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鞋子》与《跑吧,孩子》的剧作分析及比较(毕业论文,原创首发)
电影《小鞋子》与《跑吧,孩子》的剧作分析及比较人文学院027班 盛羽洁
指导老师:刘宏球
摘要: 本文运用在美国甚是流行的剧作理论,来分析《小鞋子》与它的“翻拍”版本《跑吧,孩子》各自的剧作以及相互的区别。通过分析与比较,目的在于对剧作理论的运用和掌握。
关键词: 剧作;小鞋子;人物;需求
A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Children of Heaven and Run! Children
Sheng Yujie Director:Liu HongQiu
(College of Literatur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text uses the prevailing screenplay theory in U.S.A., to analyze the screenplay and mutual differences of children of heaven and run! children. Through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li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creenplay theory and master in purpose
Key Word:screenplay;small shoes;personages;demand
前言
近些年来上映过很多优秀的翻拍影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翻拍”区别于专业术语的“翻拍”,它仅是影迷对一部和之前上映过的影片有着相似故事的电影的称呼,或称“新版”。比如彼得•杰克逊的《金刚》(2005年)就是翻拍1933年梅里安•库珀的《金刚》(原版),而之间又有1976年约翰•吉尔勒明同样是翻拍但没有得到好评的《金刚》。还比如布莱德•希伯林的《天使之城》(1998年)是文德斯《柏林苍穹下》(1987年)的好莱坞翻拍版。
伊朗影片《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1999年),改编自伊朗同名小说,新加坡影片《跑吧,孩子》(2002年),翻拍自《小鞋子》。两部影片都讲述了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哥哥弄丢了妹妹唯一可以上学的鞋子后,为了获得一双小鞋子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共同展现了“亲情”这一大的主题。
平常我们所看到的翻拍电影,较多是对一些著名的老电影从技术,风格,商业性等方面的重新制作,比如黑白片拍成彩色片,默片拍成有声片等等。所以原版和新版之间所相隔的时间也一般在几十年或十来年。而《小鞋子》和《跑吧,孩子》在制作时间上仅相差三年不到,相互的关系也确实是“翻拍”,这在电影史上比较少见,对《跑》的导演也更是甚有难度,但该片也获得了一定好评(入围第40届金马奖)。所以这两部影片在剧作方面就有可比性。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是美国电影编剧著作作家悉德•菲尔德所写的一本在美国非常流行的“编剧手册”式的教材,在这本书中讲述了如何运用冲突律来对一个故事进行布局,并提出了关于电影戏剧性结构的示例,他认为任何电影都是由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组成的,也相应的都有建置,对抗和结局,他认为这种示例是所有好电影剧本的基础。(下图就是该示例)
图表1:
开端 中段 结尾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A Z
建置 对抗 结局
第1-30页 第30-90页 第90-120页
情节点1 情节点2
第25-27页 第85-90页
这个示例是从千万部影片中提炼出来并被菲尔德认为是适用于任何电影的。这一理论被学者置疑并引起了“冲突律”和“反冲突律”的争论。而我认为此示例至少是适用于以“冲突”为剧情推动力的电影。比如说《小鞋子》和《跑吧,孩子》,所以接下来的分析,我是运用示例以及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所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的,同时也用分析来证明了这一示例的正确性。并通过各自的分析来做最后的比较,就能很清楚地看到两部影片在剧作方面的区别。
剧本是先于电影的,但是我并没有途径获得这两部电影的文学剧本,只能通过边看电影边写剧本的方式,写成了它们的分场景剧本。这次分析,虽然剧本并不是原始剧本,但是它毕竟也体现了两部电影的结构和剧情,如果不基于剧本,结构(形式)和剧情(内容)本身就组成了电影。
一、《小鞋子》剧作分析
在这部分分析中,我主要从开端(建置),中段(对抗),结尾(结局),主题,人物,段落,情节点等方面分析。对于这九个方面我将结合菲尔德的理论首先做出各自的阐释。
(一)段落
我把段落最先分析是想先分段介绍影片的内容,以便之后的分析。
