎一节无法下

笔,只好在家养了只猫观察其扑食嬉戏时的动作,假若这传说是真的,武松打虎一节老

虎的动态也明显的是粗线条的,无法和细腻逼真到毫发毕现的红楼细节相比美。

《红楼》最早让我感觉到细节之美的是林黛玉初进贾府,晚上刚安顿下来,袭人去看她

。书中写道:
   (袭人)自卸了妆,悄悄进来,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歇?”黛玉忙让:“姐

姐请坐。”袭人在床沿上坐了……

我当时看这一段,几乎感觉我就在现场。袭人进来是“悄悄”的,这“悄悄”二字立刻

被我转换成“蹑手蹑脚”的样子,而袭人的“笑”问,一个“笑”字,袭人脸上的表情

就几乎全出来了,然后袭人在床沿坐了,她不是大刺刺的随便一坐,而是小心翼翼的只

坐在床沿,那么,她脸上的笑容应该是很温和善意的那一种。

这一段看得有了感觉后,其他各段很顺利地就看进去了,看进去之后方发现我首先看进

去的这一段并不是很典型,而很典型比如“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大观园夜宴”、“

贾宝玉叹花”等,那逼真的效果简直只有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拍的照片才可比拟。就逼

真这一点来说,我看过的书中没有哪本书能和《红楼梦》相比,《聊斋》的一些优秀篇

章或许能达到红楼的某些效果,但《聊斋》可惜篇幅较短,故从总体效果上无法和《红

楼》抗衡。
2。
《红楼》细节的逼真虽然可和高清晰度照片比拟,但绝不是仅仅像照片那样简单。照片

是巨细无遗,可是文字无论如何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当然文字也不必要做到这一点。
《红楼梦》的细节看起来逼真,用的文字却不多,只把最需要表达的地方描绘出来,其

他的留给读者去想象。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那一段,先是一群丫鬟斗草,草地是什么样子,丫环们脸上是什

么表情等等,书中一个字也没有写,但是我看这一段却能感觉到丫环们脚下踏着细茸茸

的草地,空气中花香氤氲,丫环们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快乐大胆的那种笑容。

“大观园夜宴”那一段,主要的笔墨都在对话上,酒器酒具是什么样子没有说,各人的

穿戴没有说,两张相并的桌子是如何的古色古香没有说,甚至各人脸上的表情也写得很

少,但是那些对话是如此有趣,看得我笑容满面的同时,他们喝酒的场景、各人脸上的

表情一个一个都被我想像了出来。

后世的许多小说家以为红楼梦写细节的特点是细腻,他们想沾一点红楼的光,因此不厌

其烦的把能想到的都写进来,弄得繁琐零碎,看得人厌烦不堪。

3。
如何简化而不失其真,这是很多人毕生追求的目标,而称得上成功的只有《红楼梦》与

《聊斋志异》。

《红楼梦》将口语的对话提炼到了让人惊讶的程度,简单的对白,不但风趣得厉害,而

且话中将说话人的心情、个性、当时的场景等全能表现出来,一般的说法似乎将这个叫

做“提炼”。

从千百句话中提炼出最有代表性、最有特点的对白,这需要审美上的素养,需要敏锐地

感觉,需要生活的体验,当然,也需要不世出的才学。有了精确的提炼,才能够做到文

字不多而境界全出。

《红楼梦》的对白在初看时,一般看不出什么,觉得平平无奇,这里面没有惊人之语,

没有慷慨激昂,除过贾宝玉化烟的那几句话还算激昂外,其他话几乎都是家常里短式的

家常话,小儿女玩闹时的胡言乱语,但是,曹雪芹将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话提炼得

如此精致,如果没有“叹为观止”这个词,我真不知该用什么词才能形容红楼对白的精

致。

“大观园夜宴”的片断中,探春抽了一个得贵婿的签子,有些羞恼,就将签子一扔,说

:“这东西不好,不该行这个令。这原是外头男人们行的令,有许多混账话在上头。”
后来黛玉催探春喝酒,说:“命中该招贵婿的,该你喝了,你喝了,我们才好喝。”探

春笑道:“这是什么话,大嫂子顺手给他一下子。”李纨笑道:“人家不得贵婿反挨打

,我也不忍的。”

这些对话都简单得很,三言两语,对说话人的表情也没有什么描写,就是一个“笑道”

,但是这些对话将说话人脸上的表情全都活画出来了,不但他们的表情,连他们的动作

人也能活灵活现的感觉到。可是细察文字,曹先生对他们的动作却没有写。

后世拙劣的小说家,比如林语堂写《京华烟云》,端木蕻良写《曹雪芹》,这两本书都

极力想模仿《红楼》的细腻,但这两本书对人物对白的提炼都不怎么样,模仿来模仿去

画虎不成反类犬,反不如鲁迅先生随意写出的《阿Q正传》更接近《红楼》的细节。我

的感觉,阿Q去尼姑庵偷萝卜那一段是五四之后最接近红楼细节的作品。

4。
除过对白的精致外,红楼细节的另一个特点是诗意盎然。这个在“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大观园夜宴”、“湘云醉卧”、“宝钗扑蝶”等片段上有充分的表现,当然,最典

