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荷听雨 发表于 2006-8-9 22:31:47

【园地活动】走近《黄花赋》——8月16日晚7点-9点编辑作者与书友面对面

书园书友石之轩的小说《黄花赋》于今年六月出版,他高兴之余也把全文贴在书园。看他的自序,被他的誓言及坚持十年终于完成心愿的举动感动,在文学版面发起征集网上读书园地书友读历史小说《黄花赋》后的原创书评、读后感。没想到引来伯乐——《黄花赋》的编辑樊东屏对书园的关注。他为了跟书友面对面交流读《黄花赋》的感受,答应了我提出的现场采访要求。樊老师定于八月十六日莅临书院,接受大家的提问。

樊东屏简介:文联出版社资深编辑。 为人正直不喜张扬,经过商下过海,阅历非常丰富,对社会各阶层均有接触和了解,他自己写过一本书,叫《玉石之路》,他做责编,编过的书很多,其中有一部叫《踏入生死界》的书是她比较欣赏的,这部书主要讲的是暴力犯罪、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当然,樊老师最得意的是发现了《黄花赋》

   读书交流区以“找书、交流书、推荐书、读书、评书、讨论书”为主,我选在妙笔生花做采访现场,请感兴趣的书友读读《黄花赋》,请没时间看原文的书友看下我整理的帖。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谢谢大家!


历史小说连载《黄花赋》

作者:石之轩

妙笔生花——《黄花赋》读后感,真诚回报——作家签名书飞入书房

组织者:听雨

《黄花赋》的艺术价值与史学价值——文联出版社资深编辑樊东屏访谈

作者:飘雪


管窥《黄花赋》

作者:玩月楼主

《黄花赋》解读——枭雄们的驭人之术

作者:玩月楼主

黄花赋精彩片段集锦

整理:雪融鸿飞

三说《黄花赋》——为“拣拾我们遗失的灵魂”而努力

作者:雪融鸿飞

看《黄花赋》引起的思索
作者:网海冲浪

酹酒独叹《黄花赋》,茫茫网海知音稀
作者:江湖痴人

识《黄花赋》与石头
作者:轻挽云裳

<黄花赋》全面匡正《走向共和》的人物评价(引起争议的一个帖子,仅代表个人看法)

