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治國的悲劇反思──談尼祿與楊廣zt 【荐】
藝術家治國的悲劇反思──談尼祿與楊廣【本文摘自歷史月刊220期】
【文/黃延齡(作者為國立大里高中歷史教師兼學務主任)】
常聽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或者「學畫畫的孩子不會變壞」。彷彿有項才藝在身,就是善良的保證。推而廣之,似乎藝術天份,與道德情操成正比。其實不然!
常聽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或者「學畫畫的孩子不會變壞」。彷彿有項才藝在身,就是善良的保證。推而廣之,似乎藝術天份,與道德情操成正比。其實不然!
盧梭在1750年參加第戎學院的徵文比賽,以其「天啟」般的靈感,論述〈科學與藝術的重建,是否有助於道德習性的淨化?〉一舉拿下首獎的結論是:「科學與藝術的發展,必然導致道德習性的敗壞。」恰好與「學藝術的孩子不會變壞」形成悖論。
且不論誰對誰錯,但有藝術才華而被錯認道德、能力兼備者,歷史上卻不乏其人。漢元帝太子劉驁(王政君之子)因貪酒好色、放縱飲宴,搞得東宮烏煙瘴氣,氣得元帝老想換掉他。恰巧小兒子劉康,擅長鼙鼓這項樂器,深得元帝賞識:「這個孩子有才氣,真是個人才。將來由他接任朕的位子,想必不壞。」駙馬都尉史丹一聽說,義正辭嚴地反駁道:「啟稟陛下,恕臣斗膽。所謂人才者,當溫故而知新,敏而好學。這一點,太子絕不會輸給任何人。如果會彈奏一些樂器,就能稱作人才,那麼宮中陳惠、李微這些樂師,才學恐怕都比宰相還要高,同樣可以治理國家了。」元帝聽了笑一笑,想來一切盡在不言中。
若說古羅馬帝國諸皇帝中,誰彈琴的技巧足以留名青史,自然首推尼祿
(Nero, 54~68)莫屬;若要比誰的統治最荒淫殘暴,也很少有帝王能望其項背。塔西佗(Cornelius Tacitus)的《編年史》說他「年幼的時候,活潑的頭腦被吸引到雕刻、繪畫、練習唱歌或駕御馬車。有時也寫詩,從詩裡表明他確實有點文化底子。」尼祿還愛好劇場表演,常常親自登台演出,拍馬屁的臣子恭維他:「絕不遜於希臘任何一位職業演員。」皇帝不僅愛演戲,還愛寫詩唱歌,並且擅長彈奏豎琴。某次的藝文競賽中,還獲裁判授予「豎琴花冠」的獎勵。尼祿本人不僅多才多藝,並且相貌俊美,從外而內一表堂堂的他,卻喪盡天良、倒行逆施,幹盡一切壞事。
尼祿弒母的人倫慘案
人倫之最,莫過於母子。想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在司馬昭的朝廷上聽人談論殺母事件時,突發其言道:「唉!殺父親還可以,怎麼能夠殺母親呢。」舉座震驚皆怪其失言。司馬昭逼問他:「殺父乃罪大極惡之事,你竟然認為可行?」阮籍回答:「禽獸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殺父,等於禽獸;殺母,就禽獸不如了。」尼祿,在眾多罪孽中,被史書指證歷歷者,光弒母的逆倫慘案,即可定他個「禽獸不如」的千古罵名了。
尼祿的母親阿格里批娜,據說擁有驚人的美貌,這成了她在政壇上崛起的武器。傳說尼祿降生人間時,阿格里批娜特地請占星術士來看相。術士回答:「此兒貴不可言,非同凡響,日後必能登基當皇帝。不過,他卻會殺死自己的母親。」阿格里批娜回說:「只要能當上皇帝,那麼殺就殺吧。」
為了讓兒子登上帝位,阿格里批娜不擇手段,色誘當時皇帝克勞狄,成了克勞狄的第五任妻子。她說服克勞狄收尼祿為養子,並與禁衛軍統帥布魯斯通姦以取得其效忠,終於在公元54年以毒磨菇害死了克勞狄,讓尼祿登上九五之尊。這一年,尼祿才17歲。