型最有代表性的诗意片断是“黛玉葬花”与“宝玉叹花”。

黛玉葬花——我过去总怀疑这是曹雪芹化用唐诗而写出来的一个故事,是用诗入小说,

但看来看去,《红楼梦》中的故事,特别是发生在大观园内的故事几乎个个是诗,我这才

打消了过去的怀疑。曹公以诗意导引故事,而故事的细节中没有丝毫故意为之的痕迹,

一切都是实写,几乎百分之百白描式的实写,在实写中用细节烘托出诗意的氛围,让人

感觉诗意盎然却不失对故事的真实感觉。

这让我想起了五四之后兴起的所谓散文诗,那些写散文诗的人费尽心思花言巧语想写出

一种诗意,他们或者能将诗意写出来,但有意为之的痕迹是那样的重,重得让人读起来

感到窒息。后世或许只有《野草》是痕迹很少而写出了诗意的文字。不过可惜的是《野

草》很少有人读。

我的感觉,《红楼梦》细节上的诗意是《红楼〉最深奥最难以窥探其秘密的所在,平平

常常的一件事情,平平常常的几句对白,平平常常心中的一些痴想,在曹雪芹的笔下忽

然就如一首诗一般的趣味无穷、韵味无穷,让人反复多遍的看也看不厌。

《红楼梦》中的那些诗我并不是特别的欣赏,我觉得也就是一般清朝诗的水平,但红楼

梦的妙处是能让这些诗合乎做诗人的个性、当时的心境等,这也是个不容忽视的细节,

不过这个细节似乎很多人都说过,我就不饶舌了。

5.
<红楼梦>最难看进去最让看不进去的人莫名其妙的就是所谓的诗意。这个所谓的诗意似

乎根本没有办法可讲。比如李白的“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爱这几句的人爱得如痴如醉,不爱的人觉得那有什么好,就是写人想家乡了,没

必要大惊小怪将这几句捧得那么高。

在举个不很合适的例子。陕西关中一代的人多喜欢秦腔,沉浸在那种声韵里,感觉美不

可言。但外省不喜欢秦腔的人骂秦腔像驴叫。这有欣赏习惯的问题,也有对美感的认同

问题。

《红楼梦》的诗意应该属于古典美的那种诗意吧,和唐诗宋词基本是一脉相承的。欣赏

这种诗意应该有合适的心境。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已经很难保持欣赏古典美

的那种心态。那是种悠闲的缓慢的相对功利性不多的心态。

用这种心态欣赏红楼梦,会看到红楼梦的细节的诗意。现代的很多小说只要写出流畅有

吸引力的故事就可以算是好小说了,因为读者没有欣赏细节的要求,看过就罢,就扔到

一边去了,谁有闲时间仔细捉摸某个细节某一句话或某一个词的巧妙呢。

我一直认为欣赏《红楼梦》的人多是懒人,在现代社会却梦想过古典的悠闲日子,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人或许在事业上工作上也有勤快的,但他们一定喜

欢做梦,梦想着有朝一日什么也可以不干,悠闲自在,沉醉在某一种诗意里。

雪融鸿飞 发表于 2006-9-18 15:00:36

引用第0楼石之轩于2006-09-17 16:15发表的“《红楼梦》中的细节”:
先存个题目,待下来找时间写
晕~~~死~~~石头,这是你在秋爽斋的第一座烂尾楼 ^_-

lkvc 发表于 2006-9-20 20:00:11

轩上一日,坛上一年,三年过去了,看烂尾楼烂到何时?

zwh_hn 发表于 2006-9-21 07:10:57

搬把凳子坐着等。

雪融鸿飞 发表于 2006-9-21 16:53:43

呵呵,估计石头没虾米时间写滴说~~~

蓝雪儿 发表于 2006-9-22 13:24:39

吆,杏眼一瞪,“万丈高楼就平地起”了哈。

雪融鸿飞 发表于 2006-9-22 16:54:44

把偶想说却说8出来的话都说出来了,过瘾哦,作家的眼光看过去的角度就与红迷的角度8同,更专业,更细致~~~

雪融鸿飞 发表于 2006-9-22 18:34:44

石头偶粉崇拜你哦 8愧是石头~~~ 也惟有雪芹当得你糨子滴点评了~~~

雪融鸿飞 发表于 2006-9-22 18:38:31

呵呵,石头这么推崇野草,偶也找来看看~~~
http://luxun.chinaspirit.net.cn/yec.html

zwh_hn 发表于 2006-9-23 11:54:41

石头这么快就把楼建好了。雪融的预言破产了。

雪融鸿飞 发表于 2006-9-23 16:35:29

引用第9楼zwh_hn于2006-09-23 11:54发表的“”:
石头这么快就把楼建好了。雪融的预言破产了。
汗~~~

hufucopy 发表于 2006-9-24 21:07:11

<野草>之妙,完全都可以背诵的.呵呵.

<红楼>之妙也是如此,可惜没恒心背下..

荷乡依然 发表于 2006-9-28 23:20:03

红楼梦看过多次,每看一次有一种不同的感受,却从没有想过它的细节描述.只是觉得情况就是这样的.这大概就是读者与作者眼光的不同吧.

reader 发表于 2006-10-30 22:12:18

石头这篇文章见功力 ^_^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楼梦》中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