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认爹和娘?
上个月底的《新民晚报》报道,为担心衣着破旧的母亲被外人看到后笑话,中国药科大学镇江校区的一名大学生日前将千里迢迢来探望自己的母亲拦在校门口。母亲带来的一篮粽子也让她原封不动地带回去,最后,这位母亲不得不含泪离开。“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的话题已经很古老了。贫困人家的孩子,怕自己的父母在同学老师们前丢人,因此闹出了不少笑料。按理说,为几个粽子,按实际角度分析,这个母亲的做法的确有点不值得。可要从母亲对孩子的感情上想,又没有不对的。那么,到底谁不对呢?的确,这个学生虚荣心也太强了,对待母亲的做法太绝情,说是丧失人伦也不为过。穷有什么丢人的?与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和投机倒把的奸商们相比,咱们不至于成为过街的老鼠。不过,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让我们在谴责之余也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吧。请不要过多地责备孩子,可能他也不愿意这样做,自尊心使然,也许他已经后悔了。我们更应该深思的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无情。
2005年9月《南京晨报》报道兰州榆中县出现的一件怪事,两个小学给学生发了两种不同的课本区分学生经济条件。近来披露教育领域种种不良现象的报道频频出现:有贫困生因欠交学费而被赶出考场的,有用不同颜色的校服区分贫富学生的等等。对贫富学生的不同对待,难道不是整个社会嫌贫爱富状况的缩影吗?一些贫困学生交不起学费,难道不是整个社会贫富悬殊日益加大所致吗?看到这些问题,我们还能一味的把“三年不认爹和娘”的罪过完全迁怒于这个学生吗? 社会的嫌贫爱富就这样存在,而且贫富差距仍在扩大。就是这个社会,在公然制造有违人类道德的社会氛围,穷人日益被逼进被歧视的行列,并且身负弱势罪名。我们与其谴责这名学生道德不佳,不如追究是谁制造的道德困境,让这名学生在光天化日下如此丧失人伦。 其实, 一个人小学就定性了, 高中时就定型了.
所以, 他的父母本身对他的教育就有问题.
当然, 社会更是有问题. 一个人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有诸多的因素在里面吧。个人的、环境的(家庭的、社会的)综合在一起就成了这一个人。当我们把批评指向社会的时候,这个责任最终又由谁来承担呢?青版主提出来了一个很沉重而很严肃的话题。提得好,支持一下!! 是啊,“歧视”首先是社会学里边一个关键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