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437|回复: 2

[【散文】] 废话《论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15 21: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废话一筐
----------------------------------------------------------------


  中秋节要到了,天气不大好,没有说时事的心情。想说天气呢,“却到天凉好个秋”又被辛弃疾说过了。而我又不是“讷于言,敏于行”的君子,总喜欢废话几句。虽然天气不好,但说点古代的事情,应不会诱发伤风感冒吧?

  据说《论语》是孔子的语录。孔子提倡“述而不作”,所以他的言论就只能被其弟子记录成书了。由于是弟子们记录的,这里面就可能出错。且孔子一生的言论肯定不少,为什么就只留下一篇《论语》作为后世的经典呢?说明是经过了其弟子的过滤的,那么,弟子们是如何定位“敏感词”的呢?我无从考证。但辑录语录的数量并不多,所以被过滤了的敏感词或者敏感言论应该不少。

  《论语》的问题还在于很少描叙语言环境,但我们知道语言的真实意义是与其言论环境有极大的关系的,且与其前后的话语内容密切相关。只取其中几句,也总是有断章取义之嫌疑。而猫坛也是有个所谓的猫坛论语的,虽然是希望象先圣一样,能为民立言。但由于是断章取义,就有可能成为某些罪行的口供。

  “论语”就是今天的“语录”。在中国历史中,能享受这样待遇的人并不多。中国有两个,就是孔子和毛泽东。林彪说:像这样的圣人是天才,世界几百年才出一个,而中国就要几千年才出一个了。我生也晚,没有能赶上万世师表的孔圣人;但我生也幸,毕竟赶上了几千年后的大救星——毛泽东。所以,我也算是欣逢过旷世盛典的了,一生也可以无怨无悔了。

  毛与孔都是千古难逢的圣人,虽然不同时,但却同地。且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其思想的伟大、光荣和正确,而思想大体只能靠言论来表达。根据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思想是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而社会意识是可以不立即跟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叫做“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也就说思想是可以有惯性的。因此,孔子的思想也就惯性了几千年,并在20世纪与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思想实现了胜利会师。

  一个时代同时存在两个圣人的思想,就有两本语录要小民学习,这是比较麻烦的事情。但圣人总是会为我们小民考虑的,他们会想办法减少我们的负担,于是毛就号召批孔。当然我也怀疑这是中国民间“一山不容二虎”的理论在起指导作用。不过可以肯定,我的怀疑是错的,因为民间的理论是无法和圣人们的光辉思想相比拟的。这样毛就在20世纪70年代把孔老二批倒批臭了。

  我当时是响应了毛的号召的,说明我虽然不是圣人,但至少也不是愚人。因为我毕竟能学懂圣人的思想,并有行动,是能“学以致用”的了。林彪就比较愚蠢,居然信奉了孔子的思想,生佛不拜,拜死佛。这就难免被连带着一起批倒批臭了。真是愚不可及啊!

  世界几百年才出一个的圣人马克思,也于20世纪初,被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送了过来。立即就和中国的圣人孔夫子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是过山虎和坐地虎的斗争。在一片打倒孔家店的号角声中,过山虎也落了脚,而坐地虎也没有走。这也证明了民间“一山不容二虎”的理论是极其错误的。

  我对孔子一直无法建立起景仰之情,主要是年轻时对其批判太多,出手太重,这就结下了不共戴天的梁子。是他死我活的斗争,好在他已经死了,不然我可怎么活啊?我过去一直以为《论语》是代表腐朽思想的,而《语录》才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到今天我才知道原来“论语”就是“语录”,汉语真是喜欢作弄人啊!

  毛的《语录》我是很难弄懂的,比如“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就一直让我费解。敌人肯定是要吃喝拉撒睡的,我如果要反对的话,难道就不能吃喝拉撒睡了?如果理解为只反对敌人吃喝拉撒睡,而不反对自己的话。我到可以接受了,而敌人会听我的反对吗?

  毛还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因此,宋江其实是个投降派。这到底是说反贪官不反皇帝对贪官不公平呢?还是说贪官和皇帝必须一起反才是彻底的革命者?嘿嘿!难道是毛主席老得发昏了?好在如今是贪官也不能反,所以也就没有必要讨论应不应反皇帝了。

  孔子的《论语》也不好理解。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有多个版本。“不断学习并经常复习不是也很快乐吗?”这当然是可以接受的解释。但圣人无非就是描叙了“学习并经常的复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也是我都能感受到的常识啊。用这个说事,难道不会显得圣人太肤浅了吗?

