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ang 发表于 2006-7-19 13:53:03

可贵的证伪精神与偏颇的反归纳——初读《科学:猜想和反驳》

写在前面的话:
因为科学哲学并非我的主业,发在该区只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希望能够看到大家对我的观点提出看法,对我的错误观点进行指正,对这个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
文字版本如果没有得到许可,请勿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载。

   《科学:猜想和反驳》是卡尔•波普关于科学哲学的通俗论文集(演讲集)。波普在文中对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得到科学与伪科学的分界问题,通过对休谟和康德学说的批判确立科学的发展问题,即非归纳的猜想和反驳。
1.科学与伪科学的分界问题
   波普认为科学理论有其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可以科学地推测现象将会怎样,或者不会出现什么现象。人们可以将科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以事实客观证实或证伪这一理论。进一步说,理论应该主动应用于实践,检验其科学性,而不是被动地面对各个事实,使人们用理论牵强附会。波普指出那种见到什么事实,甚至截然矛盾的事实都能自圆其说的理论是不具有科学性的,因为理论被后来者肆意诠释、甚至扭曲,破坏了原理论的简洁性、科学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没有科学性的内涵,如果一个理论如果没有缺点,就证明了它无法发挥科学理论的作用。
   波普使科学和伪科学分野:前者具有被证伪的可能性,后者虽然具有从某种发生的意义上说很可能是“观察结果”,但是无法被批驳,无法用实验观察来验证它的可能错误。波普针对逻辑实证利用纯粹经验去证实理论的作法,提出不同意通过纯粹现象、观察来区分科学和伪科学,具有进步性。逻辑实证只讲证实虽然可由观察得到了部分理论,但也使伪科学混入科学阵营,而伪科学存在故意欺骗现象,采用毫无因果关联的论断;而且逻辑实证追求纯粹经验将无法切实观察、不易观察的科学事实排除出科学范畴,从而使部分理论丧失。
   波普批判那种每条新经验都无一例外地证实理论,提高理论精确性的做法。他认为证实意味着可能从本无规律的地方探求理论,而不去怀疑理论的正确性。自此,波普从证实跳到证伪,走上另一个极端。虽然波普承认证伪是以证实的理论、信念为基础的,承认逻辑论证在批判中具有发现理论弱点、失误的作用,但是他片面夸大了证实和证伪在科学性上的差距。他甚至指出“可以把批判态度(检验、反驳、证伪)看作是科学态度”,认为证实必定是教条主义,把试图应用和确证规律和图示的证实看作“伪科学态度”。
   证实和证伪被波普割裂,而实际科研工作中两者处于复杂的统一体中。科学在量化积累为代表的证实中成长,通过质变为代表的证伪得以飞跃性突破。科学和伪科学的分界是复杂的。一方面,遵循归纳的科学家从冗长的观察和实验序列出发得到、证实理论,而伪科学的知识来源于臆断和猜测,但因为某一伪科学的成长过程人们很难了解,所以直接用证实分界的确有着困难;另一方面,科学性可以通过尝试性证伪(结果可能是证实)实现,而伪科学在证伪行为面前无所遁形,所以在分界上,证伪的确有着先天优越性,但决不能因此否定证实的意义而片面追求证伪。表面上证实和证伪无法调和,实际两者皆有合理的成分,前者是科学发现的途径,后者用于科学证实(证伪),即证明的行为。证实和证伪不能偏废,不可绝对化。对“证实”的理论接受,并持尝试性修正的态度,有意识地、审慎地发现错误,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将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的确是对科学的理性态度。
   波普认为一个理论建立了就不拥有发展,如果有缺点,就应该被完全抛弃。这表明波普的想法过于偏激。
2.反归纳的猜想和反驳
   波普深受休谟和康德的影响,因此他的理论大部分建立在对这两者学说的批判之上。