作者:闲云牧鹤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再读《黄花赋》
作者:雪融鸿飞


历史的血祭——我看小说《黄花赋》

作者:雪融鸿飞

黄花赋》中描写美女的几个片断

作者:石之轩

闲读《黄花赋》,笑谈风云人物

发帖:听雨

一部《黄花赋》,百年苦笑醉如痴

文章提交者:孤云出岫

随笔《黄花赋》

作者:江南一粟

《黄花赋》的写作特点*多元化的人物性格述写

作者:江南一粟

《黄花赋》中之慈禧

作者:江南一粟




另有相关评论及写作背景方面的介绍资料在 黄花赋吧

颠倒梦想 发表于 2006-8-9 23:12:30

请大家多多支持,只要有好的问题,一律奖励

zm799 发表于 2006-8-10 13:34:05

《黄花赋》设问
1.小说开篇就写李鸿章。李鸿章是晚清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在大厦之将倾的时期,他也无力回天。然而他却担当了一切历史罪名,如卖国贼……。在你的笔下,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学识、有思慰、而又非常敬业的人。那么,李鸿章是怎样被妖魔化的?
2.段祺瑞也是你书中重墨描写的人物。他没有房产,他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他因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和抵制袁世凯称帝这三件事,有“三造共和”的美誉。
    在弥留之际,依旧忧国忧民,阐述复兴之道,足可传世。你的小说中对其闪光点描写似还不够。遗嘱中说:“余年已七十有余,一朝怛化,揆诸生寄死归之理,一切无所萦怀,惟我瞻四方,蹙国万里,民穷财尽,实所痛心,生平不喜多言,往日曲突徒薪之谋,国人或不尽省记,今则本识途之验,为将死之鸣,愿我国人静听而力行焉!则余生虽死犹生,九原瞑目矣。国虽微弱,必有复兴直道,亦至简单。”本此八勿,以应万有,所谓自力更生者在此,转弱为强者亦在此矣。余生平不事生产,后人宜体我乐道安贫之意,丧葬力崇节简,殓以居士服,毋以荤腥馈祭。此嘱。”
段祺瑞是个境界很高的人,他何以不能作为正面人物视之?他与当代官场是否有可比性?
3. 段祺瑞嘗留下亲笔遗嘱“八勿”,你的小说中对此未有涉及。“八勿”内容是:
   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
   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
   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
   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八勿”对当代道德教化还有作用吗?
4.历史是一面镜子,或者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百年前的变法与百年后的改革有许多相似性。能否从变法的结局看到改革的前景?
5.《黄花赋》中形象饱满、有血有肉的人物超过一百多个,慈禧、光绪、荣禄、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袁世凯……!这些人物墓本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且多被历史扭曲。如果重修清史,会対这些历史人物怍出客观评价吗?

山野村妇 发表于 2006-8-10 13:43:31

哈,村妇浅陋,不揣冒昧,先抛几块砖。
1。樊老师阅书无数,对好书自有职业敏感。请问樊老师,您读到哪里就可以断定《黄花赋》是一本好书?
2.您认为历史小说最难把握的是什么?这方面石之轩做得如何?
3。您认为《黄花赋》的最大的价值在哪里?
4。您能说说《黄花赋》的不足?(石兄别砸我哦)

xiezi99 发表于 2006-8-10 23:16:34

Re:【园地活动】走近《黄花赋》——八月十六日编辑作者与书友面对面

喜欢读书的人不免疏离现实,樊东屏经过商下海,阅历丰富,对社会各阶层均有接触和了解,他如何能做到读书而不超脱,入世而又不忘读书?是什么使他能在自己的事业中有所成.然则他又是否有所失,失去又是什么?

石之轩的毅力令人感动,然而是否坚持是每个人成功必备的要素?用十年来写一本书,是不是很夸张,贵在坚持是否对每一个人都适用?以樊先生丰富的阅历,对石之轩会如何评价,樊先生自己是怎样处理人生中的选择的?

对于书园年轻的书友,樊东屏先生会有什么样的忠告,一个人怎样才能更快的找到自己的路,少一些错误是否可能?如何才能做到?

樊东屏先生对网络怎么看?网络和现实是否是矛盾的.如果将来网络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网络是否会替代现在的人际关系而成为主要的交流手段?网络对我们是善还是恶,是利大还是弊大?作为一个编辑,他是否更熟悉网络,网络在他的工作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另外,最后一问,樊东屏先生是否认为窃书不算偷,如果答是,则直接授予中级会员资格.

草民一丁 发表于 2006-8-11 00:50:51

惭愧, 惭愧........

佩服, 佩服........

惭愧的是...村妇抛砖, 俺只能砍个土疙瘩. 佩服的是, 这书园的学士不是拿来吹滴,
'《黄花赋》设问' 让俺长知识.... 石头'拍马屁的研究'老土拜读, 你看, 俺这算不算在拍马?

如果, '黄花赋' 是一座藏隐在绿树葱山中的殿堂, 那此时的老土还站在几个山头外, 用吹火筒'筒窥'黄花呢.

下面是俺读http://readfree.net/bbs/read-htm-tid-203482-keyword-.html一帖时的几个疑问:


1."起码,我是认同书中的历史情节的,过去有一句极权威的话叫作:农民起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但这句话不能万世不改,它也要经得经历史的考证。..."
中国的问题, 农民始终是最苦, 最艰难, 承受最多,付出最多的一群人. 他们同时也是决定国家政权的中坚. 看看历史上的无数次朝代变革, 包括现在的政权, 几乎无一不是靠农民的坚强支持成功的. 黄花里那许多被'历史这妖兽' 吞噬的中华精英如果早看到"最贫贱的==最珍贵的"道理, 恐怕轮不到共产党人坐天下.