电影中充满了镜头,镜头组成场,场组成段落或者说是单元(以下称段落),一些互相关联的段落组成了一部影片。“段落就是:用单一的思想把一系列场景连结在一起。它是统一在某个单一思想下的一个单元或一个戏剧性动作单位。”①每一个段落都有它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在段落与段落中间,有着一条戏剧性故事线,把他们联系起来引向影片的最终结尾,也就是示例中的Z点。来看《小鞋子》的段落。(见附录1)
我把影片分成9个段落,从丢鞋开始到最终得到了鞋子,环环相扣,经历了兄妹一起洗鞋,鞋子掉水,阿里上课迟到,莎拉找到鞋子但不忍心要回,父子去市区工作,阿里比赛等这些事件,最后达到了影片的结尾。
(二)开端(建置)
建置,就是一种戏剧性情景或者说是戏剧框架。它像是一个容器,可以盛一些内容,而开端就是这个内容,被包容和固定在建置中。在菲尔德的这个示例中,剧作家用30页来建置,按照规则,剧本的一页,包括对白或场景动作心理描写,相当于电影的一分钟,也就是剧作家会在影片的前30分钟内建置故事,这是相当于一部120页的电影,也就是两个小时的电影而言的,《小鞋子》片长近90分,那么,它应该在20分钟内得到建置。
在建置中应该表现些什么?故事、人物、戏剧性前提、故事的情景(即动作周围的环境)等,并建立起主要人物和其他的围绕他并在他周围活动的人物的关系。以《小鞋子》为例:
第一段落和第二段落组成了建置,也就是从影片开始直到第16分的时候完成了这一步。故事是阿里弄丢了莎拉的鞋。人物是阿里。戏剧性前提也就是这个电影剧本所讲的是什么,它提供一种戏剧性冲动,而且促使故事走向最后解决。电影讲的就是一双小鞋子,它成为人物的需要,也是莎拉需要鞋但家中没钱买鞋的戏剧冲突,它成为一种冲动使故事最后得到解决。故事的情景从第十场父亲发火可知阿里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他周围的环境是交不起房租还不起欠款,所以就没有条件解决“鞋子”这一需要。人物和其他人物的关系是:阿里和莎拉是兄妹,阿里弄丢了她的鞋。阿里和父亲的关系,父亲没钱给莎拉买鞋。这两个关系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三)中段(对抗)
在对抗中要写的是障碍。主要人物遭遇和征服了一个又一个障碍,最后实现和达到他的或她的戏剧性需求。“戏剧性需求就是剧本中什么是你的主人公想要赢得、获取的期望达到的目标。”②《小鞋子》中,段落三到段落八组成了这个对抗,也是影片的中段部分,从16分时一直到1:05分。
1,莎拉嫌鞋子太脏,阿里和她一起把鞋子洗干净了。2,伙伴来邀阿里一起踢球,阿里为了顾家拒绝了。3,阿里上课迟到,被主任从训话到赶出学校,最终因为自己成绩优秀,他的老师为他求情以得到解决。4,莎拉不小心把鞋掉在小溪里,得到帮助才捞回。5,莎拉找到丢失的鞋子,但发现别人的家境比自己更艰难,更需要这双鞋子,所以即使在那个女孩有了新鞋而丢掉了她的鞋后,莎拉也依然沉默着。6,父亲带阿里去市区挣钱,但最后受伤而归,阿里原本充满着给莎拉买鞋的希望也破灭了。7,阿里为了得到赛跑比赛的季军的一双球鞋,请求老师让他参加,并得到了参赛资格。
影片设置了这7个障碍,都是在对抗“得到鞋子”这一需求,阿里和莎拉也一个个克服了它们。最后的比赛,是一个戏剧性需求,阿里获得了去参加比赛的这个需求(在这一需求中也设置了障碍:阿里原本已错过预赛,但是通过努力获取了老师的信任),鞋子是需求的目标,戏剧性需求为影片结尾显示了希望的光彩。
障碍也可以说是冲突,冲突形成人物,人物形成动作,动作形成故事,故事是剧本最重要的环节。在这里,很显然,“鞋子”是冲突的核心词。
(四)结尾(结局)
这里要注意的是:结局并不意味着结尾,结局意味着解决。在电影中,第三幕是故事的结局,它展示了故事是如何解决的。而结尾是电影中结束全剧的一个特殊的场景、镜头或段落。
《小鞋子》中段落9是影片的结局:阿里拼命奔跑,拿到了冠军但是没能履行对莎拉的承诺,懂事的莎拉虽然失望,但没有怪他。看似对“鞋子”的需要并没有解决,是阿拉和莎拉没能解决,但是父亲为他们买来了鞋子,通过父亲自行车后绑着的一个盒子这个镜头体现。莎拉和阿里得到鞋子就成了电影之后的事,是观众能想象得到的事,问题解决了,故事也有了结局。最后一场,阿里抱着膝盖坐在水池边,鱼儿们亲吻着他受伤的脚。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影片也有了结尾。
(五)情节点
“情节点就是任何一个偶然事故、情节或大的事件,它‘钩住’动作并且把它转向另一个方向,即转到第二幕和第三幕”③
《小鞋子》中的两个情节点分别是第十二场的阿里和莎拉商量决定换鞋去上学,以及第五十六场的阿里向莎拉承诺赢得季军的一双鞋子。第十二场是开端的最后一场,阿里弄丢了莎拉的鞋,莎拉没鞋无法去学校,最后他们想到了这个办法,从两方面推动了剧情,也把“动作”转向了第二幕对抗,第一:如果不换鞋,事情将暂时无法解决,但换鞋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需要得到一双鞋,对抗中就是以这个为核心展开的。第二:为什么要换鞋?因为家里贫穷,这就引起了父亲出去工作,阿里为了不为难家里而自己努力想通过比赛换来鞋子的剧情。“换鞋”作为一个情节点,把动作“丢鞋”转向了动作“需要鞋”。第五十六场是对抗的最后一场,“承诺”作为情节点,使“履行承诺”在结尾中发生,同样起到了“转”的作用:对抗中,障碍重重,兄妹俩也一一克服,但最终还是没得到鞋子。这个比赛对于他俩来说是最好的机会,希望产生了,阿里许下承诺,也把影片推向了高潮去实现承诺,动作的转换,但人物的需求依旧不变。
(六)主题
如何表现主题?就是通过动作和人物。动作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人物就是遇到这件事的那个人。这里,在菲尔德的书中,又有一张图表:
