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崇拜
崇拜是这样一种感情:一个个体认为另外的个体在某一或某些方面具有他永难企及的优越性。
即是说,他在崇拜着的同时也就永远地将自己置于偶像之下的地位了。他永
远只是仰视着那高高在上的光芒四射的偶像,永远只是屈服于那偶像的威力之下,
这在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人是难以想象的。
自我意识强烈的人同样能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但他永远只是平视
和前视,永远只是追逐着优秀者的身影前进,这意味着有一天他也能够达到同样
的高度。因为他知道,所有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完全相同的个体;没有个体注定
比别的个体优秀,反之亦然。人的天赋各有不同,但只要经过努力必定能够有所
建树,除了那可悲的智力障碍者。事实上,如果不是显得过于高傲的话,他甚至
经常带着一种富于意味的目光注视自己的同伴。
把崇拜的对象换成人以外的意志,换成超越世俗之上的全知全能的造物者,
这样的感情是否因此就合理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自我意识强烈的人自始自终相信着个体存在的意义高于一切。个体不依附于
任何其他存在而存在——即使果真在世界之外的某个地方有着一个绝对的创造性
的存在——也不依附于之。人首先应该是并且只是作为他自己而存在,从而摆脱
了单纯的造物的地位——那不过等同于工匠手上纤弱易碎的瓷器,即使它们被制
作得如此华丽。
因此,人不应该崇拜任何事物。对于同类,我们至多报以钦慕或敬重的感情
;对于一切未知的神秘,我们则努力发掘,使其显露出面纱之后的真容。 我觉得
崇拜并非都是不可取。因为崇拜的对象不仅包括人,而且还包括物。当然人的崇拜
也许容易让人理解;物的崇拜不容易让人觉得可信。如果我们从原始崇拜、图腾崇拜等
出发,物的崇拜也就不难理解。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物的崇拜?撇开情感因素,被人崇拜的物也许大多数是具有神秘性,
让人以现在的知识能力、分析判断均无法得到答案或者较为合理的答案。
然而使人产生神秘感而至崇拜的物无疑给人带来了追求真知的动力,这就是崇拜的动力。
从这一点而言,崇拜也就是激励着人类向无穷无尽的未知世界作不懈的探索、探求。 楼上所言亦不无道理。上文所以否定崇拜,乃是我个人心性所致。
倘若能够孜孜不倦地追求物的神秘之后的真知而非卑躬屈膝于其下,崇拜自然可以成为动力,比如说崇拜真理。 呵呵,崇拜有什么不好呢。
我比较认同楼主对崇拜的这个定义“一个个体认为另外的个体在某一或某些方面具有他永难企及的优越性”
但不认同“即是说,他在崇拜着的同时也就永远地将自己置于偶像之下的地位了”。我觉得不能由前者推论出后者,倘若勉强能推出,但绝对推不出“他永远只是仰视着那高高在上的光芒四射的偶像,永远只是屈服于那偶像的威力之下,这在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人是难以想象的”,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比如我崇拜齐达内,他确实“在某一或某些方面具有我永难企及的优越性”,我这辈子或者基本上可以肯定我下辈子也超越不了他了,但我没有“在崇拜他的同时永远将自己置于偶像之下的地位。”我足球没有他踢得好,或许还有其他方面,但我汉语肯定比他好,我做科研应该比他好,所以我永远不会卑躬屈膝于他。
即便是和我同一专业的人,我也会崇拜。但崇拜不意味着“只是仰视着那高高在上的光芒四射的偶像”。有些人的才华和能力确实令人惊叹,令人佩服,让人崇拜,但有了这些感情并不能让我卑躬屈膝于他,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是只给超强能力的人存在,这种人是少数,世界是给普通老百姓居住的。作为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不好的,没有什么可耻的,功成名就固然可喜可贺,但平淡生活没有什么不好的,在平淡生活中崇拜下具有伟大成就的人,增加点自己的人生乐趣,让自己多点盼头,没有什么不好。
不是谁都能当毛泽东的,也不是谁都能当爱因斯坦的,人人都成了毛泽东,世界会变得很玄忽,大自然这个造物主就决定了这一切,决定了世界有伟人有平凡人,没有必要非要去做伟人。做普通人不可耻,作为普通人,崇拜下伟人,认为自己不能超越他,没有什么可耻的,这和卑躬屈膝于他完全是两码事情 杜兄高论,确实令我难以招架。
我个人只在乎别人在心性智力方面的优越性,但文中所论的崇拜毋宁说是时下某些追星族的狂热而已。定义不明,以致让老兄轻易抓住了破绽。
我以为具有伟大的心性智力的人未必拥有世人眼中伟大的成就,但人人都可能乃至于应该达到那种伟大的心性智力,至少为之努力。借用老兄的话来说,人人可以是声名不传扬于世的毛泽东或爱因斯坦。而崇拜心性智力与自己处在同等高度的人就没什么必要了。
以我目前浅薄的学识无疑没有多少资格说这样的话,只能算是一种偏执狂妄。勿怪。 我喜欢足球,但踢得很烂,大学本科的时候作为队里的主力前锋,在正式比赛中就完成过一次帽子戏法。虽然我踢得很烂,但我一直不觉得有什么,因为我觉得我意识好,我跑位跑得好,别人跑不出来的机会我能跑出来,别人眼睁睁的看着我浪费机会(因为我停球过人技术太烂),但他们就是找不到这样的机会,所以长期以来我就想我是属于那种虽然做不出什么但具有优秀判断力和超前意识的人。以前在网上看别人争论事情,我一眼就能看到关键所在,但我缺乏足够的知识以及表达能力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所以我就认为我是那种没有足够能力但是能辨别出事情关键点的人。长期以来,我一直是这样评价自己定位自己的。
在前两年的某个时间,看到王小波先生的一篇文章。王小波就诚恳的劝告,说年青人最好不要有那种“我一无所能,但是我能明辨是非”的思想,他比较严厉的批评了有这种思想的人,并奉劝那些有这种思想的人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当时我看得非常震撼,因为他分析得相当深刻,一词一句都打在我的心坎里,让我愧疚让我深思让我反省。
现在,我努力得去做事情,而不做过多评论。不再象以前那样,只依据想法来判断,而是努力去追求相关知识,去学习知识,用事实能力说话,不仅仅靠想法来说话。我不希望自己真的成为“一无所能,但能明辨是非”的人,这是种自欺欺人的想法。
然而,有些东西是本性,是天生具有的。尽管我努力克制自己不去做意识流的判断,努力让自己去追求知识,让自己多论述实实在在的东西,如论述得了某种病的人怎么治疗才会好得最快,论述情绪是由那些脑区控制,是通过什么样的神经环路产生,情绪生成与调节出现异常时应该如何去校正等等,但我还是常常忍不住的去争论些意识流这些说不清的模糊的东西。
自我反思下,再警戒下。 呀,说起来我也是那种一无所能,但自认为能明辨是非的人呢,又学习到了。 或多或少我也算是“一无所能,但能明辨是非”的人吧,我但愿自己是“偶尔能明辨是非,却能力有限”的人。
由此,我们的目标就在于提升自己的心性智力,以免陷于那种尴尬的境地。
此文乃是我本二时候写的,现在已经即将毕业。说来恰巧,就在几天前我正体会到了杜兄所说的“努力克制自己不去做意识流的判断,努力让自己去追求知识,让自己多论述实实在在的东西”,这是一种宝贵的觉悟,需要花费终生的时间与精力。但愿我在摆脱求学期间种种难以避免的条框限制之后有机会追求这样的境界,愿与杜兄及kuangnu兄共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