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化层次论
法律文化层次论——兼论中国近代法律文化演进的若干特质
【内容提要】法律文化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法律文化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次——法律组织机构、法律设施,心物层次——法律制度、政治制度,心理层次——法律价值观、法律意识、法律思维。中国近代法律文化经历了表层变化、表层深化、深层结构 的变化三个演变历程,它是在西方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冲突交融过程中整合而成的。法律文化的演进始终与政治密切结合在一起,法律从属于政治;近代80年间,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在类型上出现了新的变化。
【关键词】文化/法律文化/中国近代法律文化/法律文化结构/法律文化变迁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与结构
“在世界范围内法律文化概念的出现,大约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在美国,这一概 念最早始于1969年;在苏联,最早始于1962年;在日本,最早始于60年代。而在中国, 将法律文化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和问题进行研究,最早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近 20多年的研究,这一概念基本得到我国学术界的认可,它也获得了作为一个学科概念的 合法性地位。”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国法学界开始了对法律文化的研究。学者们虽然从不同的视 角给出了法律文化多种不同认知意向的读解,但大体上将法律文化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概念。广义的法律文化包括物质性的法律文化(比如法律制度、法律规范等,也可以称 做制度形态的法律文化)和精神性的法律文化(比如法律学说、法律心理、法律思想、法 律习惯等,也可以称做观念形态的法律文化),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 法律文化则仅指精神性的法律文化。有人将法律文化分为法律思想史、法学发达史(包 括结构、制度、习惯);有人将法律文化视做“文化教化”,文物指精神文化现象和它 的物化现象,如法律制度、政治制度,而教化是指社会的精神状态、道德规范、法律意 识、社会习俗等。虽然不同认知意向上的分析架构不同,但分析基架却是形成共识的, 即人是法律文化的核心。法律文化应当被视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包括人的一切行为 方式和为满足这些行为方式所创造的事与物(物质的和精神的),以及基于这些行为方式 所形成的习惯和意识(内隐的和外显的)。
要给法律文化下个确切并被公众所认可的定义的确很困难,但我们可以通过解剖法律 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方式来说明法律文化的内在组织结构。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庞朴 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曾提出一个“文化结构三层次”学说。他指出,作为一个立体的系 统,文化可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外层——物质层;二是里层——心理层,包括价值理念 、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信仰等;三是中间层,即心物结合的一层,一切“心”的产品 以及一切外物中所蕴涵的人的思想,都包括在这一层中。中间层还有人类精神产品的非 物质形式的对象化,如教育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法律文化结构大致是从横向或纵向两方面来探讨的。从 内在组织结构方面观察,我们可以将法律文化分为三个层次:(1)物质层次,主要指法 庭、监狱、看守所等法律组织机构。(2)心物层次(层面),主要指法律制度、政治制度 以及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风俗和习惯,譬如诉讼制度、审判制度、交易规则等 。法律制度、政治制度植根于法律文化世界的理性结构之中,故而为法律文化的贯彻提 供着体制性保障。(3)心理层次,是法律文化结构层次中较深的一个层次,主要包括法 律价值观念、法律思维、法律意识、道德情操、民族性格。法律文化的三个层次彼此相 关,形成一个系统,从而构成了法律文化的有机体。就法律文化演进的速度而言:物质 层次可由人们直观所见,最易被人们所接受,故其演进最快;心物层次次之;心理层次 则是潜移默化的东西,演化最慢,也最艰难。如,法庭、监狱、诉讼制度、审判方式, 等等,通过革命或改革便可以立竿见影使之改变,而法律意识之演进则要艰难得多,远 不是一、两次革命或改革就能够完成的。在法律文化演进过程中,三个层次依次展开, 相互影响,交错发展变化。其中物质层次是最为活跃的因素,而心理层次则最为保守, 但它却是法律文化的灵魂。一个社会要发展,就必须塑造一大批具有法律意识的主体。 法律价值观念、法律思维、法律意识、道德情操的转变,不仅能够改变法律文化物质层 面,而且还能够推动法律文化心物层面的变化。
中国近代法律文化的演进大致就经历了三个阶段:中西两种异质法律文化接触时,首 先为人们所接受的是法律文化的最外层——物质层次,即洋务运动的兴起(主要物质层 面);进一步接触时才逐渐认识到中间层次——心物层次,即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最 后深入到各自的核心层次——心理层次,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法律观念更新(心理层次) 。我们强调中国近代法律文化演进过程中三个层次依次展开的规律,绝对不是要将其形 而上化;也不是说这个阶段结束后,后一个阶段才能开始。事实上,法律文化演进过程 本身是一个相互重叠、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系统。法律文化三个层次的演进虽然是依次展 开、相互影响、交错进行的,但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中心内容,它们一层比一层理性和 成熟,前者的演进为后者演进之基础,后者之演进也促进了前者演进的进一步深化。
二、中国近代法律文化的演进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起来的,在数千年的历 史文化演进中形成了自身的法律特质,只是到了19世纪情况才发生变化。
(一)表层变化:从19世纪40年代睁眼看世界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
这个时期法律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是在器物——法律文化结构的第一个层次上发生重 大变化。
