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_xin51 发表于 2006-5-6 17:00:42

[新书交流与下载作业]四面楚歌的中国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学》读后感

中国的教育,数十年内怕难以恢复元气了——很多朋友不假思索地这样说。
中国的职业教育,数十年内怕难以形成相对完善的体系——读过《职业教育论》,并经过一番粗浅的思考后,笔者这样说。
职业教育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已是不争的事实(甚至连汤敏博士都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令人不寒而栗),但职业教育尚存在诸多问题,诸如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师资队伍建设不尽人意、产学脱节(职业院校,基本谈不上“研”)、毕业生质量低下等等。职业教育的前景实在不容乐观。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目前中国的职业教育,受到很多主观、客观因素制约,这些因素,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

一、   传统观念轻视职业教育
近年来国内职业教育界始终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主张效仿美、日等国模式,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另一种观点主张效仿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就目前情况看,前一种观点略占上风,这实际上反映出轻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反对奇技巧淫,轻视工匠,“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众多家长若非万不得已,是不情愿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
媒体的推波助澜,更是加深了人们普通劳动者的偏见,近年来,只要打开电视,俊男靓女、名车豪宅铺天盖地而来,仿佛世界上已不再有工人、农民。
职业教育本身不争气,也是令人轻视的一个原因。自从高校扩招,导致职业院校生源素质直线下降以来,职业教育界从理论到实践,一片兵荒马乱。众多院校在死亡线上挣扎,教师队伍士气低落,业内一度盛行这样的说法:原材料不合格,如何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这种说法,完全是一种束手待毙的姿态,是对职业院校、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自身的否定。自己都放弃了希望、放弃了努力,如何能赢的他人的尊重。

二、   政策法规自相矛盾
有些教育法贵的出台,并未考虑与其它法规的相容性。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职业院校要求“双师”型教师达到一定比例,但实际上,这一点只有财会、法律等少数几个专业能够做到,因为律师、会计师等职称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多数理工科专业就没这么幸运了。只有在企业以及一些研究机构工作的人,才有可能得到工程师资格,职业院校教师基本没机会。
有人提出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一是从企业调入所需专业的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但在现行人事管理机制下,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受到严格控制,此路不通。
二是聘任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但马上会引出两个难题:兼职教师的管理问题以及兼职教师的培训问题。
   兼职教师的管理历来是学校的一大难题,由于学校与兼职教师之间只存在业务指导关系、短时雇佣关系,并无人事隶属关系,所以兼职教师不可能如专职教师一般尽职尽责。
企业的技术人员,大多未受过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技术的培训,对教育规律缺乏了解,必须经过培训才能胜任教学工作。但培训所需的经费及时间均难得到保证。
有鉴于此,“双师型”教师比例问题,根本无法解决,相关规定,成为笑谈。

yu_xin51 发表于 2006-5-7 11:30:16

三、非教育因素左右职业教育
服务于政治,自古就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政权的更迭、决策者的好恶,都会影响到教育的走向。但近年来教育又增添了一个新功能:“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无论其出发点有多美好,但给中国教育造成的伤害,是无法挽回的。
职业教育也承担了过多的义务,其功能之一是缓解就业压力,尽可能长时间的把学生留在校园内,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两年制高职试点的举步维艰。

四、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
职业院校学生时间技能的培养,仅靠学校的教学和实验室工作是不够的,职业理论的学习如果不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会得到增强。
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也许就出现在实践环节。
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一点人人清楚,但做起来却全不是那么回事,原因只有一个字:钱!
企业与学校是构成生产与教学相结合的两个本质要素,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就企业与学校的关系而言,企业是实践技能培训场所,学校是理论教学基地;但是,企业与学校的分工又并非是绝对的。现代教育和企业的发展,使职业与教育往往融为一体,从而使企业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关系变得模糊。具体地说,企业为提高培训质量,常常把职业基础知识教学引进自己的培训过程;而职业技术学校为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也往往设有自己的教学实习车间,加上管理和利益上的问题(如利润和税收等),企业与学校的关系并不好处理,并造成生产与教学相结合的很多障碍。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要依靠双方的努力,还需要通过法律和政府的政策提供支持和监督。这一点,恰恰是目前所缺乏的。