图表2:
主题
动作 人物
有形的 情绪的 明确其需求 动作即是人物
动作分为两种:有形的和情绪的。《小鞋子》中,有形的动作就是换鞋和需求鞋,这两个动作以“跑”作为贯穿其中的一条线,换鞋时在跑,需求鞋时最为突出的就是结尾的比赛,也是通过跑的方式来进行。有形的动作是表面的是在电影中能看到的,而情绪的动作我认为是通过有形的动作来表现的,它是隐藏在电影中,需要观众来品的动作。情绪的动作也是影片的另外一种戏剧中心。在《小鞋子》里隐藏着这么一条情感的线:
阿里丢失鞋后,莎拉的难过(第五场中“莎拉哭着点了点头”)——莎拉对阿里建议的妥协(第十二场中“莎拉犹豫得拿起笔,紧紧握在手中。”)——莎拉抱怨鞋子太脏,阿里和她一起把鞋洗干净后开心地笑(第十八场中“他们俩互笑着”)——莎拉因鞋掉在小溪中而受委屈,再也不想穿鞋,并想告诉妈妈,阿里用笔跟她道谦,他们又和好了(第三十场中“可爱的莎拉终于露出笑容”)——莎拉在比她困难的亚环面前,并没有说出真相(第五十三场中“终究还是没说些什么,低头向学校走去”)——莎拉对阿里许下的承诺满怀希望(第五十六场中“阿里低头喝水,瞧着池塘里的金鱼摇着尾巴似乎在为他加油。”)——莎拉并不埋怨阿里没有赢回鞋子(第五十九场“莎拉看到阿里那么的自信,开心地笑了”)
在这条线中,表现的是兄妹之情,莎拉从抱怨阿里到体谅家中困境到最后的理解阿里已经尽力,实现了一个成长的过程。亚环的一个插曲,是莎拉长大的一个有利证明,她懂得了照顾比自己弱的人,莎拉的善良品德在这一系列动作中闪闪发光,而她和阿里的感情也是令影片动人的最大因素。
其实,在影片中还藏有另外一条情感线。就是对父亲的尊重。父亲是家中主要的劳动力,但是他交不起房租,也买不起莎拉的鞋,出去工作也失败而归,但是结尾父亲终于给兄妹俩一人买了双鞋,这就是对父亲力量的尊重,这一情绪动作使父亲形象在电影中显得高大,毕竟,最后冲突的解决是父亲完成的。
那么在分析了动作后(其实也分析了人物),来说一说电影的主题,它必定是多重主题有层次地存在着的。1,兄妹俩的感情(在以上分析动作中充分体现了)。2,体谅(包括对家里的体谅和对亚环的体谅)。3,伊斯兰教徒互相帮助,拥有美好信念。对生活对世界充满信心和乐观的态度(段落5和第三十九场就体现了)。很显然,兄妹之情是电影最突出的主题,各种戏剧性动作也都展示了这种情感。第二第三主题则浅藏在第一主题后成为更令人深思的主题。
《电影的元素》一书中对主题提出了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主题是否真实?《小鞋子》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表现平凡感情,主题自然是真实的。
2,主题在思想上或哲学上是否引人入胜?即使不引人入胜,它是否能唤起某种情调?《小鞋子》应该是在思想上能启发人的。
3,主题(或情调)是否富有情调地表现出来?这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说,以上对动作的分析就能回答这一问题。我再举一个例子:结尾为什么是特写一群鱼在阿里的脚边游来游去?其实在前面的影片中也有两处出现金鱼:第十八场中“阿里洒了一把面包屑在池塘里,那些红得艳丽的小金鱼正在水里摇着尾巴,轻快的音乐响起。兄妹俩开始卖力地擦洗起球鞋”,这是一个欢快的镜头,兄妹俩玩闹着洗鞋;第五十六场中“莎拉看到阿里那么的自信,开心地笑了,轻快的音乐响起,阿里低头喝水,瞧着池塘里的金鱼摇着尾巴似乎在为他加油。”这同样是一个欢快的镜头,这两个可以说是整部影片最有童趣的场面,金鱼是兄妹情感的象征,这样来看最后一个镜头,虽然莎拉走开了,只剩阿里一人,但是金鱼围绕着他,代表了兄妹之情并没有远离他,而是离他越来越近。这就使主题富有情调地表现出来了。
(七)人物
人物是通过其他人或事件的关系来创造的。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一书中,认为戏剧性人物都在3个方面相互作用,我依然以此来分析《小鞋子》:
1,在争取他们的戏剧性需求过程中所经历的冲突中的相互作用。阿里和莎拉需要鞋的过程中经历了之前说的种种障碍。障碍之间形成相互关系,推动剧情。
2,他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敌对的、友好的,压抑或是冷漠的。阿里和莎拉之间的相互照顾关系;阿里和父亲的体谅以及爱的关系;莎拉和亚环之间体谅和尊重的关系;以及包括了伊斯兰教徒相互帮助的关系。
3,他们内在的(情绪的)相互作用。“需要鞋”的困难使阿里的努力和莎拉的由难过到体谅形成相互作用。
那么,人物究竟是什么?这里主要分析阿里。
人物就是观点——即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是一种特定的情境。阿里是孩子,因此就有“作为孩子的”观点,但是阿里的观点很成熟,就是“不能告诉妈妈”,因为家里没有能力为莎拉买鞋,告诉妈妈也是增加了家里的负担,所以不能告诉妈妈,他把他的这种观点也影响了莎拉。
人物是态度——这也是一种特定的情境,是展现人物观点的一种行动的或感情的方式。阿里的态度是乐观的,即使碰到了众多困难,也没有使他最后放弃去比赛而获得鞋子的希望。
人物是个性。阿里是个成熟的孩子,他懂得照顾家里,懂得照顾莎拉,但他毕竟是个孩子,在被老师训斥时惊恐的表情,在和妹妹玩闹时调皮的神情,这些就构成了一个有个性的阿里,既有成熟的一面又有儿童活泼的一面,但是生活所迫,阿里“苦着脸”的表情在电影中表现得更多了点。