鸦片战争的失败引起了中国社会的转折,也使三千余年的中国法律文化遭到西方法律 文化的猛烈冲击。“西方殖民者的炮舰外交揭露了关于中西交往中谁说了算这个反复未 决的争论。从根本上说,这是一场最广义的文化冲突。”(P251)客观地说,西方资 本主义列强入侵近代中国的目的是:希望中国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方式,在他们的控制 下进行国际交往和经济贸易,从而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商业利润打开门户;更希望把中国 当做殖民地来统治。这当然地要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面对日益迫近的民族危机和 资本主义列强咄咄逼人的态势,一些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等从“天朝大国”盲目虚 骄的梦幻中逐渐清醒过来,意识到中西关系的发展是可与公元前221年周亡秦兴的转折 相比拟的新起点(P185)。于是,他们鼓起勇气检讨中国有不如西洋的地方,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一部分官僚士大夫为内忧外患所迫,出于在大变局面前能维 持清王朝统治下去的考虑,开始重新考察中国传统的法律制度,了解西方的法律文化。 西方法律文化并做出了积极的选择。如郭嵩焘认为,“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了解 外国人;为了把握时机,就必须学习外国方法。”“许多有改革思想的学者,如王 韬、郑观应和汤震荡都曾预言,‘运会’(‘运会’一词来源于邹雍所阐发的理学的宇 宙观,意指一种不可思议的宿命的变化)很快将引导世界成为一个全人类自由融合的巨 大而和谐的社会。”(P186)
洋务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洋务运动的兴起意味着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思 潮的兴起,意味着中国法律文化演变的开始。最初,洋务派的引进限于“器物”层面, 如创办军事工业,创设监狱、法庭等新式的司法设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 到:先进的法制思想为先进的司法设施之运用所必需;国富民强之根本还在于制度建设 。在1860—1890年间,出现了法文化意识的新觉醒,如郭嵩焘在1877年、何启与胡礼垣 在1887年、郑观应在1892年都认为,传统的中国法律不公正和量刑太严。此外,由于权 绅的干预,法律也不能被严格执行。在这样的情况下,连中国人都不能容忍它,外国人 自然不愿意受制于中国法律。因此,他们建议改善监狱条件,废除斩首和肉刑,用劳役 代替监禁。同时,洋务派还在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翻译馆等新式机构,翻译出版介绍西方 资产阶级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分权论的书籍,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自由思想 。其中在法律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万国公法》的出版发行。1862年丁韪良着手 翻译沃顿的《万国公法》,总理衙门经过仔细校订,在1864年予以出版,官方对此评价 甚高,同时号召地方衙门参阅。所有这些译著成为传播西方法律文化的重要桥梁。但是 ,在1840年以后的近半个世纪内西方法律文化的输入是缓慢的,它对中国士大夫的影响 也是表面的。这一时期中国法律文化的变化主要突出在物质层面,因而仅仅是表层变化 。
(二)表层深化:从19世纪90年代末的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辛亥革命胜利、南京临时政 府成立
这个时期法律文化仍然承续19世纪末的演进,但实际上是要解决社会制度、法律制度 和政治制度问题。围绕着社会制度与司法制度的改良或革命,中国近代法律文化开始了 深层次的变化。
19世纪90年代,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通商口岸成了中外共管、文化混杂的中心城市。 “在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三个十年中,通过商埠向内地扩散的西方法律文化 像滚滚洪流,大大加速了中国传统的国家体制及社会制度的解体和改组。在这一时期, 通商口岸出现了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的萌芽。外国人在中国的活动达到了高潮。”( P230)各种西方制度的“示范影响”以及对外开放的增长逐渐破坏了人们传统的态度和 信仰,同时提出了新的价值观、新的行为方式。
从西方法律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来说,19世纪90年代是转折点。在此之前,中国人对西 学仅有的一点兴趣大部分集中在技术知识(“艺”)上,但到了19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的 注意力已经转向西方政治经验知识(“政”)以及西方宗教思想(“教”)等方面(P316 )。几乎所有的维新派思想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西方的法制观念。这在他们提倡的 议会制以及他们中间一些人所称的“君民共主”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维新派认为,西 方国家发展的关键主要在于:议会制度使法律取得了共同意志和集体行动的能力,能够 “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而何启、胡礼垣不但把民主看成是推动国家富强的 手段,而且还就其内在的意义来看待它的价值。他们站在西方自由主义立场上对传统的 政治体制进行了无情的攻击。他们认为,传统的政治秩序缺乏政治上的效率,而且 还缺少道德方面的合法性。而这种对传统政治秩序道德合法性的怀疑,将直接引申出对 旧体制的否定,因为在这以前的改良主义思想都是以两个设想为前提的:一是假定传统 政治体制具有合法性;二是假定只有在传统的政治体制下才能实现适当的改革。现在它 的合法性受到了怀疑,那么就要在另外的基础上考虑政治体制的改革。
以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高举变法维新的旗帜,掀起了变法 图存的政治运动。他们突破了“器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藩篱,提出君主立宪的政治改 革方案,欲以西方政治原则来改造国家生活。他们主张民众统治、民众参政和立宪政府 等西方政治观念,摒弃洋务派所谓“中体西用”的信条,向传统政治秩序的合法性提出 挑战。这些激进观念的传播立即使政治变法论成为风起云涌的焦点。然而,所有这些运 动在20世纪初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面前都黯然失色。以孙中山、黄兴、章太炎 、邹容、陈天华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的斗争中,以 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目标,彻底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法律制度。他们坚决反对改良 派所谓中国不能建立共和政体的论调,强调必须彻底改造数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 实行民主立宪制度的共和政体。
