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409|回复: 5

[【文史类】] 《经典人文:人文思想卷》第一部分“人是什么”读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30 11: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典人文》是一套四本丛书,编者为余秋雨先生。《人文思想卷》是丛书的第一本。而“人是什么”是本书五部分中的第一部分。“人是什么”一共选了中外名人名作24篇,最后加一篇余先生的《编写手记》。

  只读了这一部分,因为打算不再往下读了。原因是这些文章深浅不一,余先生在编写过程中对所选文章又没有任何说明或介绍,读起来常有突兀之感,不知文章与文章之间的逻辑线是什么,读后毫无系统性可言,越读脑子越乱。所选文章的翻译版本也不一致,有的一定是民国时候时译作,其中文文理与现在已大为不同,很多很难看懂。再加上文中错漏百出,最滑稽的是写“七情”时,偏偏只提了“喜、怒、哀、惧、恶、欲”六情,少了“爱”,如此编辑水平,如何让人“爱”得起来?因此断定此书余先生并未花太多功夫,不读也罢。

  我给自己立下的读书规矩是每书必有感,所以仅管此书只花一周时间读了一个部分,且没有再往下读的打算,但也还要有个总结,毕竟书编得有问题,但所选文章还是有亮点的。

  对于“人是什么”的分析,余先生在《编写手记》中有段比较甚为经典:

我们东方人肯定人,肯定人的伟大,强调人对其他自然物的特殊地位甚至权力,这是一种单纯的肯定。西方人则不同,他们也肯定人,肯定人的意义和价值,甚至肯定人对自然界其他事物的特权,但是肯定的背后,始终又是以对人的警惕,对人的狂妄及其后果的警觉为背景的。

  他认为西方人把人定义为神的产物,因而没有人是完美的,也就决定了任何个人都不会崇拜另一个人,国王、英雄、圣贤,无论有多么不可意义的功绩与成就都还是人,并且永远也不会成为神,因为神只有“上帝”一个。

  余先生也看到了中国文化中肯定人的一面,但他并未提及这种“肯定”所产生的反作用。本书所引的《尚书》、《周易》、《礼记》、《孟子》等书中无一涉及宗教,也就是说只有人的概念,而没有神的概念。但在中国古代的实践中,“神”是广泛存在且影响重大的,只是很少以常人书籍或正规经文的形式出现(可能也有,但余先生并未选入)。

  无论道教的修炼成仙还是佛教的立地成佛,其核心都是人与神是可以互通和互换的,因此中国人普遍相信,某些有辉煌作为的人一定是神仙下凡,而某些经历了非凡之事的人一定会死后成仙,于是二十四史中所有皇帝都不是人生的,而对所有楷模的奖励都是得道升天。

  这样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中国会有那么强烈的个人崇拜,为什么中国人在危及生命时只有少数人会选择造反,原因就是人们会把对人的尊敬转化成了对神的崇拜,而把对人的敬畏转化成对神的敬畏。

  在中国文化里,人可以变成神,而在西方文化中,人只能接近神。这就是中西文化关于“人是什么”最根本区别。

  由于“人低于神”的观念已经内化到西方文化中,所以几乎所有西方思想家们眼里都看到了人不完美的一面:

  苏格拉底觉得天下无有智慧之人,包括他自己,所以他把指出人的不智作为一宗事业。

  蒙田承袭了苏格拉底,并说“我愈学愈感到自己还有许多要学的东西,这也就是我的学习成果。”说实话,有这种感觉的人不少,但敢于承认自己不智的人不多。

  康德认为,人的问题不在于不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理智)”,所以人的启蒙“必须永远有公开自己理性的自由。”这就把问题引向制度层面了。

  接着,马克思说话了,他认为人会把一切肉体和的精神的感觉异化成独立于自己的存在,然后通过占有这种存在获得自我实现,这种占有就是私有制,它使人们变得“愚蠢而片面”。

  这种“人低于神”的观念的内化还体现在把人和动物进行比较上(而不是拿人和神比较),赫胥黎大谈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他强调了人之于动物就象是站在大山顶上,但立足点是人与动物同源;杜威所谓的可改变的人性其潜在对立面是动物性,即人性因可变而高于动物性。而海德格尔谈到人的本质时其对立面变成了没有生命的“技术”。卡西尔则纠结于“人是什么的动物”,其实不管“人是符号的动物”、“社会的动物”还是“理性的动物”,都是只是一种表述而已。

  “进化论”把人和动物联系了起来,大多数近现代西方思想家都接受了它,很明显西方文化有进化论诞生的土壤,而在东方则从来没有过关于动物变成人的哪怕是想象(动物只会变成鬼怪或神仙)。