人物是行为。阿里是个贫穷人家的孩子,所以他不能大方地为莎拉买一双鞋,他只能通过重重障碍,而最后依然没能达到目的,但是他的行为已经刻画了这个人物。
人物还是启示。我们通过阿里的行为得到了坚持不懈和乐观精神的启示。
总之,人物就是动作,动作也就是人物,而人物和动作构成了主题。
最后,分析一下开端和结尾。它们应该是相联的。开端阿里丢失了莎拉的鞋,结尾父亲为莎拉买回了鞋。冲突——需求——解决。其实在《小鞋子》中,第一个镜头和最后一个镜头也是相联的。第一个镜头是对一双鞋子的特写,最后一个镜头是对一双没有穿鞋的并且受了伤的脚的特写,鞋和脚就联系了起来,更何况是一双光脚的受了伤的脚,更能让我们想到需要鞋子的保护。
《小鞋子》的剧作有一个好的开端,有一个相呼应的结尾,更有一个感人的对抗。
二、《跑吧,孩子》剧作分析
在这部分分析中,我依旧从开端(建置),中段(对抗),结尾(结局),主题,人物,段落,情节点等方面来分析,因为在之前《小鞋子》的剧作分析中,已经结合了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对这些概念进行了理论阐述,所以在这篇分析中,我只做单纯的剧本分析。
(一)段落
(见附录2)
我把影片分成15个段落,其中比如阿坤与明顺之间的误会由几个事件被分割成几个段落,大体它们是可以合并成同一个段落的。
(二)开端(建置)
第一段落和第二段落组成了建置。也就是从影片开始直到第 13分的时候完成了这一步。故事是阿坤弄丢了小芳的鞋。人物是阿坤。戏剧性前提就是一双小鞋子,是小芳在阿坤丢失了她的鞋后无法从拮据的家里获得鞋的戏剧冲突。故事的情景从第四场父亲的抱怨中可知这是一个贫穷的家。人物和其他人物的关系是:阿坤和小芳是兄妹,阿坤弄丢了她的鞋。阿坤和父亲的关系,父亲没钱给小芳买鞋。这两个关系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三)中段(对抗)
在《跑吧,孩子》中,段落三到段落十四组成了这个对抗,也是影片的中段部分,从13分时一直到1:25分。
其实,在这个对抗中是由两条线齐头并进的。第一条线,明顺一伙人和阿坤一伙人的对抗,是一种友谊的对抗,外在表现是对“球鞋的需要”,通过阿坤他们被踢,要回球衣球鞋;在井边的一次争吵,关系继续恶化;通过谈判,阿坤以替明顺他们做作业的吃亏方式,换来了球鞋;争吵再起,虽建议以球赛输赢来解决问题,但明顺不仅赖皮,而且再次要回了球鞋;这四个障碍来推动情节。第二条线,是阿坤和小芳对抗“得到鞋子”这一需要,阿坤想让明顺给妹妹一双鞋子,结果都还没开口,自己和伙伴们就被踢出了球队;阿坤通过谈判为小芳要了一双鞋子,但鞋子太大不能穿,想与明顺换也失败;小芳发现丢失的鞋穿在学校一个女孩的脚上,但她和阿坤发现女孩的家境比他们还糟糕时,并没有去要回;父亲去工作挣到了钱,但是又因为赔了脚车使买鞋的希望破灭;小芳得知了被扔鞋子的下落,寻找中遇到游行,鞋子被撕;阿坤为了得到比赛第三名的一双鞋子,在没有参加选拔赛的情况下,用实际行动使老师让他参加了比赛。这六个对抗组成了第二条线里的情节。
当然,这两条线也是有互相交叉的,尤其是第一条线中,谈判的结果给小芳带来了一双鞋,之后的球赛也是因为想给小芳换双合脚的鞋。而在第二条线的最后,比赛,是一个戏剧性需求,阿坤获得了去参加比赛的这个需求(在这一需求中也设置了障碍:阿坤原本已错过预赛,但是通过努力获取了老师的信任)。也正是这个比赛,使两条线同时挺进结尾,并有了结局。
(四)结尾(结局)
段落15是影片的结局部分,最后,阿坤虽然没有通过比赛给小芳赢回鞋子,但终于理解了他们的明顺送给了他们两双鞋,这样,第一条线阿坤和明顺友谊的对抗得到了解决,第二条线的对需求鞋的对抗也得到了解决,是通过“明顺送鞋”这一情节使两条线捏合在一起,需求解决了,也意味着结局。当兄妹俩穿着新鞋面对眼前泥泞的路而手足无措时,形成了影片的结尾。
(五)情节点
《跑吧,孩子》中的两个情节点分别是第四场的小芳勉强同意以换鞋的方式暂时解决“丢鞋”后的困境,以及第五十五场的阿坤向小芳承诺赢得季军的一双鞋子。第十四场是开端的最后一场,阿坤弄丢了小芳的鞋,小芳没鞋无法去学校,最后他想到了这个办法,也把“动作”转向了第二幕对抗:如果不换鞋,事情将无法根本解决,但换鞋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需要得到一双鞋。“换鞋”作为一个情节点,把动作“丢鞋”转向了动作“需要鞋”。第五十六场是对抗的最后第二场,“承诺”作为情节点,使“履行承诺”在结局中发生,同样起到了“转”的作用:对抗中,障碍重重,兄妹俩最终还是没得到鞋子。这个比赛对于他俩来说是最好的机会,希望产生了,阿坤许下承诺,也把影片推向了高潮去实现承诺,动作的转换,但人物的需求依旧不变。
(六)主题
《跑吧,孩子》中,有形的动作是换鞋和需求鞋,这两个动作以“跑”作为贯穿其中的一条线,换鞋时在跑,需求鞋时最为突出的就是结尾的比赛,也是通过跑的方式来进行。而且,这时,不仅阿坤在跑,小芳为了给妈妈叫来接生婆,她也在跑,通过镜头的切换和组合,使“跑”这个动作成为展现主题的一个名词。
无形的动作很淡地隐藏在影片后,小芳从最初丢鞋后的难过(第二场中“这时小芳哭起来”)到勉强接受阿坤的建议(第四场中“小芳无可奈何地看着阿坤”)到因为鞋子被老师同学嘲笑的落寞(第六场的“小芳低头看着自己的一只光脚孤独地踩在地上”)到被阿坤责骂的委屈(第七场中“小芳委屈:我已经跑很快了”)到开始体谅哥哥(第十六场中“小芳领会了他的意思:那我穿什么去学校?”)到感激哥哥(第二十二场中“小芳:哥,谢谢你。”)到为哥哥着想(第二十四场中“小芳:哥!鞋子给你穿吧!”)到自己坚强地克服困难(第五十九场中“她赤着脚,她想起母亲的叫喊声,只能硬着头皮走过去”)到最后理解哥哥(第六十二场中“哥,这双鞋子已经不可以穿了。怎么办?”)