尼祿顯然遺傳了母親淫亂殘暴的個性,以及消滅異己的手段。克勞狄的親生子布列塔尼庫斯,對尼祿的權力有潛在的威脅,很快地被尼祿毒死。這舉動引起阿格里批娜的不滿,把關懷轉向嫁給尼祿的屋大維婭(布列塔尼庫斯的姐姐),干涉尼祿與其他女人的通姦行為。母親哀悼布列塔尼庫斯的死亡,公開談論屋大維婭所受的委屈,就已經讓尼祿很頭痛了。不久又傳出謠言:阿格里批娜曾經煽動貝里烏斯‧普勞圖斯發動叛亂。尼祿聽說這個消息,害怕自己皇帝的權力不保,於是萌生殺死母親的念頭。
22歲那一年,尼祿和親信們商量,對母親下毒好還是以匕首刺殺好?最後的結論是:設計一場船難,用意外來掩飾殺母的罪行。沒想到,船是鑿沉了,混亂中一位侍女叫喊著,自己就是阿格里批娜,要大家趕快把她救上岸。就這樣,眾人找到了目標,侍女被竿子、船槳以及隨手拿得到的武器,亂棒給打死了。阿格里批娜則靜靜地泅泳著,被漁船救上岸,回到自己的別墅。尼祿得到消息後,怕自己母親會武裝奴隸反抗,或者煽動軍隊叛亂,即使到元老院控訴他的罪行,想來都讓尼祿膽顫心驚,覺得必須立即下手才行。
一支武裝部隊明目張膽地侵入阿格里批娜的別墅,部隊長一刀一刀刺在她的身上,這位母親終於死在自己兒子的手中。以上的情節,塔西佗在《編年史》裡有詳細的描述。這部揭露羅馬皇帝荒淫暴行、醜惡嘴臉的著作,被俄國詩人普希金稱為「懲罰暴君的鞭子」。這鞭子不僅抽在暴君的身上,也打在讀者們的心靈,讓我們警醒於權力鬥爭下,人倫、道德、貞潔、尊嚴,這些人類本應該具備的美德,如何被摧殘得體無完膚。
傳言暴君焚城在唱歌
尼祿掃除一切的障礙,擺脫母親的羈絆後,更加肆無忌憚地胡作非為。在勾搭下屬奧托美麗的妻子波培婭,並把奧托流放路塔西尼亞後,塔西佗說:「從此之後,尼祿就不再想掩飾自己罪惡的放蕩行為了。」尼祿站在權力的頂端,掌控司法及軍隊,已經毫不畏懼懲罰;加上廉恥心已經麻痺,沒什麼奢華淫亂、貪婪殘暴、禍國殃民的事,是他不敢做的。
唱歌、彈琴、演戲,聽劇場觀眾的歡呼,漸漸讓尼祿覺得厭煩。臣子為了迎合他的口味,在公元64年安排一場水上宴會:船隻雕滿黃金和象牙的裝飾,划槳手由年輕的男妓擔任。世界各地的珍奇異獸、野味海鮮,煮成一道道昂貴的佳餚,任憑尼祿品嘗。湖的對岸,一群赤身裸體的妓女,搔首弄姿搬弄各種猥褻淫蕩的姿態。夜幕降臨後,附近森林的別墅內,迴盪著歌聲、閃爍著火光,盡情搞起男歡女愛的淫事。尼祿還沒幹這檔事以前,塔西佗說:「人們以為他過去罪惡的生活,可說已經登峰造極了。」
不久之後,「不知出於偶然,還是皇帝的罪行」,羅馬城發生一場火災。火勢在狂風助燃下,很快把整個大競技場點著了。由於舊羅馬的巷子狹窄曲折,祝融很快蔓延整座羅馬城。在驚慌、恐懼的混亂中,民眾們的生命財產,完全付之一炬。這時尼祿人在33英哩外的安蒂姆,趕到羅馬時,火已經燒到郊外。尼祿急忙開放瑪爾斯廣場,搭建許許多多帳篷收容難民;並且從附近城市輸入必需的食品,壓抑糧價讓民眾渡過難關。從這一套救濟措施看來,尼祿並非不知如何利於民生,過去乃「不為也,非不能也」。但是,他的惡名實在昭彰,儘管補救措施對人民有利,卻沒得到應有的效果。不久民間普遍流傳:尼祿唆使屬下縱火,好讓他蓋起豪華的新宮殿(大火後,尼祿大興土木營造皇宮,更加落人口實)。在羅馬城起火的時候,還登上塔樓觀望,幸災樂禍吟唱著特洛伊被毀的詩歌。
為了阻止謠言繼續散播,尼祿指控基督徒是縱火的元凶。一批批基督徒被判刑,有的披蒙上獸皮,任憑獵犬活生生撕裂;有的被釘上十字架,待夜晚降臨時被點燃成為火把。基督徒受到殘酷的刑罰,引起人們普遍的憐憫,因為他們是暴君殘忍手段下的犧牲品。隔年,政敵們決定發動政變,把這位禍國殃民的暴君轟下台。但是密謀\外洩,許多人因此而犧牲,其中包括著名的學者塞內加及詩人盧卡。尼祿不以此正視民怨,反而加緊搜括民脂民膏,以滿足其無止境的揮霍。公元68年,受不住尼祿苛捐雜稅的壓迫,猶太人大規模地揭竿起義。接著,西部各省、里昂的行政官溫德克斯、西班牙指揮官伽爾巴,亦加入叛亂的行列。眾叛親離的尼祿,悄悄逃亡到奧斯蒂亞港,希望搭上船隻離開。元老院的士兵從後追上來,準備將他逮捕。尼祿絕望地選擇自殺,將匕首戳入自己的喉嚨。臨終前,尼祿哀嘆著:「唉!多麼偉大的藝術家,就這麼死去了。」