不知道能否请樊东屏老师就此讲解一二.

2. 不能扼制人们的思考,有一句话叫“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也不能“人类一思考,上帝就烦恼”,
俺觉得说的特别地好, 您能不能也就此发挥发辉, 愚民, 尤其是愚化农民始终是帝王强化统治的利器, '黄花'一书在教化愚顽上有何功用, 民智不开, 国无强日, 这也是无数'黄花'英魂难灭的遗憾. 也请老师就此赐教.

为“拣拾我们遗失的灵魂”而努力。
到底什么是我们遗失的灵魂? 黄花之中, 革命精英抛头颅, 撒热血的献身精神是不是? 反抗精神是不是? 自立,自强, 生生不息, 战斗不止的精神是不是? 还是逆来顺受, 宽容大度到麻木不仁才是.

sd831579 发表于 2006-8-11 07:39:13

学历史时李鸿章、段祺瑞身背历史的罪名,看了之后感觉的历史是骗人的?
还是历史故意扭曲的?

颠倒梦想 发表于 2006-8-11 08:31:39

引用第6楼sd831579于2006-08-11 07:39发表的“”:
学历史时李鸿章、段祺瑞身背历史的罪名,看了之后感觉的历史是骗人的?
还是历史故意扭曲的?
或许不是历史骗了你?而是你被骗了?

再见阿郎 发表于 2006-8-11 08:40:37

引用第7楼颠倒梦想于2006-08-11 08:31发表的“”:

或许不是历史骗了你?而是你被骗了?

不对,飘雪、颠倒梦想、讨人艳对李鸿章就有三种看法,6楼的仁兄该怎么看就怎么看

草民一丁 发表于 2006-8-11 09:08:47

引用第6楼sd831579于2006-08-11 07:39发表的“”:
学历史时李鸿章、段祺瑞身背历史的罪名,看了之后感觉的历史是骗人的?
还是历史故意扭曲的?

读书识字 与 读书知史 好象不是一码事儿

krttg 发表于 2006-8-11 09:13:12

1、黄花赋,这个名字比较奇怪,为什么会起这个名呢?
  我想,一般人看了,不会知道黄花赋是什么,就如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不知道,我就会觉得作者的唬头,如同差的电影(比如无极),发行前,搞一些新闻,吸引眼球。我最讨厌这样的误导,应该有些人的想法也是这样的。为什么不起一个让人看了就大概明白书的内容的名字呢?
2、这是什么性质的书?历史记实还是什么,其内容与历史有多少相似呢?
  本人认为,不是那个年代的,就不知道历史的真相,就算是那个历史年代的,也不知道历史的真相。
3、石之轩先生把它发在这个坛子,让我等小会员也深感荣幸。可以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个坛子来发吗?
   这个坛子,会员虽多,但找书的多,读书的气氛可不是很浓的。
4、现在,讲究版权。石先生为什么把全部内容发在网上,不怕被它人利用吗?如,更容易让人盗版,网上书屋作免费书来用,等。

crane_1979 发表于 2006-8-11 13:08:50

黄花赋,这3个字使我能联想起来的只有广州的黄花岗了,还有秋瑾...书的名字挺好的.
没很多时间,看了坛子里的小说帖,还没有贴完,不过觉得后面应该比前面还要精彩.又看了精彩片段,的确很精彩.

更感动于作者自序里说的一段话:“才学不是很重要的。这件事,历史学家干不来,他们太严谨;文学家干不来,他们太浪漫;教授专家们干不来,他们嫌写近代史,要担许多不必要的风险。所以,这件事,只能由草野之人,没有心机之辈,半瓶子醋的我辈来完成,历史的重担落在身上,不接住这个担子,要愧对后人呀。”

我想提个问题:

小说的文字精简而生动,塑造的很多人物让人读来总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可是同时我也有一个疑惑:该部小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大量丰富生动的细节描写.作者自己在前序中讲的非常明确:写这部小说是要以古鉴今的.细细读来小说的确很精彩,可是总感觉大量的细节描述下,属于那个时代的苍茫沉郁的韵味似乎少了一些,毕竟那是一段沉重的历史...作者似乎的确无意去多表现那段历史的沉痛,而更重点表达的是对现实的反思.

