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驭夫,朝向东方顶礼
在西部大荒,昌耀是一棵诗歌的大树;在当代诗坛,昌耀是一种“奇异的现象”。有人称其为伶仃的荒原狼,有人说他是一枚在火焰中沉思的黑陶……这位头戴荆冠的行者,视诗歌为生命,执著于认定的艺术之路。在路上,他时而沉默,时而狂热,始终不变的,惟有那份对诗的虔诚…..“昌耀是不可替代的,如青铜般凝重而朴拙的生命化石,如神话般高邈而深邃的星空,我们深深感谢他,留给诗坛一个博大而神奇的认识空间。”这是中国诗坛对诗人的评价。笔者以为,要真正了解昌耀,读者的目光须深入诗人之内心。假设昌耀是一枚核桃,我们应劈开其坚硬的物质外壳抵达其心灵深处。此时,我们便会惊诧于这位诗坛的英雄,竟有着如此柔韧的性格、细腻的情愫和深邃的思想。受难的囚徒抑或英雄先讲一段关于诗人早年时的故事吧。这段故事与他的性格有关,而他的性格更与他的诗歌有关。
13岁的昌耀在湘西军政干校当学员时,因自小怕鬼不敢起夜而常常尿床,遂被部队退回中学继续读书。诗人自称他从小就是个爱哭的孩子,无论恐吓或哄逗都作用不大,非要哭到忘记了哭的动因而觉得无聊时才逐渐降低声调,哽咽着慢慢休止。然而他哭时由于被哄骗怕鬼而不敢看门外,只是盯着油盏中燃亮的灯火。渐渐地,他发现灯火透过眼中的泪水而折射出许多光束,像芒刺、像花朵在双眼的闭合中变幻不定,忽明忽暗,忽大忽小,美丽异常,他便被这火的精灵迷住了。可见昌耀孩童时就是一个对美的敏感者,那粒灯火早在他幼小的心田里埋下了诗的种子。昌耀认为哭是一种感情的发泄,孩子的眼泪是纯洁的。这让人极易想到他的诗论——“创作是类似痛与哭的联动关系,是情动于表而形于外,只有葆有孩童的纯真和哲人的慧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谁都知道,倔强的孩子是不轻易流泪的,而性格柔弱的昌耀却能透过泪光发现一些为一般人所忽视的事物,如跳动的灯火和那根倍受煎熬的灯芯,足见诗人情愫之细腻,这或许预示了他今后作为一个大诗人的创作倾向?
昌耀于1951年赴朝鲜作战,在“停战协定”签字前十余日在大元山身负重伤,尔后在河北荣军中学完成高中学业,便怀着对西部高原的向往和满腔热情,报名参加大西北的开发。于是,这个柔弱而又敏感的男儿《踏着蚀洞斑驳的岩原》向我们走来——“午时的阳光以直角投射到这块舒展的甲壳。/寸草不生。老鹰的掠影/象一片飘来的阔叶/斜扫过这金属般凝固的铸体,/消失于远方岩表的返照,/遁去如骑士。/在我之前不远有一匹跛行的瘦马。/听它一步步落下的蹄足/沉重有如恋人之咯血。”这便是1961年的昌耀,像一只老鹰的掠影,像一片飘来的阔叶,像一位啸然的骑士,像一匹跛行的瘦马。他满眼是午时几近直射的阳光,他踏过蚀洞斑驳的岩原,踏上了一片赭色的土地,并驻足于一处“荒甸”——青海。他在《荒甸》中说:“我不走了/这里,有无垠的处女地”。60年代的青海,对于中国诗坛来说的确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昌耀便决心在这儿作一个开拓者:“而我的诗稿/要像一张张光谱/扫描出——/这夜夕的色彩/这篝火,这荒甸的/情窦初开的磷光……”“情窦初开的磷光”作为一种夜夕的色彩”在诗人的心头闪现,足见其情愫之细腻。而在《夜行在西部》中诗人说:“不时,我看见大山的绝壁/推开一扇窗洞,像夜的/樱桃小口,要对我说些什么……”诗句富于美感而又意义深邃。“樱桃小口”到底要“对我说些什么”呢?诗人久久感怀,读者更是遐思无限。
早岁丧母的昌耀,在坎坷的人生之旅中品尝着不绝如缕的痛苦:父亲在“文革”中不堪负辱而落水亡故,自己也因在《青海湖》1957年第八期发表的两首短诗《林中试笛》而成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达22年之久……“我是大地的士兵/命运,却要使我成为/大山的囚徒……在我身边,/从石隙里长大的/一株野蒿/紧贴着我的鼻孔,/悄声编制花蕾,/默默吐送芬芳……我僵卧在地铺上。/腐草的霉气,/混合着血腥、汗臭。/老鼠在我身上任意穿梭。/背后,是失去自由的手……(《昌耀诗文总集·大山的囚徒》)。
满腔的热忱换来的却是冰冷的镣铐,对此,诗人还能说些什么?只有木讷、沉默,这种沉默中渗透了惊人的坚强与柔韧——22年呵,有谁亲历了此种苦难而仍旧执著于诗的航线?诗人常为马的沉默而感动,遐想着马驹涉水、甩着尾翼,为自己美润的倒影而有所矜持;甚至当他蜷缩在山地间的陶器作坊,转动钧盘,也将美的寄托赋予一只只泥盆;他在冰山雪岭剥取岩芯的石棉,心底都为破损的希冀纺出补织的韧丝;他易于感伤,泪眼迷朦,叹息人们对于泪水讳莫如深;他曾将自己的归宿定位在山野的民族,欣喜成为北国天骄的赘婿;他重温高山草甸民风之拙朴,让自己享有另一层蜜意柔情;即使身为囚徒,他仍能在抑郁和苦难中赞美泥土、阳光和生活的不朽。试想,如果没有那份柔韧,诗人怎能度过二十多年的苦海再次挺起倔强的头颅?如果没有那份细腻,诗人怎能在被驱赶劳作时将自己喻作涉水的马驹?而在其中,又蕴涵着多少深邃的诗情! 很少看到关于昌耀的文字了,谢谢楼主还记得他。 斑竹不必客气,初到贵版,写了一些不成熟的文字,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