  但“进化论”也给西方人带来了焦虑,即不知道人的下一个阶段会进化成什么样子,马赛说“现代绘画中的某一派把人像画成奇形怪状的样子也许应该解释为对人类未来所表示的焦虑。”而在东方,这种焦虑则从来没有存在过,因为“人会变成神”已为大家心知肚明,没人会因此提问。所以东方绘画中多是高山流水,世外桃源,从来没有奇奇怪怪的人。

  最后来看看印度人阿罗宾诺的答案,“人类的下一个非凡的进化便是走向超人的存在”,这个超人是不是有点“佛”或神仙的意思?这就是东方思想中“人能变成神”的观念的内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14: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没人给豆豆,看来写得太长了,让您看着障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10: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TO:陶梦
好好做你的工作,自然有薪水,为了薪水而工作,估计工作也做不好,只是口耳之间的东西了。

此逻辑可通?

在这个论坛,读书就是我的工作,工作除了是自己的兴趣当然也要为了薪水,如果用道德的标准绑架工作的目的,请问本论坛设的“财富”、“威望”这些东西是不是本身就违反了陶先生的道德了呢?

请陶先生三思。

另外,本人这篇读后真的写的不怎么样吗?我觉得我的思考还是有点道理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11: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有王蒙的文章在,你可以读一读。

你刚发了一篇文章,就迫不及待地跟帖要评分,有没有不妥?

做论坛版主,固然有赚豆赚威望的目的,但赚不是混,也不是要,是为读书人服务而得到报酬。做这个版的版主,我除了赚豆赚威望之外,还想为读书人服务,还想引导一种文明的积极的版风,让来园地的读书人在本版交流读书心得,奇文共赏,疑义相析。

这里高手多的是,你发了读后感,除了关注版主是否给豆以外,还应该耐心地等一等,等别人的回复,看别人的反应,从中受到启发。至于版主评分,有没有,也是一种态度,版主的态度,有个人的主观意见,如果接受不了,可以向总版主申诉。

我从老版主那里学到的经验是,一篇长帖的评分,要滞后,要看大家的综合反应,不能独断,不能贸然给豆。

我也是读书人,之所以来园地,之所以愿意做版主,是希望看到真的读书人,希望与真的读书人交流。读书是愉快的,好书胜过好人。真的读书人,也应该是明理的,而不是想着法子与人雄辩。有这功夫,还不如多读点书。

在论坛里混,既然有真功夫,既然觉得自己的见解、逻辑思路都很“怎么样”,那就多与人交流,公道自在人心。

“口耳之间的东西”,意思就是没有把自己读的东西,内化到自己的心里去。与人为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12: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了解了陶先生的苦衷,怒我冒昧了。

不过有一点不同意陶先生意见,所谓“理越辩越明”,真的读书人怎么不应与人雄辩?否则“理”从何处“明”。
正如上面我俩的相互置疑、解释,不是把问题说清楚了吗?

无论如何,还是非常感谢陶先生的解答。我想,后来人看着也有教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4 20: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yinray于2012-03-30 11:20发表的 《经典人文:人文思想卷》第一部分“人是什么”读后 :
  《经典人文》是一套四本丛书,编者为余秋雨先生。《人文思想卷》是丛书的第一本。而“人是什么”是本书五部分中的第一部分。“人是什么”一共选了中外名人名作24篇,最后加一篇余先生的《编写手记》。

  只读了这一部分,因为打算不再往下读了。原因是这些文章深浅不一,余先生在编写过程中对所选文章又没有任何说明或介绍,读起来常有突兀之感,不知文章与文章之间的逻辑线是什么,读后毫无系统性可言,越读脑子越乱。所选文章的翻译版本也不一致,有的一定是民国时候时译作,其中文文理与现在已大为不同,很多很难看懂。再加上文中错漏百出,最滑稽的是写“七情”时,偏偏只提了“喜、怒、哀、惧、恶、欲”六情,少了“爱”,如此编辑水平,如何让人“爱”得起来?因此断定此书余先生并未花太多功夫,不读也罢。

  我给自己立下的读书规矩是每书必有感,所以仅管此书只花一周时间读了一个部分,且没有再往下读的打算,但也还要有个总结,毕竟书编得有问题,但所选文章还是有亮点的。
.......


有关“七情”,还有别的说法。

名人编书,未必用功。但若用了功,不细读,也是难以分辨出来的。讨论“人是什么”,还真的困难。这种形而上的思辨,非寻常人所能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 10:40 , Processed in 0.39079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