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liang 发表于 2006-3-21 13:11:07

活动结束,结案陈辞.....

哪位仁兄可以用通俗,简约而又准确的语言把下面这两段话复述一遍,并概括出其主题和中心思想的,本人愿意出3威望作为奖励,决不食言。
------------------------------------------------------------------------------------------------------

“有感于詹姆逊影响的氛围性及其把鲁迅作为第三世界文化经典解读内涵的不同文化信息和问题语境,也由于处于世纪之交的当代青年读者理解鲁迅及‘五四’一代人作为精神遗产和价值资源而留给我们的思想和作品的隔膜和特殊的困难,尤其是青年学界对于‘后现代’社会和文化经验的‘被殖民幻觉’和‘模仿式会心’作用,使得鲁迅及其小说作为一种过时的话语规范隐入历史而日益古典化,因此有必要充分顾及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和现实取向及詹姆逊理解第三世界文化状况的第一世界视景,就鲁迅及其小说所体现的第三世界文化生产方式的典范意义作出本土立场的辨析。”

“艺术的无法剔除和阻绝的渗透对心灵幼芽的浇灌在若干年后使你无法把玩一些让你感到陌生而又惊讶伤感的纪念品。”“现代的诗的形式自我劳动保持着先锋诗的怀念价值,反过来又淡化了文化背景的极约权力,深入到心灵旅程之中,把征象处理得特别模糊,使永恒的主题更加鲜明而贯穿起过去、现在和未来,并且在当代社会中一再较量着各自的冷漠。极为少有的独立和自由让内容劳动逐步依靠形式自我劳动的力量,一再地远离社会背景,在倦怠中把自己的失职完全推给社会,无法不失去的等待引起的冷冲突使文化断裂也在渐渐失去自信……”

snowfoxy 发表于 2006-3-21 15:44:28

是啊,楼主怎么没有反应了?
还有,原文即不简约又不准确,译文怎么能做到简约而又准确呢?如果要简约,肯定要损失很多信息,无法做到准确;如果要准确,像这样的原文,肯定简约不了。

zhoukaijian 发表于 2006-3-21 16:07:14

如果这段文字原文为英文,提供原文,我愿意翻译一下!

drliang 发表于 2006-3-21 16:56:58

当然是汉语,用大众化的,人人皆能听得明白的语言;还希望可以告知在下,作者如此神神化化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drliang 发表于 2006-3-21 19:44:51

重申:原文即为中文,只要有朋友可以用通俗易懂,简洁流畅的语言把此两段文字重新表述一遍,本人立马奖励3威望,活动今晚9:30截止.

winwun 发表于 2006-3-21 20:32:11

勉力一试:

由于詹姆逊对鲁迅的误读,当代青年对鲁迅及五四一代人的作品理解上的困难与隔膜,以及中国青年学界对于西方式阅读的模仿,使得鲁迅的作品变成了一种过时的语言,或者说被“古典化”。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向,顾及詹姆逊的第一世界视景,就鲁迅作品所体现的第三世界文化的典范意义作出本土立场的辨析。

艺术的渗透力是无法剔除和阻绝的。它对心灵幼芽的浇灌,将使你无法把玩一些让你感到陌生、惊讶而又伤感的纪念品。
现代的诗追求形式,它保持着先锋诗的特色(这是令人怀念的)。这些特色淡化了文化背景的极约权力,因其深入心灵旅程之中,将征象处理得特别模糊,反使永恒的主题更加鲜明。这主题贯穿起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当代社会中一再较量各自的冷漠。极为少有的独立和自由,使得内容让步于形式,并且一再地远离社会背景。现代的诗在倦怠中,把自己的失职完全推给社会。这种等待(守株待兔的期望)总是会失去的。它所引起的冷冲突(参照冷战的冷),使得中国诗歌文化断裂,也使得中国的诗歌文化渐渐失去自信。

概括:
第一段话:对于鲁迅的作品,应作出本土立场的重新判断。
第二段话:艺术的渗透力,它是无可阻挡的。但当你幼年经历过它的浇灌之后,将对某些事物(是陌生的、令人惊奇的、伤感的)失去兴趣。换句话说,艺术将使得人在成年后失去部分好奇心。
第三段话:现代的诗(中国)追求形式更甚于内容,尽管它保持着先锋诗的令人怀念的特色(形式上是出奇的),但由于它刻意漠视现实,导致了中国诗歌文化的断裂,使中国诗歌失去了自信。

drliang 发表于 2006-3-21 20:47:11

辛苦了,请版主转移我3个威望给楼上的朋友.

aπολλωv 发表于 2006-3-21 20:58:17

为何说 鲁迅及其小说 被作为 一种过时的思想话题,日益古典化;为何说 有必要充分 参考当代中国文

化发展 及 其现实趋向 来讨论问题? ; 为何 也要参考 老詹 从1st世界 理解 3st世界 的文化理解;

