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scjc
发表于 2006-5-19 13:05:15
读书的人没有少,只是我们感觉读书人少了。
在我们身边,抱本书悠哉游哉读闲书的人是少了;闭六谢客,望有朝一日成为一代宗师的人也少了。但是走在大街上,一看就是受过多看教育,读过书,能读书的人现在是越来越多了。近年来,高校的扩招,虽然对培养读书人的效果不是太好,但是对于增加读书人的总量无疑是起到很大作用的。
总之,我认为,读书人是越来越多了,而不是楼上各位所说,越来越少了。
teng101
发表于 2006-5-19 14:13:24
大学生读书现状调查及分析
《理论学习》2006年第1期 2006-3-2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时代、网络化时代、数字化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检索、获取信息。那么,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怎样学习知识,都在读些什么书?带着这一疑问,我对山东省驻济几所高校的大学生读书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试图通过第一手的调查资料,找出大学生读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引导大学生正确读书。
一、大学生读书现状及其分析。
(一)大学生读书现状。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我对山东省驻济几所高校大学生的读书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现场问答及电话询问等形式。在被调查的300人中,有255人做了明确回答,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表(调查人数255)
(二)调查情况分析。从上述调查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大学生目前的读书状况。这种现状传递出来的信息,远不是读什么书是对、读什么书是错的争论,而是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问题之一,大学生读书的功利色彩过浓。调查结果表明,有相当大比例的大学生,对一些直接能够为就业、走向社会带来实用价值的图书非常青睐。55.8%的专科生、51.2%的本科生和47.2%的研究生认为应该多读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具有实用技术技能的图书,如计算机、文秘。法律也是大学生较为关注的,这个比例分别为专科生占38.9%、本科生占38.1%、研究生占50.1%。大学生对公关书籍的喜好程度非常高,甚至于超过了法律。另外,有高达五分之三的大学生表示如有必要,可自费购买外语、驾驶方面的书刊。以上数字足以表明大学生读书的功利性。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在当前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成了大学生们走出课堂需要面对的第一道门槛。大学生们需要为自己充电,当然那些与谋职就业、社会生存相关的实用技能方面、法律方面、公关方面的书籍则成了大学生阅读的侧重点。在大学生们看来,学习了这类非常有用的知识,将来踏上社会,就可以从容地面对工作上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生活上的压力等等。因此,阅读这类书可为他们将来就业增加保险系数。
大学生读书的功利色彩过浓有其积极的一面,它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有一个客观、冷静的认知,有着抓住机遇、务实求真的学习精神。学生普遍认为,仅有课堂上的知识,而缺少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现实主义技能,连“纸上谈兵”的功力都达不到。但是,这种功利性的读书行为也有其负面效应,功利性的读书行为,既对人总体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极其不利,也严重制约着国家的长远发展。可以设想,一个只懂技能、技巧,缺乏综合内在品质的人,可能成为未来时代的弄潮儿吗?能够担负起民族脊梁的厚任吗?
