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74|回复: 0

[【社会视角】] 大象难变狮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1 17: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沈联涛
  在上一期专栏中,我引用了一种说法,不能将肉食性的狮子和草食性的大象放在一个笼子里。其本义是,同一个银行中,风险偏好型的投资银行家和风险规避型的零售银行家很难和平共处。

  我推崇的金融模式是:一家非经营性金融控股公司下,有若干个独立的子公司或合资企业,在不同的领域独立开展业务。

  亚洲金融改革的难题在于,大部分“草食性大象”都是国有金融机构。尽管多年来国家一直想把这些大象训练成狮子,尽管其规模做大了,但是亚洲至今没有培养出一家世界级的投资银行,并能与华尔街投行竞争。

  这是为什么呢?

  大多数研究金融业演化的观察家往往忘记了,目前这些上市的投行最早发源于伦敦一些合伙制商人银行。这是一些小型合伙制企业,他们从事公司金融、并购咨询、过桥融资以及现在被称作私募股权投资的业务。

  这些合伙人之所以擅长撮合交易,是因为他们与许多公司都有充分的联系,也知道风险如何转移和化解。合伙制有效地控制了风险,这些老合伙人是制度传统、风险控制和公司伦理的捍卫者。他们培育了许多年轻的雇员,只有那些正直、富于判断力并善于控制风险的雇员才最终能够提升为合伙人。

  高盛在早期合伙制时期的企业文化是“长期贪婪”,考虑长期的价值创造,并且置客户利益于企业利益之上。但是其上市以后,为了追求更多的年终奖金,高盛那些年轻的狮子们开始追求“短期贪婪”。

  结果是金融业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大的资本投入,然而,这些远非小型合伙制企业所能负担。美国式的跨国公司更需要激进的华尔街投行,他们不仅仅有商业上的敏感,还有较好的政治关系,而且还善于监管套利。

  20世纪70年代,欲影响银行业的行为,英格兰银行行长只需使个眼色,或邀请银行家做一次平静的会谈。当时银行业是绅士的俱乐部,游戏规则是“三”:上午工作三个小时,午饭三个小时,然后在高尔夫球场花三个小时。而投资银行业则截然不同。

  许多投资银行家一周工作7天,每天忙到晚11点,经常24小时在伦敦、纽约、香港不间断地开电话会议。这个行业的现状就是快点做交易,赚取快钱;毫无客户忠诚和银行忠诚,年终奖金一发,大量雇员立即跳槽,甚至投靠竞争对手门下。

  到了20世纪80年代,英国式商人银行不得不把自己卖给外资银行。如今,只有罗森柴尔德和施罗德两家商人银行存活下来,其他的都被那些如恐龙般兼有大象和狮子的全能银行吞并了。

  此后,美国主要的投资银行也放弃了合伙制。但是,变成上市公司,支付巨额奖金,带来了新的道德风险。投资银行从事高风险活动,但风险并非由其经理或合伙人全部承担,而是由股东或国家来兜底。这就是雷曼崩溃的悲剧。

  这些国际教训对亚洲国有银行有什么启发呢?

  我坚信,在国有银行体系中,把零售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隔离开来非常重要。因为这两种业务的激励机制、风险类型完全不同。当自营交易量很大时,交易员的自身利益必须与交易活动紧密挂钩,而不能仅仅作为一个管理公共基金的雇员。

  因此,在投资银行业务中,那些交易员应对交易的风险和收益承担较大的责任。

  国有金融机构如何控制这些风险呢?关键就是掌控这些机构的公仆们(指出资人代表,而不是监管者)一定要对金融市场有透彻的理解。不要指望草食性大象最终能变成肉食性狮子。

http://magazine.caing.com/2010-09-04/100177060.html
金融风险,必须金融监管与自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27 09:51 , Processed in 0.25049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