  于是就有了另一个版本“学习并经常实践学习的东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就上升了一个境界,就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了起来。也符合孔子的号召“学以致用”。而“习”的本意是小鸟练习飞翔。小鸟看他妈的飞是学,自己飞是习,是实践。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争议最大的语录了。我批判孔子时是这样解释的:“老百姓都很笨,只能让他们按照上级的意思去行动,但不能让他们明白上级为什么要这样行动。”我估计我现在的上级也是照这样理解的,但这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路线的,当然要被批判为愚民政策啦。

  还有一种解释是:“可能让老百姓跟随你的行动,但不可能让老百姓跟随你的思想,”这就比第一种解释有深度了。只是把“可”的意思由“可以”变为“可能”,论语的意思就起了很大的变化了。就说明孔子觉得唤醒民众是十分困难的工作。“唤醒民众困难”,在近代历史里也有十分充足的实例。

  如果可以重新断句的话,我们就有另外两种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断句解释为“老百姓的素质高,我们就由他们去吧。如果不高,就让他们提高。”而另一种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可以理解为‘老百姓好用就不要管他,不好用就要教育他。”

  哎!哪个解释才是圣人的本意啊?我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可能才是本意。因为孔子还说过“有教无类”,且他老人家也和我一样喜欢好为人师,有“诲人不倦”的良好品德。而且老百姓需要教诲也是孔子的一贯思想,否则他怎么会推崇文王、周公为圣人呢?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嘿嘿!圣人的境界高啊。我看《诗经. 关雎》时,是有些想法的。尤其在年轻时看,还会有些生理反应。但圣人已经说了“思无邪”,就表明由于看《诗经》而产生的联想是十分圣洁无暇的。孔子还说:“兴于《诗》”。就是说《诗经》可以令他振奋起来。不瞒你说,我看《诗经. 关雎》和《诗经·蒹葭》时也总是振奋起来了的。从这一点看,我和圣人也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啊。

  《论语》最有趣的是《子见南子》。“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有天使面孔、魔鬼身材,且聪明伶俐。属于那种波大有脑的女人。孔子当然就被迷住了,地球人(男)都会被迷住啊。这时,自然也就印证了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在卫国呆了很久也不想走,借口要通过南子来接近卫灵公,以使自己的“大道行于天下。”其实也只是因为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缘故。我们总不能认为孔子真的是希望通过走夫人路线来实现其政治理想吧?我到宁愿相信孔子是为了勾南子。虽然勾国王的老婆有很大的危险,但色胆包天也是人性自然的表现啊!

  由于这与平时“非礼勿视”的教诲有点矛盾,孔子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毕竟有些心虚,所以见“子路不说”,就开始赌咒发誓:如果自己有邪念就招天谴。这虽然是一个很重的毒誓,但老师要靠毒誓来向平时俯首帖耳的弟子表白,本身就是中气不足的表现。因此,我也就有理由怀疑毒誓只不过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另类注解了。

  《论语》对孔子在卫国的言论记录得不多,也许是弟子们希望为圣人讳。但我很担心弟子们这样的过滤,会把孔子思想的精华过滤掉了。宋代的朱子是个伪道学,他把儒家思想整理成了《四书》,《论语》就成了《四书》的主要内容了,他也没有把《子见南子》这章删除,估计是想给自己留个后门。

  我们现在也在整理《语录》,有好事者把49年前的语录集结出版,但是现在已经不能发行了。不能发行,也是一种过滤。毕竟为圣人讳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嘛。但出版发行也不一定错,毕竟也可能为自己留了点后门。

  今天秋雨绵绵,但还不是冬天。有追远怀古的良好气氛。在废话了一通《论语》和《语录》后,我心情又好了起来,但还是无法说时事。不过,开始觉得孔子也有点可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5 22: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风吹 战鼓擂 说废话 爱谁谁

废话不废 筐里还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5 23: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论语》

很有意思,废话能废到如此水平,又是一个高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6 21:16 , Processed in 0.31262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