小芳从最初的遇到困难软弱掉泪以及对哥哥的委屈,发展到自己克服困难并且能理解哥哥,长大的过程也是慢慢来体现的,最后跑去叫接生婆是一个插曲,也是小芳性格塑成的高潮,小芳逐渐坚强的性格使人物发光,她和阿坤之间的感情也是无形动作的亮点。
影片由两条线开展,主题自然就有两个,第一是孩子们之间的友谊,“绝不用打架解决问题”,第二是兄妹间的感情,其实也就是友情和亲情两大主题。
(七)人物
这里我分别来分析几个人物:
阿坤:自然是整部影片的主角,丢鞋源于他,“需求鞋”的对抗也是以他为核心,但是性格并不是鲜明的,在“友情”这条线中,几乎起了陪衬的作用。
小芳:这个作为第二主角的人物,最深的感受是其从软弱到坚强的变化过程,除了随着情节走,该怎么演就怎么演外,就也没什么特色了。
明顺:算是一个性格比较统一的角色,除了最后的一点“暖”,基本是横行霸道类的,但也有着孩子的“趣”(第三十一场中“明顺:自己做啊!我就不相信,我们用心一点,功课会做不好!”)。这个人物塑造得还是比较饱满的。
小黑:他可以算是“友情”这条线中的主角,他的性格也是最为鲜明的,主要从言语来体现(“我只是想把事情说清楚,因为你们都不把事实说出来。”“不管什么,根据规矩是我们赢,请你们遵守规矩,好不好?”……)这样一些比较“大人”的台词,以及理性化的思考,使这个角色像是反串“成人”般成为人物中的一个亮点。
小红点;这也是个性格鲜明的角色,完全靠有趣的台词,把他塑造成一个“可爱小大人”的形象。
最后,还是来说《跑吧,孩子》的开端和结尾。它们应该是相联的。开端阿坤丢失了小芳的鞋,他们开始为“鞋”担忧,结尾他们拥有了鞋,却要面对前方更有挑战的路,这也另他们担忧。于是丢鞋后的担忧与有鞋后的担忧相联系,显然,有了鞋后要如何去走一条更为困难的路显得意义深重,在影片的结尾起到了“升”的作用。
《跑吧,孩子》以“需要鞋”为核心,以亲情友情两条线交错发展,最后升华主题。
三、《小鞋子》与《跑吧,孩子》剧作比较
通过以上两个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两部影片都是以“冲突”即“现实和理想的冲突”(现实中的困难和理想中希望获得鞋子的冲突)来推动情节发展的,这就是冲突律电影,所谓冲突律,原属戏剧的范畴,“就是戏剧中以冲突为核心的创作规律”④,后来经过美国理论家,才运用到电影中并广为流传。
比较《小鞋子》和《跑吧,孩子》的剧作,除了具有冲突律电影共有的特征外,还存在着一些使这两部电影之所以风格迥然不同的其他相异之处,其中人物方向与情节方向是我认为的这两部剧作最大的区别所在。
在以人物为主的剧本中,“‘人物’萌发创作冲动,‘人物’支撑剧作,支撑电影。电影剧作发展、完成的过程,就是电影剧作中的人物塑造、发展、完成的过程。”⑤所以这类作品中,电影情节可重可轻,情节仅仅是人物完成诸手段中的一种手段。
《小鞋子》就是这类以人物方向为主的电影,它更倾向于艺术电影。在影片中,以阿里和莎拉为主要人物,而他们之间又存在着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正是因为阿里弄丢了鞋(主动)才使莎拉陷于困难中(被动),也引发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阿里的早熟使他成为解决冲突的承担者,但同时他的弱小又以无奈、慌张和恐惧所表现,所以镜头会故意(导演想刻画人物的意图)给这种表情以特写或者持续拍摄来让观众更深地体会到阿里的情感变化。而莎拉,导演则把她描写成一个需要成长的小女孩,因为阿里的不小心反而另莎拉被迫长大,这也就是第一部分中所分析莎拉的情绪动作。这两个人物的塑造、发展和完成的过程正是电影剧作发展、完成的过程,他们的动作也形成了影片最主要的情节,其他人物作为次要人物仅是几笔勾勒却也神形俱绝,显示出自身性格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的审美价值。比如阿里学校的主任,就是一个严格刻板的人;阿里的老师,是个通情达理的人;阿里的母亲是个体弱但关心邻里的人等等。而父亲,是次要人物中较重要的一个,他暴躁,虔诚和努力,对他的刻画作用在于揭示故事背景,宗教底蕴和解决冲突的最终力量,可以说父亲或者次要人物的存在烘托了主要人物生活环境的时代特征,也是障碍的制造者。而《跑吧,孩子》的人物设置就相对比较混乱且不集中。同样的,阿坤和小芳是主要人物,在剧作中所表现的也分别是冲突的承担者和成长的代言人。次要人物比如母亲,教导主任,杂货店老板等也是起着烘托或交代的作用。所不同的是,《跑》还设置了群像,以小黑为中心的阿坤,阿肥和小红点等以及以明顺为中心的小脑袋,大脑袋等都是以群像的角色出现的。“在多数情况下,这类群像式的结构还是有主次关系的,其中的核心人物仍然属于这个群体,离开这个群体则不能显示其本来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⑥我之所以认为小黑是这个群像的核心人物是因为小黑扮演了一个“成人化”的角色,通常这类人物都会在一个群体中起领导的作用,那么自然的,在友情这条线索中,突出了小黑的性格和作用,而观众心中的那个主要人物阿坤更多的是站在小黑身后或混于其他朋友中,镜头扫过时会露出表情,感觉完全像是个配角了,这使阿坤这个人物在影片中的作用大大削弱而和其他人物平起平坐。所以,在《跑吧,孩子》中,导演并没有以人物为方向来发展剧情。
