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孔子和庄子旅游观之异同
在中国旅游文化史上,先秦诸子既是旅游的最早实践者,又是早期旅游思想观念的拓荒者。在旅游观念方面,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比德说”和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逍遥游”遗泽后世,影响深远。孔子一生可谓游历丰富,曾经游览泰山、舞雩等地;游学于周,问礼于老聃;周游列国,游说诸侯等。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游中有学,游中有悟,把学习知识、传道悟道、生情悟情融为一体。孔子的游历生涯对其思想体系的形成影响极大。正是在游历的过程中,孔子关注的重心由“礼”走向“仁”,完成了思想理论体系的构建。“仁”以孝悌为本,它是儒家思想理论的核心和基础。克己复礼(周礼)则是达到“仁”的手段和途径。因此,周礼也成为儒家旅游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前提,如“三年之丧,练不群立,不旅行” ,旅游必须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忠孝节义”以及修身养性、礼乐教化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孔子反对读书人不顾家庭、不守孝道的滥游。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他的近游观、远游观和比德说。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代表着孔子的近游观。《孝经》、《礼记》和《荀子》也有类似的近游思想。这种近游观固然与农耕文明安土重迁的习俗有关,更主要的是儒家注重人伦的文化体现。儒家之所以提倡近游,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非正常死亡和伤残现象,从而实现其“老者安之……少者怀之”的仁政理想。如果既要亲近自然、修养身心、陶冶性情,又要恪守孝道、奉养父母,那该如何两全其美呢?孔子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良策就是近游。这也是孔子对郊游大加推崇的原因。如《论语•先进》中子路等弟子侍坐章。孔子请弟子们各言其志。子路、冉有、公西华等述毕,最后是曾点道出己志:“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击节赞赏曾点的暮春郊游“吾与点也!”。
其实,孔子并不是无条件地反对远游。相反,他还极力提倡读书人游学、游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等。不过,远游还是应该有前提的,这就是父母在世,“游必有方”。也就是在出门之前,必须制订好旅游计划,把旅游路线、目的地、时间、归期等告诉父母,以免父母担心牵挂。自然,如果父母去世,就不受此限制了。
可见,孔子的近游观和远游观从根本上讲是统一的。这统一的基础就是恪守孝道。就孔子看来,不管是近游还是远游,都应该严格遵循周礼规范和人伦秩序。
在游历的过程中,孔子不仅因礼得仁,而且将仁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形成了“君子比德”的经典旅游思想。
所谓“君子比德”,其基本涵义是:自然物的性质特征与人的品格道德有相似之处,人对自然物的爱赏与赞美,归因于自然物的某些特征能够比拟、象征人的某种美德;自然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的某些属性特征“似有德者”。 也就是将自然物的外观特征伦理化、人格化,从观念上将其纳入社会范畴,从而使自然之美与伦理之善联系起来。“比德说”虽然是清人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首先明确提出的。但它源于孔子所言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荀况的《荀子•宥坐》:“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西汉刘向的《说苑•杂言》中也有类似的记述。孔子的这种自然(大水)观,后人称之为“比德说”。从旅游客体——自然景观(东流的大水)上,前往观水的旅游主体——孔子独具慧眼地发现其可贵的禀性:仁、义、道、德、勇、法、正、察、志及善化等。也就是说蕴藏于自然景观中的禀性,类似于仁人君子的美德。孔子认为,热爱自然,游观山水,不仅可以怡情养性,还可以净化心灵受到道德教化。
《孔丛子》解释“仁者乐山” 的对话如下:
子张曰:“仁者何乐于山?”孔子曰:“夫山者,岿然高。”子张曰:“高则何乐尔?”孔子曰:“夫山,草木植焉,鸟兽蕃焉,财用出焉,直而无私焉,四方皆伐焉。直而无私,兴吐风云,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咸饗。此仁者之所以乐乎山也。”