从法律文化的角度看,制度的西化比器物的西化更违背中国的传统,它是文化结构中 表层变化的深化,又是深层次变化的开端。在这个阶段,早期改良派宣传、推介的思想 ,如“天赋人权”、“分权”、“司法独立”、“民主”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并最终 成为一种强大的思想运动。这说明人们的传统价值观、思维方式开始动摇。不过,这个 层面的变化不是这个阶段法律文化演变的主要内容,也不占主导地位。但是,法律文化 结构的二、三层面确实都发生了变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开始发生质的或根本的变化。
(三)深层结构的变化:从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至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
洋务运动的破产、戊戌变法的夭折以及辛亥革命后复辟思潮的卷土重来,促使有先见 的中国人把注意力由法律文化的第一、第二层次转变到第三层次上来,从文化的深层结 构上进行认真的反省。
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进一步探讨新的救国之道。他们提出了政治 制度改革方案,其范围涉及立法、司法以及立法司法与行政的关系,土地制度、税收制 度、选举制度以及与发展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保卫国家独立有关的法律制度的各个方 面。此次方案只实行一百余天,便被封建保守势力轻而易举地摧垮了,之后便发生了辛 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国。革命后,在近代西方政治法律文化的影响 下,有人主张中国应该像孟德斯鸠所说的那样实行三权分立,使国家权力居于三个不同 的机关;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理论基础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核心 则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中心内容的民权主义。孙中山从资产阶级民权主义和“ 五权宪法”的观点出发,提出并阐发了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法律学说,突 出强调法律对现实国情的重要意义。
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宣告了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国传统封建法 律文化从总体上、尤其是从制度层面上开始了瓦解。辛亥革命肯定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 果,采纳了民主共和制,将三权分立和民主自由的原则纳入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 之中。此时近代中国与西方在国家体制上已接近。可以说,起自19世纪中叶的西方法律 文化的东渐过程,始由第一层次的器物而及于第二层次的制度。然而,在西方卓有成效 的东西,到了中国却总是全然不成模样。其根源在于中国历史上缺乏普及性的启蒙教育 ,从上至下不知民主、法制为何物。于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卢梭等西 方法律学说的理想破灭后,向西方法律文化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的第一层次和制 度的第二层次深入心理的第三层次,从中西之间形而下的比较进入到形而上的比较。
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出现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对千百年来中国历史沉淀而成的传 统法律文化的扬弃和超越。新文化运动的批判矛头首先指向旧伦理。陈独秀说:自西洋 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 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伦理之觉悟,为吾人之最后觉悟。李大钊广泛接触了解各种西方的政治法律学说,深入研究西方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 实践,逐渐形成了对西方政治法律文化的独特分析框架。他把西方政治法律文化视为人 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过程中,表明了对西方政治文化的认 同态度。
观念形态的变革以批判传统为条件,是在破与立的历史进程中行进的。因此,法律文 化观念的更新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与发展对当时民族救亡运动 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法观念如权利观、共和观、 国家观、公民观、平等观等的形成,对于现代社会公民主体意识的萌芽、爱国意识的产 生、民族平等意识的培养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此外,法观念的更新对于中国资本主义 法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塑造一大批具有权利本位、人格 本位意识的劳动者。近代法意识的转变及其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渗透,改变了几千年来中 国人重义轻利、重农抑商的传统,推动了重商、恤商观念的形成。
三、中国近代法律文化演变的若干特质
中国近代法意识的转变对于中国近代法律改革和司法改革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是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退守中却进行着顽强的抵抗,以致在与西方法律文化的冲撞和融合 中形成了独特的品质。