我想请问樊老师
1 一部好的历史小说您认为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2 您对这部小说的细节描写与该作品的历史思想是如何评价的?
3 历史小说创作中,著作的历史真实的表达以及对现实意义的思考哪一部分更为重要些?您认为这两部分应该如何平衡比较好?

apprenti 发表于 2006-8-11 15:18:34

本书内容精彩!读后引发思考.

lkvc 发表于 2006-8-11 21:52:08

我最近对组织机构很感兴趣,今天看到第六十一章,其中写道:

转眼便是一九一一年的三月了,清廷经过一番酝酿,宣布责任内阁成立。邸报一出,举国哗然,国内外的立宪派们也悲愤莫名,再难忍朝廷之倒行逆施,奋起与之相抗。
责任内阁组成人员如下:
    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皇族亲贵)
   协理大臣:那桐(满族)   徐世昌
   外务大臣:梁敦彦
   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皇族亲贵)
   度支大臣:镇国公载泽(皇族亲贵)
   学务大臣:唐景崇
   陆军大臣:荫昌       (满族)
   海军大臣:贝勒载洵    (皇族亲贵)
   司法大臣:绍昌       (皇族亲贵)
   农工商大臣:溥仑      (皇族亲贵)
   邮传大臣:盛宣怀
   理藩大臣:寿耆       (皇族亲贵)
内阁十三名成员中,皇族亲贵占了七人,举凡海陆军、民政(主管巡警)、财政等重要职位,全由皇族掌控,时人称其为“皇族内阁”。

请樊老师能否对这个组织机构进行点评?

ramond 发表于 2006-8-12 17:44:39

想问问编者对书中涉及历史人物最喜欢的是谁?
最憎恶的人物是谁?谈谈理由。

您更看重《黄花赋》的学术价值还是市场价值?
如何找到两者平衡点?

woshushu 发表于 2006-8-13 16:30:24

论坛开展这样的活动很能提升气氛的, 只是,没有功底,没有水准,恐参与的不够专业呢!(声明:我只看了序和第一章)
感觉石先生是想表现一下民国时期的乱世,就像罗贯中写三国一样,您自己心目中有自己所倾向的人物或派别么?
查了一下,石先生不是科班出生的作家,您有自己的工作,写一篇70万字的历史题材的小说,网上说是花了两年时间,如果是的话,平均每天得写958.9个字,这个速度比较快了。怎么做到速度和质量的均衡的呢?
我是俗人,您能透露多点细节,我可能更感兴趣。
另外:民国时代,是白话文普及的时代(尤其是五四运动后),您的小说中,人物语言要是能体现白话和文言的变化,那该是一部多么新潮的小说啊。呵呵 瞎扯了!
祝您创作丰硕!

zyzy 发表于 2006-8-13 17:50:31

请问樊老师:
1您如何看待历史题材的小说及电影、电视剧创作在历史真实性上应该注意的问题?这本书的虚构成分和史实成分各占几何?您认为它在这方面有何得失?
2历史小说经常流为传奇,有很强的通俗性和趣味性,但缺乏思辨深度和审美韵味,这部小说您认为有无越过这一樊篱?
3《走向共和》一剧深入人心,很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被评价具有“人性”,您如何看待这本小说与该剧的区别?