楊廣殺兄弒父當皇帝
藝術家治國,在中國並非絕無僅有的事。最著名者,莫過於北宋徽宗,一手精采的丹青水墨,件件都稱得上博物館的瑰寶。他搞「花石綱」惹得民怨四起,縱容奸臣陷害忠良、壓迫百姓,終於把大宋江山,拱手讓給北方的女真,可說是眾人熟悉的歷史。然而,同樣是亡國之君的隋煬帝楊廣,許多讀史者可能忽略了,他亦自詡是位才華洋溢的藝術家。
據史書記載,楊廣觀遍古今書傳,至於方藥、天文、地理、技藝、 術數等,亦無不通曉。可說是位多才多藝之人。最讓他引以自豪者,莫過於在文學上的造詣。楊廣曾對臣子說:「天下人都以為朕乃承祖上餘蔭而有四海。其實,若朕與士大夫較量文采,我還是應該當上天子。」由於自矜才華過人,狹隘虛榮的好勝心,讓他見不得別人好。大臣薛道衡寫得一手好文章,招致煬帝的嫉妒而被賜死。薛死後,楊廣酸溜溜地說:「哼!看你死後,還能作『空樑落燕泥』否?」王冑寫得一手好詩,也逃不過煬帝的魔手,死後煬帝嗆聲道:「庭草無人隨意綠,看你還寫不寫得出這種好句子。」
楊廣恃才矜己,拿著皇帝權威,與文人斤斤計較比高低,這種「文人相輕」的酸腐氣,在他身上表露無遺。如果寫得幾個好句子,都可以惹來殺身之禍,那擋在楊廣前的權力障礙,他更是要除之而後快了。首當其衝者,就是太子楊勇。
楊廣是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個兒子,由於比哥哥楊勇晚生一步,在嫡長子繼承制下,次子只能徒呼負負與皇權無緣。但楊廣工於心計,不這麼輕易向命運\低頭,他要拼,要把國家機器拼到自己手上來。於是他強忍自己的欲望,迎合父母的嗜好,一步步推動奪嫡的陰謀\。隋文帝是個性好猜忌的人,並以簡樸生活著稱;皇后獨孤氏則是一位嫉妒心重、愛恨分明的女人,不僅見不得別人美,亦愛替別的女人吃醋。偏偏太子楊勇是個花花公子,喜歡擺場面裝闊,並且姬妾成群、風流成性,以致氣死了自己的妃子,這全犯了隋文帝和獨孤皇后的忌諱。楊廣從這裡找到見縫插針的機會。
他只有妻子蕭妃一個女人,不納其他妻妾,光這點就深得母親歡心。某次,文帝夫妻倆造訪楊廣家,發現奴婢們都又老又醜,樂器上佈滿灰塵,甚至連弦都沒有,看得龍心鳳顏大悅,對楊廣更加喜愛了。另外,皇帝派人到兒子那裡去,楊勇都只當僕人看待;楊廣卻站在門口迎接,並且致送厚禮,於是文帝與皇后耳盼,都充滿了對楊廣的讚揚聲。所謂「人比人,氣死人」,一旦有了對照組,太子楊勇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就江河日下了。
公元600年,太子楊勇以謀\反罪名貶為平民,囚在東宮由楊廣看管。隔兩年,獨孤皇后去世,楊廣已經大權在握,漸漸露出本來的面目。公元604年,文帝到仁壽宮避暑,病情沉重由楊廣入宮侍奉。在宮中,他窺見文帝寵妃宣華夫人更衣,動了淫欲上前一把抱住,嚇得她花容失色,匆忙間抓緊衣襟,奔到文帝病房面前。文帝見寵妃驚魂未定,問她:「怎麼回事?」宣華夫人說:「太子無禮。」此時文帝如大夢初醒,驚叫一句:「獨孤氏誤我。」但是為時晚矣。楊廣命部將張衡包圍仁壽宮,文帝被下屬擊殺,血濺御屏哀嚎而死。不久,他亦除去哥哥楊勇,成了弒父殺兄的千古罪人。
偽君子爆發的大頭症
從楊廣設計奪嫡,直到登基當皇帝,他隱忍了14年的性欲及享樂的衝動。當初隋文帝南征陳朝,楊廣貪圖陳後主寵妾張麗華的美貌,曾派人告訴將領高熲,務必把美女張麗華留下。沒想到高熲不遵指示,說:「從前姜子牙蒙面斬妲己,今日豈可留下張麗華這個禍水。」於是把張麗華斬了。這樁事讓楊廣懷恨在心,聲言日後必報高熲此仇。此事可知,楊廣乃貪淫好色之徒。根據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論,隱藏在潛意識無法發洩的欲望,一旦掃除了道德、法律限制的藩籬,就會像火山爆發般宣洩出來。