可见,“乐水”是由于水的丰富变化,象征德、仁、理、义、智、勇等人文精神,“乐山”是景仰山的博大和无私奉献的胸怀。
“君子比德”说,一方面肯定了游观山水能给仁人君子以美的艺术享受更主要的是道德熏陶。在儒家的眼中的山水并不是客观的自然山水,而是人文化、人格化、伦理化的山水。因此,它具有与仁人君子相似的道德属性。正是如此,所以,仁者“乐山乐水”,同时也能从欣赏自然中获得伦理道德的启迪。这种旅游观,重人伦轻自然,重功利轻审美,从而奠定了儒家自然审美观的基础。另一方面,“比德”说,奠定了儒家功利主义旅游观的基础。强调旅游观览是为了“克己复礼”,经世致用,即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可以说,“比德”说奠定了儒家自然审美观和功利主义旅游观的思想基础。
在先秦旅游理论上颇有建树和影响的还有战国中期的道家大师庄子。庄子,名周,宋国蒙地人。他生平史书中记载甚少,年轻时曾作过漆园小吏,后来一直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庄子所追求的有养生之道、治国之道、为人之道等,而且悟道多从“游”中产生,以“游”启道。在他的著作《庄子》一书中,最具特色的词语就是“游”与“逍遥”,“游”字在全书中使用次数多达96次,实为诸子中所仅见 。
庄子所生活的战国中叶,兵燹四起,战乱频仍。他耳闻目睹了当时许多人间惨剧,深切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深重的苦难,特别是人们在精神上所遭受的痛楚,因而对现实、人生充满愤慨和悲观,“今世俗之君子,多为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 基于对这种人生有限与渺小的悲剧性体悟和对社会文化的批判,庄子痛切地感到追求人类精神上的解放是人自身价值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由此引伸、生发出了如何才能不被物役,不受外在环境、条件、制度、观念等所决定、所控制、所支配而保全人的自由,即庄子所谓的“逍遥游”的问题。
庄子的逍遥游既有哲学内蕴,又有浓厚的旅游文化意味。在学术思想上,《逍遥游》是庄子的哲学名篇,“逍遥游”是其哲学主要特色和理论归属。就其哲学内涵而言,主要指一种无意志、非理智、超功利的,游于玄境的心灵自由活动和精神遨游,是一种顺应自然的思维方式之“游”,是对于一种精神现象的哲学抽象和理论概括。而在旅游方面,“逍遥游”却代表了道家的旅游思想理论,是指不计功利,不借任何外力,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的自由自在的遨游。也就是在无拘无束的遨游、漫游中去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满足,并从中了悟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本质和规律即“道”——“自然皆道”。因此,道家不爱游说,只爱游学;不爱都市之游,只爱山泽之游。庄子常用“云将东游”、“去见鸿濛”、“雀跃而游”、“不知所求”等,总之,道家崇尚自然,反对束缚,主张自由自在无羁无绊的旅游,即无己、无功、无名的超功利性旅游。
在自然审美观方面,道家崇尚自然,反对人为创造。庄子认为自然本身便是一种完美的状态,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自然状态和谐而又有规律,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反对人化。
由上可知,儒家和道家由于哲学观和自然观迥异,导致它们在旅游观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分歧。简而言之,儒家旅游者是用伦理化、人文化的观点去欣赏自然山水,所以他们眼中的自然山水也就具有伦理特征;而道家旅游者是用一种超然的、非功利性的眼光去观照自然山水的,所以他们眼中的山水也就是未受人文功利濡染的客观的自然山水。从另一角度来说,庄子的逍遥游,旅游主体(旅游者)和旅游客体(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所以是心游,而儒家的旅游,功利性色彩浓厚,尚未超脱世俗,所以依然是身游。
但是,在天人关系上,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真可谓是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若从影响而言,在先秦旅游文化史,儒家的“比德说“比道家的“逍遥游”更受人推崇。不过,自东汉开始,我国的旅游活动和旅游思想理论建设却再也离不开“逍遥游”。 当然,不管是孔子还是庄子都是中国旅游思想史上的拓荒者,他们的旅游思想都属于中国旅游思想宝库中的弥足珍贵的珍宝,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有意思,不过,孔子的游是旅游吗?父母在,不远游,是指不出去游玩吗? 属于广义的旅游 楼主想法很有创造性阿~~哈哈,开眼界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