在以情节为主的剧本中,“‘情节’萌发创作冲动,‘情节’支撑剧作,支撑电影。电影剧作发展、完成的过程,就是电影剧作中的情节发展、完成的过程。”⑦
《跑吧,孩子》就是这类以情节方向为主的电影,它更倾向于商业电影。假设《跑》和《小》一样采用一条线发展即仅以表现亲情为主的结构,也就是把有群像的这些情节都抽出来后,我们会发现这部电影已经变得相当单薄和零碎了,因为之前分析过《跑》并不是以人物方向为主的电影,所以情节的曲折变化和具有吸引力是最重要的,大量的台词能使观众感到内容的充实,如阿坤这个在群像中的次要人物,在友情这条线中更多的是通过内心独白来塑造的,同时也交代了我们没有看到的情节,从而使影片内容更丰富。《小鞋子》用了一条线,但也没有感到情节不够,那是因为导演把更多的镜头更多的运动放在人物刻画上,对于情节,则更注重细节。比如阿里家给生病的邻居送汤,比如阿里的朋友叫他踢球被一口回绝(这一细节被《跑》极度扩大成第二条主线),还比如放在门外的那双双教徒们的鞋以及阿里老师的那个轻轻拍他肩的动作。这些细节都暗含了电影之外的情节,同时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决定这个故事发展的人文背景:人们对自己信仰的虔诚和知足,哈里父母的善良,周围老师和其他人的宽厚,都使这个故事充满了温暖的气息。在这样一个以情节为背景的故事中,人物被烘托得最纯粹!
然后分析一下两部影片在风格上的差别。其实《小鞋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儿童片,让一个幼小的心灵去承受一个并不奢侈的渴望的沉重的折磨,这已经不是以童趣为主要特征的儿童电影所能承受的主题了。并且影片是以伊斯兰教为主要背景的,这就使电影处处流露出一种对信仰的坚持和感人的人文关怀,导演以一种极其温情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儿童去以一种挣扎的方式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这种温情通过以孩子的眼睛为视角的镜头,注视他们倾听他们,所以阿里和莎拉的语言是幼稚的,思维是幼稚的,行为也是幼稚的,但又是最自然真实的,这种自然使他们的梦想呈现出最纯净的色彩,也使他们的渴望具有了灼人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又和对信仰的坚持融为一体,形成影片风格。《跑吧,孩子》则更像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儿童片,强调幽默风趣的风格,并且运用到各个环节中,比如杂货店老板的台词和有趣的动作,比如小红点阿肥等人物的幽默台词和形体动作,总之,这部影片不像《小》那么得沉重但纯真,它以风趣为主同时又有感人的亲情和友情。
最后要分析的是两部影片在结尾上的区别(这里为更清楚地分析,“结尾”和“结局”就混用了)。《小鞋子》的结尾,父亲为兄妹俩买来了鞋子,虽然主要人物在之前几乎全部的情节中都在对抗这一需求,但最后这个次要人物倒成为了冲突的最终解决者,导演是有意图的,孩子的力量毕竟有限,即使再努力,有些超出年龄范围的任务还是需要大人来完成,最后阿里的脚被美丽的金鱼包围着,这也是导演含蓄地表现兄妹之情,使得主题更为集中,同时父亲这一角色的情绪动作,也从最初的暴躁到做园丁时的可爱到最后解决这一冲突的另人尊敬,达到了最后的高潮。《跑吧,孩子》的结尾,最后冲突的解决是由“友情”来完成的,导演也是有意图的,如果依然是父亲来完成,那么友情这条线就设置得有些可有可无,而这样的结尾使友情和亲情都得到了最后的补偿,使两条线拧成一股以显得剧作的完整,最后兄妹俩穿着新鞋面对一条泥泞之路时,其实是揭示了影片的另一更深主题:我们要勇敢得克服生活旅途中的种种困难,这个主题与之前兄妹遭到的困难有关,起了一个概括和提升的作用,但如果细细体会,就会发现,在这个结尾中包含了友情,亲情和勇于克服困难这三个主题,与《小鞋子》相比就显得不够集中而顾此失彼了。
注释
① 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99,12,13.
