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357|回复: 4

[【随笔】] 读诗札记两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1 19: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诗札记两则

                  一   

    先得说下缘起。周二下午,接到本地某报社的电话,说有一年近六旬的清洁工,小学文化程度,二十年来坚持写诗,编辑让我就这些诗歌做个点评,并指点下这位柳师傅如何做诗。

    第一反应是推掉,那天中暑了,平生第一次中暑,很是难受。但到末了却禁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年近六旬、小学文化、清洁工、诗歌,这些词并列在一起,确乎很有些诱惑。于是,答应先看看再说。

    诗发来了,大致扫过一遍,倒不出意外。这些文字,很难说是诗,称之为顺口溜确乎更为合适。然而,也可以说,这些顺口溜,正因其为顺口溜,却恰可使人抛开文字符号的纠缠,而直透入对诗之为诗的本质的领悟;从这个角度看,这些顺口溜,却也正是最真最纯的诗。所以,那天就信笔写了这么几行:

    平凡而执着的诗,因为这诗,本就是他的人生;本就是他于“跨越两世纪”、“飘泊二十年”中的艰难险苦,以及在这诸般的艰难险苦中的坚守和梦想。这些诗歌,不是仅仅作为反映生活、再现生活的文字符号而存在;这些诗歌,就是他,柳师傅,的生命自身,如其所是的生命自身。

    生命,存在并建构于叙述本身,从这点来说,每个珍爱现世生命的人,在其本质上,都是诗人。因为诗者,志也,持也。人生中的种种悲欣,每每只如遥远处的鱼儿盈盈一跃,复又隐没于无边的混沌之中,永不再现。惟有当我们以一份诗心去提取、去叙述、去把持这无边混沌中的种种碎片,并将它们编织为我们人生的展开进程时;我们的人生,方才富于真正的意义。而正是由此,我们说,只有这些诗,无论其已形诸文字,还仅是永镌心中,都才是我们自己人生中至真至纯的诗。

    柳师傅的诗是极素朴的,素朴到,恕我直言,很难在形式上做出它们是美的判定;或者,更直接地说,如果我们认为诗仅是文字符号的排列组合,那么,柳师傅的诗恐怕很难被称之为诗。然而,如我们前面所说,这些诗又确是至真至纯的诗。因为这些诗,就是他的生命自身,永溢着感伤与梦想、险苦与坚守的平凡而执着的生命自身。它们确乎就是诗,如禅宗话头所说的,见大地上无不是药处。

    这几段文字,其实只是完成了编辑所交待的任务的一半,还有一半,便是指点如何作诗。姑不论以我自己的能力,有否教人作诗的资格;即令有,我也是不会去教这位柳师傅的。因为我以为,要做一个诗人,从文字的角度来说,须得有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天分,二是学养。而在这两者间,我以为天分尤为重要。

    我自己就是个没甚天分的人,前几年也写写诗,拿来发在文版上骗豆豆而已。后来出了个香香,很是天分,我从此便搁笔不作,改行写七零三八零四了。讲先秦文学的人,往往把“诗亡而后散文兴”的话头挂在嘴上,没想到这话居然在我自己身上也应验了。以前有个出身贫寒的高中毕业生,不远数千里地跑到我们学校,边打工便旁听,为圆自己的诗人梦。有回课后,他拿自己的诗稿给我,我看了后,对他说,你还是回家吧,父母把你拉扯大不容易,你也该回去尽尽孝心了。至少,你呆在他们身边,他们安心。

    这话说得很冷水,但我觉得该说,因为我以为他没天分。

    所以我根本不想指点柳师傅作诗,他一没天分,二没学养。且这没天分、没学养也正是他的好处,因为他由此可不必斤斤于文字。我所担心的是,当柳师傅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学了些作诗法则之类后,便成了庄子寓言中那位好客的浑沌。



    香香好久不见了,上个月底,却突然冒出来发了组七绝,

http://www.readfree.net/bbs/read.php?tid=5702310

    香香的诗,我一向极是佩服,自愧不如远甚。当时也手痒了下,颇想和上一首,不料才哼哼了两声,尚未成句,便有朋友约饭局。欢天喜地踊跃而去,回来后也就没了作诗的心境。

    倒是数日后这帖6楼双木成林兄的疑问引起我的兴趣:
请教楼主,我不是很有文采,只是觉得 诗 基本都讲押韵。
    你的第二首诗的第三句 唯有山风如识旧 为什么要写成 如识旧,如果写成 如旧识 。不就和第一句的 依 押韵了吗?
不知楼主是故意 把 旧识 写成 识旧 的吗?这有什么讲究吗?

雕栏半朽不堪依(yi),荒院久无蒲扇挥(hui)。
唯有山风如旧识(shi),殷勤助我拂尘帷(wei)。

   我怎么觉得这样读起来更顺口呢?