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远不止以上四点,笔者无意、也无能力一一罗列,况且,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仅靠职业教育界的力量能够解决的,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暗暗庆幸:还好,我不是搞职业教育的。

事实上,本文不能算作读书笔记,因为本文通篇阐述笔者个人观点,基本未提及《职业教育学》。原因是这本书虽然涵盖的范围较广,从职业教育的历史沿革一路讲到就业指导,但并无开创性的观点,只是用职业教育的新瓶,装了普通教育的旧酒而已,令人失望。
如果疯兄认为本文不符合要求,不知可否给小弟一个重写的机会。

疯言疯语 发表于 2006-5-8 18:22:41

当然可以,兄可以继续跟贴进行补充、完善。也可以结合《职业教育学》一书,谈谈你与作者的观点之不同,等等。同时欢迎其他会员一起来讨论中国的职业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james.tang 发表于 2006-5-9 12:25:57

拜读yu_xin51的大作后,深有同感,小弟,现就职于一高职院校,对yu兄之观点大为赞同。

一、传统观念轻视职业教育
  此点,由来以久,目前的高职院校大多为前段时间对中专院校的合并和较弱的大专院校,好点的大专院校均升格为本科了,因此高职院校在传统的高等教育界中长期是后妈生的,根本得不到重视,体现在经费上,就是长期政府拨款不足。

二、政策法规自相矛盾
  这一点我的理解是,既要求高职院校应从实践,实际出发,定位准确,举个例子对IT类人才的培养就要求应培养代码工人和软件蓝领,但同时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做研究,这一点,不能说错,但多少觉得有点前后矛盾。

三、非教育因素左右职业教育
  嗯,关于这一点,我始终对教育产业化,扩大招生规模执保留态度,我认为学校就是要搞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在教育经费上应该是政府增加投入,而不能让学校承担太多的生存压力,如果搞得大多数学校的老师,每年既要承担招生指标,又要承担就业指标,教师又哪里有心思去搞教学,去提高自身,因此,非教育因素左右职业教育,我觉得主要是经济因素,还有现在我们学校搞2年制试点,学生的学费被提高到10000元/年,对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高了。通过2年制的试点,我觉得至少按目前思路的2年制是不太合适的
四、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
  这一点,可以分为,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和教学手段与实践脱节,以及教学环节与实践脱节,目前,在教学内容上,略有改进,至少我们院的实践是这样的。但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与实践不符的情况较为严重,说到底,还是现有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本身缺乏自有产业支持,加之社会就业压力大,难以为学生提高实际的实践环境造成的,以IT类为例,学生基本上在学校中,难以获得实际的项目经验,也难以体会到真实的项目开发,虽然一部分教师经历过,可是也难以将软件企业的开发环境,主要是真实项目的开发心态移植过来。所以才有现在的学生出去,动手能力较差的普遍映像。

好了,看了yu兄的大作,乱发一通谬言,也不符合版规,还望版主,手下留情

cwglcwgl 发表于 2006-5-9 14:50:41

我觉得有几点吧:

1,父母,社会媒体对我们价值取向的影响,所以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
2.中国人很好面子,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看来差别很大,当一个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在一个普通高校毕业学生面前比较自卑!
3.职业教育的职业还要深入,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中国培训蓝领的水平如何?学校的职业很多是模拟,关键是走出去,在企业大环境磨炼,现在有一些岗位比如财务,人秘,人力资源这些企业不是太愿意接受你来提升实践经验,这些都是敏感部门
4.国家投入不够,又扩大普通高校招生,这样矛盾,哎,政策的一贯性,连续性没有保障!如果制订政策能多看几步呢?
5.社会师资的分配不公平,职业学校的老师水平真的不敢恭维,至少从我这个地区来讲,你理论差一点可以,关于你实践的东西,这个是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很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书交流与下载作业]四面楚歌的中国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