问题之二,通俗读物成为一大看点。在调查中,当被问及是否愿意看社会上流行的武侠、言情小说还有漫画等通俗读物时,38%以上的大学生(这里主要指专科和本科生)表示对此情有独钟。更有甚者,在复习考研、生病期间也对这类图书爱不释手。相比之下,大学生对于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明显降低,只有56%研究生、45.5%的本科生、43%专科生坚持阅读名著。而且是随着受教育程度减低,阅读名著人数呈下降趋势。
诚然,通俗读物以其贴近生活、简单易懂、娱乐性强、互动性大的优势,为人们提供了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和情感避风港。特别是网络文学,把通过正常渠道无法发表的作品,由后台直接推向了前台,极大地开阔了年青人的视野。但是,勿容置疑,大量阅读通俗尤其是一些低俗和庸俗的作品,会抹杀掉大学生对经典文学的阅读兴趣,使大学生不愿去感受、理解经典文学的现实性和时代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最终发展成不能找准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不能正确地了解人类、社会、自己,了解自己对人类、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问题之三,网络、音像似乎等同于图书。随着媒介传播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图书相比,由于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大众传媒对许多人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特别是大学生,他们渴望用最少的时间、最便捷的方式通过影像、网络等传媒来了解信息、获取知识。在调查中我们得知,有80%的同学查找资料时,首先选择上网。如果网上没有,那么再到图书馆查阅图书。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只要网上能查到所要信息,就根本不必翻书。调查还显示,如果老师布置作业让大家看名著,那么一半以上的同学希望先通过影像资料来了解大体内容,只有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才去翻一下原著。在这里,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是,由于过分依赖网络、音像,致使大学生的读书方式也发生变化,就是借来图书,也有平均为50.7%的同学(52.8%的专科生、51.6%的本科生、47.7%的研究生)选择蜻蜓点水似的浏览一遍,而非踏下心来精心阅读。通过大众传媒从网上或音像制品中获取知识、信息,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大学生根本不用太多的知识积累,只要遇到问题就上网查询,一般都能得到所要资料。这似乎是每个人张口便说的传媒优点。然而,大众传媒的消极作用却隐藏得较深,不易被察觉。和图书比较,一般人只是看到网上信息量大的现象,但往往忽视信息本身的可信度问题(一些数据无法查证真伪),并且内容也不如图书翔实。再者就是一些经典之作经过影视加工,内容中原本具有庄严、崇高精神意义的成分严重缺失,而且逼真形象的带来的视觉感知永远替代不了精辟语言产生的深邃逻辑思维,生动画面的带来的审美愉悦也永远替代不了抽象文字产生的更高层次的艺术美感。也正是因为大众媒介传播的直接性和快捷性,才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理性思维能力起到抵制和弱化作用,使人们应有的智能降低,思维逐渐简化,缺乏深邃内涵和底蕴。对于思想还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大学生而言,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和虚拟空间,极易造成精神空虚,出现心理异化。可以导致他们在媒介的世界里极度亢奋,而在现实的生活中无所适从;也可以使他们产生严重忧郁焦虑的心态,直接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更可以构成一种潜在的危机,严重阻碍国家、社会的发展进程。
二、规范和引导大学生读书,改善读书现状。
我们强烈呼吁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学校和家长,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有效管理,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和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防范有害信息的传播,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识别能力,规范和引导大学生读书,共同营造一个让大学生读书、读好书的文化环境。为了做到这点,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校应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为契机,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人的内在品质,具体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人文素质的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以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和自我实践的形式使其升华为人的内在品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接受人文素质的教育。读书与人文素质教育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发展,是一个无限循环往复的过程。一方面,通过读书,提高人文素质;另一方面,伴随着人文素质的提高,读书意识更强,涉猎内容也更加广泛。这里的读书范围涵盖了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两方面内容。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和引导学生正确读书的良好机遇。