追梦的水手 发表于 2006-8-14 13:53:39

请问:
1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写历史或许也不能免俗?!比如作者石之轩
先生,可以免除徭役:“托(原文如此)地,洗碗,倒茶,浇花这些劳役。” 还可以获取特殊权力“独霸电脑”。您意下如何?
2 无论如何要感谢您给大家推荐了一本好书,中国有个成语叫高山流水,一个叫俞伯牙,一个叫钟子期,
说巍如高山,浩若江水。您个人认为在《黄》中大家该如何分享您领略到的高山流水?换句话说:山高在何处?水浩如何状?能否点拨一二?!
3 曾国藩是一代名臣,吴佩孚人称常胜将军,冯玉祥又叫倒戈将军,汪精卫还要曲线救国, 您如何去看待对历史的艺术加工?《黄》作者石之轩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好,如果您来写这本书会多些点缀还是相反?
4 大而化者谓之圣贤。随俗而化这也应该是圣贤!读《黄》个人以为雅俗共赏,一个最明显的特点,也是自二月河等“新历史作家”以来的共同点:作品在格式上改动就可以叫电视剧本了。有声有色,很符合大众胃口,假设明天比如陈导张导冯导找您和石先生要如此,您觉得原名如何?不会仿照《走向共和》为《走出迷茫》吧?

cxbed20 发表于 2006-8-14 18:31:46

曾发短信请教作者:

    近来一直在读大作,结合此前看的李敖《北京法源寺》,今日突然思考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康梁变法失败后的营救中,您好象是有意弱化甚至回避了对谭嗣同的表现的处理以及对大刀王五的描写?是有意还是疏漏?还是故意区别于《北京法源寺》?

   因为按您所说:“作者试图用全景式的扫描,用精微的特写,将这一段历史以及活跃在其中的英雄、枭雄、巨奸、泼妇、美女等等人物活画出来,所以素材多取之当时人物的回忆录、日记等等,以求真实准确。对一直以来的英雄人物,不作主观的拔高渲染,对一直以来的反派人物,也不作贬低或者丑化,只想如实地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并通过这些人物和故事,对中国的民族心态能做一些有益的探索。”是否您所收集的资料中这二人原本稀松平常不值大书特书?不然为何对谭嗣同简略处理?个人觉得,在戊戌变法中,谭嗣同表现的彻底性和“可不死而慷慨赴死”、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杀身成仁”等甚至远甚于康梁!而大作对此却似乎吝惜笔墨;而对大刀王五,您更是只在第十章中“谭嗣同当时与朋友大刀王五约了十多位有武功的志士,欲越墙入紫禁城救光绪出来,但数次未果。”一句话带过!王五的大名也仅仅只在此出现一次!让俺怎不对二英雄在大作中遭受如此笔墨待遇而扼腕叹息啊!

   就已经看的章节中,感觉您对人物的刻画和描述非常到位!闭了眼那些个人物如黄兴、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等等也历历在目!但本人觉得,在谭嗣同和大刀王五这两个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气概,实在值得大书笔墨的!大作没有对这二人好好刻画,愚弟心中着实有点感觉美中不足怅然若失,并为此心生憾意啊!

cxbed20 发表于 2006-8-14 18:35:37

关于章数:

我在网上看了52章的纸版的书,感觉结尾收得太仓促!一些章节,尤其是看了贴得比较全的字后,感觉就更明显了——这可能就是压缩出版造成的吧。——为什么老兄当时那么着急不惜打乱结构、删改不少章节出版呢? 章回小说75章的不多见,80、100、120章的倒多见,石兄当初思筹章目结构框架时,有没有考虑过写成80或100章吗?要是一开始就推出100章的出版,一定更为成功轰动!

呵呵,支持写成100章的啊。并且将“共和前夜风云录--《黄花赋》”改成“走向共和风云录--《黄花赋》”,这样可以在出版的纸版的最后的“不多时日,便暴发了挽救共和的"二次革命(《黄花赋》全书完)”之后的二次革命等等内容可以写进去,还可以增加一些历史人物的刻画。

不过,若是改成走向共和风云录的话,好象难度更大了点,因为可能要写到1949左右了吧?这样对国共的一些人物、事件等等就不好约略,就是写成120章,只怕仍保持原来的结构的话,也难免前详后简头重脚轻啊。

呵呵,瞎说一气,又多嘴胡扯止不住了,汗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园地活动】走近《黄花赋》——8月16日晚7点-9点编辑作者与书友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