   休谟从逻辑上驳斥了归纳法,却在心理学上试图解释归纳行为。休谟和波普都认识到归纳法的不完全性,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休谟认为人有期望是因为多次重复产生了习惯。波普反驳认为弹琴等多次重复产生的是无期望、无意识;走路等在重复能起作用之前就已产生;而且产生期望不一定需要多次重复。波普认为伤害性行为产生的期望不是“因为人有了归纳的习惯”,这种“期望、预期、假定或者兴趣的体系”是先验性的,或者说因为认识的相似性。幼犬的例子属于特殊心理学的例子,用此反对归纳行为的存在并不合适。幼犬可能并非是归纳,而是恐惧再次受伤而去逃避试错。
   波普用故事说明没有确定目的性的观察是没有意义的。波普认为“观察总是有选择的。它需要选定的对象、确定的任务、兴趣、观点和问题。”但他忽略了科学家有理论兴趣、特定的研究问题之前的观察(已有的确定性问题除外,那来自于他人的观察),这时并不一定已经采纳了一种思考框架,可能只是来自于本无意识的观察,即使观察到的事物是类似的,在观察初期也很可能是全盘接受得到的信息,而后偶然性或有意识地发现其中有规律性的体系,或者不能在旧的理论框架内解释的问题,并带着某种期望深入观察、归纳。因为由观察到部分现象相似性(或非相似性),由期望得到绝大部分现象的相似性(或解释非相似性)到对绝大部分现象的观察、归纳,这是科学探索的普遍道路。如果没有前观察,怎么会有对相似性的期望?因此“期望找到规律性先于对相似性的认识,而一切观察都包括对相似性(或不相似性)的认识”是站不住脚的。
   波普随后举的婴儿吃奶的例子我更倾向于认为是人进化中产生的保护性本能。如果没有感觉饥饿的“观察”,怎么会有要吃奶的“期望”呢?
   同样,波普对归纳机的想法存在严重偏颇。机器与人不同,人可以在不知道要归纳什么的前提下观察,积累大量信息,而机器如果没有指令就什么也做不了,更别提归纳。波普将人的前观察抛弃,把人比作归纳机,得到人有“先天的期望”不足为奇。
   休谟为归纳寻找心理学原因,而波普因为脏水有缺点,将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他认为通过归纳成长起来的科学是非理性的,认为可以通过非归纳的理性主义来寻求科学知识。幼犬的一次性试错就达到结论的过程可能对波普利用一次性的观察经验与理论不符就反驳理论产生过一定影响。波普信奉康德,认为人类教条地将规律强加于自然,但波普认识到康德的“期望是先天正确的”是错误的,因为期望可能遭受到来自自然的反驳。他提出反驳仅是试错。两者结合就是他的思想:猜想和反驳。
   波普认为归纳“没有逻辑论据”,从而将归纳与理性、逻辑正确性彻底地对立起来,彻底反对归纳法,割裂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上升的通道。归纳的确有它本身的不完全性,正是不完全性决定了由归纳得到的理论很可能不真,理性认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会犯错误。但理论通过随后的论证逐步扬弃、逼近真理,这就是科学的程序。归纳使理论“超越经验”,它的合理性使理论得到部分证实,被试探性接受;它的不完全性使理论可以被证伪。
   波普认为科学的成功仅取决于“运气、独创性和纯演绎的批判论证规则”。科学的成长从问题情景出发,一次观察后便跳跃到任一种理论,重复的观察和实验只是反复批判、试探性反驳理论,以取消无价值的理论,并发现新的理论。这样,一方面波普只承认经验证据对理论的证伪,试错只是利用演绎来断定全称陈述的虚假性,而认为从经验证据无法“超越性”地得到理论。只重视证伪性演绎使观察对理论存在强烈依赖性,可以说因此带有无法避免的片面性;另一方面,他的猜想和反驳过分强调猜想、想象、灵感等非理性因素,极易产生盲目性和不必要的谬误;过分追求反驳,而不从自身找原因,甚至不去利用前人留下的智慧财富,不可避免带有随意性。
   波普认为他所表达的是“对作为分界标准的可检验性或可证伪性所作的逻辑评述和对休谟对归纳的逻辑批判”,而且在某种意义上,科学分界问题和归纳问题是一致的。他所带来的证伪精神使伪科学无处藏身,而且使人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科学理论;但是因为反归纳的偏颇使他的学说带有无法避免的片面性缺憾。

注:《科学:猜想和反驳》,卡尔•波普著,周煦良、周昌忠译。因条件有限,书为电子版,来源:ftp://210.73.45.184/kejian/讲义/英语/academic/books/科学哲学书籍/波普

FLN:20022800380110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可贵的证伪精神与偏颇的反归纳——初读《科学:猜想和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