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吗?
“污染避难所假说”最早是由Walter和Ugelow于1982年提出的,该假说一经提出就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很少有学者对“避难所”的产生机制进行精确的阐述(Eric Neumayer)。首先该假说的提出者(Walter&Ugelow)认为,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产品的价格趋于一致而与产地无关,从而生产的区位选择则取决于生产成本。如果各个国家除了环境标准外,其他条件都相同,那么污染企业就会选择在环境标准较低从而环境成本较低的国家进行生产,尤其是那些环境敏感性和区位敏感型产业,这些国家就成为“污染避难所”。由于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或保护强度低于发达国家,所以发展中国家成为污染产业的“避难所”。“污染避难所假说”的支持者们把国际流动资本形象地比作一艘行驶在公海里船,这艘船正在寻找可以以绝对低廉的价格登陆的港口,于是港口的所有者们开始为吸引这艘船能在自己的港口登陆而展开竞争—允诺为外资提供更高的污染“补贴”,即竞相降低国内的环境标准,以便为梦寐以求的外资的进入减轻负担。最后,资本在环境标准最低的国家“落户”,这个国家就是最佳的污染产业的“避难所”,是投资者的“天堂”,同时也是环保主义者的“噩梦”。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广泛的吸引外资,利用外资是重要的经济政策,但是,我国环境质量的退化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是否已经成为了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 勿庸置疑,为了国家的发达和为了发达的国家,牺牲的环境代价已经大得惊人了。 难道“难道先污染,后治理”的愚蠢做法是亘古不变的定律吗??????? 从政要有“政绩意识”,此乃为官常识,我们的政绩意识通常又非常的急功近利和片面,例如:形象工程、招商引资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