1.近代中国法律文化是西方法律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冲突交融过程中整合而成 的。引起中西法律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两种法律文化的模式和价值形态迥然不同 。中国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是在不同文明条件下生长出来的两种法律精神的载体, 他们之间有着巨大的历史差异性。西方法律文化建构于商品经济的基础之上,而中国传 统法律文化则建构于自然经济基础之上。两种不同的经济文明体系必然造就两类不同的 法权体系,从而导致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剧烈撞击与冲突。从已经凝固的法律文化意识、 情感、观念出发,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西方法律文化是难以接受的,因此冲突难以避 免,而且这种冲突一直存在于中国近代80年间。但是,近代中西法律文化的交融也始终 贯穿于整个近代80年间。中西文化的交融在甲午战争后表现得很明显,也十分广阔。康 有为主张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孙中山强调:“发扬吾国固有之文化,且吸收 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在交融过程中,第一阶段“师夷制 夷”、“中体西用”标志着中西文化交融的开始,但是,层次较低,多为生吞活剥,有 机融合不够;第二阶段开始进入高层次的交融(表现在广度和深度上),吸收西方民权思 想、政治制度,要求实行民主立宪或民主共和制,同时,法律领域在西方法律文化的影 响下变化也愈来愈大;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提倡民主与科学,改造国民性等。 从康有为、梁启超、严复、沈家本、孙中山等近代先进的中国人的思想、文化观来看, 他们都对中西法律文化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汇通融合要求。然而,中国近代80年中西法律 文化冲突与交融同中国以往历史上的文化冲突与交融有所不同:第一,冲突不同于过去 ,近代法律文化冲突常常伴随武力侵略与民族欺辱;第二,过去是以中国法律文化为主 体包容、兼容外来文化,而在近代中西法律文化交融中,西方法律文化往往占着主导方 面。
2.近代中国法律文化的演进始终与政治密切结合在一起,法律从属于政治;救亡图存 是中国近代政治活动的主题,法律文化因此而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民族性。由于近代80 年政治事变和运动频繁出现,思想领域变化很快。20世纪初,中国政治生活中一个突出 的现象是立宪运动的兴起,无论那个政治集团或政治势力,都试图通过法律来确认其政 治统治的合法性,这便对法律提出了服务于政治的要求,试图从政治上为法律学科建构 正当性的基础。这样,往往不恰当地强调了政治的致用,而对法律本身的价值和特点重 视不够,把法律看做政治的附庸,于是,法律自身便失却了其相对独立性,而无法真正 形成和确立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重政治轻法律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 后人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以致法律虚无主义在中国得以盛行。
3.近代中国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在类型上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国古 代法律文化的类型比较简单:在法律制度方面,基本上采取民刑不分、重刑轻民以及程 序和实体不分的体例;在思想文化方面,以纲常伦理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文化被历代统治 者奉至“独尊”的地位;在社会结构方面,以家长制为核心、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线的 宗法制度延续达数千年之久。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法律文化的侵入给中国传统法 律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其结果是:一方面对传统法律文化的固守与眷恋,对传统法 律体系中一些优秀法律文化予以保留和继承,有些法律文化经过本土化改造后成为定制 。如在制定民律时,在亲属编和继承编中反映了传统礼制的影响,扩大区别尊卑身份范 围的制度,适当限制家长权,等等。另一方面吸收西方各国先进的法律理论和制度,形 成了以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法制编制法为主干的六法体系, 从而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法律体系。法律文化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主要表现在: 其一,出现了不少新颖的部门法学领域;其二,对一些传统法学领域能够采用新的观点 、方法进行研究,推动其发展变化。
在中西法律文化冲突交融过程中整合而成的中国近代法律文化,是在摒弃封建文化并 在新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文化运动是一个全盘西化的运 动,提出了‘科学’与‘民主’等概念,以及个性解放的要求——这些因素显然是与传 统文化对立的——以至于当时的马克思主义也是这股西化思潮的一部分。”它为五 四运动后的中国近现代法律文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向近代新文化的 转换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内在地体现了近代社会各方面的配套与协调。中国传统法律 文化的现代转换,不仅是中国近代社会法制建设的需要,而且是建设中国近代资本主义 社会的迫切要求。可以说,没有中国近代法律文化的发展与变化,不可能有中国近代资 本主义的发展,不可能有以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更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中 国的传播,也不会有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中国被选择与确立。马克思主义法的学说观 给20世纪动荡的中国带来了希望与奇迹。
【参考文献】
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2.
庞朴.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东西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讲演集.浙江:浙江人民 出版社,1986.9-11.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郭廷以.郭嵩焘先生年谱(第2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70.484.
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卷五).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42-61.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独秀文存(卷一).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4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