原因:

1、有感于 老詹思想 的影响范围,及 老詹 把鲁老爷子的思想 解读为 3th世界文化经典内涵的 不同信

息和问题;

2、同时处于世纪之交的当代青年读者,在理解鲁迅 及 54 一代人 留下的精神遗产(思想和作品)

上,存在着隔膜、特殊的困难。

3、更特别的是,青年学界 对于 "后现代"社会文化的经验,存在“被殖民化感觉”、“模仿式会心”的

潜藏原因

所以,我们要 对 鲁迅及其小说 所体现的“ 3th世界 文化表达方式”的 经典意义, 作出 我们自己

视角的辨析。

-------------------------------------------------------------------

因为 艺术的完美性 和 其对幼小心灵产生 有着 阻碍、流失、的渗透方式 (这两点),使得 你在 若

干年后, 无法 将 一些 即感到陌生 ,从中惊讶地感到伤感的 纪念品 ,真正的把玩。

-------------------------------------------------------------------

现代,诗所具有的形式化 的自我劳动方式 ,保持着 对先锋诗 的价值的 怀念,而其又 反过来 淡化了

不同文化背景 在 文学中所体现的 约束 权力,顺畅的流动性 ,使得 可以让他们 深入到不同读者的内

心深处。
这样,把诗中许多象征性元素进一步模糊化,而 其间 贯彻过去、现在、将来 的 永恒文化主题 被 深

入的内心之间的理解,更加鲜明的连贯起来;

极少有的独立、自由,把 基于内容的思考劳动 ,逐步 通过依靠 形式化的自我劳动,渐渐地远离社会

背景;现代诗因对于内容思考劳动的倦怠 而失职,而它却责任 通过 形式化自我劳动 完全推给社会,

这样,在现代社会文化渐渐失去等待耐心后,诗中所体现 的 现代文化 与 其实质 之间存在 潜层的冲

突,随之而来的是,文化 因为 信息流失 而 断裂, 逐渐迷失自我,产生出 自我怀疑 和 否定。




1、鲁迅作品的本土化重审视,因为 国外评论家 观察点的不同、青年一代所处历史的迥异、国外后现代

思潮的渗透影响

2、艺术性的高度、渗透所具有的阻碍、流失,无法复原一些原始价值。

3、现代诗 所具有的自由、独立的思考,使其不注重形式,但却落入无形式的形式劳作圈套。其可以弘

扬永恒主题,而冷漠、懈怠现实,这样,诗歌 将推卸 其原本所载有的阐述现实文化的责任,文化断层

、迷失自我、否定自我。

zhoukaijian 发表于 2006-3-21 21:00:58

似乎在说鲁迅作品成为现代中国的经典作品,有其特定的文化生产机制,成为经典的代价就是人们在阅读时剔出作品所暗含的时代背景及其内容,假设它在追问一些永恒的主题,这些主题其实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强加给作品的,人们以西方为参照系,必然扭曲作品所表达的具体也即地方性的主题。绕了一圈其实就在批判本质主义,宣扬文化相对主义立场。这种伪巴罗克式的欧化句式显现出西方文化对“东方”人理解自己文化时的殖民主义强奸。即“贱民自己能否表达自己”汉语诗歌日益沦落为欧洲诗歌的拙劣模仿物。我是不是过渡诠释?好像也不太会说中国话了!呵呵

zhoukaijian 发表于 2006-3-21 21:05:10

送半个伟忘吧!

drliang 发表于 2006-3-21 21:17:06

"3、更特别的是,青年学界 对于 "后现代"社会文化的经验,存在“被殖民化感觉”、“模仿式会心”的潜藏原因"
我觉得应该翻译成"后现代社会文化正在以被殖民化感觉和模仿式会心作用于当代青年学界"更好,

我觉得"完美"应该作用于"渗透".
保持着 对先锋诗 的价值的 怀念-------我觉得"怀念"改为"继承"好些.

-------------------------------------------------------------------------------------------------
如有不当,还请批评指正,多谢参与,照样奖励3威望!!!!

drliang 发表于 2006-3-21 21:21:13

zhoukaijian兄概括能力甚佳,不过缺了翻译,奖励2威吧,鼓励新人参与论坛活动!!!

asrccc 发表于 2006-3-21 21:44:44

楼主可否告知这是什么人写的。

winwun 发表于 2006-3-21 21:48:22

估计是北岛写的吧

winwun 发表于 2006-3-21 21:52:15

查了一下,是高远东

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00609/200006090149.html

drliang 发表于 2006-3-21 22:28:59

请版主转在下三个威望给hooker兄!!!2个威望给zhoukaijian兄!!多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活动结束,结案陈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