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圆故里明
雨夹杂着由远及近的雷声,滂沱着,流淹着,由烤人的夏季进入萧瑟的秋日了。银盘的月亮隐去了,其实它就在我望不见的地方,慢慢成长着,我几乎可以随时随地感受着它的变化,仿佛那一轮柔和的光在抚摸着我思乡的情愫,也许不过几天,它就会圆了,圆在我故乡的田野上。儿时的月亮耀眼,月下的影子明晰,几乎可以在月下习字读书。没有水泥森林的遮挡,没有随处可见的污染,月仿佛就挂在头顶,一跳脚即可以摸到它的触角。这个时候奶奶就会颠着小脚,端一方小凳,在月门的葡萄架下,开始绵长的讲古,无需印证故事的真伪,只需伸出还幼稚的两耳,把那些美妙的传说,灌在心深处,用的时候回味一番,却也是快乐,悠长的。
不知中秋始于何时,考证对于奶奶也是无需做的,只告诉我很久以前鞑子侵入中原,所到之处杀掠无度。汉人本就反感来自于蛮荒之地的野人,何况又是如此剽悍无羁,汉人便相约八月十五月明之时,以圆圆的薄饼为信号,杀尽鞑子,光复汉人政权。圆圆的薄饼是不是象征圆满成功,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了这个团圆的节日竟是与杀戮纠结在一起,虽有些不快,倒也不会为此难过。
无论来历如何,对一个懵懂中的孩子,最在意的也许不是节日的由来,节日来临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吃到平日里难见的“好吃的”。生活窘困的岁月,供销社月饼少得可怜,零零散散趴在水泥的柜台上,引得孩子们三三两两去看,咽着口水。无钱可以买这样奢侈的月饼,偶有同龄伙伴吃着半块这样的月饼,竟可以尾随,仅是尾随。
奶奶是个精致的人儿,刮净手巧,出身大户人家,做的一手好点心,说起她儿时家里点心铺子的各色点心,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口水不由重重地就流到地下,松软的黄土上就有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坑。
眼看中秋来了,望着几个小谗鬼,奶奶不说别的,乐观的她也忙了起来,买不起月饼,可以做些替代品。从供销社买斤白糖,与有限的几个鸡蛋掺在一起和好面,然后把家里旧时代留下的点心模子刷洗干净,一个个嗑出来,放在高粱秆编制的盖子上,稍微醒一醒,即放到大锅中烤,这种烤制需要技术,比如柴禾只能是小麦末子,而且不能用旺火,还要不停的翻过来翻过去。一会的功夫,就发出了一阵阵香喷喷的味道,我和妹妹这时一定会站在奶奶的身后,两眼叭叭地看着,奶奶直起腰,揉着被烟呛着的眼睛笑骂道:小馋鬼,一会就给你们吃。
等到奶奶做完一切,我也就和妹妹吃了个饱,一溜烟出去玩耍了。 再回到家,奶奶早就找到很多家什,把做出的点心分成等份,每个孩子一份,自己保存。奶奶说:好长时间不会吃面食了,省着点吃!我们就会找一根线,把这些小狗小鱼小花图案的小点心穿成串,高高地挂在家中的后窗上,每天放学回家,先去看看少了没有,但却舍不得吃,一直等到风干了,才一点一点咽到肚子中!
儿时虽然贫苦,但是苦中也有乐,直到今天我还想念奶奶的一手绝活。中秋到了,逝去二十多年的奶奶,你在那边还好吗? 文字质朴亲切,很耐读。哈,欢迎柳叶眉常来。 每逢节日将至,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就更深。柳叶眉带来的文字让我的思绪也回到了从前……
欢迎你,柳叶眉,希望你在这里玩得开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