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稱楊廣「極端自私的人所發作的膚淺\而強烈的炫耀狂」為「大頭症」。楊廣的大頭症狀席捲整個隋王朝,使得北朝建立起來的龐大基業,在短短15年(楊廣於公元604~618在位)間,完全灰飛煙滅。
即使當國家北方戰事吃緊,民不聊生、盜匪充斥,楊廣仍不以國家社稷為重,執意要遊幸江南。公元616年,他決定第三次出遊江都,許多臣子泣血勸阻,卻紛紛成為刀下亡魂。見不得別人好的人,同樣聽不進好人的話。早期為了遊幸江都,他動員大批人力開鑿運\河。據唐朝《開河記》記載,一共用了543萬人,當工程進行到徐州,已死了150萬人。因為官吏催得急,工程益發危險,死屍一車車載著滿路走,可說一河功成萬骨枯。而這一切,只為了能讓他在短時間內,發洩自己的大頭症。
最後一次遊幸江都,楊廣變本加厲享樂。他將離宮築成上百個房間,每房美女數百人,各由一位美女值班,設計各種娛樂供其享受。此時國家遍地烽火,盜賊\滿佈,最高領導人卻恣意歡樂,喪心病狂。有一天,大概酒後稍醒,他感嘆地對蕭皇后說:「這顆好頭顱,不知由誰來砍?」皇后勸他別說不吉利話,楊廣回答:「人生的貴賤苦樂,互相更迭交換罷了,沒什麼好傷心的。」這位國家最高領導者,如今只剩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麻痺心態了。
公元618年,楊廣最親信的大將宇文化及,率領禁衛軍叛變入宮。眾將拔出利刃,惡狠狠地瞪著這位暴君。楊廣義正嚴詞地說:「我有何罪,竟然如此對我?」寫史至此,見這忝不知恥的醜惡嘴臉,竟也能登上九五之尊,不覺心底為之一痛。禁衛軍當場殺死楊廣最心愛的幼子十二歲的楊杲,再用一條繩子纏住這位暴君的脖子,活活地將他絞死。或許,楊廣死前,尚不知自己錯在哪裡。
藝術非道德與能力的指標
尼祿與楊廣,兩人都有很高的文學才華和藝術天份,兩人也都當上了皇帝。但是,當國家機器操縱在他們手裡,並沒有被雕琢成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反而糟蹋得遍體鱗傷,滿目瘡痍。為了鞏固王位,尼祿殺母,楊廣弒父,殘暴荒淫的行徑,更是如出一轍。可以說是中西歷史上典型的暴君。
或許他們骨子裡都認定自己是藝術家,老想著不食人間煙火的意境,自然就不了解民間疾苦;也嚮往藝術家特立獨行的風格,視禮教及規範於無物,放浪形骸起來比誰都可怕。普通人若不侵犯他人,在山林間享受清高自在的生活,這樣的藝術情懷,亦不啻樂事一樁。但是當了皇帝,握著權力,被綁在龍椅上(有責任的束縛),若耽溺於個人的享樂,浸淫在奇技淫巧當中,就會苦了蒼生百姓。
藝術天份,本與治國無關,但漢元帝卻曾將兩者混為一談;常人更容易有「向聲背實」的偏見,以為有了藝術才華或者科學天賦,就是治國的棟樑。殊不知術業有專攻,政治更要專業的作為,才能落實「專家政治、萬能政府」的理想。貝多芬目睹拿破崙入侵日耳曼地區,激起其強烈的民族情操,曾經對著巡邏的法軍叫囂:「如果我是將軍,而且兵法就像對位法一樣精湛的話,一定給你們吃盡苦頭。」可見拿來作曲的對位法,無法等同作戰的兵法。同理可證,藝術、科學上的天份,更絕非道德及治國上的保證。
自然,政治家擁有藝術天賦,亦非一種罪過。藝術若運\用得當、感受得體,不致於淪為「玩物喪志」,亦能收調養心性的功能。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除了文筆精練,被推舉起草《獨立宣言》外;更拉一手好提琴,曾以琴聲怯情敵,留下了美談。文學、音樂修養極高的他,創下「傑佛遜時代」的民主:奠定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互相制衡的政治風範;開放美國對移民設置的限制;保障人民言論、出版的自由。1803年,傑佛遜以1500萬向拿破崙購得路易斯安那,使美國領土向西部擴展;不僅消除當時戰爭的威脅,亦確保了美國農民在政治、經濟上的優越地位。今日,美國南達科他州的花崗岩石壁上,雄踞著華盛頓、傑佛遜、林肯和老羅斯福四位總統的巨型半身塑像,以紀念這四位偉大的總統,足見傑佛遜總統在美國人心目中崇高的地位。