首先,学校应该调整教学计划,既要重视那些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学生有迫切要求的课程,也要重视表面上与就业相隔甚远的一时难以见到实效的科目。增加人文、社科和艺术类课程,同时开设哲学、美学、历史等人文科学方面的选修课,切实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打下基础。第二,将人文精神贯穿到专业课的教学之中。大力倡导科学道德,让学生具有对家庭、对祖国、对社会乃至对人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掌握科学方法,学会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去看事情、解决问题;努力挖掘创新潜力,采用启发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来感受探索科学的兴趣;真正唤醒审美意识,目的是让学生在对文学艺术作品和科学成果的欣赏和陶醉中,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第三,开设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一些知识竞赛、科技讲座、传统文化讲座,成立大学生自己的文学社、文艺社。除此之外,校园文化建设也非常重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样都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物质保证。
(二)学生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抵制消极价值观念的诱惑。在感性这一层面上,大学生们往往和社会上的青年一样,信赖和倾情于图书以及大众媒介,把上面的语言文字视为权威话语和人生坐标。拜金主义、游戏人生、暴力色情、唯利是图等等一些消极悲观的价值观念时时出现在字里行间和镜头画面上,慢慢地向大学生的头脑中渗透和灌输。目前的小说及音像制品中,帝王将相不问国事,一味和宫中、民间女子谈情说爱;武士道人厮杀拼打,到处惹是生非;传记中人物脱离现实,无所不能、无所不会;当代青年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自杀和离家出走是最佳解脱方式,关键时刻女性还总能遇到男性官员或大款慷慨相助。这些完全篡改历史、歪曲现实的语言文字,对处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严重的误导和影响,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冲击,让他们产生了心理压力。这就要求大学生以必要的理性来战胜感性,具备健康的心态,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学会分辨是非的能力。当意想不到的事情真的发生时,能够有一定的心理素养和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去忍耐、去适应、去战胜,从而彻底抵挡住消极价值观念的诱惑。
(三)社会应向学生提供精品工程,彻底清除“文化垃圾”。精神文化相对社会经济来说发展滞后,特别是大学生的读书与当前文化市场上产品的良莠不齐密切相关。当文化市场上有某种产品出现时,就自然为大学生自觉不自觉地阅读提供了可能。如果市场上到处可见高雅的精神文化产品,那么大学生的读书状况则呈一种可喜局面。就以被多数人誉为一方净土的文学为例,近年来的一些作品总是让人读后如同嚼蜡,缺少挺拔向上的力量,归根结底就是作品本身缺少精神高度,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除了出版编辑部门缺乏有效监管,就当属作者本人了。许多优秀作品的作者近几年未能保持已经获得的精神层次,思想艺术能力只是一个方面,认识与思想态度才是根本所在。新时期以来,作家创作已经摆脱了意识形态话语和体制性的羁绊,而逐步走上个人化、民间化、世俗化的道路,导致作者对整个时代缺少深入思考,将自己感性和体验中的消极情绪搬到作品中,以灵性置换了应有的理性,凭借一时的艺术才情获得一种心灵的宣泄。这种即时性的引人注目变成一种商业动机,就连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也无法躲避它的辐射。因此,无论是作家本人,还是编辑出版单位以及网络部门应该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围绕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中心,找准工作的着重点。在具体的工作中,首要任务是加强对主流社会意识的宣传,因为好的积极的社会价值观不去占领思想阵地,一些不好的消极的东西就会趁虚而入。其次,要关注青年人的生存压力,培养他们独立的生存能力,通过出版物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再次,是要强调融入意识,针对大学生独立性强、追求自我的特点,图书音像制品应该倡导参与意识和融入意识,让他们在个性独立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会建立一种新型的群体关系。第四,是要注重创新意识、自强自立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养就。尤其是近几年青年人犯罪率持续上升,因此要借助法律读物,让他们健康成长并正当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zangtiesh
发表于 2006-5-19 16:14:12
读书增加知识、开阔眼界、提高个人品位和修养的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毋庸置疑,但是现在社会生存竞争压力很大,大家读书越来越讲求实用性、功利性,从写书的人到看书的人,都处在一个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中。
scarborough
发表于 2006-5-20 07:03:50
唉现在真的是能静心读书真的是件美事,因为大家都在为生活,为好的生活不断的努力,没有闲暇去修身养性,可是自身的素养不能够像我们的money那样增长,这就是代价。比如我,整天就是给了工作,看的只有专业方面的书籍,这都看不完,别说去读读圣贤书了。感叹没时间啊。我们现在为了“1”后面的“0”在卖命,可是当“1”倒下了,我们后面的“0”还有意义嘛?!兄弟们注意身体。给自己个放松的机会--读读书吧。
phdbbs
发表于 2006-5-20 12:44:29
人读书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了提高自己,知其所不知也?-这应该是知识类的,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学习其实还是挺辛苦的,尤其在中国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一代,12年的教育,基本上让人不愿再读书,读这类的书了,所以快餐形式的就很喜闻乐见了,速成-傻瓜书-杂志-书摘-精选.........随处可见,迎合现代需要。
己不知,但用时知去哪里找!这类应该算是工具书。现在网络发达,电脑存储庞大,检索也巨方便。所以大家拼命的攒书,等到用时希望能够不至于“方恨少”。只要你听说过,有点印象,就能找个大概。所以也不用精读了!所以工具书的外延也扩大了,不只是以前的字典啦、百科啦什么的,现在什么都能算工具类的了,就连短信集、笑话,看到不错的几条,收藏下载一下,以后逢年过节,再找找看,不就得了!