② 刘一兵,张民.虚构的自由—电影剧本本体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87.
③ 苏牧.荣誉.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378.
④ 汪流等.电影剧作概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146.
⑤ 苏牧.荣誉.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379.
参考文献
刘一兵,张民.虚构的自由—电影剧本本体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49-117.
苏牧.荣誉.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378-382.
电影艺术词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135-180.
汪流等.电影剧作概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118-173.
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19-114.
悉德•菲尔德.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157-215.
丁牧.电影剧本创作入门.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44-53.
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159-355.
附录1:
段落1(第一场到第三场):阿里上街为家里购买所需品,顺便幇妹妹莎拉的小鞋子拿去补鞋小铺修理,鞋修好了,却在杂货店阿里买马铃薯时,被一位盲人小贩误拿走了他放在店外杂物箱上的鞋,阿里哭丧着脸回到家中。开端:阿里上街修鞋买东西;中段:在杂货店的遭遇;结尾:鞋子丢失,阿里忐忑回家。
段落2(第四场到第十二场):莎拉知道后非常伤心,阿里再次跑到杂货店找鞋,但依旧无果,阿里和莎拉商量让她穿自己的球鞋去上学,并要她不要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因为家中并没有经济能力为莎拉购买新鞋,莎拉虽然不乐意,但也只能如此。开端:莎拉知道鞋子被丢;中段:阿里再次找鞋无果以及和莎拉商量办法;结尾:莎拉勉强接受了阿里的建议。
段落3(第十三场到二十二场):阿里和莎拉开始了他们的第一天换鞋上学,阿里迟到了,莎拉嫌鞋子太脏,他们一起洗干净了球鞋,在晚上下雨的时候,阿里冒雨从庭院里收回了鞋子。开端:莎拉和阿里换鞋。中段:阿里迟到被训,莎拉不愿穿阿里的脏鞋。结尾:他俩一起洗干净了鞋。
段落4(第二十三场到三十场):莎拉急着和阿里去换鞋,但鞋子太大,跑的时候一只鞋掉进了小溪里,幸亏好心人帮助才捞回鞋子,但是阿里又迟到了,被主任严重警告。他对莎拉发了脾气后心怀愧疚,拿着老师因他成绩好奖励的笔送给莎拉,莎拉终于开心得笑了。开端:莎拉和阿里换鞋。中段:鞋掉小溪事件,阿里再次迟到,并向不愿再穿他鞋的莎拉发了脾气。结尾:阿里向莎拉道谦,兄妹俩和好。
段落5(第三十一场到三十二场):阿里给邻居高太太家送汤,得到回赠。这是一个插入段落,虽然和“鞋子”的主题无关,但和更深重的主题有关,具体在主题中分析。
段落6(第三十三场到三十八场):莎拉在学校竟然发现了一个名叫亚环的女孩穿着自己丢失了的那双小鞋子,她跟踪女孩知道了她家住的地方,另外阿里再次迟到险些被赶出学校,多亏老师向主任求情。阿里和莎拉来到女孩的家前想探个究竟,发现原来他的父亲是个盲人,境遇比他家还遭,就默默走开了。开端:莎拉发现自己的鞋子被穿在亚环的脚上。中段:莎拉跟踪亚环,阿里险些被赶出学校。结尾:兄妹俩看到了亚环家的情况,没有上前要回莎拉的鞋子。
段落7(第三十九场到四十五场):朋友介绍父亲去市区做园丁,假日,父亲和阿里在市区的富人住宅区中寻找工作的机会,虽一度失败,但最终还是遇到好心人并挣了钱,但是在回家的路上,自行车的刹车失灵,父子俩受伤而归。开端:朋友介绍父亲去市区工作。中段:阿里和父亲给富人修理花园挣得一些钱。结尾:回来的路上,父亲受伤,钱也花掉了,家里依旧贫穷。
段落8(四十六场到五十六场):亚环归还了莎拉丢失的笔,莎拉在知道亚环丢了本属于她的鞋后并不再追究。阿里的学校举行赛跑比赛,阿里为了季军的球鞋,在错过预赛的情况下请求老师让他参加,并通过测验取得了资格。开端:阿里学校举行赛跑。中段:阿里请求老师。结尾:最终阿里得到了参赛的资格。
段落9(第五十七场到五十九场):比赛开始了,阿里拼命得跑,在他希望得到季军的情况下他获得了冠军,所以,他并没有为莎拉赢回鞋子,莎拉没有怪他,而这时,父亲却给兄妹俩每人买了双鞋。开端:比赛开始。中段:比赛的经过,阿里为了鞋子拼命得跑。结尾:阿里拿到冠军所以并没有赢得鞋子,但是父亲给他们买来了鞋子。