「科學與藝術的重建,是否有助於道德習性的淨化?」這確實是個好題目,卻很難有個定論。我想,藝術、科學原本無關乎道德、政治,運\用之妙則存乎一心。禪宗六祖慧能說:「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是邪。」可見「人」這個主體要端正,才能使藝術、科技發生善良道德的作用;若人心偏離正道,縱然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恐怕懂得越多卻壞得越透,如果此人大權在握,難免要搞得生靈塗炭、國破家亡了。尼祿與楊廣,就是兩個血淋淋的例子。 俺觉得, 这都是极端的例子. 对于普通人, 适当的艺术修养还是对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益无害的.
什么叫艺术? 追求美的学问.真,善,美的追求在尼祿與楊廣身上没能融合, 不等于它们就不能融合. 我更相信, 它们在寻常人身上更易融合.
另外, 艺术天赋与艺术好象还不是一回事. 天赋是一种....能力, 有的人天生嘴大, 是不是就注定是个胖子?(比如说, 嘴大的人吃得多).在比如, 会拉一手好琴的是不是就一定是艺术家? 我说未必. 只有沉浸在对美无尽的追求过程中的人才陪称为"家".
好象走题了. 只为凑热闹.
参考:两片一书
其实只要明白不能生在帝王家的道理就能够解释这两个的行为和艺术无关了。个人收藏的和尼禄有关的两部影片和一本书。
尼禄大帝 Imperium: Nerone (2004)
《君归何处》
2001年,年近八旬的波兰老导演,60年代“波兰电影学派”的代表人物耶日·卡瓦莱洛维奇,将另一座辉煌的罗马呈现给全世界的电影观众。这部名为《君归何处》的历史巨片改编自波兰文豪显克微支的同名历史小说(又名《你往何处去》),讲述了古罗马暴君尼禄统治时期,一位年轻的罗马将军与美丽的基督徒少女之间的生死不渝的爱情。影片以基督教的早期传播和蒙难史为历史背景,以恢弘的气势表现了在暴政与死亡面前不渝的爱情与信仰的力量。
《君归何处》是波兰历史上耗资最大的一部巨片,18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令这部历史题材的电影逼真地再现了暴君尼禄火烧罗马城等惊心动魄的场面。但《角斗士》将个人的英雄主义夸张到难以置信的高度,反而丧失了历史的真实与厚重感,沦为一部思想苍白的古装动作片;《君归何处》却以殉道者的精神魅力和舍生取义者的宽忍胸怀征服了观众的心,人道主义的恒久主题在这部波兰出品的宏片巨帙当中依然占据最崇高的地位。
从罗马到巴黎,从华沙到莫斯科,欧洲电影人逐渐从好莱坞重磅电影的狂轰滥炸中缓过气来,开始了他们重整河山的光荣梦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现象,便是如《君归何处》那样,由欧洲影人操作的高成本、大制作电影开始与好莱坞大片在全球电影市场一争雌雄。
摘自《2001世界电影回顾》
显克微支《你往何处去》
拜读zm兄大作,真是才气横溢啊。
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世界 fenglong88
好收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