    首先要说的是,双木兄显然不大了解旧体诗。香香此首就格式而言为平起首句用韵式,其标准格式为: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所以双木兄的疑问在两个地方犯了错误,一、绝句(无论其为何种体式)第三句是不押韵的;二、“识”为入声字,也非平声。

    但双木兄的疑问引发我兴趣的地方却不是这个,因为前面说的这些不过常识而已,兄只需稍花些时间去了解下,便可明了。我所感兴趣的地方却是,我们姑不从文义上做考虑,仅从音韵的角度来看,用“识旧”确实不如“旧识”来得顺口,这点,我们来分别读下

唯有山风如旧识
唯有山风如识旧

    应该可以感觉得出来。

    那么,为什么?

    因为“识”是入声,而“旧”是去声。入声促迫,去声硬朗。

    旧体诗非常讲究音韵铿锵,在“唯有山风如识旧”一句中,其标准格式为仄仄平平平仄仄,这正是以平声和仄声的有规律的组合,来形成抑扬顿挫的音韵节奏。第六字无论是用“识”、还是用“旧”,仅就平仄而言,当然都没错,因为它们都是仄声字。但问题在于,该格式中的第六字是由平入仄的节点所在,那么,具体该用仄声中的哪一声,上声、去声、还是入声,便有些讲究了。清代的万树曾经说过:名词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何也?三声之中,上、入二者可以作平,去则独异。又说:当用去者,非去则激不起。万树此论虽是就词而发,我们通常说,诗讲平仄,词论四声,诗在音韵上没有词那么谨严细密。但我们若要把诗作得讲究些,精致些,却又不能不注意到四声的运用。在香香的这句诗里,前五字有四个平声字,唯一的仄声“有”字,音韵也很柔和,所以在整体感觉已属低抑,因此在由平入仄的转换处再用个低抑促迫的入声,音调未免单一低沉,不好听,如果换用硬朗的去声字“就”,铿锵的韵味就出来了,整句诗的音韵也就盘活了。我们去读下唐人七绝,虽然我没做过统计,但可以肯定在这种格式的第六字上,用去声绝对要比用入声要多。另附带说一句,唐人平起类七绝的第三句,多有将仄仄平平平仄仄,改作仄仄平平仄平仄的,也就是将第五字的平声和第六字的仄声互换,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第五字为七言句的句法节奏的节点所在,也就是句腰的位置,改用仄声,便将句法节奏和音调节奏的节点同一了,读起来更有抑扬顿挫的韵味。

    不过我以为香香这句诗在音韵上的主要问题,还不是出在把“识”字放在第六字的位置上,而是出在把“旧”放在第七字的位置上。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看香香的这句诗:

    迎面熙熙谁识我

    同样是把“识”字放在第六字位置上,读起来却顺口,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显然不是在这个“识”字上,而是在第二字和第七字上,尤其是第七字。因为“我”字柔和,我们试把

    唯有山风如识旧

    改成

    唯有山风如识我

    读起来还是第二句顺口,因为虽则整句都低抑了,却也自有一种低回的韵味,也很吻合于此句所传达的情感。而“旧”字呢?此时的问题倒不是出在它作为去声字的硬朗上,而是这个字的发音,颇有一种极富穿透力的尖锐的质地,打个比方来说,有点女人逼紧了嗓子的尖叫声。当前六字一直以纡徐低回的音调展开时,第七字却突然使用如此高锐硬朗的声音,这种过于强烈的反差,未免会使人在听觉上有不舒服的感觉。我们如需对此加以补救,恐怕就要在第四句的音韵上发力,也就是说第四句在音韵上要接得住或者镇得住第三句的尾字,但我们看这诗的第四句:

    殷勤助我拂尘帷

    却仍旧归于低回。这无疑使得第三句的尾字“旧”,在音调上显得极为突兀且不协调。

    在前面我们曾说过,从文字的角度来说,作诗需要天分。这天分,在很大程度就表现为对声音的质地的敏感上。香香是我接触过的在作诗上最有天分的人,当然指古体而言,雪融较之香香,在天分上,还是逊了一筹,反正这妖精好久不出来了,趁机背后说句坏话。所以,这句诗,未免是她的一个小疵,自然,这不过是我个人的看法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1 20: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肯定喝了不下十坛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2 08: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臭臭,是喝的劣质牛栏山吧?学学香香,以后别喝劣质酒,黑黑老师,这一是伤身体,二是让人闻着味道也不好闻。
  不过黑黑的点评还是优加级的,值得学习,到底是老师;欢迎黑黑暑假寒假和闲暇时来文版授课,也好小以威望哦。
  对了京城今年雨大,据说是把那个锁龙的链子挖断了,现在真是啥子都敢想,啥子都敢说,俺还没有见到哪条龙被链子锁着。
  暑假里老师好玩好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2 08: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lucy12345678于2013-08-11 20:46发表的 :
嘿嘿肯定喝了不下十坛子     


知道喝的啥牌子酒吗,应该是牛栏山,不然哪会这么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12 17: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咳,别提了,中暑后好几天没喝酒了。
活了一大把年纪,从没中过暑,居然晚节不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6 05:33 , Processed in 0.35351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