没事消遣,打发时间,这类的应该是小说、故事类的。但是现在人的娱乐方式实在太多,看电视、上网、游戏、泡吧........,那样都是社会主流,甚至即使自己不愿意,也会被动参与。遥控器一开,有声、有影,还有广告;有竞猜、有大奖、还有重播;比比看,谁还乐意拿本书跑到一边,慢慢啃!人是社会的人,上面说的方式都很适合共享,就是大家一起做,可是书就难了,两口子可以在沙发上一起看泡沫剧,却很难买两本同样的书,同一个进度在读吧!哈哈,读书看起来是不够teamwork的了!
书的意义在哪里,有何绝对的不可替代性吗?一部精彩的《围城》,确有不逊的电视剧刻看,而且老少咸宜。读书与电视有多大差异?差异就是书还要买,电视只要看就行,呵呵。
书呀!也要与时俱进了!其实大家的自由时间就那么多,新的消遣学习方式出现了,它的地位就被瓜分了!仅此而已!
君不见还有人把网络游戏写成书的吗!世事无常,不必强求,随心就好!
颠倒梦想
发表于 2006-5-20 16:24:08
与零号不同,我还是想不求甚解。一来,好书很少,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二来,求甚解,有时反而不得甚解。当然,偶尔的求甚解还是要的啦。
好了,这是前话。回到正题吧。
基本上还是同意读书人越来越少的判断的,先说一句比较空泛的话:这是现代,或者后现代的浮躁与读书的爱静的一个必然反差。
模拟对话:
凭什么要读书啊,“我”就是想着吃吃喝喝,读书能给我钱?读书比美女、帅哥可爱?不就是混嘛,混个文凭,混个老婆/老公,混个房子,混个车子。谈什么理想?扯谈,有毛病。要讲money,谈美女、帅哥,谈书?是黄的?还是……?如果黄的,还有点兴趣,但是也没A片刺激。狂倒……——一切都成了工具,一切都成了物欲,这冷冷清清的书本怎么还可能拴得住人呢?
历史早已冷清,哲学王也已死,这个专家时代、大众时代,谁还想着思想呢?思想不是被麻痹着,就是被羁绊着,institutionalized的世界啊,泛娱乐化的世界啊。更多地运行于惯性、惰性,还要思想的刺激干嘛?
chengdoc
发表于 2006-5-20 19:47:54
随着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很多人对书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
对待知识和学问的观点发生了转移
xzqngbbgs
发表于 2006-6-2 15:25:43
鲁迅早就说过“时间象海绵........”
其实你我不过是挤得劲小了些,挤的时候少了些罢....
小雪
发表于 2006-6-2 16:25:28
书能够影响人的心灵,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
一个人要想把自己打扮得可爱、漂亮或者具有吸引力,
那就去读书吧。
读书是女人的立身之本。喜欢读书的女人,学历可能不
高,但一定有文化修养。有文化修养的女人大都知书达
理,处事冷静,善解人意。经常读书的人,一眼就能从
人群中分辨出来。特别是在为人处世上也会显得从容、
得体。有人描述,经常读书的人不会乱说话,言必有据
每一个结论会通过合理的推导得出,而不是人云亦云,
信口雌黄。
经常读书的人,她们做事会思考,知道怎么才能想出办
法。她们智商比较高,她们能把无序而纷乱的世界里出
头绪,抓住根本和要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科
学拒绝盲目;她们做的每一步都是深思熟虑过的。这些
都是平时乏读书的人所欠缺的
读书足以怡情;
读书足以博彩;
读书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
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学使人善变。
用一颗豁达的心去读书,才能体味书中的微妙之处,汲
取书籍中的养料。一本好书,相伴一生。古人云:熟读
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中自有黄金屋,学习
别人的优点,你将成为一个精品;学习别人的缺点,你
将成为一个废品,有为才有位。
xuyixuyan
发表于 2006-6-2 21:07:28
其实我也赞同楼主的说法,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我认为读书的人越来越少,那是因为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读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挣更多的钱,同时挣钱容易一些,农民没有读书,他们挣钱非常少而且又吃力,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给年轻人提供发展的机会就越来越多,已经体现不出来高学历对于一个人的人生的重要性,今年的硕士毕业生已经有60%的人已经后悔考研,所以现在社会上工作的人读书会越来越少,可能他们也不需要非常大的知识量,因为他们需要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就可以了.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就拿老师来说,他们需要不断的看书来充实自己,进而从容的应付工作所带来的挑战,我就是一名教师,我虽然已经毕业了,但是我仍在看各方面的书籍,充实自己,我感觉我工作以后看得书比我上大学时看得书还要多,学到的知识也多,说到这儿,其实,读书也是锻炼自己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读的书多了,那么,你在工作以后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就会非常容易.