附录2
段落1(第一场):阿坤上街为妹妹小芳补完鞋后,在杂货店卖东西时,一位盲人小贩误拿走了鞋,阿坤发现后,经过一翻寻找无果,只能忐忑回家。开端:阿坤上街补鞋及购买生活所需品;中段:在杂货店的遭遇;结尾:鞋子丢失,阿坤不安得回家。
段落2(第二场到第四场):小芳知道鞋子丢失后很难过,阿坤再次去杂货店寻找依旧失望而归,晚上在父亲因为家里经济拮据而抱怨连连中,阿坤想到了换鞋上学的办法,小芳无奈接受。开端:小芳知道鞋子被丢;中段:阿坤再次寻找无果以及和小芳商量办法;结尾:小芳无奈接受阿坤换鞋上学的办法。
段落3(第五场到第六场):小芳穿着阿坤又大有脏的鞋上学,被人嘲笑,在上舞蹈课时被要求踢腿结果鞋子甩中了老师,小芳被老师责骂。开端:小芳穿阿坤的球鞋上学;中段:舞蹈课;结尾:被老师责骂。
段落4(第七场到第九场):阿坤因为小芳的耽误上课迟到被校长训斥,在和伙伴们的交谈中,想到了让家里是开鞋店的明顺给小芳一双鞋的办法。开端:阿坤上课迟到被训;中段:与伙伴交谈透露困难;结尾:想到求助于明顺的方法。
段落5(第十场到第十二场):明顺的父亲为孩子们带来了球衣和球鞋,他们组成了一个球队,但是随着人员的增加,队伍越来越庞大,明顺很不高兴,自然把阿坤一伙人撵出了球队,球衣球鞋也被收回,当然,也就没人帮他做功课了。开端:组成球队,一起踢球;中段:球队出状况,阿坤他们被踢;结尾:阿坤及伙伴们没有了球鞋,明顺也没人给他做作业了。
段落6(第十三场到第十五场):阿坤再一次迟到,在一次与明顺一伙人的针锋相对中,大家又不欢而散。开端:小红点帮阿坤找鞋,与阿肥的吵闹中弄脏了他的鞋;中段:与明顺一伙人吵架;结尾:明顺出口中伤,大家不欢。
段落7(第十六场到第二十场):这个段落划分得比较特殊,只是为了过渡情节交代了小芳阿坤明顺三人分别被罚的情节,同时交代了父亲因欠钱被人打的情节。
段落8(第二十一场到第二十二场):小黑碰到正被鞋店店员赶出来的兄妹俩,拉着他们去和明顺谈判,最终双方交换了条件,阿坤为小芳换来了一双鞋。开端:兄妹被赶;中段:谈判;结尾:虽然阿坤以吃亏交换了谈判的条件,但他为小芳要了一双鞋。
段落9(第二十三场到二十九场):阿坤连夜做明顺一伙人的功课,大清早又要去学校接受惩罚,最后在伙伴们的帮助下,送去了作业本,也完成了校长布置的任务。开端:阿坤又有送作业本又要在学校接受惩罚;中段:伙伴们的帮助;结尾:阿坤完成了任务,也送到了作业本,拿到了鞋子。
段落10(第三十场到第三十三场):由于明顺给小芳的鞋太大,在阿坤要求换的情况下,双方又争执起来,他们以比赛的方式来决定,阿坤他们虽然赢了,但是明顺赖皮并且收回了鞋子,这回明顺自己写了作业,却被老师认为是代写的而在他父母面前教训了他一番。开端:双方为鞋争执;中段:比赛过程;结尾:阿坤他们赢但明顺赖皮,并收回了鞋子,但因自己做了作业而字和以前不同被老师误会是代写受到惩罚。
段落11(第三十四场到四十二场):小芳在学校发现了穿着自己鞋子的女孩,同时阿坤再一次迟到被校长抓住,幸亏老师求情,才得以继续上学,阿坤和小芳在发现那个女孩的家境比他们还糟糕时,选择了沉默离开。开端:小芳发现一个女孩穿着她丢失了的鞋子;中段:兄妹通过跟踪发现女孩的贫困家境;结尾:他们沉默得走开了。
段落12(第四十三场到第四十六场):杂货店老板给了父亲一个送货的工作,但在回来途中,父亲骑着没有刹车的脚车带阿坤,结果发生事故,脚车被毁,父亲一天挣的钱又因为赔脚车而没了。开端:父亲接到送货的工作;中段:在回来路上发生事故;结尾:父亲用挣的钱赔偿了受毁的脚车。阿坤想给妹妹一双鞋的愿望又落空。
段落13(第四十七场到四十九场):小芳得知她的鞋子被扔在垃圾堆后,与阿坤一起去寻找,没料到遇到工人游行,鞋子在警察和工人的打架中撕裂,希望再次破灭。开端:小芳得知鞋子下落;中段:寻找途中遇到工人游行;结尾:鞋子被毁。
段落14(第五十场到第五十六场):孩子们被挑选去参加跑步比赛,阿坤因为鞋子破的缘故没有参加选拔赛,但是当他看到第三名是双球鞋奖励时,他用实际行动说服了体育老师,同时他也向小芳许了承诺。开端:阿坤放弃选拔赛;中段:阿坤为了第三名的球鞋,苦苦哀求体育老师让他参加;结尾:阿坤用实际行动取得了参赛资格。
段落15(第五十七场到六十二场):比赛开始了,明顺也成为了他的对手,并且认为阿坤是故意要和他竞争,阿坤拼命得跑,在他希望得到季军的情况下却拿了冠军。所以,他没有给妹妹赢回鞋子,但最后明顺终于理解了他,送给了他们两双鞋子。同时,小芳也为妈妈跑回了接生婆。开端:比赛开始;中段:比赛经过,以及阿坤意外拿到冠军;结尾:明顺理解了阿坤,送给他们两双鞋。 作帖子没问题,如果是论文则嫌稍微短了一点。我猜楼主是发的论文摘要吧 这还短?您认为本科论文需要多长?
况且论文的长短是由“内容”来决定的吧,是论文就一定要“长”? 我知道的大师级人物,de Broglie, 大概一篇纸的论文就拿到博士学位,就是那个以他名字为名的方程。比起那篇论文,这篇的确已经很长。如果得罪,请恕我冒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