所以,我提倡人还是多应该读些书.请楼主指教.
jjli
发表于 2006-6-2 22:12:41
很想读书,苦于没有时间.其实每天都在读专业书,真想换点新内容,寻找点快乐.
zgja000
发表于 2006-6-2 22:33:25
个人观点,读书太少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书太贵,想读书的人卖不出书。这方面穷学生居多,如我等之流。其二,看看书店里的书,你就会发现,真正的精品书不多,要么太专业,语言晦涩能懂,尤其是一些海归流写的书
wjf222
发表于 2006-6-2 23:57:00
来这里算不算读书,我认为应该算;
不买书算不算不读书,我认为不算。
lukapp
发表于 2006-6-3 01:36:14
可能以看電視之代替了看書, 前者 無須 用腦且是免費娛樂; 讀書則須 花費 及 須專門抽出時
間去讀.
我則 以讀書為樂趣.
一语惊人
发表于 2006-6-3 02:37:14
首先,社会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所造成.
如在校大学生,进了学校,要面对各种考试.还要时时刻刻考虑就业等现实问题,没有精力和时间耐下心来去读好书了.
其次,现在有了电脑,网络等,快餐文化多了,充斥着个个角落.这些相对比较轻松,吸引了大家的精力,真正能够安心读书的越来越少!
三,买书还要花钱,也是一个问题.
四,生活工作压力大了.很少有人专心读书,读书只是为了休闲而已
mlinux
发表于 2006-6-3 10:06:29
我同意这句话: 现在找书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少了
为什么这样呢?
读书的人少了是因为社会的节奏太快了, 很难让一个人沉下心来研读一本书
找书的人多了说明我们人啊, 还有一种精神的追求, 在快节奏下, 还想通过读书丰富寂寞而空虚的心灵
矛盾啊
teng101
发表于 2006-6-4 09:01:08
我所说的读书也包括上网读书喽,不过网上下载的书,真正用心读的又有多少呢。
1073
发表于 2006-6-4 13:06:45
我觉得是现在社会转型期的暂时现象。
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正是有时间,也能静心的时候,但是却又是最穷的时候,穷得买不起书。现在一本书少者二、三十,多者几百元,买不起书。去图书馆借吧,大学扩招又有太多的人借书,想借的书永远借不到。
现在我是一名大学教师,想认真研究点学问吧,但是工资收入两千多,房价4000/平米,还要养父母(破产企业退休职工),还要养小孩。还读什么书哟,得想尽办法赚点钱。
综上所述,我认为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反应了社会的分配制度的不公平,社会制度不鼓励读书。
wumingshi
发表于 2006-6-4 14:38:04
引用第18楼lfeifeijx于2006-05-11 10:04发表的“”:
读过多少书自己知道,别人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跟你以后的学识,理解力,思考方式息息相关,是个现实的东西。
同意18楼的说法,开卷必有益。
现实生活中,读书的人没少,只不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去读书就必须具有针对性,而不再是泛泛的去读。
莫箫狂
发表于 2006-6-5 09:29:12
我认为有很多的原因。
1、中国教学上的不足,小时侯读的书将来基本上派不上用处,在很多人们眼里认为只是死读书而已,从而从潜意识里不喜欢读书
2、知识量的提高,信息技术发达了,人们的知识量本身上都有了提高,再加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导致很多人认为自己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已经不需要再读书了
3、经济问题,钱少买不起书,钱多生活丰富,没时间读书。
4、书的质量问题,现在很多书都出的不好,写的不好,很多垃圾书,大家都不喜欢读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